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你也想?”方晓问道。
“要是可以,谁不想呢。尤其是晚上的一些急诊,不过我没你脸皮这么厚,大半夜的折腾医大的专家。”
“脸皮厚?别扯淡,我那是没辙。”方晓不屑的说道,“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慢诊的远程手术占了90%的比重,患者手术效果都很好,现在已经积累下来一定的口碑了。”
“哦?都有什么手术?”林主任心神一动。
消化内科这些年虽然揽下了不少内镜微创手术,但在某些高难度术式上始终力不从心。
最典型的就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急诊处理——镜子刚进去就是满眼血海,视野一片模糊,根本分不清哪是血管哪是黏膜。
这种手术做下来,不仅救不了患者,连术者自己都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特别是当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患者死亡时,再豁达的医生也会被愧疚感折磨得夜不能寐。
但如果有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就像黑夜中突然亮起的灯塔,专家们的一个电话指导、一段远程会诊视频,往往能让束手无策的基层医生找到突破口。
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感,有时候比手术本身更让人铭记。
从前,因为距离的原因,急诊手术极少能找到相关的技术支持,毕竟有时间限制。
但要是可以远程手术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介入手术、腹腔镜手术都可以做,但胃镜下止血的手术我没问过,不知道行不行。”
“……”林主任心里把这件事记下来。
万一真能成呢?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林主任对“小孟“的轻视顿时消散了大半。
他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方晓对那个“年轻医生“的态度如此特别,原来背后牵扯着与医大一院的合作关系。
林主任心里暗自懊悔。
若能借着这个机会与医大一院搭上线,以后科室遇到疑难病例就有靠山了,自己的晋升之路说不定也能顺畅许多。
包括一些抢救失败的患者,只要和医大那面关系足够紧密,半夜送上救护车,争取能有一口气送过去,算是一种解决办法。
哪怕患者死了,见自己积极联系上级医院,怨气也能少几分。
“老林,别琢磨让医大帮你背锅啊。”方晓见林主任眼珠子直转,便警告道。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心里想的什么聊斋都清楚。
林主任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了笑。
“其实更多的好处,你现在还看不见。”
“好处?比如说呢?”林主任不解。
“比如说诊断啊,眼前这个胰性血液的患者就是例子。”方晓道。
“你说这个,我可就不同意了。分明是十二指肠壶腹部不明原因的出血,怎么就胰性血液了呢。”林主任还是不同意。
方晓并未与林主任争辩,而是转身去和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出人意料的是,林主任并未留在办公室,而是默默跟在方晓身后,全程冷眼旁观着这场医患交流。
没看多久,林主任就发现了第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患者家属的配合度出奇地高。
无论是“医大一院“这块金字招牌,还是那位享誉国际的杰森教授的名头,都像一剂强心针,让原本焦虑不安的家属瞬间安心不少。
林主任注意到,当方晓提及“将由美国顶级专家杰森教授远程会诊“时,患者妻子紧攥的双手明显放松下来,眼里甚至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这种无形的信任感,正是基层医院最缺乏却又最珍贵的资源。
签字流程结束后,手术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林主任全程沉默不语,目光若有所思地追随着方晓的身影。
且不论“小孟“对胰性血液病的诊断准确与否,单是今天这场异常顺利的医患沟通,就足以让人深思。
这其中掺杂了太多微妙因素——上级医院的光环效应、国际专家的权威加持、患者对先进技术的盲目信任种种复杂的变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难以言说的医疗生态图景。
众人来到手术室,最里间那扇贴着“远程手术间“标识的自动门缓缓开启。
患者上了手术台,方晓披铅衣、刷手。
“方主任,你这是干嘛?不是远程手术么?”林主任问。
“害,远程手术是说术者用5g网络做最主要的手术环节,不是说让专家全程做手术,一些小活、术前准备都得专家做。”
方晓略作思索,换了个更接地气的说法:“就好比请外院专家来飞刀,我负责当助手,这么理解就成。“
林主任闻言沉默,打定主意多看少说。至于之前对“小孟“诊断准确性的质疑,早已被他抛到九霄云外。
在这个瞬间,他突然想通了一个道理:单个患者的诊断正确与否固然重要,但比起这个,更重要的是整个诊疗模式的革新。
如果远程手术真能推广开来,长南市多少危重患者将因此重获生机?这个念头让他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节奏。
说万家生佛并不过分。
很快,视频链接,林主任本来以为能看见一名外国医生,可他却没想到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尊老秦雕塑。
啊?成精了?
