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沙河这鬼地方其实名不副实。
这并非一条奔腾的河流,而是一条在漫长岁月中被风沙侵蚀、切割出的巨大干涸河谷。
河床宽阔,足有数百米,布满了松软的流沙和风化严重的嶙峋怪石,形成无数天然的洼地、沟壑和起伏的沙丘。
车轮和履带一旦陷入松软的沙地,速度便会骤降,再强悍的机动性也会大打折扣。
河谷两侧则是被风蚀得千疮百孔的土崖,高度多在十米到二十米之间,不算险峻,却足以提供良好的隐蔽和居高临下的射击位置。
崖壁上布满风蚀孔洞和裂缝,是天然的射击孔和藏兵洞。
这种地形在中东这种地方很常见。
每到一个地方,宋和平都会先看地图。
将自己所在地周围所有地形看个清清楚楚。
这几乎是一种习惯。
很显然,这是一个好习惯。
这种地形就是为阻滞战而生的天然堡垒,也是宋和平为1515武装精心挑选的死亡陷阱。
时间紧迫得让人窒息。
从营地抵达干沙河之后,宋和平只给了萨米尔和敢死队员们不到15分钟的时间。
这点时间,对于要在如此宽阔的地域布置出足以阻滞三千敌军的防线,简直是杯水车薪。
“萨米尔!带人把车上所有炸药、炮弹、火箭弹头都卸下来!特别是那些107火箭弹的备用弹头!”
宋和平跳下武装皮卡,语速快得像爆豆。
“纳辛,你的人,带上工兵,跟我来!其他人,以班为单位,立刻构筑简易射击掩体!机枪组优先选择交叉火力位置!反坦克小组寻找能控制河谷入口和主要通道的制高点!快!我们没有一分钟可以浪费!”
命令如山倒。
整个敢死队像一台突然高速运转的机器。
民兵们吼叫着,在滚烫的沙地上奔跑。
沉重的弹药箱被从卡车上拖下,撬开。
成捆的TNT炸药块、成箱的迫击炮弹、107火箭弹的备用弹头、甚至是整桶整桶的汽油,被迅速集中起来。
宋和平带着纳辛小队和挑选出来的几名工兵,在河谷入口最狭窄的地段穿梭。
“这里!”
宋和平指着一处两侧土崖相对陡峭、河床收窄的区域。
“这是咽喉!把炸药集中埋在这里!深埋!用石头和沙子覆盖伪装!引爆点选在崖顶,遥控起爆!动作快!”
他一边指挥,一边亲自搬起一块沉重的石头。
“那几处风蚀洞!”
他又指向入口内侧几处较大的凹陷。
“塞满炮弹!做成延时或者遥控的诡雷!一旦入口爆炸,这些就是给后续敌人的‘惊喜’!”
“明白!”
工兵们满脸汗水,动作却异常麻利。
他们用刺刀和工兵锹在松软的沙地上疯狂挖掘,将成箱的爆炸物埋下去,连接上长长的引爆导线。
这次阿凡提提供的武器支援里头有不少的爆炸物和炮弹。
宋和平让每辆车除了必须的子弹外,其余所有的载重都分给了炸药和炮弹。
白天的太阳炙热入伙,沙子就像被火烧过,汗水滴进沙地,不到两秒瞬间消失。
在宋和平埋设炸药的同时,萨米尔在指挥着手下布置攻击阵地。
崭新的PKM通用机枪被架设在挖出的浅坑里,枪口指向预定射界,沙袋匆匆堆垒。
沉重的DShK重机枪则被抬上相对坚固的崖顶平台,长长的枪管俯瞰整个河谷。
几门结构简单却威力巨大的107毫米火箭炮被小心翼翼地推入几处深凹的沙窝,黑洞洞的十二联装发射管指向河谷入口方向,炮兵中尉紧张地用简易测距仪和罗盘计算着射击诸元。
最珍贵的“竞赛”(Konkurs)反坦克导弹发射筒则被萨米尔亲自掌握,
部署在南岸一处视野极佳、能覆盖入口及前方开阔地的崖壁掩体后。
宋和平穿梭在各个关键点,不断修正部署:“这个机枪阵地前移十米!射界更好!要注意仰俯角!”
“反坦克小组分散!别挤在一起!待会儿被人一锅端了!”
“火箭炮阵地太靠前了!后撤到那个大沙丘后面!注意伪装!”
