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趣。”
梵空停顿片刻,须臾后大笑出声:
“道友真是风趣。”
陈易慢悠悠笑问:“不知怎么个风趣法?”
老道扇了扇鼻尖的风,道:“道友有所不知,我这鼻子冲龙玉神兴盛,比狗还灵,道友身上…可没半点妖气。”
“那你身上呢?”陈易忽地反问。
梵空一停,笑得更厉害了,抬手道:“道友原来是被困山中,疑我是妖,想诈我一诈。”
山林野修大多无门无派,游走五湖四海,路遇异象,自然警惕万分,若这时走过一个人来,就更是心中警惕,怀疑那是什么魑魅魍魉,讹上一讹,诈上一诈,让它主动现形,这样的手段,梵空再熟悉不过了。
只见那道人眉头锁起,又问道:“真不是妖?”
“自然不是。”
“你鼻子灵,不闻闻身上真没有妖气?”
老道低头扯衣领嗅了嗅,“满身人味。”
那道人似乎确认到他并非妖怪,便打机锋开玩笑道:“那你是人变作的妖。”
此话一出,老道眉头上抬,顺着这话笑道:
“哈哈,老道我走南闯北,听过虎变作的妖是虎妖、蛇变作的妖是蛇妖,可却没听过人变作的妖。”
“我听过,叫人妖。”
“哈哈,我是人妖。”老道旋即抚掌大笑。
殷听雪瞧了瞧这老道,又瞧了瞧陈易,抓着他的手,心想自己这夫君也太心坏了。
念及此处,她旋即又想,还好自己心善,能跟他互补一下呢。
相逢一场即是缘,彼此说几句玩笑话,互相寒暄过后,梵空再次环视四周,森森的林木朝昏暗天色尽情伸张枝桠,枝繁叶茂,阴翳交错,像是泛着毛刺的漆黑。
风声穿梭林间,给人一种毛骨悚然之感。
“哞。”
青牛叫了一声,不耐地晃着脑袋。
陈易朝它看了一眼问道:“它不舒服?”
梵空往左侧略微站了一步,道:“牛吃了点东西都得倒嚼一遍,无甚奇异,道友还是说回正事吧。”
“是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青牛低下头颅,卖在阴翳处,嘴巴开合间,浮现出段思源惊慌的人脸,但很快又被嚼了回去。
梵空开口道:“被困于此,道友可有什么见解?”
“有点眉目。”陈易道。
“请讲。”
陈易指了指山,“此山山色藏青,春意浓烈,峦头北高南低,山环水抱,正是生气‘聚而不散,行而有止’之地。”
他又指了指地,“而这里十字路口,四通八达,是汇聚之地,迎的是四海人,来的是八方客,而且周围山高,此地地势低洼,正是凡人都知道的聚宝盆。”
之后他又指了指树,“道路两边都是柳树,柳枝性阳,可以镇宅驱邪打鬼,此地的风水当真是好得不能再好。”
梵空看了一遍,他虽不精通堪舆术,但是也能多少看明白,陈易所言非虚。
“这就更让人奇怪,这至福地竟阴气这般浓郁,困住了你我二人?”
“关键就在‘过犹不及’四个字,此地福运兴盛,但盛极必反,只消一点不对,”陈易慢慢道:“就反倒变阳宅为阴宅,叫至福地一下成了鬼王窟!”
“也就是说我们掉进鬼域里了。”梵空疑问道,“是哪里不对?”
那道人取出四尊神像,一尊尊不过三指大小,他托到手心道:
“莫急,且先听我讲个故事。”
……………..
洞窟内,阴风戚戚,吹得三鬼头皮发麻,最前面的段曾氏看向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路,打了个冷颤,他们仿佛被挤入一团厚黑色的轮廓中,前路上不知哪处会延申出一只鬼爪。
段曾氏原想自己一介弱女子,本该走在两个男人后面,前面遇到什么,也能撒丫子拔腿就跑。
可不曾想那小道姑面上人畜无害,内里阴狠毒辣,竟以怕她走丢为名,叫她走在最前面。
洞窟逼仄狭窄,只能容两人并肩而行,朦胧的黑暗颜色并不均匀,似乎矗立着几道阴影,在深处等候着他们。
里面并无灯火,仅有一点微光,可是微光?外面应该已经漆黑一片,这不知哪来的微光…..