一个念头闪现在林主任的脑海里。
那名老秦兵马俑雕像像是活过来一样,目光犀利,看得林主任心里发慌。
视频画面晃动,林主任一头露水。
“杰森医生不知道听谁说的,每次上手术之前都要有仪式感。”
“仪式感?”林主任听方晓的解释,更懵了。
“他买了个兵马俑的雕像,上手术之前要拜一拜。就跟黑道拜二爷一样……你说,这都什么事儿。”方晓没忍住,吐槽出来。
“唉,这叫什么事儿啊。“林主任在心里默默吐了个槽。
但这份腹诽很快就被眼前的身影打断——儒雅的杰森医生出现在屏幕上。
即便隔着好远的距离,那股专家气场依旧扑面而来。
或许是那副金丝眼镜后的睿智目光,又或许是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从容,总之让人一眼就能认定:这是个真正的行家。
杰森医生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简洁明了地进行着术前确认。
无影灯亮起,手术正式开始。
机械臂在杰森医生的远程操控下灵活转动,宛如被赋予了生命。林主任不自觉地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上那些精准到令人窒息的操作。
林主任并没有因为担心吃线而离开,他披上一身铅衣,站在术间里认真的看着远程手术的每一步。
机械臂发出微弱的嗡名声,声音不大,但只是听声音就有一种丝滑的感觉油然而生。
方晓做了前期准备工作,动脉置管等等,随后就是扶导丝这些助手要做的工作。
机械臂跟被人上身了似的开始动起来。
其实也是被上身,被远在医大一院的杰森医生上身。
操作流畅,林主任甚至没感觉到有网络延迟的存在。
林主任越看越心惊,甚至感觉有一个透明人站在术者的位置上正在专心致志的做着手术。
他感觉这一切都很魔幻。
“方主任,我能说话么。”
“能啊,为什么不说话。就跟做普通介入手术一样,我关了对讲器,医大的杰森医生是听不到咱俩聊天的。”方晓很随意的说道。
“这,真实么?”林主任错愕莫名。
“有什么不真实的,你最愿意看《潜伏》,李涯录音的那段,你还记得吧,俩白俄孩子。”
林主任一怔。
“如果李队长说这个是铁证,那我无话可说。什么布尔什维克,什么美国站情局都做不了,你就是不懂录音机的基本原理。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这本书上,两个十九岁的白俄罗斯孩子就能做出这种录音带来。女人还是那个女人,你还是你,即使你没有跟录音带上的这个女人见过面,这个录音带照样存在。”
方晓学着余则成的语气说了一大堆台词。
一字不差。
林主任有些恍惚,仿佛自己变成了不学无术的那个人。
“让一个小混混骗点钱财,这没什么关系,要是让外人说我们保密局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饭桶,我们就是党国的罪人。”
“……”
不学无术的饭桶!
林主任是从来都没想到过这个描述竟然能落在自己身上。
可眼前魔幻的一幕还是那么的不真实。
“人家魔都、华西那面很早就开展了类似的手术,尤其是华西,远程手术已经基本成熟。咱,不是开创者,就是跟着专家的脚步做手术而已。”
“网络延迟,我怎么没感觉到?”林主任怔怔的问道。
“5g都白建了?你真以为5g网络就是骗钱的项目?土共什么德行你不知道?吃亏了张罗的满世界都知道,占便宜的事儿从来都不说。”
“不提5g了,那就是成了,你看现在。平时咱用不到那么快的速度,但刷视频从来都不卡,你总有感觉吧。”
林主任脑海里一片茫然。
方晓配合着医大一院的杰森医生做手术,就仿佛时空错乱了一样,距离已经被无限制的缩短,再缩短。
“我记得18、19年的时候有一本,叫手术直播间,前瞻了远程手术。当时还有好多评论说不如扯一根光纤,现在你再看。”方晓道。
“……”
“5g很快的,远程手术的网络延迟ping值已经被控制在20左右,要不是职业选手很难感知到这种程度的网络延迟。”
“呃……”
“延迟不是问题,术者还是世界级别的专家,那结论还用我说么。”
说着,已经开始造影。
随着造影剂的流入,影像渐渐显示出来。
“对了林主任,知道我们用的造影剂吧。”方晓觉得装逼的感觉是真好,“因为造影剂是法国产的,人家说啥都不修改说明书,修改适用范围,就因为这事儿罗教授还被人实名举报过。”
“!!!”
