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山县有朋
北京的国会大楼会场外,一片的闪光灯前,顾维钧和芳泽谦吉的手紧紧的握了一起。
当然,握一起的同时,芳泽谦吉也对顾维钧说了一句。
“谢谢。”
至于顾维钧的回答也很简单。
“不客气”
芳泽谦吉抵达国后,通过林权助那里了解了国国内的许多事情后,芳泽谦吉就已经展开了工作。
说实话,芳泽谦吉的工作展开的并不是很顺利,因为随着冲突的生,原因由林权助缓和的日情绪也重勃了起来。国,反日的情绪极为浓烈,而为势利的政商两届,由于现国防军一路凯歌的关系,这些原本见到日本人还算客气,很多4年前日本人面前甚至称得上是卑躬屈膝的家伙,也都变得傲慢了起来。
不过作为外交官,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要有一张相当厚的脸皮。
因此哪怕是诸多的为难当,芳泽谦吉依然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只可惜
当他的工作稍微有些展开的时候,传到北京和他耳的却是第师团全军覆没,以及师团长明石元二郎切腹自杀的消息
得知了这个消息,联想了一下早前国人的态后,芳泽谦吉终于反应了过来,原来国人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别的,就是谈判开始前,先将日本库页岛的第师团全数歼灭
而歼灭了第师团后,芳泽谦吉的境地也变得糟糕了起来。
因为此时的芳泽谦吉,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手牌。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直都对他敷衍了事的顾维钧,也总算是走到了芳泽谦吉的面前
“开始谈判”
攀谈的过程,顾维钧一共提出了5项条件。
第一条,就是日本战败后,库页岛的全部归属权都归于国所有。
这一点并没有出乎芳泽谦吉的预料,而被芳泽谦吉拉着过来助阵的英美大使也都没有表现出异议,毕竟作为交战地,库页岛已经全部被国防军占领。因此要求整个库页岛他们看来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
当然,会这么轻一点头,也是因为现的库页岛什么都没有,如果是像墨西哥的坦皮科那样的土地,想要英美点头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至于芳泽谦吉等日本人,说实的,对于库页岛他们还是很不舍的,因为库页岛,也就是别称萨哈林岛的这个岛屿,面积上绝对不小。
夸张的一些说,库页岛的总体面积,甚至要比两个海南岛还要多那么一点。
这么大一块面积的岛屿,哪怕上面并没有什么资源,对日本而言也是难以割合的。毕竟库页岛相当于日本本土的20%多,绝不是一个小地方。
至于对严光来说?
虽然后世,似乎是听说库页岛上有石油资源,但是想想大兴安岭,想想已经落自己手里的高加,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重要的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地,对严光来讲,库页岛上的那点资源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毕竟等到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资源开后,即便是墨西哥的坦皮科也已经不需要放眼里了。
事实上对严光而言,库页岛仅仅只是代表着一段历史,一段屈辱的历史,而收复库页岛,意味着的就是这段屈辱历史的结束。
毕竟那是沙皇俄国通过1860年的《俄北京条约》逼迫满清割让的领土,《俄北京条约》是沙皇俄国和清朝于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使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而现,这个条约已经因为严光的努力而直接废除了,到现为止,过去曾经被俄国分割出去的领土,已经全部由严光讨回。而且讨回的同时,严光还俄国人的身上狠狠的割下了几块肉,几块哪怕是几年后,恐怕俄国人也会心疼的肉。
第一个条件被答应后,顾维钧开始和芳泽谦吉谈剩下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自然就是关于库页岛的问题。
第二个条件,则是条约签订后,庚子事变的赔款国社政府将不会进行支付。
第三个条件,取消过去国和日本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第四个条件,撤销日本国的全部租界地,比如说上海和天津等地的租界地。
第五个条件,赔偿国商人和渔民这场冲突的一切损失,而且是十倍的去赔偿。
第个条件,取消日本东北的一切权益,包括南满铁路,以及日本南满铁路的驻军权等,至于旅顺港的问题就不需要谈了。因为现,旅顺港已经被远征军给顺利拿下了,旅顺要塞的顶端,属于国的旗帜也已经被插上面。
因此旅顺要塞的地位问题,完全不需要再谈。
何况根据当初的条约,旅顺要塞就算不用武力夺回的话,也而已1922年自动收回什么的
除开这个条件外,顾维钧后给出的条件,就是一笔天价一般的赔款了
对于顾维钧开出的七个条件,如果说前五个都能接受的话,那么第个和第七个条件就是芳泽谦吉绝对不能接受的了。
别的不说,日本东北经营多年,那里的利益极多,牵扯的日本国内财阀也是相当的多,将东北全部放弃,根本就不是芳泽谦吉能够决定的事情。
至于赔款什么的,顾维钧开的课不是一个小数字,现的日本也同样是拿不出来。
为了表现对这些条件的异议,芳泽谦吉不但谈判的会场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异议,而且也拉着负责助阵的英美大使一起站了出来。
不过对英国人和美国人来说,日本割让东北的权益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这场冲突是日本输了,而且冲突的过程,日本也已经失去了东北的全部权益。
何况对于英美来讲,一个强大的日本也同样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要知道,英美的眼钉列表里,顺位第一的是布尔什维克俄国,第二就是国,至于第三是彼此,而第四,就是日本
因此对于英美来讲,日本失去东北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于两者为什么会敌视彼此,要知道,英国可不会甘愿让出已经执掌了数年的全球霸权。事实上欧战结束后,英国就已经开始着手限制美国的工作。为此
后,英国甚至考虑过载原有的条件下,进一步的限制军舰的排水量和舰炮口径。
会这么做,是因为英国人很清楚自己和美国的差距是工业实力上,而如果能够限制军舰的排水量和口径,那么也就能大程的减少美国工业实力上的优势
如此一来,就算英国的工业实力低于美国,也能和美国维持均势。
如果算上已经下水的胡德号和纳尔逊级战列舰,英国海上甚至比美国还有一些优势。
对英国人的心思,美国人自然也是相当清楚的,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两国一直都为这件事情扯皮着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虽然芳泽谦吉并不想签订这么一项条约,维持甚至还拉上了英美大使,但是英美大使的关注焦点并不是日本东北的权益,而是日本人这场冲突所需赔偿的赔款
因此英美对日本应该付出的赔款提出了很大的异议。
不过顾维钧也不着急,因为这个时候应该着急的不是别人,而是日本啊。
要知道,自谈判开始以来,潜艇部队日本海域附近的
可是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与此同时,根据外交部给出的灵感,各地方政府也都派人到冲突拥有损失的商人和渔民的家,相当隐晦的给了他们一点灵感。
比如说,你冲突不是被日本人撞沉了一艘渔船吗?
