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悄悄地落下,滴落声由疏而密,惊醒梦中人,远处的雷声滚滚,低沉而急促。
一道闪电划破如墨的夜,惊醒昏睡中的林芝。听见渐渐移动而来的雷声和骤然如暴的雨声,她掀开被子,走近窗边。
还没有靠近纱窗,细微的水珠已经扑面打来,长廊下挂着灯笼,也被风雨吹打的摇摆至熄灭。
又一道闪电划破黑夜,只见如柱的雨泼洒而下,树上一只鸟窝掉落在雨水中,雏鸟悲鸣嘶叫,母鸟落在一旁,后无奈抛下,奋力的穿过雨幕飞走。
林芝呆呆的看着,两息后,再听不见雏鸟的叫声,而一声震撼人心的炸雷如在她头顶般炸响,直吓得她浑身发抖。
又是几声如同炸天毁地般的雷声响起,林芝惊吓中,转身扑到床上把自己埋进被子里,只想摒弃一切声音,可是雷声一道道还是打在她的心头上。
雷声渐息、远去,林芝才松开紧紧抓着的被子,不敢露头,依旧缩在被子里直至慢慢睡去。
次日清晨醒来,浓重的水气夹杂着泥土和草木的香气,浸染这方小院。
林芝走出屋子,抬头朝上望去,一丝金色的光透过云层,落在天边,缥缈的云朵在蓝蓝的天空下显得那样白净。
是个好天气呢!
林芝心里想到。
……
林家在靠近花园的一角开辟出了一块空地,精心修建间宽敞的屋子,专门用作林家子弟习武练身的地方。
林芝虽然是个女儿身,每天早晚也都要在这里,与兄长弟妹们一同习武。林芝自幼就展露出非凡的武学天赋,在林父精心的教导下,一杆银枪在她手中如出海游龙般轻盈。虽因身为女子力量薄弱,但她身形轻盈灵动,速度与灵活性上却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弥补了力量上的不足。
除了林家子弟之外,还有些资质不错的侍女也在这里接受训练,平常林家人外出的时候,她们便是最贴心的护卫。
林父是武官,一手长枪闻名天下,所以林家的儿女都习得一手好枪法。只因林芝的一位武师父是游侠出身,成名技是一手出神入化的双剑,得到他的真传,林芝的双手剑也学得有模有样。得益林家的教导,林芝小小年纪,在武官世家之间,已小有名气,一些家族已经开始悄悄向林家打听,都有诚聘之意。
只是她到底还年幼,还没到为她着急的时候。她上面的几位堂兄们都到了年纪,而且如他们这样的武将家,男孩到十七时,亲事一般都定下了。只是大哥哥林允业的未婚妻要给祖父守孝,只待除了孝服,他们完婚后,立即就要办老二林允文的婚事,也要给老三林允武、老四林允真、老五林允平相看闺女,这许多的事将要办,林母私心里可还没想过她呢。
老大林允业和老三林允武,都是已逝大伯家的小子,和二伯家的老二林允文、老四林允真、老五林允平一样,都是自小便在她的身前养大,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孩儿一般。如林允业这般大的人了,平常还殷殷照顾,生怕他冷热无人知晓,下人照顾不尽心。
林父共有四兄弟,他排行第三,长兄和二兄先后上战场陨落后,几个孩子便都被林父接到身边教养,后来四弟携妻到外地上任驻防,他又将四弟的几个孩子留在了京里,仍旧由林母照顾。
有人笑说林母傻,为伯兄弟们照顾孩子,也有人喜欢林家这样的大家族,觉得兄弟之间这样团结,与家族的延续和壮大再好不过。林允业婚期将近,已经有许多条件不错的人家邀约林母,更有已经相中那三个小子的人家,只待年青人互相相中后,就要办事。
林母已经与林父商量好,待三月三后,就为老三几个相看。
……
三月三,林家子弟完成早练后,回屋沐浴更衣,跟随林父林母前往正堂祭拜敬香。由于京都并非林家祖地,故仅在正堂设置了林氏牌位,以便子孙进行祭拜。
今儿过节,一大家子用过早饭,年长的男孩子们跟着林父走了,林芝与几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一起,跟在母亲身边,母亲要带她们去观里敬香,听法会。