“最近罗教授跟我提起来说可以用二氧化碳来做造影剂。”
“啥?!”林主任大惊,“那不是空气栓塞了么?!”
这种荒谬的理论林主任完全无法接受,甚至连想象都想象不到。
“害,介入科的滕皋军院士在2004年就开始研究二氧化碳做造影剂的事儿,这都二十多年了,也就是说临床上用了20多年!”
“我艹!”
“但现在购买设备严格,要是换十几年前的话,咱这面压根就不需要造影剂,直接打二氧化碳进去。”
林主任被一项项已经成熟的“新”技术震撼到。
已经二十多年的新技术?他裂开嘴,欲哭无泪。
这也太离奇了,怎么可能!
但方晓信誓旦旦的说着,而且眼前那根机械臂正在做手术。
“真有,真有!!”方晓忽然大声喊道。
“有什么?”
方晓却没回答,而是打开对讲器。
“喂喂喂,谁在?”方晓问道。
“我在,怎么了方主任?”66号技师的声音传来。
“老六啊,别人在么?”
“不在,杰森医生戴着耳机呢,方主任您有什么事儿?”66号技师问道。
“我想问下胰性血液是怎么回事。”
“害,我给你解释不就完了,这点小事还用征求罗教授的意见么。”
“???”方晓一怔。
在方晓心里面,66号技师属于那种最不靠谱,满眼睛都是女人,早晚要死在女人肚皮上的那种人。
胰性血液他懂?他懂个锤子。
“胰性血液产生的机制通常是由于肿瘤的侵蚀或假性囊肿生长入动脉腔,从而导致血液从胰管流入壶腹的一个名词。
最常见受累部位为脾动脉,表现为脾动脉假性动脉瘤。一项系统性评价发现,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受累率仅为16%,咱们现在做的患者的胰性血液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所致。”
“放心,你那面该准备支架了,下一根支架就好,3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方晓无奈的笑了,医大那面最不靠谱、罗教授掐半拉眼角都看不上的66号技师竟然信手拈来,把胰性血液说的清清楚楚。
这还只是成天张罗着洗脚什么时候能进医保的66号技师。
方晓道了声谢,准备接下来要用的设备。果然,很快杰森医生要支架,在假性动脉瘤的位置下了一根支架后再造影。
壶腹部已经没有造影剂渗出,手术宣告结束。
不过远程手术的链接并没切断,杰森医生跟方晓把剩下的步骤做完,说了两句话后这才彻底结束了这次远程手术。
接下来,方晓开始截取视频。
“方主任,你这是?”
“远程手术的规矩,万一要是出事,咱们得拿出来相应的资料。”方晓解释道,“怎么样,林主任,是胰性血液吧。”
方晓没有讥讽,只是随便的说了一句。
“呃。”
“小孟的诊断几乎没错过,不过哪怕是这样,罗教授也跟我说但凡是这面摸不准的诊断都要在他手上过一遍。”
“这么谨慎?!”林主任已经不再去想胰性血液,不再去想自己曾经对这个诊断的质疑。
想多了尴尬的要命,还不如就这诊断和方晓聊一会。
“当然,罗教授是典型的有强迫症的那种医生,他怀疑所有,甚至对老板们的诊断也有自己的看法。想要他完全相信小孟的诊断?呵呵,得过段时间才行。”
方晓没说太仔细,只是含含糊糊的讲了一些。
然而就这么点内容,已经让林主任毛骨悚然。
他只负责一个科室,还是四线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的科室,几十名住院患者,平时就忙的昏头涨脑。
想要不出医疗事故,可以说一腔心血都洒在临床。
而那位罗教授,竟然还要管这么多的闲事。
“罗教授,可真是精力充沛。”林主任讪讪的说道。
“他年轻啊,现在还不到30岁,正是身体最好的时候。”
年轻?
