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乐想到上辈子好些家忽然有了电视,“应该有。”
依稀还记得,村里的喇叭喊了好久,让大伙儿主动把打捞到的物品,送到边防派出所。
一连喊了好几天,听说也有人送回了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但大部分都留下了。
电视机他不怎么稀罕,他的目标是冰柜,要是能弄几台回家的话,囤货啥的就方便多了。
忽然又想到现在的电力,加上这年头农村家庭的电线大多是花线,平方根本不够,连放个电视都要稳压器。
几台冰柜同时使用,家里的电线恐怕都要冒烟。
电视机也不错,再弄台录音机、收音机、小家电,手表或是电子手表啥的也行。
他也不贪多,一家弄一台免费的就满足了。
李长乐看了看后面跟上来的渔船,又看了看离他们越来越近那些物体,这时已经能清楚辨认那些东西,都是些纸箱、木箱,还有蛇皮袋包裹。
一个纸箱慢慢的靠近渔船,陈永威眼疾手快,快速用铁钩勾住了上面的包装带,用力拉到船体边。
李长乐够着手抓住了上面的包装袋,两人合力将纸箱拉到了甲板上。
揉了揉酸痛的手臂,看着浸湿了的纸箱,只见上面全是英文字母,除了拼音字母,英文的他一个都认不得,但看上面的图案应该是收录机。
跟上来的李二哥也看到一个纸箱,干脆熄火,拿起了铁钩干了起来,大的拉不上来,就指着小的捞。
跟上来的两艘渔船,见他们已经打捞到东西,心里一阵激动,加快速度朝浮浮沉沉的纸箱靠拢。
一中年男子快速勾住一个纸箱,拉到甲板上,看到纸箱上的电视机图案,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哈哈,这下有电视看了。”
另一艘渔船上的人,彻底不淡定了,有一个直接往水里跳,抓住一个打着包装带的箱子就朝渔船前拉。
扭头看到李长乐几个的黑脸,忽地瞪大了眼,愣了一下好像又明白了啥回事,不由得大笑起来,“兄弟,弄到多少墨鱼啊?”
“没捞到墨鱼,就一些鱿鱼。”
两人简单的交谈了一下,又干了起来。
捞这个比捞鱿鱼兴奋多了。
李长乐忙用铁钩勾住一个大包裹,陈永威伸手就提了上来,压了一下,觉得不是布料就是衣物。
这时,越来越多的纸箱朝这边漂来,几人手忙脚乱时,又有几条渔船过来加入了打捞活动。
有的还是熟面孔,对视一眼后,双方也不招呼,照旧各自干各自的。
这时,前面忽然喊了起来,“阿乌卵,老子先看到的。”
勾住纸箱的壮汉,两眼一瞪,“你先看到又咋样,老子先勾住的。你个阿乌卵,那么多东西,你偏要跟老子抢?”
喊话的男子阴沉着脸,刚想说啥,看到同船的已经勾住一个木箱,急忙上前帮忙。
那边又有两人为了一个纸箱干了起来,“拿来,老子捞起来的。”
“踏马的,老子的铁钩都勾住了,你还跟老子抢,你眼瞎啊?”
“猪头三,想干架是吧?”
同船的男子闻声过来,一把抓住打包带,拿着钩子的男子见势不妙,悻悻的松开了铁钩。
李长乐三人看后对视了一眼,看了看甲板上的十来个纸箱和几个包裹,电视也有了,录音机也有了,还有些不晓得是啥宝贝?
只见远处,越来越多的渔船朝这片海域赶,想到刚才差点干起来的几人,觉得不是久留之地,还是趁早离开的好。
自家已经捞到不少东西了,该知足了,太贪心没好下场的,这些货的货主,还有赵家兄弟、王麻子一家,也是因为太贪,才落得今天的地步。
李长乐正想叫停,陈永威又勾住了一个大木箱,“哥,这东西蛮重的,快点来搭把手。”
李长乐看到木箱的体积时,眼前一亮,急忙伸手去拉,两人一起用力都没拉动,李大哥熄火放下舵把上前帮忙,也没拉上来。
“我跳下去顶一下。”陈永威说罢就跳下了水,用肩头顶起木箱,三人同时用力将木箱拉上了甲板。
“阿威上来,别捞了。”李长乐抹了一把黑乎乎的脸,伸手将他拉了上来。
“哥,还有那么多,真的要走啊?”陈永威也不舍的说道。
“必须走!你把东西收拾一下。”
“好!”陈永威忙收拾东西去了。
李长乐走到驾驶位,冲不解的看着他们的李大哥说道:“哥,我们走。”
“这就走啊?”李大哥不解的看着他,“还有不少呢!”