什么?只是木壳的,而且并不是很值钱?
这个不要紧,你可以说你沉得是钢壳的,排水量什么的也能根据需要扩大各十倍左右。
还有那个,一心一意纳小妾,往来于国和智利,专门做矿石生意的那个。
你损失了多少铜矿,还有你的商船是几千吨来着?
你可以对日本人说,你损失了一万吨的铜矿,你的商船也是一万多吨的。
什么?
一万吨的商船拉不了一万吨的铜矿?没关系,反正后日本人肯定是会赔偿给你的!
各地政府官员们的紧紧教导下,很多人也都举一反三了起来。
譬如说木壳的渔船变钢壳?那原本就是钢壳的呢,我就说是全银制的
所以,你给赔我一艘纯银的渔船。
面对如此聪明的渔民,受理的官员也是一愣,随后变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小伙子,有前途啊”
然后就什么也没说的上报了上去。
不过后上面也是没受理,毕竟,你就是申诉也要申诉个像样的理由?
这样的理由了,不要说英国人和美国人还有日本人了,就是国内的一些蠢货也不会相信
而这时,伴随着
的不断进行,芳泽谦吉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毕竟
持续一天,日本倒闭的工厂和企业也就会多一间。
这么下去的话,现的日本政府可是会被活活的逼死的啊
然后,经过了一段时间后,面对残酷的现实,芳泽谦吉终于同意了顾维钧提出的大部分条件,仅仅只是赔款问题上还坚持着。因为现的日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支付这些赔款
不过这些对顾维钧来说却不是什么问题,现现顾维钧的时间很多,或者说,是相当的多
反正不管怎么说,现着急的也不是他不是吗?
“做强国的外交官,感觉真的很不错呢”
坐自己的位置上,看着脸色从谈判开始就一直都很难看的芳泽谦吉,顾维钧心如此道。
不过看着芳泽谦吉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顾维钧反而有些可怜起了他。
或许,这就是兔死狐悲,毕竟顾维钧也是一名外交官。
而且,过去的时候,顾维钧也同样是一个弱国的外交官。
――――――――――
山县有朋,夸张的一些说,是一个影响了日本历史的人物也可以。
山县有朋,幼名辰之助、狂介,号椿山庄主。长州藩(今山口县)下级武士出身。曾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相)、陆军大将、元帅、元老。日军和日本政府势力庞大,号称是日本陆军之父,开启了长州藩军人控制陆军的习惯。据说山县自恃权重,曾经干涉裕仁太子(后来的昭和天皇)之婚事,时称宫某重大事件。
1909年伊藤博死后,成为日本有权势的元老,对内阁的交替和重大内政外交问题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称山县有朋为日本有权势的元老绝不为过,当然,这个老头也是一个很不受人待见的家伙。山县有朋是一个严厉、阴沉、专横的家伙,他对日本军事展贡献巨大,地位显要,权倾朝野,但并不讨人喜欢(日本国内不待见他的人极多)。他一手打造了现代化的日本“皇军”,开创了日本军部干涉政治的先例,直接参与策划和指挥了对国满清王朝和沙皇俄国的战争并取得胜利。他对日本迅速蹿升为世界军事强国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日本军国主义道路上一路狂奔,再不回头,直到毁灭。
至少二战爆前,山县有朋对日本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不过同样的,山县有朋也等于是为日本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毕竟为跋扈的陆军,就是由他一手创建,并且奠定的基础。
乘坐着汽车进入了山县有朋的府邸后,西园寺公望差不多整整过了一天的时间。
一直到一整天后,西园寺公望才从山县有朋的府邸里漫步走出。
“恭喜您了,阁下”
陪着西园寺公望走出了山县有朋的府邸后,西园寺公望的嫡系,原敬恭敬着道。
然而面对原敬的道贺,西园寺公望却显得有些茫然。
看着西园寺公望此时的表情,原敬多少也有些理解,毕竟他山县有朋的府邸里遭遇的一切,实是有些超出常人的预料。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总是一件好事。”
这么想着,原敬走到西园寺公望的身前,将前面一辆汽车的车门打开,然后陪着西园寺公望走进了汽车。
至于周围,西园寺公望所雇用的那些保镖,也连忙警惕着簇拥了上来。
要知道,自从库页冲突失败后,西园寺公望可是遭遇过多次的刺杀,当然,那些都不过是一些野武士罢了,一个个手持着武士刀居然就想杀掉西园寺,也不想想他身边究竟有多少保镖。
虽然,这一时期的日本历史上,似乎受到刺杀身亡的日本相有很多个?