“那罗教授诊断水平怎么这么高?”林主任疑惑。
方晓瞥了一眼林主任,舔着胸,“罗教授平时介绍自己都说自己是协和罗浩。”
“!!!”
“协和百年病历库的病历,罗教授都背下来了。”
“我艹!”
“总之呢,我是服气的。就像刚才小孟诊断胰性血液,我虽然不懂,但马上申请罗教授看一眼病历和片子,确定小孟的诊断没错误,就安排远程手术治疗 诊断。”
“这套流程已经很熟练了,老林你就是不熟。”
方晓没讥讽林主任不学无术,蠢得挂了相。
话,说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方晓也不想再多说什么。
病例,又多了一份,以后要是有奖章的话,自己也可以说这份奖章有自己的贡献。
方晓很知足。
“方主任,小孟呢?我去跟小孟道个歉。”
“害,没必要。”方晓想了想,招手。
“你要干什么?”林主任有些不习惯。
“老林,我跟你说个秘密。”
“什么秘密?”林主任凑过来。
“小孟是ai机器人。”
“啥?!”林主任一下子懵了,方晓在做梦吧。
“别说出去啊,接受度还是不够高,要是让患者知道的话,有没有麻烦我不知道,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医大一院,ai机器人已经用在临床了,我跟罗教授蹭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就是这个。”
“我艹!!!”
林主任瞠目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小孟”竟然是ai机器人,自己根本看不出来。
“像吧。我跟你讲,罗教授可能是解剖做多了,对局部解剖结构有着很深刻的理解,所以肌肉建模这一块是罗教授完成的。说是以前波兰有一家叫克隆的公司,做了1/4的上半身肌肉就做不下去了。”
方晓开始八卦,把自己知道的都讲给林主任听。
毕竟消化内科属于普外科的兄弟科室,上级科室,关系再近一点还是有必要的。
而且“小孟”是ai机器人的事儿总该让人知道,一点点来呗,也不怕林主任大嘴巴说出去。
几分钟后,方晓讲完,林主任听的傻了眼,“方主任,也就是说刚才是ai给的诊断?”
“是啊,chatgpt很早就用在诊断上了,但是吧,他们数据库的内容少了很多,诊断方面做的乱七八糟的。”
“切,你别吹牛。”
“咱国内从零几年开始上了his系统,这部分数据属于有保密等级的资料,前几年还特意说这部分资料不能外泄。你猜,谁需要这部分资料?”
“……”
“肯定是国外ai公司啊,他们有ai,但跑的场景却没有积累。咱们起步略晚一点,但晚不了几天,可咱们积累的数据多。别说是协和百年病历库,就咱医院,估计得有百万份病历。”
“咱们的病历,都是复制粘贴的。”林主任额头冒汗。
他从来没想到自己做的事情竟然还有这么重要的意义。
“罗教授早都想到了,ai整理的时候还是以临床资料为主,以病历为辅。放心,罗教授一直在临床第一线,还在医务处干过两年,临床什么熊样人家罗教授心里清楚着呢。”
林主任彻底不知道该说什么。
自己一直腹诽的那个“小孟”竟然是ai机器人,这么说的话,刚刚的诊疗过程就是——临床发现疑难病例,经过ai机器人诊断,再由上级医生审核确认,开始远程手术。
整套流程丝滑顺畅,前后不过3个小时的时间就解决了自己束手无策的一道难题。
林主任讪讪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林,这事儿你别说出去。”方晓开始诱之以利,给林主任讲自己用“小孟”震慑手下的医生,提高自己的权威度的事儿。
……
几日后。
罗浩带着庄嫣和工大的工程师一起飞去魔都。
外科手术大赛要开幕了,参赛的不光有经验满满的外科医生,还有ai机器人。
这也是国内外的外科手术比赛的一个改变,医疗器械公司让自己的ai机器参加比赛,搜集数据以供调整等等。
“师兄,我有点紧张。”
“嗯,正常的。”罗浩没有安慰庄嫣,只是笑了笑,“比赛的形式我不是很喜欢。”
“要是可以,谁不想呢。尤其是晚上的一些急诊,不过我没你脸皮这么厚,大半夜的折腾医大的专家。”
“脸皮厚?别扯淡,我那是没辙。”方晓不屑的说道,“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慢诊的远程手术占了90%的比重,患者手术效果都很好,现在已经积累下来一定的口碑了。”
“哦?都有什么手术?”林主任心神一动。
消化内科这些年虽然揽下了不少内镜微创手术,但在某些高难度术式上始终力不从心。
最典型的就是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急诊处理——镜子刚进去就是满眼血海,视野一片模糊,根本分不清哪是血管哪是黏膜。
这种手术做下来,不仅救不了患者,连术者自己都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特别是当技术水平不足导致患者死亡时,再豁达的医生也会被愧疚感折磨得夜不能寐。
