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的广场上,货物的装卸已经接近尾声。

  薛荔找到吴山长和副山长徐淀,说了自己的计划。

  由两位山长出面,把万松书院的学子们集中起来。

  挑出了几个能言善辩的学子,临时组成了辩论小组。

  就辜墨这件事进行一场辩论。

  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当年十岁的辜墨,如今已人近中年。

  所有证据都已经湮灭在时间长河里。

  就是经办这件事的墨家人也七零八落,有的甚至已经做古。

  要想找齐证据来证明辜墨的清白,谈何容易?

  那就辩吧!

  把事情摆在明面上,大家讨论。

  灯不拨不明,理不辩不清。

  或许集思广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辩论空前激烈。

  都是文人的嘴,一开场便刹不住。

  干了一天的体力活,手软脚抖的学生们,就索性盘腿坐在地上,像泼妇骂街似的吵。

  认为辜墨无辜的,从蛛丝马迹分析。

  “辜先生当年偷偷进入藏书阁,定然是精神高度紧张,怎么会在里面睡着?”

  “必定是他进入之时,楼内某处已经起火,他吸入了令他窒息的气体才会昏迷过去。”

  “还有,当时又是谁把辜先生从藏书阁带出去的?那人的嫌疑比辜先生更大,为什么不查他,只查辜先生呢?”

  “据我所知,墨家研习机关之术,因为要用到大量的木材和铁器。所以墨家的主楼修在了一处铁矿脉上,极易导致雷击。”

  “在墨家的历史上,前前后后都有一百二十多次大的雷击,损毁的建筑也不计其数,难保藏书阁不会因为雷击起火……”

  对方辩驳:“怎么才能证明是雷击起火?”

  “官府水龙队经常参与灭火,只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就能知道是不是雷击起火。”

  “真心要查一件事怎么能查不出来?当年墨家只不过就是不负责任,懒得去查罢了!”

  墨长老在底下观众席里面,也学着一众学子盘腿而坐。

  听着众人一句一句说话,脸上神情凝重。

  薛荔看着墨长老的神情,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墨长老在墨家很有话语权,只要他想,就能重启对辜墨事件的调查。

  大家提出的这么多疑问,就是一个个突破口。

  只要肯查,迟早能还三师兄一个清白。

  她也算帮到了师兄。

  但很快,薛荔就笑不出来了。

  因为那群学子他们刹不住车了!

  “其实我认为,辜先生不回墨家更好。没有门派的约束,不必遵守大家族那些陈腐的规矩,他反而更自由,更能把技艺发扬光大!”

  “如果辜先生现在还在墨家,他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于是,辩论话题就从辜墨是不是被冤枉,跳到了没有门派的约束会不会更成功上面。

  说着说着就说到资源共享的问题。

  “如果墨家的藏书阁能够敞开供人浏览翻录,而不是藏着掖着。那么即使藏书阁被毁掉,它里面的书籍也有备份,不至于全部被毁。”

  话题再升一阶,说到了中原的门派内耗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多大的损失……

  “墨家为什么不对外公开藏书阁?就是因为有门派之争!”

  “假如没有门派之争,所有人把相互争斗的劲都贡献到国家发展上面去,那难以想象大昭会是怎样一幅强盛景象……”

  薛荔:“……”

  目瞪口呆。

  再说下去就要涉及到朝政了。

  那是能够议论的吗?不行的!分分钟砍头的。

  果然,马上就有学生道:“朝廷就应该立法,规范约束这些门派的行为!特别是佛教!佛寺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每年又不向朝廷纳税……”

  薛荔:“……!”

  拦不住!

  根本拦不住!毁灭吧!

  围观的人群当中有两个民夫,长得矮小普通,扔进人群中就找不着的那种。

  这两人一直在码头上搬运货物,把万松书院学子出现直到现在的辩论会的整个过程看在眼里。

  他们俩都是东岳的探子,潜伏在大昭多年了。

  大昭摄政王妃并世子要出使东岳,如此重要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不关注?

  在码头当搬运工便是最好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果然,发现了重要信息。

  大昭这次为大使团配备的武力之高,物资之极大丰富,这些都在两个东岳探子的意料之内。

  但万松书院学生的出现就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了。

  简直是小小的脑袋大大的问号。

  大昭什么意思啊这是?

  两个探子把脑袋想穿了都没有琢磨透彻。

  派这些学子到码头来到底是什么用意?

  探子们旁敲侧击的打听过,说是学子们在进行有意义的什么实践活动。

  两个探子根本不相信。

  看到现在,学子们不顾身体的劳累还要在广场上进行辩论。

  看到众多凑过来看热闹的士兵。

  包括凌濮阳都在中间坐着,听得很认真专注的样子。

  两人终于恍然大悟。

  用密语相互交流。

  “嗦嘎!快把这个新情况报告给我们的天皇陛下!大昭对付东岳有了新招式,他们要准备用语言作为武器,说死我们的天皇!”

  “他们派了一群嘴皮子贼溜的学子来,临上船都还在对将士们进行集训!”

  “拔个牙撸!良心大大的坏!”

  这边凌濮阳面无表情问薛荔:“你不是跟老爷子学数算吗?怎么现在攻辩论了?”

  薛荔有气无力,她拦不住她的学生。

  “没有啊,还是在攻数算啊,我在数他们说了多少个字。”

  凌濮阳:“多少?”

  薛荔:“一万三千八了。”

  凌濮阳拧着眉毛听了一会儿,默数了一段时间,在心里换算了一下。

  不对!看那嘴皮子翻动的频率,那速度,说到现在不可能才说一万三千八百字。

  薛荔只想死。

  “我只负责数,正不正确无所谓!”

  凌濮阳:“……!”

  两个探子气得咬牙切齿:“快看!万松书院那个女夫子,还在现场教他们的军官!”

  这群大昭人,防不胜防啊!

  幸亏还有他们俩,获取了如此重要的情报!

  让他们天皇提前做好防范。

  等日后回国,天皇肯定会大大的奖赏他们。

  两个探子无比期待。

  喜欢这世子能处,说截胡就截胡请大家收藏:()这世子能处,说截胡就截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这世子能处,说截胡就截胡,这世子能处,说截胡就截胡最新章节,这世子能处,说截胡就截胡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