“够了。”李长乐沉声道,“再等下去缉私船就该来了,与其到那时走,还不如现在走。”
李大哥听后果断点头,“好,我们走。”
李长乐冲不远处的李二哥吆喝了一嗓子,朝他打手势示意他离开,见他朝驾驶位去了,这才放下心来。
两艘渔船缓缓的驶离了白沙岛海域,有几条正在打捞的渔船见他们离开,还笑他们胆子比老鼠还小。
李长乐几人才不管这些人怎么说,一路过去,看到还有不少船只朝这边赶来,朝岩头山方向驶去。
陈永威看着那些渔船,“哥,缉私船晓得了,会让我们把东西退回去么?”
李长乐点了点头,“喊肯定是要喊的,只能是自愿,但是被抓到现场的话,就只能白忙一场。”
李大哥:“放心,只要没被抓现场,他们也不会挨家挨户搜,只会在村里的大喇叭喊喊。”
李长乐看着码头的方向,看了看时间,才六点,干活的工匠还没来,想了一下,过去对李大哥说道:“哥,我们回南山,去上次那些货船靠岸的地方。”
“好!”李大哥向右转舵朝南山那片驶去,李二哥见状也跟了上来。
十几分钟后,两艘船就到了货船停靠的地方,李大哥驾驶着渔船缓缓朝岸边靠拢。
陈永威将跳板搭好,冲李长乐说道:“哥,我去拉板车去。”
“我去拉,你帮着大哥二哥把东西抬下船。”
李长乐快步上岸,一路小跑到山脚的小路,看到李小洋蹬着三轮跟李父、李大肖一起,送周若楠母子朝村里走。
他停顿了一下,等他们到转角,这才跑进了山凹,李大嫂见他回来,看到他时愣了一下,“做啥去了?怎么弄成个大黑脸?”
“被鱿鱼喷墨了。”李长乐大步朝放板车的那间屋走。
李大嫂忽然想起一事,追上去说道:“阿楠才走一会儿,你追一下还赶得上。”
“我看到了。”李长乐将板车放在车轴上,“大嫂你把篷布找出来。”
“哦哦!”李大嫂急忙朝屋里走,不一会儿抱着篷布出来,“你大哥呢?”
“在海边。”李长乐接过篷布放在板车上,拉起就朝海边走。
李大嫂见他着急忙慌的样子,有些不放心,想了一下,冲厨房打了声招呼,小跑着跟了上去。
“阿乐,你们咋没去码头泊岸啊?”
“我们弄了些东西,在这边稳妥一些,等会儿回去千万别声张出去。”
“啊!”李大嫂想到了手表和海事电台,点点头,快步跟他到了海边,惊讶的看了一会儿岸上的纸箱,张的快有鸡蛋大的嘴,才又慢慢合上了。
李二哥一个人捞到一个包裹,两个四四方方的纸箱,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另外还有两个扁长的,看上面的图案应该是香烟。
李长乐他们打捞到的就多了,电视机,录音机、衣物、临走还捞上来一个冰柜。
李大嫂喜滋滋的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这下好了,几个臭小子,以后不用去王书记家守着了。”
李大哥把包裹放在板车上,“现在还不能用,等村里的大喇叭喊过了,不喊了,我们再拿出来。”
李长乐看着浸湿了小半的纸箱,“别高兴的太早,你看这些箱子都被海水浸泡过,如果里面机器没塑料薄膜包着的话,拉回去也没用。”
李二哥点了点头,“对,海水有盐分,进水的话,咱们就白忙一场。”
李大嫂倒是挺想得开,“管他呢,又没花一分钱,拉回去试试,能用我们就用,不能用的话,就花点钱找人修了再用。”
李大哥:“先拉回去放好,别让家里那些臭小子晓得。”
“放阿乐那屋,弟妹和小海、小洲都走了。”李大嫂说着又道,“你们今天还要出海么?”
“吃了东西休息一会儿,就去收罐子和地笼。”
“去的时候把小洋带上,让他淘海挣钱去。”
“我们带着他好玩啊?”李大哥说道,“让他跟阿鱼一起去,才晓得淘海的饭好吃不好吃?”
“好,等他回来,我就让他去。”
四人七手八脚的把那些东西都抬到板车上,用篷布盖好,急匆匆的拉着回家,刚到路口就遇到从屋里出来的王道标老婆。
“哟!一大早就买了这么多东西啊?”
李长乐灵机一动,笑道:“找人帮忙买了点水泥。”
“早啊阿表嫂。”李大嫂笑嘻嘻的走到她跟前,“以前听他们说,建房子比秋抢还苦,自己动工才晓得,是真的苦啊!”