但如果有上级医院的技术支持,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就像黑夜中突然亮起的灯塔,专家们的一个电话指导、一段远程会诊视频,往往能让束手无策的基层医生找到突破口。
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感,有时候比手术本身更让人铭记。
从前,因为距离的原因,急诊手术极少能找到相关的技术支持,毕竟有时间限制。
但要是可以远程手术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介入手术、腹腔镜手术都可以做,但胃镜下止血的手术我没问过,不知道行不行。”
“……”林主任心里把这件事记下来。
万一真能成呢?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林主任对“小孟“的轻视顿时消散了大半。
他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方晓对那个“年轻医生“的态度如此特别,原来背后牵扯着与医大一院的合作关系。
林主任心里暗自懊悔。
若能借着这个机会与医大一院搭上线,以后科室遇到疑难病例就有靠山了,自己的晋升之路说不定也能顺畅许多。
包括一些抢救失败的患者,只要和医大那面关系足够紧密,半夜送上救护车,争取能有一口气送过去,算是一种解决办法。
哪怕患者死了,见自己积极联系上级医院,怨气也能少几分。
“老林,别琢磨让医大帮你背锅啊。”方晓见林主任眼珠子直转,便警告道。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心里想的什么聊斋都清楚。
林主任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笑了笑。
“其实更多的好处,你现在还看不见。”
“好处?比如说呢?”林主任不解。
“比如说诊断啊,眼前这个胰性血液的患者就是例子。”方晓道。
“你说这个,我可就不同意了。分明是十二指肠壶腹部不明原因的出血,怎么就胰性血液了呢。”林主任还是不同意。
方晓并未与林主任争辩,而是转身去和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出人意料的是,林主任并未留在办公室,而是默默跟在方晓身后,全程冷眼旁观着这场医患交流。
没看多久,林主任就发现了第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患者家属的配合度出奇地高。
无论是“医大一院“这块金字招牌,还是那位享誉国际的杰森教授的名头,都像一剂强心针,让原本焦虑不安的家属瞬间安心不少。
林主任注意到,当方晓提及“将由美国顶级专家杰森教授远程会诊“时,患者妻子紧攥的双手明显放松下来,眼里甚至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
这种无形的信任感,正是基层医院最缺乏却又最珍贵的资源。
签字流程结束后,手术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林主任全程沉默不语,目光若有所思地追随着方晓的身影。
且不论“小孟“对胰性血液病的诊断准确与否,单是今天这场异常顺利的医患沟通,就足以让人深思。
这其中掺杂了太多微妙因素——上级医院的光环效应、国际专家的权威加持、患者对先进技术的盲目信任种种复杂的变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难以言说的医疗生态图景。
众人来到手术室,最里间那扇贴着“远程手术间“标识的自动门缓缓开启。
患者上了手术台,方晓披铅衣、刷手。
“方主任,你这是干嘛?不是远程手术么?”林主任问。
“害,远程手术是说术者用5g网络做最主要的手术环节,不是说让专家全程做手术,一些小活、术前准备都得专家做。”
方晓略作思索,换了个更接地气的说法:“就好比请外院专家来飞刀,我负责当助手,这么理解就成。“
林主任闻言沉默,打定主意多看少说。至于之前对“小孟“诊断准确性的质疑,早已被他抛到九霄云外。
在这个瞬间,他突然想通了一个道理:单个患者的诊断正确与否固然重要,但比起这个,更重要的是整个诊疗模式的革新。
如果远程手术真能推广开来,长南市多少危重患者将因此重获生机?这个念头让他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节奏。
说万家生佛并不过分。
很快,视频链接,林主任本来以为能看见一名外国医生,可他却没想到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尊老秦雕塑。
啊?成精了?