譬如说现坐西园寺身边的,那个叫做原敬的人。
说到这个原敬,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原敬,号一山,是日本的政治家、第19任日本相1918年9月29日-1921年11月4日。岩手郡本宫村(即现岩手县的盛冈市)出生。历任递相、内相、内阁总理大臣。打破萨长藩阀政治,成为日本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相,组织日本第一次的政党内阁,但是任内被暗杀。
原敬幼名健次郎,生于1856年2月9日,是盛冈城外本宫村南部藩士家臣原直记之孙,其父名原直治。健次郎十岁丧父,十二岁入藩校修所学习三年。1871年,十岁的健次郎赴东京,共愤义塾学习英语。废藩置县后,他家境贫困,一面给同乡的前辈江幡梧楼当书童,一面刻苦读书,继而转入箕作麟祥的家塾,学习法语,并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
1875年,健次郎二十岁时再前往东京,先东京三叉学社学习英语、法语,后于1876年考入司法部法律学校,由于学校生学生捣毁食堂事件,原敬等人作为学生代表上书司法大臣,使得校长难堪,于1879年初,被学校勒令退学。
同年春天,原敬被招聘为《邮便报知闻》的政治记者,同时还兼任山梨县《峡报》的社论撰稿人,此时他以鹫山樵夫为笔名撰写了《政体变论》、《勤王之说》、《露西亚国势论》等三十七篇论,论证了国体和政体的区别,还连载了半年《海内周游日记》。《邮便报知闻》上表的论,可说是他整个生涯的思想缩图。
1882年1月,他退出“报知闻社”,4月,加入帝政党创办的《大东日报》社,担任主笔,此时,他极力标榜国家主义,鼓吹主权君之说。自由民权运动十分高涨的情况下,他唯恐生有损帝室的事件,主张要参加自由民权运动的人们要维护天皇的权威。他拥护“宪政”,但又宣称这“非独人民之希望,实则圣职之所。”。宣扬所谓“欲拥护皇室,若不知以自由民权拥护之,其乃误用自由民权者,焉可择之哉!”他认为:维的元勋只不过是擅长革命,但是缺乏建设的智慧,建设应委任懂得制法的才学之士,云云。
1884年12月,朝鲜汉城“甲申事变”,日本政府派遣外交大臣井上馨为全权特使赴朝谈判。原敬以《大东日报》特派员的身份随行,深得井上馨之赏识,随及任命他为外务省秘书,使他得以政界崭露头角。从此踏上了从平民到宰相的政治阶梯。
1883年,法战争爆。原敬被日本政府派往国任驻天津领事。1885年7月,当蜂须贺任驻法公使时,他被任命为一等秘书,前往巴黎并代理公使独挡外交重任。驻法期间,原敬与驻奥公使西园寺公望关系甚密,进而结识了陆奥宗光、高桥是清等人。1889年,井上馨任农商大臣时,调原敬归国任农商部秘书。1890年5月,驻美全权公使陆奥宗光归国任山县有朋内阁的农商大臣,原敬任农商部参事官兼秘书。第二届伊藤博内阁时,原敬任外务部通商司长,继而晋升为外务次官,参与策划统治国台湾的根本方针。1896年第二届松方正义内阁组成后,他主动请求调任朝鲜特命全权公使,个月后,归国辞职,结束了其前后十五年的官吏生活。
1897年9月,受大阪《每日闻》社的聘请,任该社编辑总务及社长职务。他利用报纸为武器,攻击宪政党内阁。1900年6月,接受伊藤博的邀请,任政友会的干事长,这便成为他以后作为伊藤博和西园寺公望继承人的晋身之阶。同年12月,第四届伊藤内阁组成,东京生了市会议员渎职事件之后,原敬接替星亨的邮电大臣职务。翌年6月辞职,11月,北滨银行任总经理。
1918年9月原敬内阁成立,这是日本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虽然当时国民的选举权受纳税额限制,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国民代表组成的众议院拥有席位的政党领导人组阁,担任政府高责任者。原敬领导的政友会是当时众议院相对第一大党,他担任相标志着由多数国民支持的政党组阁的政党内阁制实现了,从此出现了所谓政党内阁。如果仅就政党内阁来说,原敬内阁之前1898年成立的大隈重信?板垣退助内阁(所谓“隈板内阁”)也是以宪政会为支持基础的,但由于内部意见分歧而毫无建树,仅四个月便垮台了。而且大隈重信相虽为宪政党党,但不是众院议员,加之他拥有爵位,所以原敬内阁才是日本政治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党内阁。
如果仅从由党人担任阁僚这一点上看,1900年10月成立的第四次伊藤内阁也可以称为政党内阁。那届内阁除陆军、海军、外务三位大臣以外的阁员全部是政友会党员,伊藤是政友会总裁。但伊藤与大隈一样是拥有爵位的元勋,不象原敬那样是众议员。原敬是第一个众院拥有议席的相。名义上相是由天皇降旨任命的,但作为政府之长的相能从以国民为基础的议会登场亮相,意义重大。日本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君临国民、高高上的政府第一次被建立国民基础之上的政府所代替。原敬成为相的意义不单纯于实现了政党内阁,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原敬内阁内外政策上有系统的政策构想,并按此实施。政党政治下运营政权的基本特点就于提出政策主张,争取获得国民支持。
从这个观点出,原敬积极从官界和财界内展有才能的人加入政友会,以期提高制定政策能力,使政友会有质的展。以往的政党打着自由民权运动的旗号,多为豪言壮语派和演说派,缺乏近代政党所必需的制定政策能力和经济运营方面的优秀人材。对于以政党政治取代藩阀政治为目标的原敬来说,当务之急是培养有国策担当能力的政党和人材。原敬内阁提出的“四大政策纲领”就是这种背景下由政友会打出的政策构想。
为什么原敬的政党内阁能够取代明治维以来一直执国政之牛耳的藩阀官僚政权呢?背景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内外民主主义高涨,形成国民要求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时代大趋势。寺内内阁由于米骚动和出兵西伯利亚而遭到批判,走投无路的寺内正毅以身体有病为由辞去相职务,将继任相人选问题全部委托给素有“相制造者”之称的山县有朋。山县推举元老之一的西园寺公望为相,但西园寺称疾固辞,并说服了山县,推荐原敬出任相。原敬立即开始接近事实上掌握着相任命权的山县有朋,就当时政局交换意见。
山县虽然支持寺内内阁,但采取就事论事的态,很多问题上对第一大党政友会采取了合作的姿态。原敬坚信藩阀官僚内阁已走到头,政党内阁取而代之的时代已经到来。从表面上看原敬接近山县是为讨其欢心,实际上原敬是为移交政权做周密的准备工作。
当然,这样一个人,充满兽性的日本,显然是很容易受到责难的。
因此到了1921年的11月4日,就原敬还任上的时候,就遭到了暗杀。
然后
原敬,这个伊藤博和西园寺公望的继任者,也就那么的死去了
――――――――――
进入汽车后,西园寺公望依然沉思着。
会因为这样,是因为刚刚山县有朋的府邸内的时候,就西园寺已经做好了被山县有朋落井下石的情况下,山县有朋居然提出了,愿意替西园寺公望承担压力,使西园寺公望能够继续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话
这样的话,对西园寺公望来讲简直就如晴天霹雳一般。
要知道过去,虽然西园寺公望的势力根本无法和山县有朋相比(第二次西园寺内阁,就是山县有朋弄垮的),但好歹也是山县有朋大的政敌,如今山县有朋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居然转而要支持自己?
