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被剐了。

  朱高希亲自去观刑的。

  他本以为自己心理防线已经足够强大,然而真正看了后却差点把隔夜饭都吐了出来。

  剥皮是个技术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而剥皮又是个体力活,因为持续时间极长。

  太祖朱元璋经常用的一种酷刑,叫做剥皮实草,也叫“剥皮揎草”。

  其行刑过程是刽子手把犯人的皮肤完整地剥下来,然后做成袋状,最后再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在衙门旁边。

  光是听到这恐怖的描述,就已经让人不寒而栗了,而朱高希更是有幸亲眼目睹,只是这个过程太过于漫长残暴了一些。

  一个活生生的人,从背后开始剥皮,过程中不断挣扎求饶,不断哭喊告罪,还伴随着凄厉至极发自灵魂深处的痛苦哀嚎……

  鲜血在迸射而出,更是随着黄子澄疯狂挣扎而飞溅得到处都是。

  执刀行刑的共有两名锦衣卫,都是洪武年间的好手,轮流替换着来,以确保黄子澄可以完整地享受这整个过程。

  因为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都下了命令,必须让这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受尽痛苦而死!

  锦衣卫的手很稳,下刀也很巧妙,哪怕黄子澄一直都在疯狂挣扎,但是他整个人连同四肢都被死死地固定在木桩上面,不过是导致身体颤抖疯狂嘶吼罢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剥皮工作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事实上,这两名锦衣卫不止一次干过剥皮这种事情了,黄子澄和以往他们的官员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一刀刀下去,皮肉逐渐分离,鲜血流淌而出,都是一样的啊!

  从第一刀开始,围观百姓全都吓得连连后退。

  但是随着那张皮不断从人体剥离,随着黄子澄的惨叫声与哀嚎声越发凄厉,整个现场顿时就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只能依稀听见某些人的干呕声,这是被恶心坏了。

  朱高希也是如此,被恶心得不行。

  他早已和原主融为一体,以为看到大仇得报,自己会高兴会兴奋。

  可结果却完全不同,除了刚开始的兴奋激动外,后面剩下的就都是些麻木和复杂。

  天上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连同黄子澄的血液从高台流下,浸染在每一个围观者脚前,似乎想要将他们也给笼罩在内。

  这一批囚犯,是黄子澄的亲族。

  永乐皇帝下令了,黄子澄处以极刑,族人无论老幼,皆被斩首,姻族纷纷被罚戍边。

  所以今日不只是黄子澄要死,他的亲故族人同样要死,一切与他有关的人都会受到牵连,一如当初方孝孺那般。

  江若薇站在朱高希身后,贴心地给他撑起了一把油纸伞。

  “我们回去吧,好吗?”江若薇不敢去看台上那血肉模糊的场景,光是黄子澄那宛如夜枭一般凄厉的嘶吼惨叫,都快让她做噩梦了。

  朱高希诧异地看了佳人一眼,然后下意识地伸手接过油纸伞。

  “走吧,我们回家,不看了,也没啥好看的。”

  朱高希耸了耸肩,随后又补充了一句。

  “说实话,怪恶心的。”

  江若薇被他逗笑了,二人如往常那般有说有笑地回去。

  熊犇熊罴与凤卫众人见状,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容。

  只要公子无事,他们就安心了。

  回到老宅,徐皇后与永乐帝早已在此等候,见到朱高希徐皇后立刻就起身迎了上来。

  “爔儿,你……”

  那满脸关切神色,自然是做不得假的。

  “干娘放心吧,我没事的。”

  朱高希笑呵呵地开口,这才将徐皇后安抚住了。

  “干爹也来了?”

  朱棣笑着点了点头。

  他今日前来,还是想试探一下制盐法的事情。

  如果朝廷可以得到,那么接下来发行宝钞一事就简单多了。

  “这就是江姑娘吧?果真是美人胚子!”

  朱棣扫了江若薇一眼,也是忍不住眼前一亮。

  不得不承认,自己儿子眼光就是好啊!

  江若薇还是第一次见到朱棣,那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来的恐怖气息,吓得这位商贾千金根本不敢抬头。

  “小女若薇,见过伯父!”

  朱棣含笑点头,示意众人落座。

  只是今天不是个好日子,所以气氛有些沉闷。

  见此情形,朱棣率先开口,试图借助黄子澄一事打开话题。

  “爔儿,你养父母的事情,我也听说了。”

  “现在大仇得报,想来他们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朱高希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说起来,黄子澄此贼真是个畜生。”

  “你养父不过因为与他政见不合,便受到打压排挤,甚至还因此丢了性命!”

  朱高希冷笑道:“那书生皇帝的秀才朝廷,本来就是如此。”

  “干爹以为,黄子澄为什么会提议减免江南赋税,允许江南籍贯官员进入户部任职?”

  听到这话,朱棣眉头紧蹙。

  “爔儿,你的意思是……”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三个建文权臣,都是不折不扣的南方士绅!”

  “他们这样做,自然是为南方士绅谋利,减免了江南赋税,朝廷为了利益不受损,那就只能将亏空的这部分平摊到其他行省,损他人而利自己,这就是秀才朝廷!”

  朱棣听后眸光一凝,这才反应了过来。

  太祖高皇帝定制,江南因为是鱼米之乡,所以江浙地区的赋税要比其他的地区高出数倍,尤其是苏松地区赋税之重,在全国首屈一指。

  “国初总计天下税粮,共二千九百四十三万余石,浙江二百七十五万二千余石,苏州二百八十万九千余石,松江一百二十万九千余石。浙当天下九分之一,苏赢于浙,以一府视一省,天下之最重也。松半于苏,苏一州七县,松才两县,较苏之田四分处则天下之尤重者,惟吾松也。”

  苏州一府之地比之浙江一行省缴纳的税粮还多!

  而松江府缴纳的税粮虽然只有苏州府的一半,可苏州府有一州七县,松江府才一州两县,就缴纳了堪比一个行省一半的赋税,足见江南赋税之沉重。

  因此,太祖高皇帝曾经明文规定,苏州府和松江府籍贯的士子,不得进入户部为官,这就是在担心他们会变乱祖宗成法,或是与两地官员勾结偷税漏税。

  结果朱允炆那个蠢货,还就这么听信了建文三宝的谗言,为了所谓的仁君之名,大肆给江南地区减免赋税,还废除了“苏松不得任职户部”的祖训,真是可笑至极!

  “爔儿,江南重赋你怎么看?”

  “江南赋税沉重,必须革新税法,否则仅靠减免赋税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至于那方孝孺想要在江南推行什么‘井田制’,那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永乐逆子,朱棣心态崩了,永乐逆子,朱棣心态崩了最新章节,永乐逆子,朱棣心态崩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