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到达下延绳钓的水域时,李长乐将浮球勾起来,开始收钓,放了三四个钟头,也不晓得有没有钓到好货。

  “哥!”陈永威伸着脖子问,“有货么?”

  “有!”李长乐拉的时候就感觉到分量,不像空钩,轻飘飘的,费了些力气,才把鱼儿拉出了水面。

  李二哥看到黑油油的鱼身时,立马来了精神,大喜道:“是黑毛,我们好像还是第一次钓到黑毛吧?”

  “不是好像,本来就是第一次!”李长乐把鱼递给他,“幸好来的快,不然就被它把线咬断逃走了。”

  黑毛鱼学名斑鱾,又称瓜子鱲,俗名黑毛、菜毛、粗鳞黑毛,喜欢吃海藻和青苔,一般栖息在礁石和海藻较多的海域。

  “哥,黑毛能卖多少一斤?”

  “五六块应该没问题!”李二哥掂量了一下,“这条能卖到十来块钞票。”

  “再接再厉!”李长乐激动的转身,精神抖擞的拉起了绳钓,拉到线感觉轻飘飘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也不耽搁时间,继续拉第二钩,又拉上来一条黑毛鱼,比刚才那条个头稍小一些,可能是空钩在前的缘故,他感觉比拉一条黑毛的时候还要开心。

  李长乐觉得换了一个方向下钓,果然比以前那片好,每次都是臭黑鲷,这个虽说也是黑的,两个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二十块到手!”李二哥把鱼递给李大哥,扭身将线组整理好,依次挂在竹筐上。

  又来一条黑毛后,李长乐信心足了不少,拉动主线的时候,上手他就知道,又是一条大鱼,觉得还蛮有成就感的。

  满头大汗的将鱼拉出水面,一条大海鲈出现在兄弟仨眼前,“哟呵!总算弄到一条大的。”

  “不错,这条有五六斤重。”李二哥忙用抄网将鱼兜住,取下鱼钩交给里大哥。

  接下来,就像是开遇到海鲈鱼窝子似的,接二连三的拉上来的都是海鲈鱼,一连十几钩都没换一下品种,最大的那条有十来斤。

  李长乐揉揉酸疼的手腕,“咋都是这家伙?黑毛哪去了?”

  “你就知足吧!有海鲈鱼拉也不错的!”李二哥笑道:“几百个钩子全都拉这个,也能卖他个几百块。”

  算算的确是,五百个钩子,一个就算上一条三斤重的海鲈鱼,也是一千多斤了,四角一斤,不正是好几百块么!

  “哦豁!空钩!”李长乐拉着空钩上来,感觉今天拉货的时候,不能说,只要一说就来空钩。

  接连拉两个空钩上来,还拉上来一条把自己缠死掉的红鳗,这种鳗鱼跟河鳗一样,咬钩后就把身体蜷缩起来,死死的缠住它能缠住的东西。

  最后的下场就是,身体和渔线打成死结,活活把自己勒死。

  李二哥接过线组,见鳗鱼将勾住它的那条子线全都缠绕在身上,还在主线上打了个结。

  幸好他们的线组间隔的距离较远,不然的话,另一条子线可能也会被它缠住。

  李大哥将剪刀递给他,把那条死掉的红蔓从线组上解脱出来,将剪成几段的鳗鱼放到橡皮桶里,还是新鲜的,拿回去自家吃。

  “难怪以前上船捕鱼的时候,话多要被老大骂,我跟阿威拉地笼的时候,也是这样,想啥来啥不来。”

  李大哥听后笑道:“说这个我就想起阿爸说的,小锅落岩皮头(岩背)你也不讲。”

  李二哥笑着点头,“我们上船的时候,南岸那些人还调侃过几个新伙计呢!”

  这故事,李长乐也听说过,说的是船帮来了一个新伙计,旧时出海的忌讳比现在多,

  出海前,老船工就把船上种种忌讳跟他说了一遍,还嘱咐他尽量少开口,就怕他犯了忌讳。

  这一天,渔船开到一个小岛,大伙儿下船,在岩石下背风的地方生火做饭。

  吃过饭后离开时,做饭的小铁锅却落在了岩背,那个新伙计当时是看到了的,还以为吃过饭把锅留下是某种风俗,还暗暗记在心里。

  当再次生火做饭时,船工才发现小铁锅落在了做饭的岛上。

  茫茫大海,没了锅怎么烧菜做饭?没办法,船老大只好下令返航取锅。

  看到他们返程取回铁锅后,新伙计终于忍不住了,说道:“当时我看到小铁锅落在岩背上了。”

  船老大气道:“你看到了,为什么不说?”

