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急了,想说点什么,却被一口气哽住了脖子,愣是接不上话。情急之中,苏沫握住了她的手。
看着李氏,苏沫乖顺地露出了笑,“大伯母,好像长姐在今年年初就笈/笄了吧。怎么长姐的亲事还没定,就来操心我和二姐姐了?这长幼有序,咱们苏家可不能坏了规矩,要是让人当笑话传出去,祖母肯定会生气的。若张老爷要真是个好的,不如让长姐……”
‘啪’的一声,李氏拍了下桌子,指着苏沫怒道:“这大人说话,哪有你小丫头插嘴的份。居然还堂而皇之的掺和起亲事了,简直不知廉耻。二弟妹,这就是你教出孩子的吗?”
她喷了一口鼻息,紧接着续道:“你们也不想想自己什么情况,一个有断掌,一个身子骨又不好,怎么能和你们大姐比?张家老爷不嫌弃就已经偷笑了,还轮得到你们来挑三拣四?”
敢拿她家闺女来比,这话自然说得颇重。
冯氏狠狠咬了咬牙,仍旧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大嫂,那张家老爷都老态龙钟了,还成天泡在花街柳巷。这不是送我两个女儿去遭罪嘛。”
“行了,男人逢场作戏,那不很正常吗,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过几日,张家会差来人相看八字,你们好生准备着,可别怠慢了人家。”
最后斜睨了冯氏一眼。她便款款起身,头也不回的朝外面面走。里面一股子的药味,憋得难受死了。
可李氏还没走远,苏沫竟追上来贴在她身侧,压着嗓音说:“大伯母,您应该知道、这张家和朝廷命官有密切来往吧。以目前的时局,急着把我和姐姐嫁过去,您就不怕到时东窗事发,会株连九族吗?”
“你!”李氏心中一惊,瞪着苏沫已掉头往回走的背影,完全没了方才的气焰。
现如今朝廷上下,已经斩了不知有多少贪官污吏。万一张家勾结朝廷命官那点事,被人挖出来。可不就真会株连九族吗?
她怎么就把这茬忘了!
同她随行而来的窦妈妈,瞧着势头不对劲,忙凑到跟前去问:“大夫人,那小蹄子跟您说啥了,要不要老奴去帮您教训……”
“不用、现在就回府。”
李氏恨恨地跺了一跺脚,就扭着腰身,朝停靠在庄子路口旁的马车而去。
听到后方马车远去的动静,苏沫这才长圩了一口气。其实,她方才的话,是故意说来吓唬李氏的。
以张家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哪那么容易动摇,除非能冒出点什么突发意外。她记得上一世,自己死了,张家都还没倒。
不过只要大伯母相信张家即将面临危机,就应该暂时不会想着去结下姻亲。
苏沫回到屋里,正打算把这好消息冯氏和苏婉瑜,却看到出门卖药的采兰,与向妈妈一起进屋。
向妈妈手里还拎着一篮子蔬菜,笑容满面地福了福身,“二夫人,两位小姐。”
冯氏赶忙将她扶住,“向妈妈快别客气了,这儿啊!可没那些规矩。”
“我刚瞧到大房太太来了过,她没为难你们吧。”
向妈妈不是个好打听的,本是随口一问,看冯氏连连叹气。心下就立刻有了个数,她转身把篮子交给采兰,笑呵呵的说:“这些啊,是我刚从地里摘的。想着夫人和两位小姐都习惯了吃我做的菜,可这两天,实在有点挪不开手,所以就只能拿过来,让采兰姑娘帮着做一做了。这会儿,就老头子一个人在地里,我还得赶紧回去帮忙。”
向妈妈抖了抖衣服,便急匆匆地折身离去。
“向妈妈……”冯氏想留人,都没能来得及。向妈妈心慈,总想着她们日子过得清平。每次来都匆匆的留下东西就走,连口茶水也从没喝过。
