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孽传 第三十六章 金雁

小说:妖孽传 作者:远走江湖 更新时间:2024-08-21 09:01:5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这个人当然是恨连城,也际上就是身为太子的端王爷。

  只是柳飞绝是怎么死的呢?

  到底当年曾经发生过什么?

  我固然惊奇,但也不能问。

  或许,这将会成为六扇门最为隐秘的一件事。

  从此不为人知道。

  惠当初毅然转身,大步往前方走去。

  走了七步,他才说:“六扇门,当以守卫太平,责无旁贷!”

  京末云哈哈大笑,跟了上去,说:“这除魔卫道,当然也不能少了我京末云!”

  二人并肩而行。

  血红衣掠上枝头,幻影如风。

  我目送他们远去。

  黯然叹息。

  我轻轻吟诵着那首关于他们的歌谣:

  去年雪山柳飞绝,悔不当初,恨连城,别把血红衣。

  直到此时,我忽然发现,正是这首歌谣,却仿佛成了他们永恒的宿命。

  以致后来,有人对此做出解释:

  去年雪山上,关于柳飞绝的死,我悔不当初,更恨连城,只希望从此以后不再血染红衣。

  寥寥数语,却包含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惨烈往事。

  本来我还打算问问爹,“去年雪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可爹像是满心疲惫,不想说。

  他只嘱咐我万事小心。

  末了,他犹豫再三,才回身又说:“若待来日九月鹰飞之时,若然天高地远,你当言道三人行。切记莫要忘了!”

  我望着爹不觉一怔,还未明白过来。

  爹却不再说,头也不回的走了。

  那一刹那间,我觉得好伤感。

  我不知道,爹这一去,我们还能不能相见。

  若太子伏法,大仇得报,爹娘和哥哥姐姐便要投胎去了。

  从此,我们,生如陌路。

  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趁着拥有,当好好珍惜。

  夜色又再一次降临。

  华灯已上。

  白衣将真正的展翅金雁拿出来给我。

  只一眼,我看得出来,白衣打造的金雁与这只真的金雁相比,已见形色不同。

  真正的展翅金雁,更为精巧。

  这是白衣险些用命换来的金雁。

  他作法穿过流沙,又经历无数凶险的机关,终于到达秦陵的地宫。

  地宫非常庞大,亦如天地白昼。

  里面驻扎着数以万计的秦军士兵,也有数不清的绝世宝物。

  当然还有会飞的展翅金雁。

  但金雁却只有一只。

  白衣将金雁抓到后,已无法再忍受地宫里的暗毒。

  他只得耗尽功力,拼命逃了出来。

  他说完,似乎言犹未尽。

  但我未有所觉,以致不久之后,险些酿成大祸。

  展翅金雁在灯光下,闪耀着金色灿灿的光芒。

  白衣关闭了金雁的开关,使得它无法再飞起来。

  我由衷的说:“白衣兄弟,真的谢谢你!”

  白衣一笑媚生,说:“哥哥,我早说了,帮助你,是我心甘情愿的!”

  他每次说这话的时候,神色中都难以掩饰一种暧昧之色,这让我很是心惊肉跳。

  这是一种什么眼神?

  我当然明白。

  只是我是一个“男子”,而他也是男人,难道他也有着殊桃之好?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我和杜三娘,我们彼此扶持,互相关爱,却被世人视为妖孽。

  我的心一阵刺痛。

  白衣见我有些失神,便问了一声:“哥哥,你在想什么呢?”

  我有些慌乱,说:“没想什么。我只是觉得秦陵里有这么多宝物,要是真的让人知道了,怕是要生出祸乱。”

  说这话,我连看他一眼都不敢,低头仔细的看起金雁来。

  白衣说:“这个哥哥可放心,秦始皇陵,只要墓不开,人根本是没有办法进去的。”

  他似心有余悸,又说:“里面实在可怕得不行!”

  我说:“人进不去,你不是进去了么?”

  白衣呵呵笑着,又指着金雁背上的奇怪文字,问我:“哥哥,可认得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我仔细看了看。

  虽然展翅金雁已久,但却丝毫没有绣迹,几乎跟新打造出来的一样。

  金雁背上刻的字大多过于繁复,很是难认。

  但有四个字我却是识得的,这四个字正是:

  驱灭怨灵!

  我不觉心头一动。

  未必这上面还有驱灭怨灵的咒语?

