李二哥将渔船停在一组延绳钓旁边,从驾驶室走了出来,“这网百分百大爆网!”

  “爆网是肯定的,货好不好,得开出来才晓得。”

  当网袋被拉上甲板时,李二哥说的果然没错,果然是大爆网,这一网比以前任何一网都要大,挂在吊臂上后,吊臂也嘎吱作响。

  陈永威高兴的搓手,“这网至少四千多斤。”

  “只有多没有少!”李二哥扭头看向李长乐,“阿乐,吃过饭,把延绳钓收了,你看是直接返航还是休息几个小时再走?”

  “等会儿问问陈老大,看他怎么说?”

  “也行!”

  说话间,王新城已经带着王杰将网袋解开,只见一团火红涌出了网袋,全是长尾鲷,从一尺多长的,到五六尺长的都有,有的还活蹦乱跳,有的已经嘎了。

  “大哥,先倒半袋出来,把甲板上的分拣完,再倒剩下的。”

  李大哥应下关掉机器,陈阿毛激动的声音,从一旁放着的对讲机里传了出来,“阿乐老大,我爆网了,哈哈,今天还是第一次爆网!”

  “我家也爆网了,网袋解开就出来了几百斤长尾鲷,现在又是黄鸡鱼。”

  “黄鸡价钱不错哦,大的能卖一块多。”

  “我还是第一次捕捞到黄鸡鱼。”

  上来的鱼获好,李长乐也很高兴,虽说从黑底船上抢了那么多鱼获,但终归是抢来的东西,高兴是高兴,心里总觉得有些别扭。

  “可惜昨晚的风浪我的船受不住,等我的大船回来,咱们组队出海。”

  “你定下大船啦?”

  “定下了,干脆一步到位,整的三十二米的,给了五千块的定金,刚鼓起来一点的裤兜又瘪了,后年年底还要给三万多!”

  “你在哪家定的船?”

  “老张家,你说他家好,我就去他家了,跟你定的那条船一样的配置,那老牌于咬定三万八不松口,我对比了几家,价钱还是他家的公道,就在他家定了。”

  李长乐想到海事电台的价钱,“今天弄到的那台海事电台还蛮新的,你可以送去让他安装在新船上面,也能省下一笔了。”

  “我就是这么想的,能省一千六呢!”陈阿毛说着又道,“我在前面那座岛礁附近也下了延绳钓,弄点吃的垫垫收钓去。”

  “先垫垫,收完钓回来,咱们再好好吃一顿!”

  李长乐放下对讲机,陈永威就抱着一条一米来长,通体金黄的大鱼朝他跟前送,“哥,你最喜欢的。”

  “卧槽,大极品!”李长乐两眼发光的接过,抱着掂量了几下,“至少有十二三斤。”

  李二哥指着他身边的竹筐,“这里还有两筐,里面还有几条五六斤的。”

  李长乐看了一圈,拿起一个竹筐,“阿豪那家伙说要最鲜的鲜货,货舱里那些就算了,我们重新给他挑一批。”

  “你把给他的鲜货全都归置在一起,直接放在货舱最上层,到码头取的时候也方便。”

  李长乐应下,在竹筐里面挑了三十二条个头匀称的鲳鱼出来,然后是黄鱼……

  “你看这条丑八怪,脑袋上还有根天线一样的东西。”王新城举着一条大鱼喊道。

  李长乐扭头看了一眼,“这是蛤蟆鱼,你别看它丑,肉质鲜韧有嚼劲,跟吃虾仁差不多,价钱比马鲛还要好一些。”

  “有四…五条……都是…大货!”王杰一手拎着两条蛤蟆鱼放进竹筐。

  李长乐笑着点头,阿杰虽说说话不利索,干起活来却是一把好手,力气也大。

  等他们上手,大船接回来,又多了一个帮手。

  这一网,一共分拣了九十多筐鱼获,大尾鲷有九筐四百多斤,黄鸡鱼十来筐,蛤蟆鱼两筐……

  最多的是军曹鱼,个头最大的两条有四十多斤,然后就是以前那些老面孔。

  价值都不是很高,胜在量大,九十多筐放下货舱后,货舱差不多也快满了。

  李长乐留了两条两斤多重的大黄鱼、十几只断掉大鳌的螃蟹,还有些满膏的皮皮虾,几斤小管鱿鱼,放在货舱顶层,把两块大肘子从货舱里拿了出来。

  李二哥见他拿肉出来,高兴的问:“阿乐,你打算亲自下厨啊?”

