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人家 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兵

小说:皖东人家 作者:古占 更新时间:2025-07-11 20:23:16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医院抽调了一批人员参加营建工作,成立了材料组、运输组、工程监督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

  炊事班扩充为九个人,除了司务长和班长以外,其余七人均为新兵。其中,女兵六人,只有玉军一人为男兵,所以由玉军临时负责给养员工作,和司务长住在一起。

  玉军的工作需要每天骑自行车到市里采购,但他不会骑车,便不分白天黑夜开始练习,两天后就骑车进城采购了。

  部队驻地离城区约十公里远,玉军早饭后,第一次骑车上路,觉得还行。

  但回来时,由于车上捆着采购的物品,玉军就觉得这车子不听使唤,晃晃悠悠,经常呈“S”行驶,好在马路上车不多,也无大碍。

  突然,前面来了几辆拉煤的大货车,玉军下意识地想把车尽量向右侧骑,不知什么原因,车子反而向路中间冲过去,撞到后面急速行驶的大客车的前方外侧。虽然大客车紧急刹车,但还是把他撞到路旁的一颗大树上摔倒沟里。

  大客车司机将玉军送到部队,玉军一再强调是自己的责任,申明自己没事,休息一下就好了,不要耽误旅客的时间。

  第二天,汽车客运站来人看望玉军,还送来了慰问品,玉军说自己只是擦破了一点头皮,现在已经没事了,感谢他们前来看望。

  其实,他两条腿局部已经出现发紫现象,右小腿已经肿了,但拍片子检查,骨头没事,可能是皮下出血所致,没有大事,休息几天就好了。他觉得都是自己的责任,没必要跟人家说这些。

  玉军除了承担给养员工作,继续负责烧火、洗碗、洗菜和食堂卫生等。每天早早起床生火、搞卫生,采购回来就到伙房干活,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周日上午,玉军从市里采购回来,出了许多汗,便拿了一个毛巾,裹着一个肥皂盒,去机关大院洗澡。

  刚到机关办公大楼附近,一位首长模样的军官喊住了他:“过来,你刚才举手是给我敬礼吗?”

  玉军很诚实地回答道:“不是,我刚才头皮痒痒,挠头来着。”

  “你是哪个单位的?”

  “我是医院营建炊事班的。”

  “见了领导为什么不敬礼?”

  “我没注意。”

  首长听了很气愤,便对迎面过来的一位年轻的军官说:“把他带到值班室,让他们院长过来领人。”

  那位军官问:“首长,我跟院长怎么说?”

  “就说他们的战士走到我面前一举手,我以为是给我敬礼,随即回了一个。实际上,他是头皮痒痒在挠头,没有给我敬礼,让他们院长过来,把人领回去,加强对战士的教育和培训,见到领导必须敬礼!”

  “是,首长,我一定照办。”

  院长把玉军领出来后问他:“你见到参谋长为什么不敬礼?”

  玉军道:“我不认识他。”

  “是领导你就应该敬礼。”

  “当时我脑子走神了,没注意。”

  “你就说是敬礼了不就完了,为什么要扯头皮痒的事?”

  “我当时有点紧张就实话实说了。”

  “你这一紧张不要紧,我还得要给首长做检讨。”

  “对不起,我下次注意。”

  “好了,去洗澡吧。”

  七月二十八日夜间,唐山发生了大地震,部队驻地震感强烈,工地所有人员全部跑到室外过夜。

  第二天,部队调来一批小型简易帐篷,集中在伙房西南方统一安装,一共八排,每排四个帐篷,每个帐篷住四人。

  前五排住的全部是女兵,基本上都是刚入伍的“后门兵”,玉军住在第六排第二个帐篷,五六排之间的间距虽然大一些,但晚上还是不明显。

  夜里,玉军上厕所时,由于怕影响别人,所以没有开灯。

  回来时就直接上了床,没想到床上有人,紧接着就是一个女兵的尖叫声,吓得他赶紧下床朝外跑,以为是自己进错了帐篷。

  这个女兵的尖叫声,惊醒了帐篷里的其他几位同志,有人拉开灯,这个女兵一看,发现这里除了她,其他三个都是只穿着裤衩的男兵,这才意识到,是她上厕所回来进错了帐篷,赶紧披上衣服,尴尬地离开了。