一个念头闪现在林主任的脑海里。
那名老秦兵马俑雕像像是活过来一样,目光犀利,看得林主任心里发慌。
视频画面晃动,林主任一头露水。
“杰森医生不知道听谁说的,每次上手术之前都要有仪式感。”
“仪式感?”林主任听方晓的解释,更懵了。
“他买了个兵马俑的雕像,上手术之前要拜一拜。就跟黑道拜二爷一样……你说,这都什么事儿。”方晓没忍住,吐槽出来。
“唉,这叫什么事儿啊。“林主任在心里默默吐了个槽。
但这份腹诽很快就被眼前的身影打断——儒雅的杰森医生出现在屏幕上。
即便隔着好远的距离,那股专家气场依旧扑面而来。
或许是那副金丝眼镜后的睿智目光,又或许是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从容,总之让人一眼就能认定:这是个真正的行家。
杰森医生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简洁明了地进行着术前确认。
无影灯亮起,手术正式开始。
机械臂在杰森医生的远程操控下灵活转动,宛如被赋予了生命。林主任不自觉地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上那些精准到令人窒息的操作。
林主任并没有因为担心吃线而离开,他披上一身铅衣,站在术间里认真的看着远程手术的每一步。
机械臂发出微弱的嗡名声,声音不大,但只是听声音就有一种丝滑的感觉油然而生。
方晓做了前期准备工作,动脉置管等等,随后就是扶导丝这些助手要做的工作。
机械臂跟被人上身了似的开始动起来。
其实也是被上身,被远在医大一院的杰森医生上身。
操作流畅,林主任甚至没感觉到有网络延迟的存在。
林主任越看越心惊,甚至感觉有一个透明人站在术者的位置上正在专心致志的做着手术。
他感觉这一切都很魔幻。
“方主任,我能说话么。”
“能啊,为什么不说话。就跟做普通介入手术一样,我关了对讲器,医大的杰森医生是听不到咱俩聊天的。”方晓很随意的说道。
“这,真实么?”林主任错愕莫名。
“有什么不真实的,你最愿意看《潜伏》,李涯录音的那段,你还记得吧,俩白俄孩子。”
林主任一怔。
“如果李队长说这个是铁证,那我无话可说。什么布尔什维克,什么美国站情局都做不了,你就是不懂录音机的基本原理。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这本书上,两个十九岁的白俄罗斯孩子就能做出这种录音带来。女人还是那个女人,你还是你,即使你没有跟录音带上的这个女人见过面,这个录音带照样存在。”
方晓学着余则成的语气说了一大堆台词。
一字不差。
林主任有些恍惚,仿佛自己变成了不学无术的那个人。
“让一个小混混骗点钱财,这没什么关系,要是让外人说我们保密局都是一些不学无术的饭桶,我们就是党国的罪人。”
“……”
不学无术的饭桶!
林主任是从来都没想到过这个描述竟然能落在自己身上。
可眼前魔幻的一幕还是那么的不真实。
“人家魔都、华西那面很早就开展了类似的手术,尤其是华西,远程手术已经基本成熟。咱,不是开创者,就是跟着专家的脚步做手术而已。”
“网络延迟,我怎么没感觉到?”林主任怔怔的问道。
“5g都白建了?你真以为5g网络就是骗钱的项目?土共什么德行你不知道?吃亏了张罗的满世界都知道,占便宜的事儿从来都不说。”
“不提5g了,那就是成了,你看现在。平时咱用不到那么快的速度,但刷视频从来都不卡,你总有感觉吧。”
林主任脑海里一片茫然。
方晓配合着医大一院的杰森医生做手术,就仿佛时空错乱了一样,距离已经被无限制的缩短,再缩短。
“我记得18、19年的时候有一本,叫手术直播间,前瞻了远程手术。当时还有好多评论说不如扯一根光纤,现在你再看。”方晓道。
“……”
“5g很快的,远程手术的网络延迟ping值已经被控制在20左右,要不是职业选手很难感知到这种程度的网络延迟。”
“呃……”
“延迟不是问题,术者还是世界级别的专家,那结论还用我说么。”
说着,已经开始造影。
随着造影剂的流入,影像渐渐显示出来。
“对了林主任,知道我们用的造影剂吧。”方晓觉得装逼的感觉是真好,“因为造影剂是法国产的,人家说啥都不修改说明书,修改适用范围,就因为这事儿罗教授还被人实名举报过。”
“!!!”