他将有限的人力和火力资源钉在最具杀伤力的位置上。
汗水浸透了他迷彩服的背部,但他仿佛毫无察觉,眼中只有即将成型的死亡陷阱。
仅仅十五分钟,一个依托地利、以爆炸物为核心、轻重火力梯次配置的阻击阵地初步成型。
代价是每个人都累得几乎虚脱,手指被粗糙的沙石磨破,嘴唇干裂。
看着那些布置好的爆炸点、架好的重武器,一种决死前的悲壮在队伍中弥漫开来。
“都回去!都回去!快点!别耽误时间,我估计那些家伙快到了!”
宋和平带着工兵们离开河床,迅速回到河谷北侧一处隐蔽的坡顶观察哨位中。
他把自己的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稳稳地架在垒好的沙袋上,作为这场阻击战的指挥官,他不会参与冲锋,但这支俄制狙击步枪能将周围1000米范围变成绝对的死神领地。
透过PSO-1光学瞄准镜那特有的带测距曲线的分划板,干河床区尽在眼底。
正午的烈日无情炙烤着戈壁,空气在高温下剧烈蒸腾扭曲,远方景象如同晃动的海市蜃楼。
但那片扭曲的幻象之下,一道越来越清晰的的黄褐色长龙正滚滚而来!
引擎的轰鸣声起初是低沉的地平线震动,很快汇聚成一片令人心悸的咆哮,像是开战前密集的战鼓声敲打在每一个埋伏者的心上。
“来了。”
宋和平的声音低沉,通过电台频道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个埋伏点敢死队员的耳朵里。
在他身后和下方的河谷两侧,三百名“解放力量”的敢死队员像融入岩石沙土的变色龙,静静地蛰伏在刚构筑好的简易掩体后。
在滚烫的沙子里潜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汗水浸透了衣背,在灼热的空气中迅速蒸发,留下白色的盐渍。
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手指无意识摩挲扳机的细微摩擦声。
宋和平脑海中精确地复现着每一处预设火力点、雷区、反坦克小组的位置。
他的命令简洁而清晰,通过喉麦传遍阵地:
“萨米尔,南岸反坦克小组,‘竞赛’导弹准备,目标:敌方‘土坦克’和装甲卡车,首轮射击务必摧毁或瘫痪其重火力平台!记住,打侧面连接处或炮塔根部!”
“收到!老板!”
萨米尔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的兴奋,他亲自操作着一具老款的“竞赛”发射筒,趴在精心构筑的掩体后,PSO-1M2瞄准镜的十字线死死锁住河谷入口翻腾的沙尘。
“火箭炮组!目标:河区入口后方300米至500米区域,覆盖敌后续步兵和车辆集群!三发急速射!射击后立即转移预备阵地!”
“火箭炮组收到!诸元装定完毕!方位角XXX,射角XXX!”负责指挥的炮兵中尉声音嘶哑但坚定。
“各机枪组!交叉火力!封锁河床主要通道!听我命令,放近到200米再开火!优先打掉快速机动的摩托!”
“明白!”
“IDE组!最后检查遥控起爆装置线路!确保万无一失!”
“线路畅通!起爆器正常!随时可以引爆!”
“狙击组……”
宋和平最后将目光投向身边几名同样装备着SVD狙击步枪的纳辛小队成员。
“自由猎杀!优先级:敌方指挥官、重武器操作手、通讯兵、车辆驾驶员!打掉他们的眼睛和大脑!”
“明白!交给我们!”
纳辛一脸兴奋地点了点头,手中的SVD早已打开了保险,枪托稳稳抵肩。
命令下达完毕,战场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只剩下远方越来越响的引擎轰鸣和热风掠过沙丘发出的呜咽。
每一名敢死队员都死死盯着河谷入口的方向,肾上腺素在血管里奔涌,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出胸腔,握枪的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失去血色。
来了!
终于来了!
三百VS三千!
地狱式开局!
河区入口处,最先出现的是摩托车群。
它们的身后,第一辆涂着狰狞黑色骷髅标志的“死神皮卡”像一只脱缰的野狗,猛地从沙幕中冲出!