  白衣见我神色惊动,问我:“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我说:“没什么不对。这上面可能有驱灭怨灵的法咒,可惜好多字都不认识。”

  白衣笑说:“这有何难。”

  我惊讶着说:“怎么,你认得?”

  白衣说:“我不认得,但自有人认得。”

  我说:“谁?”

  白衣说:“这个我可没办法说。但我总有办法去找。”

  说着,他收了金雁,一溜烟没入了黑暗当中。

  我甚是苦笑不得。

  这白衣什么都好,但就是过于急躁。

  哪知,他这一去,可是好几天不见踪迹。

  这让我好生担忧。

  毕竟展翅金雁,非同凡物。

  若是露了踪迹,难免多生事端。

  虽然他有武功,又有法力,但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事又不是没有。

  更何况,我最怕他犯了那撞晕的毛病。

  要是他真冒冒失失的撞晕了,说不得叫人家守株待兔,可就得不偿失了。

  又候了两日,白衣仍是没回。

  眼看离七夕又越来越近,我不免好生忧心。

  这寻找杜三娘,怕是又要错过了一年。

  想到杜三娘,我心中酸苦。

  这些天来,被一连串的事给耽误了不少时日,对于寻找杜三娘就荒芜不少,也不知道她会不会怪我。

  就算不怪,我自己都安心不得。

  而原本在我计划中的展翅金雁,太子自从得去了后,好像也没什么动静。

  我当时还以为太子得了展翅金雁,定然会迫不及待的去秦陵召唤百万阴灵。

  哪怕他目前尚不需要阴灵大军,但本着好奇之心,总也应该去尝试一下这召唤术的新奇吧?

  如今看来,我终究是算错了。

  而太子的沉稳无疑也出于我意料之外。

  更让我担心的是,若是待得时日,太子一旦发觉展翅金雁是个赝品,那真就一切功亏一篑。

  我想着好生懊恼,又患得患失,这心里七上八下的终无所定。

  想着想着,我又惊出一身冷汗。

  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危险或许在悄悄形成。

  那就是欺君之罪。

  因为要想抓现太子召唤阴灵的事,惠当初他们必然得事先禀报给皇上知道。

  而皇上一旦知道了,但事情又没有发生,这必然就是欺君之罪。

  而对太子来说,又是诬陷。

  这罪上加罪,惠当初和血红衣必死无疑。

  这样一来,便是我害了他们。

  我只觉得背脊一阵发冷。

  若然真是这样,我可是害了不少人。

  我越想越怕。

  这时,何在跑来问我,可否要转移地方?

  因为我们目前还是官府的通缉犯,为了安全,我得狡兔三窟。

  而何在这些天来也是时刻提高警惕,密切关注着周围的动静。

  他如今这么说,显然是意识到了周围的不安全因素。

  我毫不犹豫,说:“走!”

  我也不能再等白衣了。

  我相信,他要是回来,自然会有办法找到我。

  这一路下去,我都是盘桓于山野之间。

  目的当然是为了躲避官府的搜捕。

  再则当然还可以继续相机盗墓,寻找杜三娘。

  每次挖掘一座墓,得到的宝物我都是毫不在乎的给了何在。

  我仍然给他说了关于“得有所得,失有所失”的道理。

  人贵于不贪,知足尚好。

  何在本分,就这一点好。

  他知道,行善积德,是人之本性。

  只是对我的所作所为,颇为惊异。

  以前为着展翅金雁,根本无暇去盗墓,我不要钱财的“怪异”行为他还不觉得。

  如今这一心于盗墓寻人,他总算看出了问题。

  他忍不住好奇,便小心翼翼的来问我。

  我也不跟他说。

  只是含糊以对。

  何在自知多言,便再不相问。

  自我将他招揽过来,这是他说得最多话的一次。

  以致日后沉默寡言,只做自己本份之事。

  我也不以为然。

  又一日晚,白衣总算寻了回来。

  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找到我的,我问他。

  他说:“闻,我闻得到你的气味。”

  我甚是窘迫。

  幸好这是晚上,否则叫他看到我的窘态,还不知他又是什么表情。

  白衣又将金雁拿出给我,同时取出一方白绫。

  白绫上写有曲曲折折的文字。

  我仍是不识得。

  白衣说:“这便是驱灭怨灵的法咒。”

  我又惊又喜,问他如何得来。

  白衣才“骄傲”的说了。

  原来他拿了展翅金雁,一口气跑到县府衙的师爷那里,将早已拓印好的文字让师爷认。

  还说认得一字一两黄金。

  师爷惊得下巴差点掉了下来。

  他作为师爷,最有本事的事就是识字。

  如今这识得一字便得一两黄金,他做一辈子师爷都得不了这等好处。

  师爷当时还以为是做梦。

  白衣便扯掉他一根胡子,说:“痛是不痛?”