脚下道路变得有些湿漉,壁边似生着青藻、乱石丛生,不时有东西剐蹭脚腕,叫段曾氏感到奇怪地发痒。
“李、李叔…这哪里是个头啊,我们得寻到哪个地方才能交差?”
段曾氏颤着声,脚步不禁放缓,想无意间让二人走前面,自己走后面。
但李家父子始终坚定地把段曾氏护在身前,并极有责任心地盯住前方,提防危险。
“大概是走到哪个…十字路口。”李贤略作回忆后道。
“十字路口…”李成行似是若有所思般低下头,随后打了个寒颤。
他的动静不大,但在这万籁寂静的洞窟里,却是让所有人都能听到。
段曾氏停住脚步,压抑住哆嗦问:“李员外想起什么来了?”
身处这种阴森诡谲的地方,若是把话都憋着不说,只怕是死都不知怎么死,眼下最重要的是众志成城,李成行读过书,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稍作犹豫,还是打算和盘托出。
“我听过一个镇上的故事,不是我们本镇人说的,是来过镇上的外地人说的……”
……….
李成行说的事,是外地传进来的,在镇上也流传过一小会,但很快许是怕谤讪镇神,渐渐就不再有人提了。
不是因此事很假,而是因这事太真,事情的正主大家都认识,都有印象,叫贡三牛,四十多岁的汉子,段曾氏还记得是因伤寒而死。
但李成行却听说,此人是自己暴毙死的。
约莫十七年前,南面闹了蝗灾,又遭大旱,据说饿殍满地,走在路上磕到硬的,就都是人骨头。饥民们为了求条活路,就得往北边有粮的地方逃,只是人一多,就吃粮,人一多,就有瘟,北边的许多县令知府,都不肯放粮开城,于是病的病,死的死,人只能逃到更北面,逃到没墙的市镇村落里。
有一对夫妇就是逃荒而来,男的就是贡三牛,他原先是个五口之家,上有爹娘,下有孩子,但路上都病死了,只剩他们两个逃到镇上,而他老婆身体也不好,身上带着病。
这对夫妇虽说人生地不熟,但镇上的人没有排斥他们,给他们分了一两亩闲田,他们很快就安定下来。
新年一到,自然是要拜城隍,一般都是女人去拜神,而男人则去赶集,而他老婆病了,也只能待在家里。
贡三牛集市上忙活一整天,累得头昏脑胀,回到家里,本想着喝完肉粥就歇息,却看见带病在家的老婆给一堆不知哪来的神像上香。
“你这拜的哪路神?”
“…是你爹留下来的神像,我想着是个神就多拜拜。”
天下人拜神就像吃席一样,吃席是左右不过添一双筷子,拜神就是左右不过添三炷香,只要是神,不管来路,就都拜上一拜。
可贡三牛反应很大,他大骂老婆瞎拜神,拿着根竹棍,把老婆抽得体无完肤,皮肉都好似剥落下来。
经此一遭,老婆不敢再拜贡父留下的神像了,都给贡三牛丢进一个杂物房里——神像共有五尊。
很快十几天过去,二人都把这事给忘了,而上元节到了,又是赶集拜神的时候。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镇上热闹非凡,许多人互相递红包,请吃粥,就为讨个喜庆,客人上前,主人会问“吃饱了吗?”若是吃饱,就摆摆手退开,若是没吃饱,就吃一口粥,随后主人会封上一个红包。贡三牛这一日也到处走、到处跑,就为了多收一个红包,多吃一口粥。
镇上人头攒动,摩肩擦踵,十字路口人来人往,贡三牛讨到第四个红包时,听到那人问:“吃饱了吗?”
