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来了,请坐!”
李加诚被秘书领进来之后,沈弼伸手邀请他坐下。
“今天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两人落座之后,沈弼主动开口说道。
而李加诚则是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
“迈克尔,我确实是来向你求助的。”
“我想问一下,包家那位小包生,是不是接受了马士基和英轮公司在现代箱货集团的股份?”
李加诚也没有打机锋,而是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沈弼点了点头:“是的,包确实将自己的侄儿引入了现代箱货公司,接手了马士基和英轮的股份。”
“马士基和英轮公司,都已经打定主意退出了,而太古洋行也没有接手这些股份的意思,至于汇丰,汇丰是一家银行,更不太可能去控股运营一家公司了。”
“所以能接手的只有包氏,他们有优先权。”
“而在马士基和英轮公司的认知中,包泽阳是包钰刚的侄儿,他们的企业,只是不同的公司而已,但是仍然属于一个家族。”
“就像环球航运和九龙仓,都属于包钰刚,但是本质上是两家互不相干的公司。”
“所以对于出售给包泽阳,马士基和英轮公司并没有什么异议,股东会很容易就通过了。”
沈弼并没有对李加诚隐瞒,而是痛快的将里面的内幕讲了出来。
“怎么,你觉得现代箱货公司对你有威胁?”
沈弼这时候又好奇的问道。
李加诚摇了摇头,随后叹了口气。
“今天,和记黄埔那边收到了共计二十五份的辞职报告,几乎全是和黄旗下的中高层人物。”
“都是以前韦理招进去的,而且全是港口船运和零售这几个行业的。”
沈弼听李加诚说完之后,微微一笑。
“这个事情包跟我提过了,那天Victor去他的家里,找他咨询了这件事。”
“但是确实不是Victor有意要针对你,整个商业计划,是韦理提的。”
“而韦理提议的思路也很明确,他打算拓展全球港口业务,结合环球航运的船队,为牛奶国际打造一条国际化的供应链。”
“所以接下来,现代箱货应该是会向外扩张,环球航运这边,预计也会增加几艘货柜船,来为牛奶国际的全球供应链保驾护航。”
“包泽阳入股了现代箱货,到时候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才,韦理恐怕就是借机对你下手的。”
沈弼缓缓地冲着李加诚说道。
其实他能明白韦理对李加诚的愤怒,毕竟李加诚摘走了韦理的果实。
韦理是汇丰请来的挽救和记黄埔的负责人,而他利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把和记黄埔旗下的公司梳理清晰,步入了正规。
眼瞅着和黄就要再度崛起了,而李加诚这时候却跟汇丰达成了协议,以超低超优惠的条件拿下了和记黄埔。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摘桃子了,这完全就是打劫式的掠夺。
所以韦理对李加诚的愤怒,沈弼是可以理解的。
只可惜韦理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并不知道沈弼做出这种决议的初衷。
事实上,沈弼出售和记黄埔,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形势所迫。
“他这个借机,却是让我太为难了。”
“迈克尔,不瞒你说,现在和记黄埔的业务,是全面被置地压制。”
“从零售到地产,再到港口码头这些,和记黄埔全部跟置地有竞争关系,也全都被置地占据了上风。”
“迈克尔,我需要汇丰的帮助。”
李加诚此刻抬起头,认真的盯着沈弼,正色的说道。
沈弼听完之后,若有所思的看向了李加诚。
“Li,你应该知道,包氏家族在汇丰的能量,包那边不止是局限于我,他的好友人脉,是可以直通伦敦的,哪怕是汇丰董事会的很多股东,对他都非常认可。”
“如果你要说跟别的公司竞争,汇丰自然可以提供助力,但是跟包氏,我这边是很为难的。”
沈弼轻轻地摇头说道。
李加诚此刻则是自信的笑了笑:“迈克尔,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包钰刚是包钰刚,而包泽阳是包泽阳,两个人虽然一个姓,但是他们的企业是分开的。”
“就拿汇丰来说,包钰刚虽然跟汇丰关系密切,但是就目前来看,包泽阳对汇丰的态度,并不热切。”
“我相信迈克尔你看的肯定非常清楚,包泽阳在港岛,未必会延续包钰刚的路线,他的商业模式,也不会跟包钰刚完全重合。”
“迈克尔你确定要因为包钰刚的关系,就放任包泽阳做大吗?”