这些年,若不是向妈妈在帮衬着,只怕她们的日子会更难过。冯氏瞅着采兰手里的篮子,心里别提有多难受。就连苏沫都忍不住鼻子发酸。
说好的,再也不掉一滴泪!苏沫自我告诫着,默默地走到了院子里。地上铺晒着最近采回来的草药,她从中挑出了一部分,转而又找出药盅,一点点的将草药放进去捣碎。
还来得及,要不是向妈妈提起她家老头子孙叔,她都差点忘了。孙叔会在近些时日,被毒虫叮咬,导致半身不遂。
当时、原本对她们还算照顾的向妈妈。就因此事,也开始相信世间传言,以为是接近她才倒了大霉。连带向妈妈家的两个儿子,也上门来吵闹过。
特别是向妈妈的小儿子孙严,常年在外漂着,结识了不少江湖上的狐朋狗友。
好在孙严还有所顾忌,生怕闹出了事。苏家会追究下来连累到自家父母兄弟。所以恶狠狠的叫骂着砸了一通东西,就不了了之。
现在提前配好解药,既能化解事端,又能报答向妈妈的照顾之情。苏沫觉着很值,至少向妈妈一家、都不是什么坏心人。恰好,她看到过孙叔的伤势,根据症状,基本能肯定是狼蛛所至。虽不知这狼蛛从何而来,但孙叔若能及时治疗,当时也不会落得半身残疾。
调配好解药,苏沫便交到了采兰手里。并嘱咐她一定要提醒向妈妈,如发现被毒虫叮咬,就立即用此药来涂抹伤口。
然而苏沫高估了庄家农户,对身体的重视程度。
孙叔被毒虫所咬,已不是一两天了。起初,只是腿部有个包块,觉着红肿刺痛。他压根儿没当一回事,随意抹了点油膏,就继续下地务农。结果哪曾想,腿上的包块会越肿越大。
不过十来天,就从膝盖处一直肿遍了整条腿。连腰椎处也都红得发紫,紫中带黑,疼得孙叔完全下不来床。
外面又连着下了好几日大雪,气温急剧下降。凉风一过,孙叔腿部的疼痛感就更加剧烈。
向妈妈急坏了,前前后后找了好些大夫,都不见好转。之后又托人写信让两个儿子赶紧回家。
可两个二儿子是回来了,孙叔的腿,却愈发严重。
看着李氏,苏沫乖顺地露出了笑,“大伯母,好像长姐在今年年初就笈/笄了吧。怎么长姐的亲事还没定,就来操心我和二姐姐了?这长幼有序,咱们苏家可不能坏了规矩,要是让人当笑话传出去,祖母肯定会生气的。若张老爷要真是个好的,不如让长姐……”
‘啪’的一声,李氏拍了下桌子,指着苏沫怒道:“这大人说话,哪有你小丫头插嘴的份。居然还堂而皇之的掺和起亲事了,简直不知廉耻。二弟妹,这就是你教出孩子的吗?”
她喷了一口鼻息,紧接着续道:“你们也不想想自己什么情况,一个有断掌,一个身子骨又不好,怎么能和你们大姐比?张家老爷不嫌弃就已经偷笑了,还轮得到你们来挑三拣四?”
敢拿她家闺女来比,这话自然说得颇重。
冯氏狠狠咬了咬牙,仍旧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大嫂,那张家老爷都老态龙钟了,还成天泡在花街柳巷。这不是送我两个女儿去遭罪嘛。”
“行了,男人逢场作戏,那不很正常吗,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过几日,张家会差来人相看八字,你们好生准备着,可别怠慢了人家。”
最后斜睨了冯氏一眼。她便款款起身,头也不回的朝外面面走。里面一股子的药味,憋得难受死了。
可李氏还没走远,苏沫竟追上来贴在她身侧,压着嗓音说:“大伯母,您应该知道、这张家和朝廷命官有密切来往吧。以目前的时局,急着把我和姐姐嫁过去,您就不怕到时东窗事发,会株连九族吗?”
“你!”李氏心中一惊,瞪着苏沫已掉头往回走的背影,完全没了方才的气焰。
现如今朝廷上下,已经斩了不知有多少贪官污吏。万一张家勾结朝廷命官那点事,被人挖出来。可不就真会株连九族吗?
她怎么就把这茬忘了!