  李长乐笑着点头,“蒸两个肘子,把陈老大他们喊过来,大伙儿聚聚。”

  “好!”李二哥把装包子馒头的饭篓递给王新城,“阿城,你拿去热了,我们先垫垫肚子等会儿吃好的。”

  “好的!”王新城应下提着饭篓走了。

  大伙儿将甲板冲洗干净,连防水裤和雨靴也没脱,一屁股坐在甲板上,累得一动不想动。

  一阵海风吹来,几人身上的馊汗味、鱼腥味,海水的咸腥味交织在一起,味道跟大缸里腌坏了的烂咸菜没啥两样。

  这时,不远处的顺风号鸣响了汽笛,陈阿毛在甲板上冲几人挥挥手,去了前面的水域收延绳钓。

  李长乐他们的船就在一组绳钓附近,等王新城拿了包子馒头出来,把肚子填饱将竹筐放在绞盘下面,拿了铁钩开始收延绳钓。

  晚上的风有点大,将浮标吹的摇晃不定,陈永威拿着铁钩一连钩了几次,才把浮标钩上甲板。

  李长乐取下浮标插好,将主线拉起来放绞盘上卡住,王杰抢着转动绞盘。

  李长乐将拉起来的主线放竹筐里盘起来,接着拉上来的主线,就一圈圈自动盘在竹筐里。

  很快,第一根子线到了船舷边,大伙儿都埋头朝水里看,一抹红影很快浮出了水面。

  李二哥看了一眼,“好像是红鳍鲷?”

  “就是红鳍鲷。”李长乐拉住子线,将鱼拉了上来,解下鱼钩将鱼递给李二哥,“开张就是一条红鱼,今天的鱼获肯定不错。”

  红鳍笛鲷,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的一种,李父说他们以前在近海的礁石滩,就能捕捞不少,现在少有捕到。

  陈永威几个也连连点头,“开门红,鱼获多多。”

  这条红鳍鲷有四五斤重,可能上钩的时间有点长的缘故,活力有点不足,鱼肚也胀鼓鼓的。

  李二哥忙用放气针戳了它一下,王新城抱着送进了活舱。

  很快,第二条子线也上来了,还是红鳍雕,这条比刚才那条还要大一些,鱼鳔都从胃里跑到嘴里了,扔在甲板上,蹦一下后,鱼鳔又收回了肚子里面。

  李二哥忙给鱼放气,王新城忙送鱼去活舱。

  那边,第三根子线又到船舷边了,这次是一条大红友鱼,有八九斤重。

  刚给黑鲷鱼放完气,第四根子线接着又来了,一条大鱼在水面上晃悠了一圈,又沉了下去。

  陈永威激动出声,“哥,好像是大老虎斑!”

  “等我拉上来看看。”李长乐拽住子线,发现沉甸甸的,担心鱼脱钩跑了,忙道:“阿威,上抄网。”

  “来了!”

  李长乐见他站过来了,猛地发力将鱼提出了水面,陈永威忙用抄网篼住了大老虎斑,“哥,得有十八九斤。”

  李长乐咧嘴点头,“赶紧把钩子取下来,送去给二哥放气。”

  “给我,给我!”王新城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老虎斑,兴奋的抱着鱼飞快的朝活舱跑。

  接连拉上来四条钩子,就有三条好货,几人都觉得按照总结出来的经验下钓,中鱼率也提高了。

  陈永威越看越高兴,指着收钓的机器说道:“哥,这个好,省事多了,照这个速度,一千个钩子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不省事的话,咱们还拿钱买了做什么!”李长乐得意的拍了他一下,“你来收钓,我去蒸肘子犒劳你们。”

  “好嘞!”陈永威站到他刚才站的位置,李长乐去厨房蒸肘子。

  先给两个大肘子焯水,再把铁锅烧烫,把肘子放锅里将肉皮烙得焦黄,带皮切成小方块。

  李二哥几人的欢呼声不时从甲板传来,李长乐飞快的把姜蒜搓洗干净,剁姜蒜的手像是安装了电动小马达,片刻不停的剁剁剁,一大把姜蒜很快就剁成了碎末。

  姜蒜末放肉上面,然后放豆酱、耗油、老酒、酱油腌制一会儿,两个大肘子装了满满的两个搪瓷盆,放钢筋锅里隔锅蒸。

  蒸肘子的办法还是他以前下馆子的时候,跟川菜馆的厨子学的,休渔在家的时候,闲着没事就做一次,李小涛那馋货最喜欢。

  李长乐盖好锅盖,添了些煤块在里面,兴冲冲的去了甲板,“怎么样,又上了些什么好货?”

  “这里的中鱼率比吹圆岛还高,一组线最多十几个钩子没货,老虎斑有十来条,红石斑、黄鳍鲷、黑毛鱼……”

  陈永威报了一串鱼名,又道,“刚才拉的那组钓,光红石斑就收了十来条,大的五六斤,小的两三斤,还拉上来几条气鼓鱼。”

  李二哥接过话头,“阿乐,用这个绞盘拉延绳钓真的省事多了,我们已经拉了五组绳钓起来了,我算了一下,有七成多的中鱼率。”

  “哥,我发现延绳钓多放几个小时,比我们放三四个钟头的中鱼率高。”

  七成多的中鱼率,一千个钩子就有七百多条鱼获,延绳钓钓上来的货,最小都是一斤以上的,三斤一条算也有两千多斤鱼获,比拉拖网划算多了。

  李二哥和陈永威闻言都在点头,“下次我们就晚上的放的第二天收,早上放的下午来收。”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