“迈克尔,说句实话,在我看来,包泽阳的选择,一直都在中美之间,现在的他可以说更坚定的选择了米国,而非你们。”
“在他的眼中,大英从来都不是他的备选项,我想,这也是他对你和汇丰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的原因。”
“汇丰,在他的眼中的分量,远没有你们在包钰刚眼中的分量那么重。”
“他,不是你最好的选择。”
李加诚开口让沈弼帮他,不是毫无底气的,他知道,沈弼别无选择,就像当年,沈弼把和记黄埔卖给他。
很多人都不知道,沈弼为什么失心疯一般,把和记黄埔这么优质的企业卖给李加诚。
但是李加诚清楚,沈弼一方面是拉拢,另一方面是迫不得已。
李加诚拿捏住沈弼的脉搏,还得从当年九龙仓说起。
九龙仓的股份,因为汇丰的出面,李加诚不得不中止收购,转手卖给了包钰刚。
这里面固然让他大赚了一笔,但是其实他的损失是更大的,毕竟他是有机会吞下九龙仓这块肥肉的。
也因此,李加诚盯上了和记黄埔,但是如何让汇丰把和记黄埔卖给他,李加诚赌了一把,他没有纯靠包钰刚,而是自己给汇丰施加了压力。
这个压力,就是京城!
七八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尤其是对港岛来说,伴随着大陆那边接连的大动作,甚至提出了改革的呼声,港岛这边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动。
这其中很特殊的一点,就是港岛的许多华人富商,开始北上跟那边接触,包括包钰刚。
李加诚也选择了加入其中,不止如此,他还极为高调的展示了出来。
那一年,他不仅公开了自己的行踪,甚至观赏了当年的阅兵式,登上了城楼观景台。
那年有这个殊荣的华商并不多,一个是他李加诚,而另一个就是胡应相,当然,霍家在他看来是不算的,毕竟他们一直立场鲜明。
而李加诚和胡应相两个人旗下的产业,长江实业和合和实业都是港岛赫赫有名的地产五虎之一,是华人地产公司中的领头者。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李加诚回来之后,再度跟汇丰跟沈弼接触的时候,汇丰的态度就变了。
李加诚就很清楚的知道,他赌赢了!
汇丰必须要拉拢他,拉拢他这个港岛的华资代表之一。
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汇丰以极其优惠的条件,把和记黄埔卖给了他,这里面的合作,绝不是出于经济考量,更多的出于正直方面的因素。
所以从那时候起,李加诚就知道了汇丰的意图,它要拉拢华商。
这也是如今他对沈弼开口的底气,沈弼需要他,汇丰也需要他。
虽然包钰刚同样是华人,但是包钰刚是英籍,从法理上来说,他是个英国人,嗯,包泽阳也是。
而他不一样,他目前就是港岛的华人,这一点在正直上是很重要的。
当年论地位,包钰刚其实比他高很多,李加诚也知道,对方秘密去京城了,但是当时包钰刚受到的重视明显不如他跟胡应相。
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他们是港人,而包钰刚只能说是华人。
有些时候,这种无形的身份,也是很有用的。
就好比现在,对沈弼的劝说。
沈弼听到李加诚的话,则是陷入了沉思。
其实李加诚了解他,他何尝不了解李加诚呢,这个人可以说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年他力主把和记黄埔卖给他,一方面是考量了正直因素,而另一方面就是看中了他的胆大。
这家伙是第一个敢肆无忌惮对英资下手的华商,而且还是直接冲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下手。
而且这家伙前脚上了观景台看阅兵,后脚就回来跟他继续谈和记黄埔的交易,这也让他看到了对方的某些态度。
相比较于那些极力站在北边的那些华商群体,李加诚明显是想要两头通吃的类型。
但是他的两头通吃,其实在沈弼看来,就是背叛。
正直上,向来是不允许蛇鼠两端的,即便是迫于当时的情形容忍,但是事后也会被清算。
所以李那时候跟沈弼的接触,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献上了投名状。
而沈弼自然选择了接纳,然后将和记黄埔光明正大的以低价卖给了李加诚,既是回应他的投名状,也是给港岛的华商做个表率。
汇丰对英资和华商的态度是一视同仁的。
甚至于在后续九龙仓大战中,沈弼支持了包钰刚,同样是基于这种展示!