虽说西园寺公望的年纪也够大了,但是显然还是无法接受山县有朋的这种转变。
不过显然,山县有朋也不希望多说原因,因此说了上述这些话后,只是和西园寺公望谈了一些目前日本的情况,就送着西园寺公望离开了。
西园寺公望离开后,也有许多山县有朋一系的间人物走到山县有朋的面前表达了疑问。
然而这时的山县有朋却只是淡淡地道。
“山县有朋下去后,现的日本还有人有能力带领日本走出困局吗?你们?还是我?”
这就是山县有朋的理由,虽然很多国家,党争永远大于国运,但是现的山县有朋距离死期也已经不远了,许多事情多多少少也都能看开了一些,尤其是日本的国运上。
如果说,山县有朋的手里能够有那么一两个替代西园寺的人,恐怕山县有朋也不会选择继续支持西园寺公望,哪怕是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只可惜
“桂太郎已经离我而去,大偎又因为山东战役的失败而彻底垮台,现我已经无人可用啦”
桂太郎,山县有朋亲密的人,过去因为和西园寺公望交替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职位,因而那个时代被称为
只可惜,1913年的时候,桂太郎因为年纪的问题,终还是如其他的维志士一般去世了。
桂太郎去世后,山县有朋本来是寄望于大偎重信,但是大偎重信也因为战败的关系而永不翻身。
随后还有一个寺内正毅,事实上寺内正毅也曾经出任过内阁总理大臣一职。
然而或许是因为山东战败的关系,本来身体硬朗的寺内正毅归国不久后就身染重病,虽然久经治疗,但终还是于1918年初,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历史上,寺内正毅是1919年去世的。)
手里的三个人选,死掉了两个,翻不得身一个后,面对国的巨大威胁,山县有朋也只能将一切寄望于西园寺公望的身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山县有朋就没有别的人选,至少这个时期,日本有能力的人还是很多的。
譬如说刚刚的那个原敬,只可惜,原敬和西园寺公望是一个派系的,理念上也差不多,能力上是不如西园寺公望一些,换他上来还不如支持西园寺公望。
而其他的人
譬如后来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加藤友三郎等人,这时的他们能力虽然有,但是资历上却太浅薄了。
浅薄到,根本无法引领这个国家应对国的威胁。
而山县有朋也已经能够感觉到,现的自己,似乎已经没有多少年能够好活的了
“所以现的一切,都只能指望着西园寺了,只希望这个家伙能够比我早几年死去,这样一来,也就能让日本国多坚持一段时间,坚持到一代的人物成长出来为止”
说到这里的时候,山县有朋闭上了眼睛,而其他的人也都沉默了下来。
不得不说,山县有朋的选择还是很正确的。
因为历史上,山县有朋是1922年去世的,而西园寺公望呢?则是1940年去世的,换句话说,现的西园寺公望至少还能再战二十年。
不过
1940年,也就是二十二年后,恰恰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为强盛的一个时期。
只希望肩负山县有朋重任的西园寺公望
能够改变这一时期
不然的话,也只是让严光多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时期而已。
――――――――――
就山县有朋终于休息下去了的时候,东京的一条街上,一些华人也聚集着。
“国民党总部”
这些华人聚集的这座大楼,就是国民党现如今日本的总部。
只不过和过去的国民党相比,此事的国民党总比相对来讲多少变得冷清了许多。
会这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过去,不少的华人一直坚信着三民主义才能救国,而能够领导国的也只有孙山和黄兴这样的人。因此哪怕是国民党退出大陆后,依然有着为数不少的人跟随者孙山和黄兴。
只是经历了山东战役,高加战役和库页冲突后,血一般的事实证明着,能够拯救国的未必就只有一个三民主义,能够领导国的,也未必只有一个孙山。
因此渐渐的,这座国民党日本的总部也就冷清了下来,如果不是大陆,国民党籍的官员和议员正逐渐多一些的话,恐怕这里的情况还要加冷清一些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和国民党相比,还是现的国社党的执政成果要辉煌一些。
再加上过去的一段时间,军方局和内务部国内,很是抓出了那么一大批的国民党籍汉奸,也让许多人避开了国民党。现如今还国民党内的,几乎全部都是国民党的真正嫡系
而现,他们也总部内讨论着近大陆生的事情。
不少的人看来
虽然现的国社党声势极重,但是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树敌太多。
而这些,对现有的国却是不利的。
因为很有可能,国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全面围攻
“而且,这种情势很有可能会苏俄失败后就生”
会议上,孙山如此道
――――――――――
抱歉啊,今天因为台风的关系,好像是台风,我们这里全部停电
我本来已经码字差不多了,结果8点多的时候停电,我也只能坐出租车,一直到9点出头才找到了一个网。
仓促很多,抱歉啊
!#
北京的国会大楼会场外,一片的闪光灯前,顾维钧和芳泽谦吉的手紧紧的握了一起。
当然,握一起的同时,芳泽谦吉也对顾维钧说了一句。
“谢谢。”
至于顾维钧的回答也很简单。
“不客气”
芳泽谦吉抵达国后,通过林权助那里了解了国国内的许多事情后,芳泽谦吉就已经展开了工作。
说实话,芳泽谦吉的工作展开的并不是很顺利,因为随着冲突的生,原因由林权助缓和的日情绪也重勃了起来。国,反日的情绪极为浓烈,而为势利的政商两届,由于现国防军一路凯歌的关系,这些原本见到日本人还算客气,很多4年前日本人面前甚至称得上是卑躬屈膝的家伙,也都变得傲慢了起来。
不过作为外交官,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要有一张相当厚的脸皮。
因此哪怕是诸多的为难当,芳泽谦吉依然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只可惜
当他的工作稍微有些展开的时候,传到北京和他耳的却是第师团全军覆没,以及师团长明石元二郎切腹自杀的消息
得知了这个消息,联想了一下早前国人的态后,芳泽谦吉终于反应了过来,原来国人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别的,就是谈判开始前,先将日本库页岛的第师团全数歼灭