“是啊,我跟道标建这房子的那会儿,整整瘦了十多斤,我阿娘说我都瘦脱相了。”
(本章完)
依稀还记得,村里的喇叭喊了好久,让大伙儿主动把打捞到的物品,送到边防派出所。
一连喊了好几天,听说也有人送回了一些不值钱的东西,但大部分都留下了。
电视机他不怎么稀罕,他的目标是冰柜,要是能弄几台回家的话,囤货啥的就方便多了。
忽然又想到现在的电力,加上这年头农村家庭的电线大多是花线,平方根本不够,连放个电视都要稳压器。
几台冰柜同时使用,家里的电线恐怕都要冒烟。
电视机也不错,再弄台录音机、收音机、小家电,手表或是电子手表啥的也行。
他也不贪多,一家弄一台免费的就满足了。
李长乐看了看后面跟上来的渔船,又看了看离他们越来越近那些物体,这时已经能清楚辨认那些东西,都是些纸箱、木箱,还有蛇皮袋包裹。
一个纸箱慢慢的靠近渔船,陈永威眼疾手快,快速用铁钩勾住了上面的包装带,用力拉到船体边。
李长乐够着手抓住了上面的包装袋,两人合力将纸箱拉到了甲板上。
揉了揉酸痛的手臂,看着浸湿了的纸箱,只见上面全是英文字母,除了拼音字母,英文的他一个都认不得,但看上面的图案应该是收录机。
跟上来的李二哥也看到一个纸箱,干脆熄火,拿起了铁钩干了起来,大的拉不上来,就指着小的捞。
跟上来的两艘渔船,见他们已经打捞到东西,心里一阵激动,加快速度朝浮浮沉沉的纸箱靠拢。
一中年男子快速勾住一个纸箱,拉到甲板上,看到纸箱上的电视机图案,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哈哈,这下有电视看了。”
另一艘渔船上的人,彻底不淡定了,有一个直接往水里跳,抓住一个打着包装带的箱子就朝渔船前拉。
扭头看到李长乐几个的黑脸,忽地瞪大了眼,愣了一下好像又明白了啥回事,不由得大笑起来,“兄弟,弄到多少墨鱼啊?”
“没捞到墨鱼,就一些鱿鱼。”
两人简单的交谈了一下,又干了起来。
捞这个比捞鱿鱼兴奋多了。
李长乐忙用铁钩勾住一个大包裹,陈永威伸手就提了上来,压了一下,觉得不是布料就是衣物。
这时,越来越多的纸箱朝这边漂来,几人手忙脚乱时,又有几条渔船过来加入了打捞活动。
有的还是熟面孔,对视一眼后,双方也不招呼,照旧各自干各自的。
这时,前面忽然喊了起来,“阿乌卵,老子先看到的。”
勾住纸箱的壮汉,两眼一瞪,“你先看到又咋样,老子先勾住的。你个阿乌卵,那么多东西,你偏要跟老子抢?”
喊话的男子阴沉着脸,刚想说啥,看到同船的已经勾住一个木箱,急忙上前帮忙。
那边又有两人为了一个纸箱干了起来,“拿来,老子捞起来的。”
“踏马的,老子的铁钩都勾住了,你还跟老子抢,你眼瞎啊?”
“猪头三,想干架是吧?”
同船的男子闻声过来,一把抓住打包带,拿着钩子的男子见势不妙,悻悻的松开了铁钩。
李长乐三人看后对视了一眼,看了看甲板上的十来个纸箱和几个包裹,电视也有了,录音机也有了,还有些不晓得是啥宝贝?
只见远处,越来越多的渔船朝这片海域赶,想到刚才差点干起来的几人,觉得不是久留之地,还是趁早离开的好。
自家已经捞到不少东西了,该知足了,太贪心没好下场的,这些货的货主,还有赵家兄弟、王麻子一家,也是因为太贪,才落得今天的地步。
李长乐正想叫停,陈永威又勾住了一个大木箱,“哥,这东西蛮重的,快点来搭把手。”
李长乐看到木箱的体积时,眼前一亮,急忙伸手去拉,两人一起用力都没拉动,李大哥熄火放下舵把上前帮忙,也没拉上来。
“我跳下去顶一下。”陈永威说罢就跳下了水,用肩头顶起木箱,三人同时用力将木箱拉上了甲板。
“阿威上来,别捞了。”李长乐抹了一把黑乎乎的脸,伸手将他拉了上来。
“哥,还有那么多,真的要走啊?”陈永威也不舍的说道。
“必须走!你把东西收拾一下。”
“好!”陈永威忙收拾东西去了。
李长乐走到驾驶位,冲不解的看着他们的李大哥说道:“哥,我们走。”
“这就走啊?”李大哥不解的看着他,“还有不少呢!”