英资财团可以撤走,但是汇丰不能走,它的银行本命就在港岛。
所以为了维系港岛的地位,为了大英在港岛的利益,它必须拉拢扶持一批华人群体环绕在它周围。
而李加诚就是他选中的代表。
相比较于包钰刚,李加诚这个人更为务实。
另外,从港岛这边军情六处给沈弼展示出来的情报也显示,包钰刚虽然是英籍,但是在正直立场上,其实更倾向于北方,他的民族情节更重一些。
而眼前这位则不然,他很少开口谈论这些,除了捐款之外,没有其他的大动作。
这个人更注重的是自己商人的身份。
所以结合军情处那边给的信息,沈弼适当的开始把资源往李加诚这边倾斜,心中慢慢的将他列入了首位的扶持对象。
但是现在,李加诚的要求有点超出他的预料。
不过李加诚说的也没错,或许在包泽阳的心中,中美才是他的选项,而大英从来都不是他的选择目标之一,即便是他的根基在港岛。
这跟他预判的包泽阳打算构建财团势力的猜测又重合上了。
因为无视大英的势力,所以对方想要在港岛构筑一个财团,然后作为中美之间的资本桥梁?
沈弼这一刻,也愈发觉得自己的猜测,逐步接近真相。
“Li,你是打定了主意,要跟包泽阳竞争吗?”
沈弼此刻认真的看着李加诚说道。
李加诚叹了口气:“或许,这不叫竞争,而叫自救!”
“置地跟和记黄埔重合的业务太多了,而韦理对我的误解又很深,如果和记黄埔这边再不出动作,那接下来的下场,不言而喻。”
“其实我到今天也有个发现,除了你说的原因之外,我觉得包泽阳的商业路线,还有一个思路,那就是他打算构建一家以港岛为核心,辐射全世界的财团。”
“就像米国的洛克菲勒,当年的怡和洋行那样,不同的是,他现在没有合适的银行。”
“所以我认为,包泽阳的目光,放在了渣打银行上面。”
“你如果跟置地对抗,就算汇丰支持你,渣打那边很有可能也支持包泽阳,还有米国那边的银行家,跟他的关系也很密切。”
“Li,你确定还要继续跟他对抗吗?”
沈弼这时候微笑着继续问道。
而李加诚听完之后,思索了一下,随后眼中露出了坚定地神色。
“迈克尔,此刻的我,别无选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置地如今对和记黄埔已经产生了全面的压制,如果李加诚继续退下去,那和记黄埔的下场只有解散或者破产。
所以这一战在李加诚看来,无可避免。
其实从马世民跟他提起的时候,他就知道了。
他没有直接答应马世民,原因就在于,他必须先得到汇丰的支持。
有了汇丰的支持,就相当于有了目前港督府的支持,同时砍断了包泽阳那边的一臂。
毕竟在港岛很多人畏惧包氏,就在于包钰刚跟汇丰,跟港督府的亲密关系。
而先把汇丰这边的支持给他斩掉,在李加诚看来,是极其必要的。
只要能让汇丰和英国人支持自己,那李加诚心中就有了胜算。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就算包泽阳有米国人的关系,但是如今在港岛这个地界上,还是英国人说了算的。
看到李加诚的神色,沈弼心中坐下了决议。
他打算给李加诚一个机会,这也是他给对方最后的机会。
“Li,汇丰可以支持你,但是我需要你给我一个详细的计划。”
“置地和Victor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汇丰在这中间,能发挥的能量也是有限的,不要小看包,他在汇丰的影响力,太大了。”
沈弼此刻正色的说道。
而李加诚见状,则是微笑着点点头:“当然,迈克尔,我其实没想过要打压置地,那也很难。”
“我们只要扩大和记黄埔的产业布局,就足够了!”