架在车斗里的DShK重机枪在刺眼的阳光下闪着死亡的寒光。
黑色的黎凡特国旗帜在烈风下照耀。
紧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
几十辆加装了装甲板的改装越野摩托发出刺耳的尖啸,像毒蜂群一样凭借轻巧的车身,在松软的沙地上疯狂地左右穿梭,为后续部队侦察开路。
它们的身后,沉重的阴影开始显现——三辆用老旧卡车底盘焊接了厚重粗糙钢板的“土坦克”轰隆隆地开了进来。
顶部简陋的敞开式炮塔上,KPV 14.5毫米重机炮那粗长得令人心寒的炮管缓缓转动。
再后面是两辆同样重度改装、车顶上架着双联装ZU-23-2高射炮的装甲卡车,23毫米的炮管指向前方,隐约可以看到蒙着脸扎着头巾的操作手躲在枪管后方。
最后面是黑压压普通武装皮卡和卡车,都没盖篷布,车斗和车厢里,1515极端分子挥舞着各式步枪,不停发出狂热的、意义不明的嘶吼,在震耳欲聋的“安拉胡阿克巴”狂叫声中,毫无防备地踏入了干沙河的死亡之地。
“稳住……稳住……冷静……冷静……”
宋和平的声音像冰水一样通过喉麦浇在每一个敢死队员紧绷欲断的神经上。
他的食指轻轻搭在SVD冰冷的扳机护圈上,呼吸调整得平稳悠长。
PSO-1瞄准镜的十字分划稳稳地套在第一辆“土坦克”驾驶舱那狭窄的观察缝上。
他在等待,等待猎物完全踏入陷阱中心。
横吹过河谷的热风带着沙粒,打在脸上微微刺痛。
不过这也有好处,能让他精确地估算着风速和风向的影响。
1515的前锋摩托和皮卡已经冲到了河谷中段,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松软的沙地贪婪地吞噬着车轮的动能,崎岖的地形、遍布的怪石迫使它们不得不频繁转向、减速,甚至有几辆摩托因为冲得太猛而陷在沙坑里,徒劳地空转着后轮,车上的几个极端分子跳下车,弯下腰来帮忙推车。
整个前锋部队如同一条巨大的、笨拙而拥挤的爬虫,在狭窄的入口处和相对开阔的中段挤成一团,后面的车辆跟上来后都堵在一起。
好!
妙!
这正是自己苦心等待的绝佳时机!
“引爆!”
宋和平的声音瞬间刺破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轰——!!!轰隆隆隆——!!!”
求月票!求月票!
这并非一条奔腾的河流,而是一条在漫长岁月中被风沙侵蚀、切割出的巨大干涸河谷。
河床宽阔,足有数百米,布满了松软的流沙和风化严重的嶙峋怪石,形成无数天然的洼地、沟壑和起伏的沙丘。
车轮和履带一旦陷入松软的沙地,速度便会骤降,再强悍的机动性也会大打折扣。
河谷两侧则是被风蚀得千疮百孔的土崖,高度多在十米到二十米之间,不算险峻,却足以提供良好的隐蔽和居高临下的射击位置。
崖壁上布满风蚀孔洞和裂缝,是天然的射击孔和藏兵洞。
这种地形在中东这种地方很常见。
每到一个地方,宋和平都会先看地图。
将自己所在地周围所有地形看个清清楚楚。
这几乎是一种习惯。
很显然,这是一个好习惯。
这种地形就是为阻滞战而生的天然堡垒,也是宋和平为1515武装精心挑选的死亡陷阱。
时间紧迫得让人窒息。
从营地抵达干沙河之后,宋和平只给了萨米尔和敢死队员们不到15分钟的时间。
这点时间,对于要在如此宽阔的地域布置出足以阻滞三千敌军的防线,简直是杯水车薪。
“萨米尔!带人把车上所有炸药、炮弹、火箭弹头都卸下来!特别是那些107火箭弹的备用弹头!”
宋和平跳下武装皮卡,语速快得像爆豆。
“纳辛,你的人,带上工兵,跟我来!其他人,以班为单位,立刻构筑简易射击掩体!机枪组优先选择交叉火力位置!反坦克小组寻找能控制河谷入口和主要通道的制高点!快!我们没有一分钟可以浪费!”
命令如山倒。
整个敢死队像一台突然高速运转的机器。
民兵们吼叫着,在滚烫的沙地上奔跑。
沉重的弹药箱被从卡车上拖下,撬开。
成捆的TNT炸药块、成箱的迫击炮弹、107火箭弹的备用弹头、甚至是整桶整桶的汽油,被迅速集中起来。
宋和平带着纳辛小队和挑选出来的几名工兵,在河谷入口最狭窄的地段穿梭。
“这里!”
