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洲就着蒸蛋吃了一大口饭,“阿爸,这个蛋好吃,以后还蒸了吃。”
李小涛急忙点头,“我也觉得好吃,鲜的掉眉毛。”
“我们也喜欢,三婶做的蒸蛋一点都不腥,大鲍鱼也比将军帽好吃。”
“不错,一个个都是会吃的。”李长乐拿着半截虾肉蘸了蘸醋,一口虾肉,一口老酒,觉得这日子真美。
要是一会儿能开几个大珠子出来,就更美了。
吃到最后,细嫩柔滑的海胆蒸蛋,获得了几个孩子的大力捧场,鲜嫩肥美蒜茸蒸鲍鱼,吃到最后连汤汁都被孩子们倒碗里拌饭。
小孩子吃饱喝足后就去外面玩耍去了,李父和李母带着两个大孙女,提着两篓皮皮虾回老宅剥虾仁去了。
李长乐拉了把椅子在屋外乘凉,李小海噔噔的跑了过来。
“阿爸,李大肖找你。”小家伙说完就去躲猫猫去了。
今天收的皮皮虾和虾不多,明天也不上学,大人就没管他们,任他们在外面疯玩。
李长乐愣住了,“你说谁来了?”
“乐叔!”
李长乐扭头看到打着手电过来的,拘谨的看着自己的矮小男子,这才记起是他侄子辈的李大肖,不是他想的那个。
李大肖是隔房大哥李长志家的儿子,四十多了还没讨到老婆,倒不是因为懒,一是他个子有点矮,二是他娘儿子生的多,生的也密。
正月生了一对双胎儿子,年底又生了三胞胎,还是儿子,一年生了五个,加上李大肖和他妹妹,家里一共七个孩子。
那些年生孩子是件光荣的事,长志老婆生了三胞胎,政府还给粮给钱帮养,为此,村里还编了个顺口溜,长志老百姓,生儿生高兴。
生儿子的时候倒是蛮高兴的,养儿子就头疼了,五个奶娃娃养到成年的只有三个。
几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孩子,长大后还要讨老婆,做媒的提到他家,人家姑娘就不愿意,就怕跟婆婆娘一样,一年抱五。
两公婆到走,四个儿子还有三个打光棍。
一个是李大肖,两个双胎弟弟,那两个前些年招赘去了山里,就他一直单着,后来捡了一个孩子。
“阿肖来啦,站在外面做啥?进屋坐啊!”提着皮皮虾过来的李大哥说道。
“诶诶!”李大肖跟着他走了进去。
李长乐拉了把竹椅给他,“吃过饭没?”
“吃过了。”李大肖坐下后,有些紧张的问,“乐叔,听说你家定了一艘大船,你人手找够了么?”
李长乐递了支香烟给他,“船要后年三月才接回来,还没开始找人。”
“我不抽烟。”李大肖眼巴巴的看着他,“乐叔,我洗衣做饭、补网啥都能干,等你船接回来了,算我一个行么?”
“阿肖,大船去的是外海,你没在船上干过,你去了受不住的。”李长乐担心他这副小身板,上船的话八成给刮海里咯。
“乐叔,我问过了,他们说吐一段时间就习惯了。”李大肖涨红着脸,“我不怕苦,工钱少点也行。
我想攒点钱把房子翻修一下,我那间老房子,再来一个强台风的话,恐怕就要倒了。”
“就算我们雇你,船也要后年三月才回来,到那时,台风恐怕都打过几次了。”
李长乐看了一眼他身上的衣服,虽说破旧但也干净,想了一下说道,“阿肖,你会劈鲞么?”
李大肖连忙点头,“会,怎么不会?以前我家的鮳头、鳗鲞都是我带着弟妹干的。”
“你明天来家帮忙干一会儿,可以的话,往后你可以晒干货送来卖给我家,但品质必须达到我的要求。”
李大肖面露苦涩,“大林家的房子去年打台风的时候倒了,我攒的一百多块,全都借给了他修房子。”
说着又有些紧张的看着他,“乐叔,我可以来帮你家劈鲞晒鮳头么?不管啥活我都会干。”
李长乐看了李大哥一眼,点头道:“行!你明天先来干一天试试,行的话,一天给你两块钱的工钱,中午包一顿饭,我们吃啥你吃啥。”
“谢谢乐叔,谢谢平叔!”李大肖感激的道谢后,又不停保证,“我一定好好干,不会偷懒的。”
送走了李大肖,李大哥说道:“阿肖干活还是挺利索的,就是个子小,村里干粗工的都不愿意跟他搭手干活。明天来了看他劈的鲞咋样?不行的话我教教他。”
“好,你看着办就是。”李长乐刚准备去拿贝壳撬珍珠,陈永威就来了。
“你小子没陪你家阿蝉看戏去啊?”