李加诚被秘书领进来之后,沈弼伸手邀请他坐下。
“今天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两人落座之后,沈弼主动开口说道。
而李加诚则是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
“迈克尔,我确实是来向你求助的。”
“我想问一下,包家那位小包生,是不是接受了马士基和英轮公司在现代箱货集团的股份?”
李加诚也没有打机锋,而是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沈弼点了点头:“是的,包确实将自己的侄儿引入了现代箱货公司,接手了马士基和英轮的股份。”
“马士基和英轮公司,都已经打定主意退出了,而太古洋行也没有接手这些股份的意思,至于汇丰,汇丰是一家银行,更不太可能去控股运营一家公司了。”
“所以能接手的只有包氏,他们有优先权。”
“而在马士基和英轮公司的认知中,包泽阳是包钰刚的侄儿,他们的企业,只是不同的公司而已,但是仍然属于一个家族。”
“就像环球航运和九龙仓,都属于包钰刚,但是本质上是两家互不相干的公司。”
“所以对于出售给包泽阳,马士基和英轮公司并没有什么异议,股东会很容易就通过了。”
沈弼并没有对李加诚隐瞒,而是痛快的将里面的内幕讲了出来。
“怎么,你觉得现代箱货公司对你有威胁?”
沈弼这时候又好奇的问道。
李加诚摇了摇头,随后叹了口气。
“今天,和记黄埔那边收到了共计二十五份的辞职报告,几乎全是和黄旗下的中高层人物。”
“都是以前韦理招进去的,而且全是港口船运和零售这几个行业的。”
沈弼听李加诚说完之后,微微一笑。
“这个事情包跟我提过了,那天Victor去他的家里,找他咨询了这件事。”
“但是确实不是Victor有意要针对你,整个商业计划,是韦理提的。”
“而韦理提议的思路也很明确,他打算拓展全球港口业务,结合环球航运的船队,为牛奶国际打造一条国际化的供应链。”
“所以接下来,现代箱货应该是会向外扩张,环球航运这边,预计也会增加几艘货柜船,来为牛奶国际的全球供应链保驾护航。”
“包泽阳入股了现代箱货,到时候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才,韦理恐怕就是借机对你下手的。”
沈弼缓缓地冲着李加诚说道。
其实他能明白韦理对李加诚的愤怒,毕竟李加诚摘走了韦理的果实。
韦理是汇丰请来的挽救和记黄埔的负责人,而他利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把和记黄埔旗下的公司梳理清晰,步入了正规。
眼瞅着和黄就要再度崛起了,而李加诚这时候却跟汇丰达成了协议,以超低超优惠的条件拿下了和记黄埔。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摘桃子了,这完全就是打劫式的掠夺。
所以韦理对李加诚的愤怒,沈弼是可以理解的。
只可惜韦理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并不知道沈弼做出这种决议的初衷。
事实上,沈弼出售和记黄埔,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形势所迫。
“他这个借机,却是让我太为难了。”
“迈克尔,不瞒你说,现在和记黄埔的业务,是全面被置地压制。”
“从零售到地产,再到港口码头这些,和记黄埔全部跟置地有竞争关系,也全都被置地占据了上风。”
“迈克尔,我需要汇丰的帮助。”
李加诚此刻抬起头,认真的盯着沈弼,正色的说道。
沈弼听完之后,若有所思的看向了李加诚。
“Li,你应该知道,包氏家族在汇丰的能量,包那边不止是局限于我,他的好友人脉,是可以直通伦敦的,哪怕是汇丰董事会的很多股东,对他都非常认可。”
“如果你要说跟别的公司竞争,汇丰自然可以提供助力,但是跟包氏,我这边是很为难的。”
沈弼轻轻地摇头说道。
李加诚此刻则是自信的笑了笑:“迈克尔,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包钰刚是包钰刚,而包泽阳是包泽阳,两个人虽然一个姓,但是他们的企业是分开的。”
“就拿汇丰来说,包钰刚虽然跟汇丰关系密切,但是就目前来看,包泽阳对汇丰的态度,并不热切。”
“我相信迈克尔你看的肯定非常清楚,包泽阳在港岛,未必会延续包钰刚的路线,他的商业模式,也不会跟包钰刚完全重合。”
“迈克尔你确定要因为包钰刚的关系,就放任包泽阳做大吗?”
