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北定 第532章 关西分校 正式开学

小说:王师北定 作者:国战史 更新时间:2024-08-07 01:27:43 源网站:顶点小说
  第532章关西分校正式开学

  次日是六月初四,拜别了父亲大人、关东副总督尊远侯吴启爵等人及侯堂、侯昆、霍标等三位特别侍卫,我等四人即搭乘快船,自江户城启航,至六月初五抵达大阪市。将夜宿于大阪市宾馆。

  六月初五傍晚时刻,快船抵达大阪市码头,关西副总督雄远侯龚东贤及特别侍卫李存信已在码头等候中,我等在雄远侯龚东贤、李存信的引导下进住大阪市宾馆。

  六月初六一早,我等六人搭乘一辆马车,自大阪市至京都市,路上我与关西副总督雄远侯龚东贤同座,一路聊天,同时藉以交换看法并了解关西情势。

  自从德川家康开设江户幕府,日本武士即群聚于江户城及其周遭地区,因此关西的情势比较单纯。由于有京都市,关西地区文风鼎盛,京都市拥有相当丰富的历史遗迹,也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镇。

  至于大阪市因其临海的地理位置优越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它曾是日本经济活动最旺盛的都市,也是日本最重要的产业都市,人口数曾经一度超过江户城,所以人们目前将大阪、京都和江户并称为「三都」。

  中午吃便当,由于有小炭炉加温,天气又回暖了,吃起来舒服多了,李存信说道:「标准的日本便当装的饭菜都比较少,这是我们特别交代加量的,饭量才足够吃一顿。」

  我说道:「日本人习惯吃得较少,可能是因为人口太多,社会资源普遍不足,长久养成的习惯,因此日本人相对都较为瘦小,国家有责任让每个人都能温饱。未来人口慢慢调整,将部分日本人迁居到南洋人口稀少的地方,藉以改善生活条件,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渐渐趋近于一致。」

  接近傍晚时刻,马车抵达京都市行馆,我的行馆改到原来京都市行馆的内院,雄远侯龚东贤听从我的劝告,将关西副总督府的主管们都搬到外院办公,与原来的副总督府只是一墙之隔,并不会造成不便,但豪华气派多了。

  我的行馆就是原来的卧室,经过改装之后并不觉得窄小,反而感觉得温馨舒适多了,而且它是个独立的院落,四周都是矮树丛,私密性也够。侍卫的住处就在对面的近处,只有几步之遥。

  一到行馆,兼关西分校主任李谋已在客厅等候中,见礼后李谋说道:「关西分校已经报名完毕,中华青年营、中华少年营各有168、164人报名,早期中华移民比日本人略多,女生偏少只有三成,现在因刚报到完毕正在安置中。」

  我说道:「如此很好呀!这样语言的学习速度将会有改善,你们教职员的压力就较小了。至于女生偏少,这是社会风气使然,只能看能不能慢慢移风易俗改变观念了。」

  在往后的两天里,除了睡觉我等都跟同学们在一起,老实说,上这样的课非常辛苦,人类发展出不同的语言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关西分校与关东分校相似,只是关西分校早期中华移民子弟略多,情况还稍微好一点点。

  次日是六月初九,告辞了关西分校全体教职员学生,我等四人与关西副总督雄远侯龚东贤及李存信一同搭乘马车,自京都市至大阪市。将夜宿于大阪市宾馆。

  一路上我与关西副总督雄远侯龚东贤同座,我说道:「京都市位于京都盆地的北端,东、北、西三面环山,林木苍郁,层峦迭嶂,风景优美,但气温稍冷。

  南面距离大阪市将近100里则是渠道纵横、气候温和、沃土成片。过去这块地方是诸大名的领地,缺少开发,今后应协调各地主,统一开发、连结现有的供水、排水渠道,将可以成为日本的大粮仓。」

  次日告别了雄远侯龚东贤及李存信,我等四人搭乘快船,自大阪市启航,八天之后至六月十七日抵达新达市。夜宿中华兵工厂宾馆。

  经过了八天长途旅行之后,六月十七日傍晚快船抵达新达市中华兵工厂专用码头,我等四人下船后,我依照惯例去接芳兰下班,请黄队长等三人先去宾馆休息、看家人。

  世中看到我俩回来高兴地扑向芳兰,嘴里叫着妈妈…妈妈…,还不忘叫了一声爹爹,这个做爹爹的没什用,但是爱他分毫不差,他应该会感受到的。

  次日是六月十八日,我等四人陪芳兰上班,视察中华兵工厂,主要是讲解并开始试作1,200匹马力蒸汽机。到了会议室,几位副厂长及一般机械组组长刘凯成等人、蒸汽机组组长宋实昆等人,都已到齐正等候中。