  新伙计一脸委屈,“上船的时候,你们嘱咐我少讲话、不讲话,我就没敢说。”

  后来这事传开“小锅落岩皮头你也不讲”就成了一个典故,只要船上来新伙计,就会拿出来调侃一番。

  兄弟仨说笑着,第一组线不知不觉就拉到尾声,李长乐手气不错,拉起来六条黑毛鱼,两条马鲛,还有几条鱿鱼,就看最后两钩,能不能拉到啥好东西起来。

  希望有多大,失望也有多大,倒数第二钩竟是一条七八两重的小鲈鱼。

  李长乐直接将它扔回海里放生,还不忘叮嘱人家一句,“小东西长点记性,别一点点大就这么贪吃!”

  “鱼跟人一样,贪吃不长记性的,小涛那家伙从小就贪吃,只要看到好吃的就走不动道。”

  李大哥想起小儿子的贪吃劲,还有些好笑,“每次赶集都不敢带他上街,你大嫂就担心他被人拿块糖就拐走了。”

  “对,家里就他最贪吃,昨天还说以后学厨子,有吃不完的好菜。”

  李长乐想到上辈子立志想当厨师的李小涛,结果拜了两个师傅都是,弹花匠的闺女,只会弹不会纺,后来只能跟着李小洋出海当渔夫。

  放走小鲈鱼后,最后一钩,竟拉了一条大八爪起来。

  李长乐一脸嫌弃的看着它疯狂扭曲的触手,这东西越大越不值钱,三四斤重一条还没一只二两重的望潮值钱。

  李二哥笑道:“你今天咋回事,要么就是几块一斤的好货,要么就是不值钱的小鲈鱼、大八爪?”

  “我也不清楚,留着还占地方,放生算了。”

  李长乐将八爪鱼取下来,还没丢出去就被喷了一脸墨,“卧槽,给你条生路你还不高兴,想死了投胎,老子成全你。”

  “人家不想活了不行啊?”李二哥笑着接过他的位置,“你去洗洗,我来收。”

  李长乐将八爪鱼扔进水桶里,洗了把脸过来,李二哥已经拉上来一条黄翅鱼,见李大哥接过了整理线组的活,他干脆坐在甲板上休息。

  “哥,今天过节,等回航送货去酒楼的时候,我们挑两条大鲈鱼,再挑十二只大青蟹出来,送给顾老板和坤叔。”

  李大哥点了点头,“应该的,你看着送就是。还有,老张那阿爸年年都有送,等会儿记得多挑几只出来,去水路张看船的时候,顺便给他送去。”

  李二哥接过去说道:“阿爸说他喜欢吃米鱼,今天刚好有米鱼,挑一条七八斤重出来,一起送去。”

  “好!”李长乐起身去竹筐里挑了二十来只有膏的青蟹出来,想想又多挑了几只青蟹还有梭子蟹出来,拿回去送给陈会计。

  送人的螃蟹单独放好后,靠在船舷上,看他们收延绳钓,不晓得啥时候就睡了过去。

  等他醒来,李大哥三人已经把剩下的几组延绳钓全都收上来了,剩下的四百个钩子,还真拉了一百来条海鲈鱼起来。

  还有鱿鱼、墨鱼、黑鲷、青占、马鲛,最值钱的就是黑毛鱼,十组线加起来一共有十六条。

  回到码头已是十点多,李长乐和陈永威拉着鱼获去了涂下桥码头,刚把船停靠好,就看到阿坤带着阿雨朝这边走来。

  李长乐忙冲他挥手,“坤叔!”

  阿坤扭头看到他,忙转身朝他这边走,“咋这么早就回来了?”

  “连轴转累了两天,今天早点回来过节。”李长乐笑道,“你今天怎么来码头了?”

  “我来接一个人,找遍了没找到人,正打算回去呢!”阿坤说着跳上船,“今天弄到好货没?”

  “大银鲳、气鼓鱼、海参、九节虾、老虎鱼、还有十几条黑毛鱼!”李长乐说着把从活舱捞出来的鱼获倒进桶里。

  “黑毛鱼现在收六块一斤,十几条能卖一百多块,看你这收入,我都想跟着你一起出海捕鱼了。”

  “我们这个你还不晓得么,海运好的时候想啥来啥,海运差的时候连柴油钱都挣不回来。”

  阿坤晓得他说的是实情,因为跟他打交道的船老大也不少,亏柴油钱的虽说不多,但像李长乐这样运道好的,他真的极少见。

  “天天在小船上忙乎真的可惜了,赶紧去船厂催催,早点换一条大船出海。”

  “船厂说没办法,定的时候我就问过他们,人家说大船的工期长,后年交船也得加班加点干才能完工。”

  “现在小木船多,大船少,就算你想买二手的都不好找。”

  阿坤等他们把鱼捞出来装好,让阿雨去路口把车叫过来,几人帮着把鱼获抬上岸送到车上。

  陈永威留下冲洗甲板,李长乐跟着上车朝酒楼走,有车就是快,十几分钟的路,一支香烟的功夫就到了。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十年代渔猎日常,八十年代渔猎日常最新章节,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