“迈克尔,说句实话,在我看来,包泽阳的选择,一直都在中美之间,现在的他可以说更坚定的选择了米国,而非你们。”
“在他的眼中,大英从来都不是他的备选项,我想,这也是他对你和汇丰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的原因。”
“汇丰,在他的眼中的分量,远没有你们在包钰刚眼中的分量那么重。”
“他,不是你最好的选择。”
李加诚开口让沈弼帮他,不是毫无底气的,他知道,沈弼别无选择,就像当年,沈弼把和记黄埔卖给他。
很多人都不知道,沈弼为什么失心疯一般,把和记黄埔这么优质的企业卖给李加诚。
但是李加诚清楚,沈弼一方面是拉拢,另一方面是迫不得已。
李加诚拿捏住沈弼的脉搏,还得从当年九龙仓说起。
九龙仓的股份,因为汇丰的出面,李加诚不得不中止收购,转手卖给了包钰刚。
这里面固然让他大赚了一笔,但是其实他的损失是更大的,毕竟他是有机会吞下九龙仓这块肥肉的。
也因此,李加诚盯上了和记黄埔,但是如何让汇丰把和记黄埔卖给他,李加诚赌了一把,他没有纯靠包钰刚,而是自己给汇丰施加了压力。
这个压力,就是京城!
七八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尤其是对港岛来说,伴随着大陆那边接连的大动作,甚至提出了改革的呼声,港岛这边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动。
这其中很特殊的一点,就是港岛的许多华人富商,开始北上跟那边接触,包括包钰刚。
李加诚也选择了加入其中,不止如此,他还极为高调的展示了出来。
那一年,他不仅公开了自己的行踪,甚至观赏了当年的阅兵式,登上了城楼观景台。
那年有这个殊荣的华商并不多,一个是他李加诚,而另一个就是胡应相,当然,霍家在他看来是不算的,毕竟他们一直立场鲜明。
而李加诚和胡应相两个人旗下的产业,长江实业和合和实业都是港岛赫赫有名的地产五虎之一,是华人地产公司中的领头者。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李加诚回来之后,再度跟汇丰跟沈弼接触的时候,汇丰的态度就变了。
李加诚就很清楚的知道,他赌赢了!
汇丰必须要拉拢他,拉拢他这个港岛的华资代表之一。
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汇丰以极其优惠的条件,把和记黄埔卖给了他,这里面的合作,绝不是出于经济考量,更多的出于正直方面的因素。
所以从那时候起,李加诚就知道了汇丰的意图,它要拉拢华商。
这也是如今他对沈弼开口的底气,沈弼需要他,汇丰也需要他。
虽然包钰刚同样是华人,但是包钰刚是英籍,从法理上来说,他是个英国人,嗯,包泽阳也是。
而他不一样,他目前就是港岛的华人,这一点在正直上是很重要的。
当年论地位,包钰刚其实比他高很多,李加诚也知道,对方秘密去京城了,但是当时包钰刚受到的重视明显不如他跟胡应相。
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他们是港人,而包钰刚只能说是华人。
有些时候,这种无形的身份,也是很有用的。
就好比现在,对沈弼的劝说。
沈弼听到李加诚的话,则是陷入了沉思。
其实李加诚了解他,他何尝不了解李加诚呢,这个人可以说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年他力主把和记黄埔卖给他,一方面是考量了正直因素,而另一方面就是看中了他的胆大。
这家伙是第一个敢肆无忌惮对英资下手的华商,而且还是直接冲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下手。
而且这家伙前脚上了观景台看阅兵,后脚就回来跟他继续谈和记黄埔的交易,这也让他看到了对方的某些态度。
相比较于那些极力站在北边的那些华商群体,李加诚明显是想要两头通吃的类型。
但是他的两头通吃,其实在沈弼看来,就是背叛。
正直上,向来是不允许蛇鼠两端的,即便是迫于当时的情形容忍,但是事后也会被清算。
所以李那时候跟沈弼的接触,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献上了投名状。
而沈弼自然选择了接纳,然后将和记黄埔光明正大的以低价卖给了李加诚,既是回应他的投名状,也是给港岛的华商做个表率。
汇丰对英资和华商的态度是一视同仁的。
甚至于在后续九龙仓大战中,沈弼支持了包钰刚,同样是基于这种展示!