“最近罗教授跟我提起来说可以用二氧化碳来做造影剂。”
“啥?!”林主任大惊,“那不是空气栓塞了么?!”
这种荒谬的理论林主任完全无法接受,甚至连想象都想象不到。
“害,介入科的滕皋军院士在2004年就开始研究二氧化碳做造影剂的事儿,这都二十多年了,也就是说临床上用了20多年!”
“我艹!”
“但现在购买设备严格,要是换十几年前的话,咱这面压根就不需要造影剂,直接打二氧化碳进去。”
林主任被一项项已经成熟的“新”技术震撼到。
已经二十多年的新技术?他裂开嘴,欲哭无泪。
这也太离奇了,怎么可能!
但方晓信誓旦旦的说着,而且眼前那根机械臂正在做手术。
“真有,真有!!”方晓忽然大声喊道。
“有什么?”
方晓却没回答,而是打开对讲器。
“喂喂喂,谁在?”方晓问道。
“我在,怎么了方主任?”66号技师的声音传来。
“老六啊,别人在么?”
“不在,杰森医生戴着耳机呢,方主任您有什么事儿?”66号技师问道。
“我想问下胰性血液是怎么回事。”
“害,我给你解释不就完了,这点小事还用征求罗教授的意见么。”
“???”方晓一怔。
在方晓心里面,66号技师属于那种最不靠谱,满眼睛都是女人,早晚要死在女人肚皮上的那种人。
胰性血液他懂?他懂个锤子。
“胰性血液产生的机制通常是由于肿瘤的侵蚀或假性囊肿生长入动脉腔,从而导致血液从胰管流入壶腹的一个名词。
最常见受累部位为脾动脉,表现为脾动脉假性动脉瘤。一项系统性评价发现,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受累率仅为16%,咱们现在做的患者的胰性血液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所致。”
“放心,你那面该准备支架了,下一根支架就好,3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方晓无奈的笑了,医大那面最不靠谱、罗教授掐半拉眼角都看不上的66号技师竟然信手拈来,把胰性血液说的清清楚楚。
这还只是成天张罗着洗脚什么时候能进医保的66号技师。
方晓道了声谢,准备接下来要用的设备。果然,很快杰森医生要支架,在假性动脉瘤的位置下了一根支架后再造影。
壶腹部已经没有造影剂渗出,手术宣告结束。
不过远程手术的链接并没切断,杰森医生跟方晓把剩下的步骤做完,说了两句话后这才彻底结束了这次远程手术。
接下来,方晓开始截取视频。
“方主任,你这是?”
“远程手术的规矩,万一要是出事,咱们得拿出来相应的资料。”方晓解释道,“怎么样,林主任,是胰性血液吧。”
方晓没有讥讽,只是随便的说了一句。
“呃。”
“小孟的诊断几乎没错过,不过哪怕是这样,罗教授也跟我说但凡是这面摸不准的诊断都要在他手上过一遍。”
“这么谨慎?!”林主任已经不再去想胰性血液,不再去想自己曾经对这个诊断的质疑。
想多了尴尬的要命,还不如就这诊断和方晓聊一会。
“当然,罗教授是典型的有强迫症的那种医生,他怀疑所有,甚至对老板们的诊断也有自己的看法。想要他完全相信小孟的诊断?呵呵,得过段时间才行。”
方晓没说太仔细,只是含含糊糊的讲了一些。
然而就这么点内容,已经让林主任毛骨悚然。
他只负责一个科室,还是四线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的科室,几十名住院患者,平时就忙的昏头涨脑。
想要不出医疗事故,可以说一腔心血都洒在临床。
而那位罗教授,竟然还要管这么多的闲事。
“罗教授,可真是精力充沛。”林主任讪讪的说道。
“他年轻啊,现在还不到30岁,正是身体最好的时候。”
年轻?