贡三牛怎么可能说吃饱,吃饱就要不到红包了,赶紧说:“没吃饱。”
那人就递了粥过来,贡三牛就吃了一口,肉很香,虽然质地干柴,但有种猪牛羊都没有的香味,吃在肚子里像是久旱逢甘露,蔓延起一股暖意让贡三牛想起逃荒时第一次吃肉的日子。
他还没来得及讨红包,接着听到一句:“儿,继续吃。”
贡三牛吓得几乎魂飞魄散,拔腿就跑回家里,待换过来后,把事跟老婆说了一遍。
老婆脸色苍白,道:
“你爹不早就死了吗?我们…吃的,又怎会请你吃粥?”
逃荒时能活下来的,十个里有八个都吃过人,说是病死,但都是说给镇上的外人听的。
“我哪里知道?!”
贡三牛打着哆嗦,正月十五,他这是碰到什么了,而且以前都没碰过,肯定有什么缘由。
他努力回想,想来想去,都寻不到异样,记不起自己招惹过哪路鬼神。
接着好一会,贡三牛才猛地想起,前些日子贡父留下的神像,老婆之前还上过几炷香。
“难不成爹的魂寄生在这神像里了?吃了香就跑了出来?”
贡三牛赶忙拿钥匙打开杂物房,从里面寻找起那五尊神像。
杂物房不大,他们的东西也不多,翻了几回,就找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找不到…”贡三牛惊声喊道,“少了一个!”
“错了。”
老婆忽然在身后开口,贡三牛循声拧头过去,黑暗中,老婆身上的皮肉寸寸剥落下来,露出血肉模糊的,被刀割过的面容,在她身边,隐隐约约浮现出他爹、他娘、还有他儿子的惨白模糊的脸……
他们不约而同道:
“是还差一个。”
……….
“还差一个。”
梵空抬起头,看见那道人掌心中只有四尊神像。
“道友这个故事…好生离奇。”他开口道。
那道人托着神像,慢慢道:“平淡的事没人听,离奇的事争着听,人活在事上这般平凡,若不听点离奇的故事,怎么打发茶水?”
“是个好故事,但不知…是个什么故事?”
“鬼域里要讲的故事嘛,自然是鬼故事。”
道人的嗓音飘逸,不置可否,还带着戏谑。
梵空咧了咧嘴,道:“道友莫说笑了,眼下我们身陷这囹圄之地,问的是这事是真是假?”
“鬼域里的鬼故事,”道人勾嘴笑了下,“能是假的吗?”
语气依旧戏谑,不足为信,梵空见这人此刻都还说玩笑话,多半靠不住。
天色已晚,黄昏从边沿逝去,天地彻底阴暗下来,冷风戚戚,丛生的草木层层堆叠,似有什么埋藏在阴影之中,可四周又半点声响也无。
梵空知道,书上常说这大概是魑魅魍魉出没的踪迹…..
而十字路口,也最易遇鬼….
忽然,他拧过头,咧嘴笑道:
“我以为是哪路道友,原来是个道人死后化鬼作祟!”
还不待道人出声反应,梵空背上的金钱剑铿锵出鞘,一道灿金色剑光涌起,横斩开来,道人的身影如云雾般被扯开,连带着那小道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眼前道路一阵空明,似乎更清晰了。
“阿弥陀佛,浪费我时间。”
老道往地上啐了口唾沫,
“原来是牛鼻子死了在这装神弄鬼。”
他旋即继续牵起牛绳,朝着前方而去。
走过十字路口,道路笔直,并无多少弯弯绕绕,沿路两侧林木深深,再没有半点声响,拦路的道人鬼消失得无影无踪,梵空心情轻快,翻着山坡,步子也踏得快了些。
但不消多时,他的脚步又慢了下来。
熟悉…
两侧的景象变得熟悉起来,一切似乎照旧…….
月华撒着大地,翻过山坡,又走到了下坡路,尽头又是一个十字路口,
竟又看到了那道人!
梵空怔愣原地,却只见那道人又一次抬起手来,托着神像带着笑意道:
“还差一个。”
这一章来得比较晚,主要是要思考的内容比较多,而且也要照应前面的线索,但还是更出来了。
新年到了,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梵空停顿片刻,须臾后大笑出声:
“道友真是风趣。”
陈易慢悠悠笑问:“不知怎么个风趣法?”