宋和平指着一处两侧土崖相对陡峭、河床收窄的区域。
“这是咽喉!把炸药集中埋在这里!深埋!用石头和沙子覆盖伪装!引爆点选在崖顶,遥控起爆!动作快!”
他一边指挥,一边亲自搬起一块沉重的石头。
“那几处风蚀洞!”
他又指向入口内侧几处较大的凹陷。
“塞满炮弹!做成延时或者遥控的诡雷!一旦入口爆炸,这些就是给后续敌人的‘惊喜’!”
“明白!”
工兵们满脸汗水,动作却异常麻利。
他们用刺刀和工兵锹在松软的沙地上疯狂挖掘,将成箱的爆炸物埋下去,连接上长长的引爆导线。
这次阿凡提提供的武器支援里头有不少的爆炸物和炮弹。
宋和平让每辆车除了必须的子弹外,其余所有的载重都分给了炸药和炮弹。
白天的太阳炙热入伙,沙子就像被火烧过,汗水滴进沙地,不到两秒瞬间消失。
在宋和平埋设炸药的同时,萨米尔在指挥着手下布置攻击阵地。
崭新的PKM通用机枪被架设在挖出的浅坑里,枪口指向预定射界,沙袋匆匆堆垒。
沉重的DShK重机枪则被抬上相对坚固的崖顶平台,长长的枪管俯瞰整个河谷。
几门结构简单却威力巨大的107毫米火箭炮被小心翼翼地推入几处深凹的沙窝,黑洞洞的十二联装发射管指向河谷入口方向,炮兵中尉紧张地用简易测距仪和罗盘计算着射击诸元。
最珍贵的“竞赛”(Konkurs)反坦克导弹发射筒则被萨米尔亲自掌握,
部署在南岸一处视野极佳、能覆盖入口及前方开阔地的崖壁掩体后。
宋和平穿梭在各个关键点,不断修正部署:“这个机枪阵地前移十米!射界更好!要注意仰俯角!”
“反坦克小组分散!别挤在一起!待会儿被人一锅端了!”
“火箭炮阵地太靠前了!后撤到那个大沙丘后面!注意伪装!”
他将有限的人力和火力资源钉在最具杀伤力的位置上。
汗水浸透了他迷彩服的背部,但他仿佛毫无察觉,眼中只有即将成型的死亡陷阱。
仅仅十五分钟,一个依托地利、以爆炸物为核心、轻重火力梯次配置的阻击阵地初步成型。
代价是每个人都累得几乎虚脱,手指被粗糙的沙石磨破,嘴唇干裂。
看着那些布置好的爆炸点、架好的重武器,一种决死前的悲壮在队伍中弥漫开来。
“都回去!都回去!快点!别耽误时间,我估计那些家伙快到了!”
宋和平带着工兵们离开河床,迅速回到河谷北侧一处隐蔽的坡顶观察哨位中。
他把自己的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稳稳地架在垒好的沙袋上,作为这场阻击战的指挥官,他不会参与冲锋,但这支俄制狙击步枪能将周围1000米范围变成绝对的死神领地。
透过PSO-1光学瞄准镜那特有的带测距曲线的分划板,干河床区尽在眼底。
正午的烈日无情炙烤着戈壁,空气在高温下剧烈蒸腾扭曲,远方景象如同晃动的海市蜃楼。
但那片扭曲的幻象之下,一道越来越清晰的的黄褐色长龙正滚滚而来!
引擎的轰鸣声起初是低沉的地平线震动,很快汇聚成一片令人心悸的咆哮,像是开战前密集的战鼓声敲打在每一个埋伏者的心上。
“来了。”
宋和平的声音低沉,通过电台频道清晰地传递到每一个埋伏点敢死队员的耳朵里。
在他身后和下方的河谷两侧,三百名“解放力量”的敢死队员像融入岩石沙土的变色龙,静静地蛰伏在刚构筑好的简易掩体后。
在滚烫的沙子里潜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汗水浸透了衣背,在灼热的空气中迅速蒸发,留下白色的盐渍。
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手指无意识摩挲扳机的细微摩擦声。
宋和平脑海中精确地复现着每一处预设火力点、雷区、反坦克小组的位置。
他的命令简洁而清晰,通过喉麦传遍阵地:
“萨米尔,南岸反坦克小组,‘竞赛’导弹准备,目标:敌方‘土坦克’和装甲卡车,首轮射击务必摧毁或瘫痪其重火力平台!记住,打侧面连接处或炮塔根部!”