英资财团可以撤走,但是汇丰不能走,它的银行本命就在港岛。
所以为了维系港岛的地位,为了大英在港岛的利益,它必须拉拢扶持一批华人群体环绕在它周围。
而李加诚就是他选中的代表。
相比较于包钰刚,李加诚这个人更为务实。
另外,从港岛这边军情六处给沈弼展示出来的情报也显示,包钰刚虽然是英籍,但是在正直立场上,其实更倾向于北方,他的民族情节更重一些。
而眼前这位则不然,他很少开口谈论这些,除了捐款之外,没有其他的大动作。
这个人更注重的是自己商人的身份。
所以结合军情处那边给的信息,沈弼适当的开始把资源往李加诚这边倾斜,心中慢慢的将他列入了首位的扶持对象。
但是现在,李加诚的要求有点超出他的预料。
不过李加诚说的也没错,或许在包泽阳的心中,中美才是他的选项,而大英从来都不是他的选择目标之一,即便是他的根基在港岛。
这跟他预判的包泽阳打算构建财团势力的猜测又重合上了。
因为无视大英的势力,所以对方想要在港岛构筑一个财团,然后作为中美之间的资本桥梁?
沈弼这一刻,也愈发觉得自己的猜测,逐步接近真相。
“Li,你是打定了主意,要跟包泽阳竞争吗?”
沈弼此刻认真的看着李加诚说道。
李加诚叹了口气:“或许,这不叫竞争,而叫自救!”
“置地跟和记黄埔重合的业务太多了,而韦理对我的误解又很深,如果和记黄埔这边再不出动作,那接下来的下场,不言而喻。”
“其实我到今天也有个发现,除了你说的原因之外,我觉得包泽阳的商业路线,还有一个思路,那就是他打算构建一家以港岛为核心,辐射全世界的财团。”
“就像米国的洛克菲勒,当年的怡和洋行那样,不同的是,他现在没有合适的银行。”
“所以我认为,包泽阳的目光,放在了渣打银行上面。”
“你如果跟置地对抗,就算汇丰支持你,渣打那边很有可能也支持包泽阳,还有米国那边的银行家,跟他的关系也很密切。”
“Li,你确定还要继续跟他对抗吗?”
沈弼这时候微笑着继续问道。
而李加诚听完之后,思索了一下,随后眼中露出了坚定地神色。
“迈克尔,此刻的我,别无选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置地如今对和记黄埔已经产生了全面的压制,如果李加诚继续退下去,那和记黄埔的下场只有解散或者破产。
所以这一战在李加诚看来,无可避免。
其实从马世民跟他提起的时候,他就知道了。
他没有直接答应马世民,原因就在于,他必须先得到汇丰的支持。
有了汇丰的支持,就相当于有了目前港督府的支持,同时砍断了包泽阳那边的一臂。
毕竟在港岛很多人畏惧包氏,就在于包钰刚跟汇丰,跟港督府的亲密关系。
而先把汇丰这边的支持给他斩掉,在李加诚看来,是极其必要的。
只要能让汇丰和英国人支持自己,那李加诚心中就有了胜算。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就算包泽阳有米国人的关系,但是如今在港岛这个地界上,还是英国人说了算的。
看到李加诚的神色,沈弼心中坐下了决议。
他打算给李加诚一个机会,这也是他给对方最后的机会。
“Li,汇丰可以支持你,但是我需要你给我一个详细的计划。”
“置地和Victor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汇丰在这中间,能发挥的能量也是有限的,不要小看包,他在汇丰的影响力,太大了。”
沈弼此刻正色的说道。
而李加诚见状,则是微笑着点点头:“当然,迈克尔,我其实没想过要打压置地,那也很难。”
“我们只要扩大和记黄埔的产业布局,就足够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最新章节,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最新章节,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