能跟着长辈出门,几个小家伙格外的兴奋,几乎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纸鸢,小脸上满是雀跃之情。受到弟妹们喜悦心情的感染,林芝原本低落的情绪也慢慢消散,看着晴朗的天空,木然的脸上也有了丝笑意。
林母出行低调,除了每个孩子身边跟着一个侍女,随行的武伴也只带了八人。今儿过节,料想必定人山人海,自家也不去什么人多的地方,还是轻车简行的好。
原料到今儿人多,没料到才出门,林家车队便被堵在路口。主路上不知是哪家的车队,长长绵延,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仍没见过完。林芝悄悄探头去看,只见那些驭车的马匹骏逸非凡,随行护驾的武士个个精悍有力,知道这是遇上权贵人家了。她便老实的坐好,看眼身边的弟妹们,倒是没在意停顿时久,都笑呵呵地说着悄悄话。
待主路上的车队过完,林母的头车才动起来。
归元观位于城郊,乃是皇家亲赐的宏伟道观。每逢佳节,民众纷纷前往烧香祈福。为方便百姓前往观内祈福,皇家特颁旨意:无论官职高低,文官须下轿,武官须下马。
因此,等林家到时,只待人下了马车,都由巡役指挥着将马车赶往远远的空地上等待。
林母看看人都齐全,便牵着最顽皮的八弟林允全当先朝观里走去,几个弟妹都由侍女牵着手,老老实实的跟在林母身后,林芝走在最后,小心的护着。
敬完香,广场上法会已经将要开始,林母赶紧带着几个孩子挤进人群,找了个位置,母子几个坐在蒲团上听讲。
三声磬音响起,广场上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一位年长的道长缓步登上高台,先是向四方及众人合手作揖,随后理了理道袍,端坐在高台之上。
林芝便听见他声音洪亮地讲述道教法理,不过是以诙谐幽默的口吻谈论敬畏天地、修身养性的道理。他讲得生动有趣,大家听得有味,遇到有趣之处都纷纷笑出声来。
林芝听得无趣,不由往四周看看,突然看见右侧不远处一个打扮精致的少年,端坐在一位贵妇人身边,神情平静,给人过于沉静稳重的感觉。这个有别活泼跳跃的兄长们的少年,不由令林芝好奇,就多看了他几眼。少年察觉,寻着视线侧过头来,看见林芝,神色平静盯了她一眼,扭过头。
林芝收回视线,端正坐好。只是仍旧好奇,目光不由又滑向那少年,看着少年的侧面,不由呆呆的。
那少年发觉,侧头瞟她一眼,眼中已带有不悦之色。
林芝看见少年眼中不一样的光彩,觉得新奇,愈发专注地望着他,如痴了一般。
不知是否是林芝的行为过于呆傻,少年再不朝她看,端坐在那儿身姿如松。
法会时间不长,结束时林家的几个小的都跳起来,拉了林母要去放纸鸢。林母好声儿的说,吃过斋饭就去。
林芝被弟妹们闹得很,无暇再关注那位少年,帮着母亲哄着弟妹们,随母亲离开时,那少年已不知去向。此后也说不上为什么,眼睛总悄悄在人群中寻找,期盼能再次看见那少年。
只可惜,不知那少年是不是不吃斋饭已经离去,直到她们将要离开时,仍未在人群中见到那人,林芝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随着林母去大殿敬了香油钱,添了香油,母子几人离开大殿时,林芝抬脚出殿门,正抬头间,突然看见几人从对面的殿里出来,其中陪在贵妇身边的正是那少年。
贵妇正与左侧陪同的道长说话,少年一脸的无趣,也正面对着林芝,两人视线不由撞在一起,林芝平静的看着他,但心里那股说不清的感觉,这时踏踏实实的落到了实处。
这时那贵妇也看见了林母,对着林母微微含笑颔首,林母也遥遥略施一礼,然后领着林芝几个朝着山门走去。