老道扇了扇鼻尖的风,道:“道友有所不知,我这鼻子冲龙玉神兴盛,比狗还灵,道友身上…可没半点妖气。”
“那你身上呢?”陈易忽地反问。
梵空一停,笑得更厉害了,抬手道:“道友原来是被困山中,疑我是妖,想诈我一诈。”
山林野修大多无门无派,游走五湖四海,路遇异象,自然警惕万分,若这时走过一个人来,就更是心中警惕,怀疑那是什么魑魅魍魉,讹上一讹,诈上一诈,让它主动现形,这样的手段,梵空再熟悉不过了。
只见那道人眉头锁起,又问道:“真不是妖?”
“自然不是。”
“你鼻子灵,不闻闻身上真没有妖气?”
老道低头扯衣领嗅了嗅,“满身人味。”
那道人似乎确认到他并非妖怪,便打机锋开玩笑道:“那你是人变作的妖。”
此话一出,老道眉头上抬,顺着这话笑道:
“哈哈,老道我走南闯北,听过虎变作的妖是虎妖、蛇变作的妖是蛇妖,可却没听过人变作的妖。”
“我听过,叫人妖。”
“哈哈,我是人妖。”老道旋即抚掌大笑。
殷听雪瞧了瞧这老道,又瞧了瞧陈易,抓着他的手,心想自己这夫君也太心坏了。
念及此处,她旋即又想,还好自己心善,能跟他互补一下呢。
相逢一场即是缘,彼此说几句玩笑话,互相寒暄过后,梵空再次环视四周,森森的林木朝昏暗天色尽情伸张枝桠,枝繁叶茂,阴翳交错,像是泛着毛刺的漆黑。
风声穿梭林间,给人一种毛骨悚然之感。
“哞。”
青牛叫了一声,不耐地晃着脑袋。
陈易朝它看了一眼问道:“它不舒服?”
梵空往左侧略微站了一步,道:“牛吃了点东西都得倒嚼一遍,无甚奇异,道友还是说回正事吧。”
“是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青牛低下头颅,卖在阴翳处,嘴巴开合间,浮现出段思源惊慌的人脸,但很快又被嚼了回去。
梵空开口道:“被困于此,道友可有什么见解?”
“有点眉目。”陈易道。
“请讲。”
陈易指了指山,“此山山色藏青,春意浓烈,峦头北高南低,山环水抱,正是生气‘聚而不散,行而有止’之地。”
他又指了指地,“而这里十字路口,四通八达,是汇聚之地,迎的是四海人,来的是八方客,而且周围山高,此地地势低洼,正是凡人都知道的聚宝盆。”
之后他又指了指树,“道路两边都是柳树,柳枝性阳,可以镇宅驱邪打鬼,此地的风水当真是好得不能再好。”
梵空看了一遍,他虽不精通堪舆术,但是也能多少看明白,陈易所言非虚。
“这就更让人奇怪,这至福地竟阴气这般浓郁,困住了你我二人?”
“关键就在‘过犹不及’四个字,此地福运兴盛,但盛极必反,只消一点不对,”陈易慢慢道:“就反倒变阳宅为阴宅,叫至福地一下成了鬼王窟!”
“也就是说我们掉进鬼域里了。”梵空疑问道,“是哪里不对?”
那道人取出四尊神像,一尊尊不过三指大小,他托到手心道:
“莫急,且先听我讲个故事。”
……………..
洞窟内,阴风戚戚,吹得三鬼头皮发麻,最前面的段曾氏看向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路,打了个冷颤,他们仿佛被挤入一团厚黑色的轮廓中,前路上不知哪处会延申出一只鬼爪。
段曾氏原想自己一介弱女子,本该走在两个男人后面,前面遇到什么,也能撒丫子拔腿就跑。
可不曾想那小道姑面上人畜无害,内里阴狠毒辣,竟以怕她走丢为名,叫她走在最前面。
洞窟逼仄狭窄,只能容两人并肩而行,朦胧的黑暗颜色并不均匀,似乎矗立着几道阴影,在深处等候着他们。
里面并无灯火,仅有一点微光,可是微光?外面应该已经漆黑一片,这不知哪来的微光…..