“收到!老板!”
萨米尔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的兴奋,他亲自操作着一具老款的“竞赛”发射筒,趴在精心构筑的掩体后,PSO-1M2瞄准镜的十字线死死锁住河谷入口翻腾的沙尘。
“火箭炮组!目标:河区入口后方300米至500米区域,覆盖敌后续步兵和车辆集群!三发急速射!射击后立即转移预备阵地!”
“火箭炮组收到!诸元装定完毕!方位角XXX,射角XXX!”负责指挥的炮兵中尉声音嘶哑但坚定。
“各机枪组!交叉火力!封锁河床主要通道!听我命令,放近到200米再开火!优先打掉快速机动的摩托!”
“明白!”
“IDE组!最后检查遥控起爆装置线路!确保万无一失!”
“线路畅通!起爆器正常!随时可以引爆!”
“狙击组……”
宋和平最后将目光投向身边几名同样装备着SVD狙击步枪的纳辛小队成员。
“自由猎杀!优先级:敌方指挥官、重武器操作手、通讯兵、车辆驾驶员!打掉他们的眼睛和大脑!”
“明白!交给我们!”
纳辛一脸兴奋地点了点头,手中的SVD早已打开了保险,枪托稳稳抵肩。
命令下达完毕,战场陷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寂静,只剩下远方越来越响的引擎轰鸣和热风掠过沙丘发出的呜咽。
每一名敢死队员都死死盯着河谷入口的方向,肾上腺素在血管里奔涌,心脏狂跳得几乎要撞出胸腔,握枪的手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失去血色。
来了!
终于来了!
三百VS三千!
地狱式开局!
河区入口处,最先出现的是摩托车群。
它们的身后,第一辆涂着狰狞黑色骷髅标志的“死神皮卡”像一只脱缰的野狗,猛地从沙幕中冲出!
架在车斗里的DShK重机枪在刺眼的阳光下闪着死亡的寒光。
黑色的黎凡特国旗帜在烈风下照耀。
紧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
几十辆加装了装甲板的改装越野摩托发出刺耳的尖啸,像毒蜂群一样凭借轻巧的车身,在松软的沙地上疯狂地左右穿梭,为后续部队侦察开路。
它们的身后,沉重的阴影开始显现——三辆用老旧卡车底盘焊接了厚重粗糙钢板的“土坦克”轰隆隆地开了进来。
顶部简陋的敞开式炮塔上,KPV 14.5毫米重机炮那粗长得令人心寒的炮管缓缓转动。
再后面是两辆同样重度改装、车顶上架着双联装ZU-23-2高射炮的装甲卡车,23毫米的炮管指向前方,隐约可以看到蒙着脸扎着头巾的操作手躲在枪管后方。
最后面是黑压压普通武装皮卡和卡车,都没盖篷布,车斗和车厢里,1515极端分子挥舞着各式步枪,不停发出狂热的、意义不明的嘶吼,在震耳欲聋的“安拉胡阿克巴”狂叫声中,毫无防备地踏入了干沙河的死亡之地。
“稳住……稳住……冷静……冷静……”
宋和平的声音像冰水一样通过喉麦浇在每一个敢死队员紧绷欲断的神经上。
他的食指轻轻搭在SVD冰冷的扳机护圈上,呼吸调整得平稳悠长。
PSO-1瞄准镜的十字分划稳稳地套在第一辆“土坦克”驾驶舱那狭窄的观察缝上。
他在等待,等待猎物完全踏入陷阱中心。
横吹过河谷的热风带着沙粒,打在脸上微微刺痛。
不过这也有好处,能让他精确地估算着风速和风向的影响。
1515的前锋摩托和皮卡已经冲到了河谷中段,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松软的沙地贪婪地吞噬着车轮的动能,崎岖的地形、遍布的怪石迫使它们不得不频繁转向、减速,甚至有几辆摩托因为冲得太猛而陷在沙坑里,徒劳地空转着后轮,车上的几个极端分子跳下车,弯下腰来帮忙推车。
整个前锋部队如同一条巨大的、笨拙而拥挤的爬虫,在狭窄的入口处和相对开阔的中段挤成一团,后面的车辆跟上来后都堵在一起。
好!
妙!
这正是自己苦心等待的绝佳时机!
“引爆!”
宋和平的声音瞬间刺破了令人窒息的死寂!
“轰——!!!轰隆隆隆——!!!”
求月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