“阿蝉也没去,在我家吃过饭,帮着阿奶把墨鱼鲞晒好,我才送她过来的。”
“送酒楼的干货,坤叔看了么?”
“看了,他对我们的干货很满意,让我们送八十斤墨鱼鲞,五十斤鳗鲞、黄鱼鲞、马鲛鮳头、大头梅鮳头各五十斤,皮皮虾虾仁,大虾仁三十斤。
坤叔还说,这些东西酒楼常年都要用,让你把货备足了,差不多半个月就要送一次。”
“阿呐!”提着竹筐进来的李大嫂激动的算了起来,“半个月送一次,加上鹿城的一月就要送四次货,家里的鮳头根本就不够诶!”
李二嫂的两眼弯成了豆角,“不够卖多收点货回来晒就成了。现在离海边近,杀洗都方便的很。”
周若楠接过去说道:“我放学回来就帮着一起干。阿爸今天请人把那块空地,用石碾碾了几遍。
地面也平整好了,毛竹也砍回来了,明天就开始搭架子,夹网片。”
“刚才阿肖来家……”李长乐把请阿肖干活的事,告诉了几人,“家里多一个人干活,你们也轻松一些。”
李二哥也说阿肖那人不讨厌,干的好的话,可以请他来家帮忙。
“哥,卖干货的钱。”陈永威从包里掏出一迭钞票递给李长乐,“海蜇头有一百二十斤,加上那些干货一共卖了一百五十五。”
“阿威,坤叔对价钱满意么?”
李长乐晓得自家的干货品质,不管卫生还是鱼的鲜度,可以说镇上那些鮳头拍马都比不上。
因为大多卖干货的小贩,都是买的渔民卖剩下的海货晒制的,他家是下船就收的鲜货,卫生质量上绝对没二话。
陈永威乐呵呵的说:“坤叔没说啥,就说让你记着送货。”
“晓得了。”李长乐把卖干货的钱递给李大嫂,“开春后的阴雨天气多,大嫂、二嫂,麻烦你们有空去码头多收一些海货回来。”
李大嫂笑道:“一家人还客气上了。”
“一家子就要客客气气的才好。”李长乐笑着安排,“墨鱼、小黄鱼、大头梅、虾,皮皮虾还有海蜇,有多少收多少。
从明天起多请几个人帮忙,我们要加油干,争取在下半年,把明年开春要卖的干货囤足。“
“退潮前我们就去看看。”李大嫂说道,“小黄鱼和大头梅真得多收一些,家里现在只有,五六十斤大头梅,黄鱼鲞一斤都没有。”
“好,明天尽量多收一些,捕捞回来的也不卖了,全都留着晒干货,杀黄鱼的时候,把鱼胶洗干净留着单独晒。”李长乐看着几人说道,“好好干,争取把我们的干货做出名气,卖遍州府。”
周若楠两眼亮晶晶的看着他,觉得这样的阿乐,比跟她找对象的时候还要帅气!
李长乐感觉到她的目光,把手从桌底下伸过去,捏了她的手一下。
李大哥伸手拍了他一巴掌,吓得他急忙把手缩了回来,“大哥,怎么了?”
“没怎么,我就是觉得你把口号喊得太大了,你想过没有,想要把干货卖遍州府的话,一天得晒多少干货出来?”
陈永威举双手赞成,“大哥,这还简单啊,我们也可以开一个海鲜收购点,到时候多请点人来帮忙就行喽!”
李长乐笑嘻嘻的看着几人,“阿威说的对,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李大哥把剥好的虾仁放簸箕里,“你说行就行,做买卖啥的你是老大,你咋说我们就咋做。”
“老大都这么说了,你觉得怎么干好就怎么干。”李二哥忽然想起一事,“都忘了开贝壳了。”
“我记着的。”李长乐跑过去把水桶提到桌前,把那个蝾螺递给李大哥。
李大哥将螺肉挂在秤钩上,看着比自己脑袋还大的螺,说道:“阿乐,这东西里面有珠子么?”
“没听说过,把肉取出来就晓得了。”
李长乐抱起一个汤盆大小的珠母贝,扯掉一些附着在贝壳上面的海藻,露出两片不怎么对称的贝壳层。
“阿乐,你手气好,你来开。”李二哥把开牡蛎的刀递给了他。
“我来就我来。”李长乐一脸嘚瑟的接过刀,拿起那个最大的珠母贝,把刀插进开口处,用力撬了几下后又停了下来,
抬头看向齐刷刷的凑到自己跟前的脑袋,“同志们,见证奇迹的时刻来喽!”
李大哥忍不住拍了他一下,“臭小子,喊什么喊?你倒是快点撬开啊!”