  厂长黄芳兰首先报告:「这次西班牙商团得标的缝纫机制造及新洛特-加龙省别自治市得标的手摇式抽水唧筒组制造,都将建厂于新洛特-加龙省别自治市,现在都在整地中,他们是希望能获得新洛特-加龙省别自治市的优惠待遇,又可获得中华兵工厂的就近技术支持。

  至于玻璃制品及镜子的制造,由于技术太过于敏感,保密不易,所以徽商选择建厂于靠近山区的新屋市,新屋市知府沈光文高兴得不得了,特地免费为徽商找寻建厂用地,现在也已经在整地中。

  本厂与各个厂家的约定是,本厂现有生产能力将继续做下去,以免浪费了国家的投资,但是将结束民生方面的新投资,除了玻璃制造涉及国防工业,将继续有限的投资外,其他两种技术本厂都将慢慢地收起来。」

  接着我开始介绍我带来的十八张1,200匹马力蒸汽机的设计图,一开始是三张美工图,由各个角度透视1,200匹马力蒸汽机的外型,大家都被其复杂的设计镇摄住了。

  我说道:「没错,1,200匹马力蒸汽机已经算是大型发动机,其控制及安全机构要比500匹马力蒸汽机多一倍以上,这样才足以保证它能够依照我们的设计,安全地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对于每一部大型的机器,我们都要存着敬畏之心对待它,它才会平稳地、持续不断地、安全地为我们提供服务。」

  介绍完1,200匹马力蒸汽机的外型结构,我请各位高级主管可以去忙自己的工作,以下我要开始每一个细部结构的介绍,高级主管就可以不必事必躬亲了,由负责这项工作的同仁掌握住技术即可。

  接下来芳兰要回家给世中喂奶,因此首先离开,其余几位副厂长也陆续离开,我就一步步慢慢讲解,芳兰回去之后又回来继续听讲,我讲完之后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好一会了,确定大家都没问题了,我要大家先试做一部,过些时候我会再来,没问题了再继续,说完告辞大家,我等就陪着芳兰急急赶回家。

  还没回到家,就看见姨娘牵着世中到了路口,出来寻找妈妈了,看到妈妈他就兴奋得又叫又跳,有娘的孩子真幸福,有一个思思念念的目标,心理就是有所寄托。我看林足对岳母也一样,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不时的跟前跟后,也是从不厌倦。

  次日我等四人搭乘快船,自新达市启航,预计三天之后,至六月二十一日返回马尼拉。这又是一趟一个多月的旅程,国家的领地扩大了,幅员辽阔每出一趟门就是动辄一个月,还好现在国家的运作比较像诸侯分封制度,自由度较大,若是郡县制度就不晓得要积压多少重要公事了。

  历史上第一个实施郡县制度的秦始皇,每次出巡都要快马递送公文给他批阅,依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大意是:「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一路劳顿,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秋七月,行至有名的沙丘平台,秦始皇驾崩,享年五十岁。」

  秦始皇与战国时代的伟人赵武灵王,死在同一地点。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恐天下有变,乃秘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所至,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车中可其奏事,独胡亥、赵高及宦者五六人知。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于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名将蒙恬,赐死。

  这是秦只历经二朝而亡的主要原因,史称「沙丘之变」。

  赵武灵王二十八年禅让太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何本为公子,赵武灵王因宠幸其母吴娃,立其为太子,罢免了原太子章为安阳君,派田不礼为相辅佐。赵武灵王仍主持国家军事,赵惠文王三年,赵武灵王攻灭中山国。

  赵武灵王回国和赵惠文王出巡沙丘,分宫而居。赵章和田不礼带领他们的党羽作乱,诈用赵武灵王的命令召惠文王,赵惠文王遂与赵章作战。公子成和李兑从国都邯郸赶来平乱,击败赵章,杀田不礼。

  赵章逃到赵武灵王宫中,赵武灵王接纳了他。公子成和李兑包围了赵武灵王宫,杀死赵章。公子成和李兑商量:「因为赵章的缘故而围攻赵武灵王,休兵的话,一定会被赵武灵王灭族。」于是继续围困。

  对宫中人说:「后出来的人灭族。」宫中人都逃了出来,独赵武灵王逃不出来,又找不到食物,把树上的小鸟都掏出来吃了,过了三个月左右,在宫中饿死。

  一代英雄赵武灵王被围饿死宫中,享年65岁,史称「沙丘之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王师北定,王师北定最新章节,王师北定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