而歼灭了第师团后,芳泽谦吉的境地也变得糟糕了起来。
因为此时的芳泽谦吉,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手牌。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直都对他敷衍了事的顾维钧,也总算是走到了芳泽谦吉的面前
“开始谈判”
攀谈的过程,顾维钧一共提出了5项条件。
第一条,就是日本战败后,库页岛的全部归属权都归于国所有。
这一点并没有出乎芳泽谦吉的预料,而被芳泽谦吉拉着过来助阵的英美大使也都没有表现出异议,毕竟作为交战地,库页岛已经全部被国防军占领。因此要求整个库页岛他们看来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
当然,会这么轻一点头,也是因为现的库页岛什么都没有,如果是像墨西哥的坦皮科那样的土地,想要英美点头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至于芳泽谦吉等日本人,说实的,对于库页岛他们还是很不舍的,因为库页岛,也就是别称萨哈林岛的这个岛屿,面积上绝对不小。
夸张的一些说,库页岛的总体面积,甚至要比两个海南岛还要多那么一点。
这么大一块面积的岛屿,哪怕上面并没有什么资源,对日本而言也是难以割合的。毕竟库页岛相当于日本本土的20%多,绝不是一个小地方。
至于对严光来说?
虽然后世,似乎是听说库页岛上有石油资源,但是想想大兴安岭,想想已经落自己手里的高加,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重要的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地,对严光来讲,库页岛上的那点资源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毕竟等到伊拉克和科威特的资源开后,即便是墨西哥的坦皮科也已经不需要放眼里了。
事实上对严光而言,库页岛仅仅只是代表着一段历史,一段屈辱的历史,而收复库页岛,意味着的就是这段屈辱历史的结束。
毕竟那是沙皇俄国通过1860年的《俄北京条约》逼迫满清割让的领土,《俄北京条约》是沙皇俄国和清朝于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使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而现,这个条约已经因为严光的努力而直接废除了,到现为止,过去曾经被俄国分割出去的领土,已经全部由严光讨回。而且讨回的同时,严光还俄国人的身上狠狠的割下了几块肉,几块哪怕是几年后,恐怕俄国人也会心疼的肉。
第一个条件被答应后,顾维钧开始和芳泽谦吉谈剩下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自然就是关于库页岛的问题。
第二个条件,则是条约签订后,庚子事变的赔款国社政府将不会进行支付。
第三个条件,取消过去国和日本政府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第四个条件,撤销日本国的全部租界地,比如说上海和天津等地的租界地。
第五个条件,赔偿国商人和渔民这场冲突的一切损失,而且是十倍的去赔偿。
第个条件,取消日本东北的一切权益,包括南满铁路,以及日本南满铁路的驻军权等,至于旅顺港的问题就不需要谈了。因为现,旅顺港已经被远征军给顺利拿下了,旅顺要塞的顶端,属于国的旗帜也已经被插上面。
因此旅顺要塞的地位问题,完全不需要再谈。
何况根据当初的条约,旅顺要塞就算不用武力夺回的话,也而已1922年自动收回什么的
除开这个条件外,顾维钧后给出的条件,就是一笔天价一般的赔款了
对于顾维钧开出的七个条件,如果说前五个都能接受的话,那么第个和第七个条件就是芳泽谦吉绝对不能接受的了。
别的不说,日本东北经营多年,那里的利益极多,牵扯的日本国内财阀也是相当的多,将东北全部放弃,根本就不是芳泽谦吉能够决定的事情。
至于赔款什么的,顾维钧开的课不是一个小数字,现的日本也同样是拿不出来。
为了表现对这些条件的异议,芳泽谦吉不但谈判的会场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异议,而且也拉着负责助阵的英美大使一起站了出来。
不过对英国人和美国人来说,日本割让东北的权益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这场冲突是日本输了,而且冲突的过程,日本也已经失去了东北的全部权益。
何况对于英美来讲,一个强大的日本也同样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要知道,英美的眼钉列表里,顺位第一的是布尔什维克俄国,第二就是国,至于第三是彼此,而第四,就是日本
因此对于英美来讲,日本失去东北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于两者为什么会敌视彼此,要知道,英国可不会甘愿让出已经执掌了数年的全球霸权。事实上欧战结束后,英国就已经开始着手限制美国的工作。为此
后,英国甚至考虑过载原有的条件下,进一步的限制军舰的排水量和舰炮口径。
会这么做,是因为英国人很清楚自己和美国的差距是工业实力上,而如果能够限制军舰的排水量和口径,那么也就能大程的减少美国工业实力上的优势
如此一来,就算英国的工业实力低于美国,也能和美国维持均势。
如果算上已经下水的胡德号和纳尔逊级战列舰,英国海上甚至比美国还有一些优势。
对英国人的心思,美国人自然也是相当清楚的,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两国一直都为这件事情扯皮着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虽然芳泽谦吉并不想签订这么一项条约,维持甚至还拉上了英美大使,但是英美大使的关注焦点并不是日本东北的权益,而是日本人这场冲突所需赔偿的赔款
因此英美对日本应该付出的赔款提出了很大的异议。
不过顾维钧也不着急,因为这个时候应该着急的不是别人,而是日本啊。
要知道,自谈判开始以来,潜艇部队日本海域附近的
可是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与此同时,根据外交部给出的灵感,各地方政府也都派人到冲突拥有损失的商人和渔民的家,相当隐晦的给了他们一点灵感。
比如说,你冲突不是被日本人撞沉了一艘渔船吗?