  师爷哪还顾得痛,一把抓了个放大镜照着文字就认了起来。

  哪知认了半天,他才堪堪认得五六个字。

  我不觉笑了出来:“这还好,总算比我多一两个字。”

  白衣也是大笑,笑得像是比我还有意思。

  我倒不敢笑了。

  白衣说:“怎么不笑了,你笑得可是真好看!”

  我白了他一眼,说:“你别说的那么肉麻好不好?”

  以前大雄宝殿这样说我时,我都是尴尬非常。

  现在我总算明白了,越是扭捏,越易惹人猜疑。

  所谓君子之行,在于坦坦荡荡。

  他们说什么,我便应对什么。

  女扮男装,便要装得。

  随后,白衣又说起后续。

  他见那师爷也不识得文字,便干脆又一口气跑去了京城。

  他在京城里不朝别处,直奔翰林院。

  这翰林院里什么都缺,却唯独不缺识文断字的人。

  白衣偷偷潜入翰林院,将备好的拓印置于案桌,然后便躲在屋顶暗角,感同身受的也来个守株待兔。

  等到有翰林学士来时,见了这平白来的白绫拓印,起始不以为意,待瞥了一眼拓印,立时被上面的奇怪文字给吸引了过去。

  这些学士都是胸藏沟壑,举手文墨的饱学之士。

  不大一会,数人联诀,总算将这些文字给读了出来。

  只是这文字内容一旦成型,这些翰林学士见是什么驱灭怨灵的法咒,都惊讶不已,纷纷询问白绫从何而来。

  白衣知道大功告成,于是趁着大伙儿愣神的工夫,将白绫偷了溜出翰林院,又出京城。

  这一来一去,着实花费了好些时日。

  他还洋洋自得,这一回可是一纹银两都没浪费。

  我瞧他得瑟,只觉好笑。

  亏他想得这个法子。

  只是这金雁背上的文字,依他说来,似乎只是驱灭怨灵,却没有什么召唤百万阴灵的法咒。

  我这么一说,白衣也惊觉过来。

  半晌才说:“会不会搞错了?”

  我沉思着,说:“这不可能。既然传说能召唤阴灵,如今有驱灭之术,这足以说明传说中的可能就是真的。”

  白衣却是糊涂了,说:“既然是真的,又怎么没有?”

  我想起展翅金雁的传说,不觉心中一动,便问白衣:“你在秦始皇陵里到底看到几只金雁?”

  白衣神色逶迤,说:“其实只有一只。”

  我瞪了他一眼,当时他可是说好多呢。

  白衣也不好意思了,连忙说:“那我只是说着玩的,实际上真的就这么一只。现在我都觉得奇怪呢!”

  我想了想,说:“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也许秦始皇打造的也就两只展翅金雁,这两只金雁,一只可用召唤阴灵,另一种则可驱灭怨灵。这说明什么?”

  白衣思维甚为敏捷,立时说:“他是害怕万一谁召唤出百万阴灵大军,难以控制,便再造了一只驱灭。”

  我说:“正是这个道理。当然,这也只是我们的猜测,到底是真是假,也得试了才知道。”

  白衣说:“那另一只金雁怎么没看到?秦陵地宫虽然大,但这样飞来飞去的我不可能看不到的”

  我说:“早在秦始皇死后三年,被项羽挖墓的时候,放跑了一只。”

  白衣说:“项羽是谁?”

  我望着他一愣。

  白衣呵呵笑着:“我一时忘了。那只金雁飞哪儿去了?”

  我说:“谁知道?反正飞了几百年,直到三国时,日南太守张善才见到一回。不过也就那一回,才让世人知道了展翅金雁的秘密。”

  白衣惊讶不已,说:“这也太神了吧?飞了几百年,还不得翅膀飞掉啊!我倒要瞧瞧,这金雁是怎么造成的?”