“够了。”李长乐沉声道,“再等下去缉私船就该来了,与其到那时走,还不如现在走。”
李大哥听后果断点头,“好,我们走。”
李长乐冲不远处的李二哥吆喝了一嗓子,朝他打手势示意他离开,见他朝驾驶位去了,这才放下心来。
两艘渔船缓缓的驶离了白沙岛海域,有几条正在打捞的渔船见他们离开,还笑他们胆子比老鼠还小。
李长乐几人才不管这些人怎么说,一路过去,看到还有不少船只朝这边赶来,朝岩头山方向驶去。
陈永威看着那些渔船,“哥,缉私船晓得了,会让我们把东西退回去么?”
李长乐点了点头,“喊肯定是要喊的,只能是自愿,但是被抓到现场的话,就只能白忙一场。”
李大哥:“放心,只要没被抓现场,他们也不会挨家挨户搜,只会在村里的大喇叭喊喊。”
李长乐看着码头的方向,看了看时间,才六点,干活的工匠还没来,想了一下,过去对李大哥说道:“哥,我们回南山,去上次那些货船靠岸的地方。”
“好!”李大哥向右转舵朝南山那片驶去,李二哥见状也跟了上来。
十几分钟后,两艘船就到了货船停靠的地方,李大哥驾驶着渔船缓缓朝岸边靠拢。
陈永威将跳板搭好,冲李长乐说道:“哥,我去拉板车去。”
“我去拉,你帮着大哥二哥把东西抬下船。”
李长乐快步上岸,一路小跑到山脚的小路,看到李小洋蹬着三轮跟李父、李大肖一起,送周若楠母子朝村里走。
他停顿了一下,等他们到转角,这才跑进了山凹,李大嫂见他回来,看到他时愣了一下,“做啥去了?怎么弄成个大黑脸?”
“被鱿鱼喷墨了。”李长乐大步朝放板车的那间屋走。
李大嫂忽然想起一事,追上去说道:“阿楠才走一会儿,你追一下还赶得上。”
“我看到了。”李长乐将板车放在车轴上,“大嫂你把篷布找出来。”
“哦哦!”李大嫂急忙朝屋里走,不一会儿抱着篷布出来,“你大哥呢?”
“在海边。”李长乐接过篷布放在板车上,拉起就朝海边走。
李大嫂见他着急忙慌的样子,有些不放心,想了一下,冲厨房打了声招呼,小跑着跟了上去。
“阿乐,你们咋没去码头泊岸啊?”
“我们弄了些东西,在这边稳妥一些,等会儿回去千万别声张出去。”
“啊!”李大嫂想到了手表和海事电台,点点头,快步跟他到了海边,惊讶的看了一会儿岸上的纸箱,张的快有鸡蛋大的嘴,才又慢慢合上了。
李二哥一个人捞到一个包裹,两个四四方方的纸箱,看不出是什么东西,另外还有两个扁长的,看上面的图案应该是香烟。
李长乐他们打捞到的就多了,电视机,录音机、衣物、临走还捞上来一个冰柜。
李大嫂喜滋滋的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这下好了,几个臭小子,以后不用去王书记家守着了。”
李大哥把包裹放在板车上,“现在还不能用,等村里的大喇叭喊过了,不喊了,我们再拿出来。”
李长乐看着浸湿了小半的纸箱,“别高兴的太早,你看这些箱子都被海水浸泡过,如果里面机器没塑料薄膜包着的话,拉回去也没用。”
李二哥点了点头,“对,海水有盐分,进水的话,咱们就白忙一场。”
李大嫂倒是挺想得开,“管他呢,又没花一分钱,拉回去试试,能用我们就用,不能用的话,就花点钱找人修了再用。”
李大哥:“先拉回去放好,别让家里那些臭小子晓得。”
“放阿乐那屋,弟妹和小海、小洲都走了。”李大嫂说着又道,“你们今天还要出海么?”
“吃了东西休息一会儿,就去收罐子和地笼。”
“去的时候把小洋带上,让他淘海挣钱去。”
“我们带着他好玩啊?”李大哥说道,“让他跟阿鱼一起去,才晓得淘海的饭好吃不好吃?”
“好,等他回来,我就让他去。”
四人七手八脚的把那些东西都抬到板车上,用篷布盖好,急匆匆的拉着回家,刚到路口就遇到从屋里出来的王道标老婆。
“哟!一大早就买了这么多东西啊?”
李长乐灵机一动,笑道:“找人帮忙买了点水泥。”
“早啊阿表嫂。”李大嫂笑嘻嘻的走到她跟前,“以前听他们说,建房子比秋抢还苦,自己动工才晓得,是真的苦啊!”
“是啊,我跟道标建这房子的那会儿,整整瘦了十多斤,我阿娘说我都瘦脱相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