什么?只是木壳的,而且并不是很值钱?
这个不要紧,你可以说你沉得是钢壳的,排水量什么的也能根据需要扩大各十倍左右。
还有那个,一心一意纳小妾,往来于国和智利,专门做矿石生意的那个。
你损失了多少铜矿,还有你的商船是几千吨来着?
你可以对日本人说,你损失了一万吨的铜矿,你的商船也是一万多吨的。
什么?
一万吨的商船拉不了一万吨的铜矿?没关系,反正后日本人肯定是会赔偿给你的!
各地政府官员们的紧紧教导下,很多人也都举一反三了起来。
譬如说木壳的渔船变钢壳?那原本就是钢壳的呢,我就说是全银制的
所以,你给赔我一艘纯银的渔船。
面对如此聪明的渔民,受理的官员也是一愣,随后变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小伙子,有前途啊”
然后就什么也没说的上报了上去。
不过后上面也是没受理,毕竟,你就是申诉也要申诉个像样的理由?
这样的理由了,不要说英国人和美国人还有日本人了,就是国内的一些蠢货也不会相信
而这时,伴随着
的不断进行,芳泽谦吉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毕竟
持续一天,日本倒闭的工厂和企业也就会多一间。
这么下去的话,现的日本政府可是会被活活的逼死的啊
然后,经过了一段时间后,面对残酷的现实,芳泽谦吉终于同意了顾维钧提出的大部分条件,仅仅只是赔款问题上还坚持着。因为现的日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支付这些赔款
不过这些对顾维钧来说却不是什么问题,现现顾维钧的时间很多,或者说,是相当的多
反正不管怎么说,现着急的也不是他不是吗?
“做强国的外交官,感觉真的很不错呢”
坐自己的位置上,看着脸色从谈判开始就一直都很难看的芳泽谦吉,顾维钧心如此道。
不过看着芳泽谦吉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顾维钧反而有些可怜起了他。
或许,这就是兔死狐悲,毕竟顾维钧也是一名外交官。
而且,过去的时候,顾维钧也同样是一个弱国的外交官。
――――――――――
山县有朋,夸张的一些说,是一个影响了日本历史的人物也可以。
山县有朋,幼名辰之助、狂介,号椿山庄主。长州藩(今山口县)下级武士出身。曾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相)、陆军大将、元帅、元老。日军和日本政府势力庞大,号称是日本陆军之父,开启了长州藩军人控制陆军的习惯。据说山县自恃权重,曾经干涉裕仁太子(后来的昭和天皇)之婚事,时称宫某重大事件。
1909年伊藤博死后,成为日本有权势的元老,对内阁的交替和重大内政外交问题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称山县有朋为日本有权势的元老绝不为过,当然,这个老头也是一个很不受人待见的家伙。山县有朋是一个严厉、阴沉、专横的家伙,他对日本军事展贡献巨大,地位显要,权倾朝野,但并不讨人喜欢(日本国内不待见他的人极多)。他一手打造了现代化的日本“皇军”,开创了日本军部干涉政治的先例,直接参与策划和指挥了对国满清王朝和沙皇俄国的战争并取得胜利。他对日本迅速蹿升为世界军事强国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日本军国主义道路上一路狂奔,再不回头,直到毁灭。
至少二战爆前,山县有朋对日本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不过同样的,山县有朋也等于是为日本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毕竟为跋扈的陆军,就是由他一手创建,并且奠定的基础。
乘坐着汽车进入了山县有朋的府邸后,西园寺公望差不多整整过了一天的时间。
一直到一整天后,西园寺公望才从山县有朋的府邸里漫步走出。
“恭喜您了,阁下”
陪着西园寺公望走出了山县有朋的府邸后,西园寺公望的嫡系,原敬恭敬着道。
然而面对原敬的道贺,西园寺公望却显得有些茫然。
看着西园寺公望此时的表情,原敬多少也有些理解,毕竟他山县有朋的府邸里遭遇的一切,实是有些超出常人的预料。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总是一件好事。”
这么想着,原敬走到西园寺公望的身前,将前面一辆汽车的车门打开,然后陪着西园寺公望走进了汽车。
至于周围,西园寺公望所雇用的那些保镖,也连忙警惕着簇拥了上来。
要知道,自从库页冲突失败后,西园寺公望可是遭遇过多次的刺杀,当然,那些都不过是一些野武士罢了,一个个手持着武士刀居然就想杀掉西园寺,也不想想他身边究竟有多少保镖。
虽然,这一时期的日本历史上,似乎受到刺杀身亡的日本相有很多个?