  他将金雁捧在手里看了半天,也没能看出什么名堂。

  这金雁制造得极其精密,实属罕见。

  我又问白衣:“在京城,可听说太子的动静?”

  白衣头也不抬,说:“怎么,有什么不对吗?我倒是没听到有什么动静。”

  我忧心忡忡,说:“到现在太子也没消息,怕是他识破了展翅金雁。”

  白衣说:“不会吧?我可是找了能人巧匠做的,虽然不一样,但起码也是微妙微俏吧?”

  我一时也无法解答。

  白衣又说:“会不会是太子觉得不急呢?”

  我说:“我也这么想过,但太子不急,对我们却是越发不利。”

  白衣望了望我,说:“照你这么一说,我这大老远的跑去皇宫找人认字,会不会将真的金雁给透露出去了呢?”

  我不禁一怔,神色也疑重起来。

  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皇宫里,各皇子勾心斗角,为挫败对手,难免都想尽办法在皇宫各处安插自己的人手。

  这翰林院历来是一朝一政的重要所在,说不得太子早已安插了耳目。

  白衣声音也软弱了些,说:“哥哥,我可不是故意的。”

  我怕他多想,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果然,世间事总是逆料得出。

  白衣在翰林院的拓印内容很快被写成一封密函被人秘密送到了太子的桌前。

  太子见之,大为惊卓。

  他仔细询问当日情形,自然不知道是白衣所为。

  但他很快联想到了我。

  而文种又进一步证实了他的联想。

  文种说:“我试过那白衣少年的力量,他的修为很特别,似乎非人类所长。”

  太子更加惊讶,说:“也就是说他非人类?”

  文种说:“我也不敢确定,但他能穿过流沙层进入秦陵倒有可能。”

  太子想到那两截竹竿扎成的东西,疑惑不解,说:“他就凭这样两截竹竿能穿过流沙层,确实是匪夷所思。而且他还能在布满暗毒机关的秦陵里活着出来,更是令人难以置信。”

  文种说:“但他已耗尽功力!”

  太子冷笑:“这就叫死撑。”

  但他并不知道文种最终救了白衣一命。

  太子的目光落在案头的密函上,又说:“如此看来,他们难道得到的是两只金雁?”

  这个问题,模棱两可,自然没有人能回答。

  但他的幕僚却又提出质疑:“会不会我们得到的是假的?”

  太子疑神疑鬼,越想越觉得自己的金雁或许还真是假的。

  这回还是文种站出来说话了:“要想知道真假,拿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太子一想也是。

  真金不怕火炼,假的东西一拆就穿。

  太子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此刻对文种真是相见恨晚。

  他还在心底暗暗的骂越王勾践,真是瞎了眼,竟然会愚蠢到将这么好的臣子给赐死了。

  若不是文种一副骨头腐烂得吓人,太子真恨不得上前抓了文种的手说:“你真乃良臣也!”

  文种呵呵的笑着,一副白牙森森,吓得太子心惊肉跳。

  他忽然问文种:“如今有两只金雁,一为召唤,一位驱灭,这驱灭的可是怨灵,你不怕?”

  文种不答反问:“你答应我的事什么时候办到?”

  太子说:“我已帮助你在查了,只需查到勾践后人,立马告诉你。”

  原来太子与文种的唯一交易就是帮助文种寻找到越王勾践的后人。

  文种冤死,这心头满恨,欲寻勾践后人偿问。

  或许他生前为勾践臣时,秉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原则,尚无可悔。

  等到他拿了越王勾践赐给他的属镂剑,以为君王尽忠自刎而亡时,那一刻他才幡然悔悟。

  于是他悔不当初,积怨千年而不灭。

  他后悔已晚。

  而事隔千余年后的某朝端王太子,为他相见恨晚,数日后也是悔之莫及。

  原来太子为试金雁真假,真的偷偷赶去秦始皇陵,企图以召唤术召唤秦陵里的百万阴灵。

  这一来,又是歪打正着,正好又入了我的算计。

  当然,这也得多亏文种献策。

  而在暗中,此事早已被血红衣得知秉奏皇上,言道太子召唤世间亡灵,以图逼宫。

  皇上震怒,问:“可有证据?”

  血红衣说:“请皇上微服出巡!”

  就这一日,皇上和太子先后秘密出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妖孽传,妖孽传最新章节,妖孽传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