不知为什么,林芝跟随母亲自长廊上与站在殿门前的少年错身而过之时,林芝反到不敢看那少年,倒是那少年朝她看过来,林芝察觉,忽然生起一丝羞涩,躲闪着回避他的目光。
一道闪电划破如墨的夜,惊醒昏睡中的林芝。听见渐渐移动而来的雷声和骤然如暴的雨声,她掀开被子,走近窗边。
还没有靠近纱窗,细微的水珠已经扑面打来,长廊下挂着灯笼,也被风雨吹打的摇摆至熄灭。
又一道闪电划破黑夜,只见如柱的雨泼洒而下,树上一只鸟窝掉落在雨水中,雏鸟悲鸣嘶叫,母鸟落在一旁,后无奈抛下,奋力的穿过雨幕飞走。
林芝呆呆的看着,两息后,再听不见雏鸟的叫声,而一声震撼人心的炸雷如在她头顶般炸响,直吓得她浑身发抖。
又是几声如同炸天毁地般的雷声响起,林芝惊吓中,转身扑到床上把自己埋进被子里,只想摒弃一切声音,可是雷声一道道还是打在她的心头上。
雷声渐息、远去,林芝才松开紧紧抓着的被子,不敢露头,依旧缩在被子里直至慢慢睡去。
次日清晨醒来,浓重的水气夹杂着泥土和草木的香气,浸染这方小院。
林芝走出屋子,抬头朝上望去,一丝金色的光透过云层,落在天边,缥缈的云朵在蓝蓝的天空下显得那样白净。
是个好天气呢!
林芝心里想到。
……
林家在靠近花园的一角开辟出了一块空地,精心修建间宽敞的屋子,专门用作林家子弟习武练身的地方。
林芝虽然是个女儿身,每天早晚也都要在这里,与兄长弟妹们一同习武。林芝自幼就展露出非凡的武学天赋,在林父精心的教导下,一杆银枪在她手中如出海游龙般轻盈。虽因身为女子力量薄弱,但她身形轻盈灵动,速度与灵活性上却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弥补了力量上的不足。
除了林家子弟之外,还有些资质不错的侍女也在这里接受训练,平常林家人外出的时候,她们便是最贴心的护卫。
林父是武官,一手长枪闻名天下,所以林家的儿女都习得一手好枪法。只因林芝的一位武师父是游侠出身,成名技是一手出神入化的双剑,得到他的真传,林芝的双手剑也学得有模有样。得益林家的教导,林芝小小年纪,在武官世家之间,已小有名气,一些家族已经开始悄悄向林家打听,都有诚聘之意。
只是她到底还年幼,还没到为她着急的时候。她上面的几位堂兄们都到了年纪,而且如他们这样的武将家,男孩到十七时,亲事一般都定下了。只是大哥哥林允业的未婚妻要给祖父守孝,只待除了孝服,他们完婚后,立即就要办老二林允文的婚事,也要给老三林允武、老四林允真、老五林允平相看闺女,这许多的事将要办,林母私心里可还没想过她呢。
老大林允业和老三林允武,都是已逝大伯家的小子,和二伯家的老二林允文、老四林允真、老五林允平一样,都是自小便在她的身前养大,感情如同自己的亲生孩儿一般。如林允业这般大的人了,平常还殷殷照顾,生怕他冷热无人知晓,下人照顾不尽心。
林父共有四兄弟,他排行第三,长兄和二兄先后上战场陨落后,几个孩子便都被林父接到身边教养,后来四弟携妻到外地上任驻防,他又将四弟的几个孩子留在了京里,仍旧由林母照顾。
有人笑说林母傻,为伯兄弟们照顾孩子,也有人喜欢林家这样的大家族,觉得兄弟之间这样团结,与家族的延续和壮大再好不过。林允业婚期将近,已经有许多条件不错的人家邀约林母,更有已经相中那三个小子的人家,只待年青人互相相中后,就要办事。
林母已经与林父商量好,待三月三后,就为老三几个相看。
……
三月三,林家子弟完成早练后,回屋沐浴更衣,跟随林父林母前往正堂祭拜敬香。由于京都并非林家祖地,故仅在正堂设置了林氏牌位,以便子孙进行祭拜。
今儿过节,一大家子用过早饭,年长的男孩子们跟着林父走了,林芝与几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一起,跟在母亲身边,母亲要带她们去观里敬香,听法会。