譬如说现坐西园寺身边的,那个叫做原敬的人。
说到这个原敬,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原敬,号一山,是日本的政治家、第19任日本相1918年9月29日-1921年11月4日。岩手郡本宫村(即现岩手县的盛冈市)出生。历任递相、内相、内阁总理大臣。打破萨长藩阀政治,成为日本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相,组织日本第一次的政党内阁,但是任内被暗杀。
原敬幼名健次郎,生于1856年2月9日,是盛冈城外本宫村南部藩士家臣原直记之孙,其父名原直治。健次郎十岁丧父,十二岁入藩校修所学习三年。1871年,十岁的健次郎赴东京,共愤义塾学习英语。废藩置县后,他家境贫困,一面给同乡的前辈江幡梧楼当书童,一面刻苦读书,继而转入箕作麟祥的家塾,学习法语,并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
1875年,健次郎二十岁时再前往东京,先东京三叉学社学习英语、法语,后于1876年考入司法部法律学校,由于学校生学生捣毁食堂事件,原敬等人作为学生代表上书司法大臣,使得校长难堪,于1879年初,被学校勒令退学。
同年春天,原敬被招聘为《邮便报知闻》的政治记者,同时还兼任山梨县《峡报》的社论撰稿人,此时他以鹫山樵夫为笔名撰写了《政体变论》、《勤王之说》、《露西亚国势论》等三十七篇论,论证了国体和政体的区别,还连载了半年《海内周游日记》。《邮便报知闻》上表的论,可说是他整个生涯的思想缩图。
1882年1月,他退出“报知闻社”,4月,加入帝政党创办的《大东日报》社,担任主笔,此时,他极力标榜国家主义,鼓吹主权君之说。自由民权运动十分高涨的情况下,他唯恐生有损帝室的事件,主张要参加自由民权运动的人们要维护天皇的权威。他拥护“宪政”,但又宣称这“非独人民之希望,实则圣职之所。”。宣扬所谓“欲拥护皇室,若不知以自由民权拥护之,其乃误用自由民权者,焉可择之哉!”他认为:维的元勋只不过是擅长革命,但是缺乏建设的智慧,建设应委任懂得制法的才学之士,云云。
1884年12月,朝鲜汉城“甲申事变”,日本政府派遣外交大臣井上馨为全权特使赴朝谈判。原敬以《大东日报》特派员的身份随行,深得井上馨之赏识,随及任命他为外务省秘书,使他得以政界崭露头角。从此踏上了从平民到宰相的政治阶梯。
1883年,法战争爆。原敬被日本政府派往国任驻天津领事。1885年7月,当蜂须贺任驻法公使时,他被任命为一等秘书,前往巴黎并代理公使独挡外交重任。驻法期间,原敬与驻奥公使西园寺公望关系甚密,进而结识了陆奥宗光、高桥是清等人。1889年,井上馨任农商大臣时,调原敬归国任农商部秘书。1890年5月,驻美全权公使陆奥宗光归国任山县有朋内阁的农商大臣,原敬任农商部参事官兼秘书。第二届伊藤博内阁时,原敬任外务部通商司长,继而晋升为外务次官,参与策划统治国台湾的根本方针。1896年第二届松方正义内阁组成后,他主动请求调任朝鲜特命全权公使,个月后,归国辞职,结束了其前后十五年的官吏生活。
1897年9月,受大阪《每日闻》社的聘请,任该社编辑总务及社长职务。他利用报纸为武器,攻击宪政党内阁。1900年6月,接受伊藤博的邀请,任政友会的干事长,这便成为他以后作为伊藤博和西园寺公望继承人的晋身之阶。同年12月,第四届伊藤内阁组成,东京生了市会议员渎职事件之后,原敬接替星亨的邮电大臣职务。翌年6月辞职,11月,北滨银行任总经理。
1918年9月原敬内阁成立,这是日本政治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虽然当时国民的选举权受纳税额限制,但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国民代表组成的众议院拥有席位的政党领导人组阁,担任政府高责任者。原敬领导的政友会是当时众议院相对第一大党,他担任相标志着由多数国民支持的政党组阁的政党内阁制实现了,从此出现了所谓政党内阁。如果仅就政党内阁来说,原敬内阁之前1898年成立的大隈重信?板垣退助内阁(所谓“隈板内阁”)也是以宪政会为支持基础的,但由于内部意见分歧而毫无建树,仅四个月便垮台了。而且大隈重信相虽为宪政党党,但不是众院议员,加之他拥有爵位,所以原敬内阁才是日本政治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党内阁。
如果仅从由党人担任阁僚这一点上看,1900年10月成立的第四次伊藤内阁也可以称为政党内阁。那届内阁除陆军、海军、外务三位大臣以外的阁员全部是政友会党员,伊藤是政友会总裁。但伊藤与大隈一样是拥有爵位的元勋,不象原敬那样是众议员。原敬是第一个众院拥有议席的相。名义上相是由天皇降旨任命的,但作为政府之长的相能从以国民为基础的议会登场亮相,意义重大。日本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君临国民、高高上的政府第一次被建立国民基础之上的政府所代替。原敬成为相的意义不单纯于实现了政党内阁,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原敬内阁内外政策上有系统的政策构想,并按此实施。政党政治下运营政权的基本特点就于提出政策主张,争取获得国民支持。
从这个观点出,原敬积极从官界和财界内展有才能的人加入政友会,以期提高制定政策能力,使政友会有质的展。以往的政党打着自由民权运动的旗号,多为豪言壮语派和演说派,缺乏近代政党所必需的制定政策能力和经济运营方面的优秀人材。对于以政党政治取代藩阀政治为目标的原敬来说,当务之急是培养有国策担当能力的政党和人材。原敬内阁提出的“四大政策纲领”就是这种背景下由政友会打出的政策构想。
为什么原敬的政党内阁能够取代明治维以来一直执国政之牛耳的藩阀官僚政权呢?背景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内外民主主义高涨,形成国民要求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时代大趋势。寺内内阁由于米骚动和出兵西伯利亚而遭到批判,走投无路的寺内正毅以身体有病为由辞去相职务,将继任相人选问题全部委托给素有“相制造者”之称的山县有朋。山县推举元老之一的西园寺公望为相,但西园寺称疾固辞,并说服了山县,推荐原敬出任相。原敬立即开始接近事实上掌握着相任命权的山县有朋,就当时政局交换意见。
山县虽然支持寺内内阁,但采取就事论事的态,很多问题上对第一大党政友会采取了合作的姿态。原敬坚信藩阀官僚内阁已走到头,政党内阁取而代之的时代已经到来。从表面上看原敬接近山县是为讨其欢心,实际上原敬是为移交政权做周密的准备工作。
当然,这样一个人,充满兽性的日本,显然是很容易受到责难的。
因此到了1921年的11月4日,就原敬还任上的时候,就遭到了暗杀。
然后
原敬,这个伊藤博和西园寺公望的继任者,也就那么的死去了
――――――――――
进入汽车后,西园寺公望依然沉思着。
会因为这样,是因为刚刚山县有朋的府邸内的时候,就西园寺已经做好了被山县有朋落井下石的情况下,山县有朋居然提出了,愿意替西园寺公望承担压力,使西园寺公望能够继续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话
这样的话,对西园寺公望来讲简直就如晴天霹雳一般。
要知道过去,虽然西园寺公望的势力根本无法和山县有朋相比(第二次西园寺内阁,就是山县有朋弄垮的),但好歹也是山县有朋大的政敌,如今山县有朋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居然转而要支持自己?