脚下道路变得有些湿漉,壁边似生着青藻、乱石丛生,不时有东西剐蹭脚腕,叫段曾氏感到奇怪地发痒。
“李、李叔…这哪里是个头啊,我们得寻到哪个地方才能交差?”
段曾氏颤着声,脚步不禁放缓,想无意间让二人走前面,自己走后面。
但李家父子始终坚定地把段曾氏护在身前,并极有责任心地盯住前方,提防危险。
“大概是走到哪个…十字路口。”李贤略作回忆后道。
“十字路口…”李成行似是若有所思般低下头,随后打了个寒颤。
他的动静不大,但在这万籁寂静的洞窟里,却是让所有人都能听到。
段曾氏停住脚步,压抑住哆嗦问:“李员外想起什么来了?”
身处这种阴森诡谲的地方,若是把话都憋着不说,只怕是死都不知怎么死,眼下最重要的是众志成城,李成行读过书,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稍作犹豫,还是打算和盘托出。
“我听过一个镇上的故事,不是我们本镇人说的,是来过镇上的外地人说的……”
……….
李成行说的事,是外地传进来的,在镇上也流传过一小会,但很快许是怕谤讪镇神,渐渐就不再有人提了。
不是因此事很假,而是因这事太真,事情的正主大家都认识,都有印象,叫贡三牛,四十多岁的汉子,段曾氏还记得是因伤寒而死。
但李成行却听说,此人是自己暴毙死的。
约莫十七年前,南面闹了蝗灾,又遭大旱,据说饿殍满地,走在路上磕到硬的,就都是人骨头。饥民们为了求条活路,就得往北边有粮的地方逃,只是人一多,就吃粮,人一多,就有瘟,北边的许多县令知府,都不肯放粮开城,于是病的病,死的死,人只能逃到更北面,逃到没墙的市镇村落里。
有一对夫妇就是逃荒而来,男的就是贡三牛,他原先是个五口之家,上有爹娘,下有孩子,但路上都病死了,只剩他们两个逃到镇上,而他老婆身体也不好,身上带着病。
这对夫妇虽说人生地不熟,但镇上的人没有排斥他们,给他们分了一两亩闲田,他们很快就安定下来。
新年一到,自然是要拜城隍,一般都是女人去拜神,而男人则去赶集,而他老婆病了,也只能待在家里。
贡三牛集市上忙活一整天,累得头昏脑胀,回到家里,本想着喝完肉粥就歇息,却看见带病在家的老婆给一堆不知哪来的神像上香。
“你这拜的哪路神?”
“…是你爹留下来的神像,我想着是个神就多拜拜。”
天下人拜神就像吃席一样,吃席是左右不过添一双筷子,拜神就是左右不过添三炷香,只要是神,不管来路,就都拜上一拜。
可贡三牛反应很大,他大骂老婆瞎拜神,拿着根竹棍,把老婆抽得体无完肤,皮肉都好似剥落下来。
经此一遭,老婆不敢再拜贡父留下的神像了,都给贡三牛丢进一个杂物房里——神像共有五尊。
很快十几天过去,二人都把这事给忘了,而上元节到了,又是赶集拜神的时候。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镇上热闹非凡,许多人互相递红包,请吃粥,就为讨个喜庆,客人上前,主人会问“吃饱了吗?”若是吃饱,就摆摆手退开,若是没吃饱,就吃一口粥,随后主人会封上一个红包。贡三牛这一日也到处走、到处跑,就为了多收一个红包,多吃一口粥。
镇上人头攒动,摩肩擦踵,十字路口人来人往,贡三牛讨到第四个红包时,听到那人问:“吃饱了吗?”