周若楠也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就是,偏要吊我们胃口。”三岁小孩似的,一天不装怪,心里都不舒服。
(本章完)
李小涛急忙点头,“我也觉得好吃,鲜的掉眉毛。”
“我们也喜欢,三婶做的蒸蛋一点都不腥,大鲍鱼也比将军帽好吃。”
“不错,一个个都是会吃的。”李长乐拿着半截虾肉蘸了蘸醋,一口虾肉,一口老酒,觉得这日子真美。
要是一会儿能开几个大珠子出来,就更美了。
吃到最后,细嫩柔滑的海胆蒸蛋,获得了几个孩子的大力捧场,鲜嫩肥美蒜茸蒸鲍鱼,吃到最后连汤汁都被孩子们倒碗里拌饭。
小孩子吃饱喝足后就去外面玩耍去了,李父和李母带着两个大孙女,提着两篓皮皮虾回老宅剥虾仁去了。
李长乐拉了把椅子在屋外乘凉,李小海噔噔的跑了过来。
“阿爸,李大肖找你。”小家伙说完就去躲猫猫去了。
今天收的皮皮虾和虾不多,明天也不上学,大人就没管他们,任他们在外面疯玩。
李长乐愣住了,“你说谁来了?”
“乐叔!”
李长乐扭头看到打着手电过来的,拘谨的看着自己的矮小男子,这才记起是他侄子辈的李大肖,不是他想的那个。
李大肖是隔房大哥李长志家的儿子,四十多了还没讨到老婆,倒不是因为懒,一是他个子有点矮,二是他娘儿子生的多,生的也密。
正月生了一对双胎儿子,年底又生了三胞胎,还是儿子,一年生了五个,加上李大肖和他妹妹,家里一共七个孩子。
那些年生孩子是件光荣的事,长志老婆生了三胞胎,政府还给粮给钱帮养,为此,村里还编了个顺口溜,长志老百姓,生儿生高兴。
生儿子的时候倒是蛮高兴的,养儿子就头疼了,五个奶娃娃养到成年的只有三个。
几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孩子,长大后还要讨老婆,做媒的提到他家,人家姑娘就不愿意,就怕跟婆婆娘一样,一年抱五。
两公婆到走,四个儿子还有三个打光棍。
一个是李大肖,两个双胎弟弟,那两个前些年招赘去了山里,就他一直单着,后来捡了一个孩子。
“阿肖来啦,站在外面做啥?进屋坐啊!”提着皮皮虾过来的李大哥说道。
“诶诶!”李大肖跟着他走了进去。
李长乐拉了把竹椅给他,“吃过饭没?”
“吃过了。”李大肖坐下后,有些紧张的问,“乐叔,听说你家定了一艘大船,你人手找够了么?”
李长乐递了支香烟给他,“船要后年三月才接回来,还没开始找人。”
“我不抽烟。”李大肖眼巴巴的看着他,“乐叔,我洗衣做饭、补网啥都能干,等你船接回来了,算我一个行么?”
“阿肖,大船去的是外海,你没在船上干过,你去了受不住的。”李长乐担心他这副小身板,上船的话八成给刮海里咯。
“乐叔,我问过了,他们说吐一段时间就习惯了。”李大肖涨红着脸,“我不怕苦,工钱少点也行。
我想攒点钱把房子翻修一下,我那间老房子,再来一个强台风的话,恐怕就要倒了。”
“就算我们雇你,船也要后年三月才回来,到那时,台风恐怕都打过几次了。”
李长乐看了一眼他身上的衣服,虽说破旧但也干净,想了一下说道,“阿肖,你会劈鲞么?”
李大肖连忙点头,“会,怎么不会?以前我家的鮳头、鳗鲞都是我带着弟妹干的。”
“你明天来家帮忙干一会儿,可以的话,往后你可以晒干货送来卖给我家,但品质必须达到我的要求。”
李大肖面露苦涩,“大林家的房子去年打台风的时候倒了,我攒的一百多块,全都借给了他修房子。”
说着又有些紧张的看着他,“乐叔,我可以来帮你家劈鲞晒鮳头么?不管啥活我都会干。”
李长乐看了李大哥一眼,点头道:“行!你明天先来干一天试试,行的话,一天给你两块钱的工钱,中午包一顿饭,我们吃啥你吃啥。”
“谢谢乐叔,谢谢平叔!”李大肖感激的道谢后,又不停保证,“我一定好好干,不会偷懒的。”
送走了李大肖,李大哥说道:“阿肖干活还是挺利索的,就是个子小,村里干粗工的都不愿意跟他搭手干活。明天来了看他劈的鲞咋样?不行的话我教教他。”
“好,你看着办就是。”李长乐刚准备去拿贝壳撬珍珠,陈永威就来了。
“你小子没陪你家阿蝉看戏去啊?”