同她随行而来的窦妈妈,瞧着势头不对劲,忙凑到跟前去问:“大夫人,那小蹄子跟您说啥了,要不要老奴去帮您教训……”
“不用、现在就回府。”
李氏恨恨地跺了一跺脚,就扭着腰身,朝停靠在庄子路口旁的马车而去。
听到后方马车远去的动静,苏沫这才长圩了一口气。其实,她方才的话,是故意说来吓唬李氏的。
以张家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哪那么容易动摇,除非能冒出点什么突发意外。她记得上一世,自己死了,张家都还没倒。
不过只要大伯母相信张家即将面临危机,就应该暂时不会想着去结下姻亲。
苏沫回到屋里,正打算把这好消息冯氏和苏婉瑜,却看到出门卖药的采兰,与向妈妈一起进屋。
向妈妈手里还拎着一篮子蔬菜,笑容满面地福了福身,“二夫人,两位小姐。”
冯氏赶忙将她扶住,“向妈妈快别客气了,这儿啊!可没那些规矩。”
“我刚瞧到大房太太来了过,她没为难你们吧。”
向妈妈不是个好打听的,本是随口一问,看冯氏连连叹气。心下就立刻有了个数,她转身把篮子交给采兰,笑呵呵的说:“这些啊,是我刚从地里摘的。想着夫人和两位小姐都习惯了吃我做的菜,可这两天,实在有点挪不开手,所以就只能拿过来,让采兰姑娘帮着做一做了。这会儿,就老头子一个人在地里,我还得赶紧回去帮忙。”
向妈妈抖了抖衣服,便急匆匆地折身离去。
“向妈妈……”冯氏想留人,都没能来得及。向妈妈心慈,总想着她们日子过得清平。每次来都匆匆的留下东西就走,连口茶水也从没喝过。
这些年,若不是向妈妈在帮衬着,只怕她们的日子会更难过。冯氏瞅着采兰手里的篮子,心里别提有多难受。就连苏沫都忍不住鼻子发酸。
说好的,再也不掉一滴泪!苏沫自我告诫着,默默地走到了院子里。地上铺晒着最近采回来的草药,她从中挑出了一部分,转而又找出药盅,一点点的将草药放进去捣碎。
还来得及,要不是向妈妈提起她家老头子孙叔,她都差点忘了。孙叔会在近些时日,被毒虫叮咬,导致半身不遂。
当时、原本对她们还算照顾的向妈妈。就因此事,也开始相信世间传言,以为是接近她才倒了大霉。连带向妈妈家的两个儿子,也上门来吵闹过。
特别是向妈妈的小儿子孙严,常年在外漂着,结识了不少江湖上的狐朋狗友。
好在孙严还有所顾忌,生怕闹出了事。苏家会追究下来连累到自家父母兄弟。所以恶狠狠的叫骂着砸了一通东西,就不了了之。
现在提前配好解药,既能化解事端,又能报答向妈妈的照顾之情。苏沫觉着很值,至少向妈妈一家、都不是什么坏心人。恰好,她看到过孙叔的伤势,根据症状,基本能肯定是狼蛛所至。虽不知这狼蛛从何而来,但孙叔若能及时治疗,当时也不会落得半身残疾。
调配好解药,苏沫便交到了采兰手里。并嘱咐她一定要提醒向妈妈,如发现被毒虫叮咬,就立即用此药来涂抹伤口。
然而苏沫高估了庄家农户,对身体的重视程度。
孙叔被毒虫所咬,已不是一两天了。起初,只是腿部有个包块,觉着红肿刺痛。他压根儿没当一回事,随意抹了点油膏,就继续下地务农。结果哪曾想,腿上的包块会越肿越大。
不过十来天,就从膝盖处一直肿遍了整条腿。连腰椎处也都红得发紫,紫中带黑,疼得孙叔完全下不来床。
外面又连着下了好几日大雪,气温急剧下降。凉风一过,孙叔腿部的疼痛感就更加剧烈。
向妈妈急坏了,前前后后找了好些大夫,都不见好转。之后又托人写信让两个儿子赶紧回家。
可两个二儿子是回来了,孙叔的腿,却愈发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