贡三牛怎么可能说吃饱,吃饱就要不到红包了,赶紧说:“没吃饱。”
那人就递了粥过来,贡三牛就吃了一口,肉很香,虽然质地干柴,但有种猪牛羊都没有的香味,吃在肚子里像是久旱逢甘露,蔓延起一股暖意让贡三牛想起逃荒时第一次吃肉的日子。
他还没来得及讨红包,接着听到一句:“儿,继续吃。”
贡三牛吓得几乎魂飞魄散,拔腿就跑回家里,待换过来后,把事跟老婆说了一遍。
老婆脸色苍白,道:
“你爹不早就死了吗?我们…吃的,又怎会请你吃粥?”
逃荒时能活下来的,十个里有八个都吃过人,说是病死,但都是说给镇上的外人听的。
“我哪里知道?!”
贡三牛打着哆嗦,正月十五,他这是碰到什么了,而且以前都没碰过,肯定有什么缘由。
他努力回想,想来想去,都寻不到异样,记不起自己招惹过哪路鬼神。
接着好一会,贡三牛才猛地想起,前些日子贡父留下的神像,老婆之前还上过几炷香。
“难不成爹的魂寄生在这神像里了?吃了香就跑了出来?”
贡三牛赶忙拿钥匙打开杂物房,从里面寻找起那五尊神像。
杂物房不大,他们的东西也不多,翻了几回,就找到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找不到…”贡三牛惊声喊道,“少了一个!”
“错了。”
老婆忽然在身后开口,贡三牛循声拧头过去,黑暗中,老婆身上的皮肉寸寸剥落下来,露出血肉模糊的,被刀割过的面容,在她身边,隐隐约约浮现出他爹、他娘、还有他儿子的惨白模糊的脸……
他们不约而同道:
“是还差一个。”
……….
“还差一个。”
梵空抬起头,看见那道人掌心中只有四尊神像。
“道友这个故事…好生离奇。”他开口道。
那道人托着神像,慢慢道:“平淡的事没人听,离奇的事争着听,人活在事上这般平凡,若不听点离奇的故事,怎么打发茶水?”
“是个好故事,但不知…是个什么故事?”
“鬼域里要讲的故事嘛,自然是鬼故事。”
道人的嗓音飘逸,不置可否,还带着戏谑。
梵空咧了咧嘴,道:“道友莫说笑了,眼下我们身陷这囹圄之地,问的是这事是真是假?”
“鬼域里的鬼故事,”道人勾嘴笑了下,“能是假的吗?”
语气依旧戏谑,不足为信,梵空见这人此刻都还说玩笑话,多半靠不住。
天色已晚,黄昏从边沿逝去,天地彻底阴暗下来,冷风戚戚,丛生的草木层层堆叠,似有什么埋藏在阴影之中,可四周又半点声响也无。
梵空知道,书上常说这大概是魑魅魍魉出没的踪迹…..
而十字路口,也最易遇鬼….
忽然,他拧过头,咧嘴笑道:
“我以为是哪路道友,原来是个道人死后化鬼作祟!”
还不待道人出声反应,梵空背上的金钱剑铿锵出鞘,一道灿金色剑光涌起,横斩开来,道人的身影如云雾般被扯开,连带着那小道姑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眼前道路一阵空明,似乎更清晰了。
“阿弥陀佛,浪费我时间。”
老道往地上啐了口唾沫,
“原来是牛鼻子死了在这装神弄鬼。”
他旋即继续牵起牛绳,朝着前方而去。
走过十字路口,道路笔直,并无多少弯弯绕绕,沿路两侧林木深深,再没有半点声响,拦路的道人鬼消失得无影无踪,梵空心情轻快,翻着山坡,步子也踏得快了些。
但不消多时,他的脚步又慢了下来。
熟悉…
两侧的景象变得熟悉起来,一切似乎照旧…….
月华撒着大地,翻过山坡,又走到了下坡路,尽头又是一个十字路口,
竟又看到了那道人!
梵空怔愣原地,却只见那道人又一次抬起手来,托着神像带着笑意道:
“还差一个。”
这一章来得比较晚,主要是要思考的内容比较多,而且也要照应前面的线索,但还是更出来了。
新年到了,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最新章节,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最新章节,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