虽说西园寺公望的年纪也够大了,但是显然还是无法接受山县有朋的这种转变。
不过显然,山县有朋也不希望多说原因,因此说了上述这些话后,只是和西园寺公望谈了一些目前日本的情况,就送着西园寺公望离开了。
西园寺公望离开后,也有许多山县有朋一系的间人物走到山县有朋的面前表达了疑问。
然而这时的山县有朋却只是淡淡地道。
“山县有朋下去后,现的日本还有人有能力带领日本走出困局吗?你们?还是我?”
这就是山县有朋的理由,虽然很多国家,党争永远大于国运,但是现的山县有朋距离死期也已经不远了,许多事情多多少少也都能看开了一些,尤其是日本的国运上。
如果说,山县有朋的手里能够有那么一两个替代西园寺的人,恐怕山县有朋也不会选择继续支持西园寺公望,哪怕是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只可惜
“桂太郎已经离我而去,大偎又因为山东战役的失败而彻底垮台,现我已经无人可用啦”
桂太郎,山县有朋亲密的人,过去因为和西园寺公望交替出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职位,因而那个时代被称为
只可惜,1913年的时候,桂太郎因为年纪的问题,终还是如其他的维志士一般去世了。
桂太郎去世后,山县有朋本来是寄望于大偎重信,但是大偎重信也因为战败的关系而永不翻身。
随后还有一个寺内正毅,事实上寺内正毅也曾经出任过内阁总理大臣一职。
然而或许是因为山东战败的关系,本来身体硬朗的寺内正毅归国不久后就身染重病,虽然久经治疗,但终还是于1918年初,也就是今年年初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历史上,寺内正毅是1919年去世的。)
手里的三个人选,死掉了两个,翻不得身一个后,面对国的巨大威胁,山县有朋也只能将一切寄望于西园寺公望的身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山县有朋就没有别的人选,至少这个时期,日本有能力的人还是很多的。
譬如说刚刚的那个原敬,只可惜,原敬和西园寺公望是一个派系的,理念上也差不多,能力上是不如西园寺公望一些,换他上来还不如支持西园寺公望。
而其他的人
譬如后来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加藤友三郎等人,这时的他们能力虽然有,但是资历上却太浅薄了。
浅薄到,根本无法引领这个国家应对国的威胁。
而山县有朋也已经能够感觉到,现的自己,似乎已经没有多少年能够好活的了
“所以现的一切,都只能指望着西园寺了,只希望这个家伙能够比我早几年死去,这样一来,也就能让日本国多坚持一段时间,坚持到一代的人物成长出来为止”
说到这里的时候,山县有朋闭上了眼睛,而其他的人也都沉默了下来。
不得不说,山县有朋的选择还是很正确的。
因为历史上,山县有朋是1922年去世的,而西园寺公望呢?则是1940年去世的,换句话说,现的西园寺公望至少还能再战二十年。
不过
1940年,也就是二十二年后,恰恰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为强盛的一个时期。
只希望肩负山县有朋重任的西园寺公望
能够改变这一时期
不然的话,也只是让严光多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时期而已。
――――――――――
就山县有朋终于休息下去了的时候,东京的一条街上,一些华人也聚集着。
“国民党总部”
这些华人聚集的这座大楼,就是国民党现如今日本的总部。
只不过和过去的国民党相比,此事的国民党总比相对来讲多少变得冷清了许多。
会这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过去,不少的华人一直坚信着三民主义才能救国,而能够领导国的也只有孙山和黄兴这样的人。因此哪怕是国民党退出大陆后,依然有着为数不少的人跟随者孙山和黄兴。
只是经历了山东战役,高加战役和库页冲突后,血一般的事实证明着,能够拯救国的未必就只有一个三民主义,能够领导国的,也未必只有一个孙山。
因此渐渐的,这座国民党日本的总部也就冷清了下来,如果不是大陆,国民党籍的官员和议员正逐渐多一些的话,恐怕这里的情况还要加冷清一些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和国民党相比,还是现的国社党的执政成果要辉煌一些。
再加上过去的一段时间,军方局和内务部国内,很是抓出了那么一大批的国民党籍汉奸,也让许多人避开了国民党。现如今还国民党内的,几乎全部都是国民党的真正嫡系
而现,他们也总部内讨论着近大陆生的事情。
不少的人看来
虽然现的国社党声势极重,但是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树敌太多。
而这些,对现有的国却是不利的。
因为很有可能,国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全面围攻
“而且,这种情势很有可能会苏俄失败后就生”
会议上,孙山如此道
――――――――――
抱歉啊,今天因为台风的关系,好像是台风,我们这里全部停电
我本来已经码字差不多了,结果8点多的时候停电,我也只能坐出租车,一直到9点出头才找到了一个网。
仓促很多,抱歉啊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08之钢铁雄心,1908之钢铁雄心最新章节,1908之钢铁雄心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08之钢铁雄心,1908之钢铁雄心最新章节,1908之钢铁雄心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