能跟着长辈出门,几个小家伙格外的兴奋,几乎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纸鸢,小脸上满是雀跃之情。受到弟妹们喜悦心情的感染,林芝原本低落的情绪也慢慢消散,看着晴朗的天空,木然的脸上也有了丝笑意。
林母出行低调,除了每个孩子身边跟着一个侍女,随行的武伴也只带了八人。今儿过节,料想必定人山人海,自家也不去什么人多的地方,还是轻车简行的好。
原料到今儿人多,没料到才出门,林家车队便被堵在路口。主路上不知是哪家的车队,长长绵延,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仍没见过完。林芝悄悄探头去看,只见那些驭车的马匹骏逸非凡,随行护驾的武士个个精悍有力,知道这是遇上权贵人家了。她便老实的坐好,看眼身边的弟妹们,倒是没在意停顿时久,都笑呵呵地说着悄悄话。
待主路上的车队过完,林母的头车才动起来。
归元观位于城郊,乃是皇家亲赐的宏伟道观。每逢佳节,民众纷纷前往烧香祈福。为方便百姓前往观内祈福,皇家特颁旨意:无论官职高低,文官须下轿,武官须下马。
因此,等林家到时,只待人下了马车,都由巡役指挥着将马车赶往远远的空地上等待。
林母看看人都齐全,便牵着最顽皮的八弟林允全当先朝观里走去,几个弟妹都由侍女牵着手,老老实实的跟在林母身后,林芝走在最后,小心的护着。
敬完香,广场上法会已经将要开始,林母赶紧带着几个孩子挤进人群,找了个位置,母子几个坐在蒲团上听讲。
三声磬音响起,广场上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一位年长的道长缓步登上高台,先是向四方及众人合手作揖,随后理了理道袍,端坐在高台之上。
林芝便听见他声音洪亮地讲述道教法理,不过是以诙谐幽默的口吻谈论敬畏天地、修身养性的道理。他讲得生动有趣,大家听得有味,遇到有趣之处都纷纷笑出声来。
林芝听得无趣,不由往四周看看,突然看见右侧不远处一个打扮精致的少年,端坐在一位贵妇人身边,神情平静,给人过于沉静稳重的感觉。这个有别活泼跳跃的兄长们的少年,不由令林芝好奇,就多看了他几眼。少年察觉,寻着视线侧过头来,看见林芝,神色平静盯了她一眼,扭过头。
林芝收回视线,端正坐好。只是仍旧好奇,目光不由又滑向那少年,看着少年的侧面,不由呆呆的。
那少年发觉,侧头瞟她一眼,眼中已带有不悦之色。
林芝看见少年眼中不一样的光彩,觉得新奇,愈发专注地望着他,如痴了一般。
不知是否是林芝的行为过于呆傻,少年再不朝她看,端坐在那儿身姿如松。
法会时间不长,结束时林家的几个小的都跳起来,拉了林母要去放纸鸢。林母好声儿的说,吃过斋饭就去。
林芝被弟妹们闹得很,无暇再关注那位少年,帮着母亲哄着弟妹们,随母亲离开时,那少年已不知去向。此后也说不上为什么,眼睛总悄悄在人群中寻找,期盼能再次看见那少年。
只可惜,不知那少年是不是不吃斋饭已经离去,直到她们将要离开时,仍未在人群中见到那人,林芝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随着林母去大殿敬了香油钱,添了香油,母子几人离开大殿时,林芝抬脚出殿门,正抬头间,突然看见几人从对面的殿里出来,其中陪在贵妇身边的正是那少年。
贵妇正与左侧陪同的道长说话,少年一脸的无趣,也正面对着林芝,两人视线不由撞在一起,林芝平静的看着他,但心里那股说不清的感觉,这时踏踏实实的落到了实处。
这时那贵妇也看见了林母,对着林母微微含笑颔首,林母也遥遥略施一礼,然后领着林芝几个朝着山门走去。
不知为什么,林芝跟随母亲自长廊上与站在殿门前的少年错身而过之时,林芝反到不敢看那少年,倒是那少年朝她看过来,林芝察觉,忽然生起一丝羞涩,躲闪着回避他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