“那罗教授诊断水平怎么这么高?”林主任疑惑。
方晓瞥了一眼林主任,舔着胸,“罗教授平时介绍自己都说自己是协和罗浩。”
“!!!”
“协和百年病历库的病历,罗教授都背下来了。”
“我艹!”
“总之呢,我是服气的。就像刚才小孟诊断胰性血液,我虽然不懂,但马上申请罗教授看一眼病历和片子,确定小孟的诊断没错误,就安排远程手术治疗 诊断。”
“这套流程已经很熟练了,老林你就是不熟。”
方晓没讥讽林主任不学无术,蠢得挂了相。
话,说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方晓也不想再多说什么。
病例,又多了一份,以后要是有奖章的话,自己也可以说这份奖章有自己的贡献。
方晓很知足。
“方主任,小孟呢?我去跟小孟道个歉。”
“害,没必要。”方晓想了想,招手。
“你要干什么?”林主任有些不习惯。
“老林,我跟你说个秘密。”
“什么秘密?”林主任凑过来。
“小孟是ai机器人。”
“啥?!”林主任一下子懵了,方晓在做梦吧。
“别说出去啊,接受度还是不够高,要是让患者知道的话,有没有麻烦我不知道,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医大一院,ai机器人已经用在临床了,我跟罗教授蹭的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就是这个。”
“我艹!!!”
林主任瞠目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小孟”竟然是ai机器人,自己根本看不出来。
“像吧。我跟你讲,罗教授可能是解剖做多了,对局部解剖结构有着很深刻的理解,所以肌肉建模这一块是罗教授完成的。说是以前波兰有一家叫克隆的公司,做了1/4的上半身肌肉就做不下去了。”
方晓开始八卦,把自己知道的都讲给林主任听。
毕竟消化内科属于普外科的兄弟科室,上级科室,关系再近一点还是有必要的。
而且“小孟”是ai机器人的事儿总该让人知道,一点点来呗,也不怕林主任大嘴巴说出去。
几分钟后,方晓讲完,林主任听的傻了眼,“方主任,也就是说刚才是ai给的诊断?”
“是啊,chatgpt很早就用在诊断上了,但是吧,他们数据库的内容少了很多,诊断方面做的乱七八糟的。”
“切,你别吹牛。”
“咱国内从零几年开始上了his系统,这部分数据属于有保密等级的资料,前几年还特意说这部分资料不能外泄。你猜,谁需要这部分资料?”
“……”
“肯定是国外ai公司啊,他们有ai,但跑的场景却没有积累。咱们起步略晚一点,但晚不了几天,可咱们积累的数据多。别说是协和百年病历库,就咱医院,估计得有百万份病历。”
“咱们的病历,都是复制粘贴的。”林主任额头冒汗。
他从来没想到自己做的事情竟然还有这么重要的意义。
“罗教授早都想到了,ai整理的时候还是以临床资料为主,以病历为辅。放心,罗教授一直在临床第一线,还在医务处干过两年,临床什么熊样人家罗教授心里清楚着呢。”
林主任彻底不知道该说什么。
自己一直腹诽的那个“小孟”竟然是ai机器人,这么说的话,刚刚的诊疗过程就是——临床发现疑难病例,经过ai机器人诊断,再由上级医生审核确认,开始远程手术。
整套流程丝滑顺畅,前后不过3个小时的时间就解决了自己束手无策的一道难题。
林主任讪讪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林,这事儿你别说出去。”方晓开始诱之以利,给林主任讲自己用“小孟”震慑手下的医生,提高自己的权威度的事儿。
……
几日后。
罗浩带着庄嫣和工大的工程师一起飞去魔都。
外科手术大赛要开幕了,参赛的不光有经验满满的外科医生,还有ai机器人。
这也是国内外的外科手术比赛的一个改变,医疗器械公司让自己的ai机器参加比赛,搜集数据以供调整等等。
“师兄,我有点紧张。”
“嗯,正常的。”罗浩没有安慰庄嫣,只是笑了笑,“比赛的形式我不是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