“阿蝉也没去,在我家吃过饭,帮着阿奶把墨鱼鲞晒好,我才送她过来的。”
“送酒楼的干货,坤叔看了么?”
“看了,他对我们的干货很满意,让我们送八十斤墨鱼鲞,五十斤鳗鲞、黄鱼鲞、马鲛鮳头、大头梅鮳头各五十斤,皮皮虾虾仁,大虾仁三十斤。
坤叔还说,这些东西酒楼常年都要用,让你把货备足了,差不多半个月就要送一次。”
“阿呐!”提着竹筐进来的李大嫂激动的算了起来,“半个月送一次,加上鹿城的一月就要送四次货,家里的鮳头根本就不够诶!”
李二嫂的两眼弯成了豆角,“不够卖多收点货回来晒就成了。现在离海边近,杀洗都方便的很。”
周若楠接过去说道:“我放学回来就帮着一起干。阿爸今天请人把那块空地,用石碾碾了几遍。
地面也平整好了,毛竹也砍回来了,明天就开始搭架子,夹网片。”
“刚才阿肖来家……”李长乐把请阿肖干活的事,告诉了几人,“家里多一个人干活,你们也轻松一些。”
李二哥也说阿肖那人不讨厌,干的好的话,可以请他来家帮忙。
“哥,卖干货的钱。”陈永威从包里掏出一迭钞票递给李长乐,“海蜇头有一百二十斤,加上那些干货一共卖了一百五十五。”
“阿威,坤叔对价钱满意么?”
李长乐晓得自家的干货品质,不管卫生还是鱼的鲜度,可以说镇上那些鮳头拍马都比不上。
因为大多卖干货的小贩,都是买的渔民卖剩下的海货晒制的,他家是下船就收的鲜货,卫生质量上绝对没二话。
陈永威乐呵呵的说:“坤叔没说啥,就说让你记着送货。”
“晓得了。”李长乐把卖干货的钱递给李大嫂,“开春后的阴雨天气多,大嫂、二嫂,麻烦你们有空去码头多收一些海货回来。”
李大嫂笑道:“一家人还客气上了。”
“一家子就要客客气气的才好。”李长乐笑着安排,“墨鱼、小黄鱼、大头梅、虾,皮皮虾还有海蜇,有多少收多少。
从明天起多请几个人帮忙,我们要加油干,争取在下半年,把明年开春要卖的干货囤足。“
“退潮前我们就去看看。”李大嫂说道,“小黄鱼和大头梅真得多收一些,家里现在只有,五六十斤大头梅,黄鱼鲞一斤都没有。”
“好,明天尽量多收一些,捕捞回来的也不卖了,全都留着晒干货,杀黄鱼的时候,把鱼胶洗干净留着单独晒。”李长乐看着几人说道,“好好干,争取把我们的干货做出名气,卖遍州府。”
周若楠两眼亮晶晶的看着他,觉得这样的阿乐,比跟她找对象的时候还要帅气!
李长乐感觉到她的目光,把手从桌底下伸过去,捏了她的手一下。
李大哥伸手拍了他一巴掌,吓得他急忙把手缩了回来,“大哥,怎么了?”
“没怎么,我就是觉得你把口号喊得太大了,你想过没有,想要把干货卖遍州府的话,一天得晒多少干货出来?”
陈永威举双手赞成,“大哥,这还简单啊,我们也可以开一个海鲜收购点,到时候多请点人来帮忙就行喽!”
李长乐笑嘻嘻的看着几人,“阿威说的对,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李大哥把剥好的虾仁放簸箕里,“你说行就行,做买卖啥的你是老大,你咋说我们就咋做。”
“老大都这么说了,你觉得怎么干好就怎么干。”李二哥忽然想起一事,“都忘了开贝壳了。”
“我记着的。”李长乐跑过去把水桶提到桌前,把那个蝾螺递给李大哥。
李大哥将螺肉挂在秤钩上,看着比自己脑袋还大的螺,说道:“阿乐,这东西里面有珠子么?”
“没听说过,把肉取出来就晓得了。”
李长乐抱起一个汤盆大小的珠母贝,扯掉一些附着在贝壳上面的海藻,露出两片不怎么对称的贝壳层。
“阿乐,你手气好,你来开。”李二哥把开牡蛎的刀递给了他。
“我来就我来。”李长乐一脸嘚瑟的接过刀,拿起那个最大的珠母贝,把刀插进开口处,用力撬了几下后又停了下来,
抬头看向齐刷刷的凑到自己跟前的脑袋,“同志们,见证奇迹的时刻来喽!”
李大哥忍不住拍了他一下,“臭小子,喊什么喊?你倒是快点撬开啊!”
周若楠也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就是,偏要吊我们胃口。”三岁小孩似的,一天不装怪,心里都不舒服。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