  玉军跑出来,经反复辨认,觉得自己没错,正在感到困惑的时候,见炊事班的女兵张小芳从里面走出来,俩人谁也没说话,便回到各自的位置。

  天刚蒙蒙亮,炊事班的几个新兵都很积极,早早就开始忙起来。不一会,班长过来,就拍了一下玉军:“你这军装是谁的?”大家一看,他穿的是女军装,便都笑了起来,很快,张小芳发现自己穿的是男军装,俩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立即回帐篷换了衣服。

  回来后,班长把玉军喊到一旁:“玉军,这是怎么回事?”

  玉军把夜间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班长,伙房的几个女兵听了,乐得不行。

  为了避免这类尴尬事再次发生,玉军找到工地的木工房,请他们做了八个木板,用毛笔在木板上写了序号,立在每个帐篷的醒目处,便于大家识别。

  此后,炊事班的战友们常拿此事开玩笑,弄得俩人都不好意思。

  为了解决建材紧缺问题,需要经常请市里的领导过来聚会,所以,伙房招待任务很重,指挥部专门抽调四名形象比较好的女兵,负责营建接待和招待工作,院长要求她们,将每次招待剩下的烟酒全部退还给玉军统一保管。

  八月上旬,医院要举办卫生员培训班,玉军虽然参加过代培,但时间太短,没学到多少东西,所以,也想参加。

  他和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但领导说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希望他明年再参加,玉军表示服从组织安排,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炊事班的张小芳和另外一位女兵被批准参加培训班,张小芳知道玉军未被批准后,安慰他说:“领导重用你,是好事,说不定将来能提干。”

  玉军道:“我还是想学点技术,到什么时候都有用。”

  “我也是这么想,但你们男兵少,你这活女兵干不了,所以,领导也为难。”

  “没事,明年还有机会,毕竟还年轻。”

  “你哪一年的?”

  “五八年的,你呢?”

  “我是五七年的,比你大一岁,听口音,你好像是安徽人吧?”

  “是的,安徽迪安的。”

  “我是江苏宝应的,离安徽天长很近,我们应该算是半个老乡。”

  “这儿今年去你们那征兵了?”

  “没有,和你一样,也是“后门兵”,听说你有个亲戚在军区卫生部?”

  “是的,算不上亲戚,但两家关系很好,就跟亲戚一样,你呢?”

  “我叔叔在军区后勤部,我过来帮他带孩子,这次正好有机会,就让我当兵了。”

  张小芳走后,炊事班没有增加人员,显得人手紧张,玉军主动协助班长切菜,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但他没想到切菜是个技术活,第一次就把手切破了,班长赶紧带他到医务室包扎了一下。

  回来路过工地广播室时,宣传组的赵干事喊住了他:“听说你擅长鼓捣一些电器?”

  玉军道:“擅长谈不上,就是喜欢。”

  赵干事道:“广播室的设备出了点问题,你能不能给看看?”

  “我可以试一试。”

  玉军仔细检查后发现,设备输出插座和插头接触不良,他用酒精除去锈迹和污物,又可以正常播出了,赵干事感到很高兴。

  玉军离开时,赵干事追出来问他:“听说招待剩下的烟酒都放在你那里,那些已开瓶没喝完的酒留着干什么用?”

  “院长只说让我统一保管,没说干什么用。”

  “我睡眠不好,要是睡前喝上两口,就容易睡着,能不能给我来一点?”

  “没问题,现在我就给你拿。”

  “别,晚上方便的时候我再过去取。”

  安全保卫组的曹卫东,是七五年兵,长得又高又壮,领导让他带着两个新兵负责营建的门卫工作,他仗着自己的父亲是驻地革 委会的一个部门领导,经常欺负新兵,特别是女兵。

  他纠集几个本地入伍的男兵,晚上以防火防盗为名,搞什么安全巡逻,领导不知他的真实目的,觉得是好事,表示支持。

  一天晚上,曹卫东带着这几个人,来到四个招待员住的帐篷,抓住帐篷一边使劲摇晃一边喊:“地震了!地震了!”

  吓得帐篷里的人全部跑出来,女兵们基本上都是穿着内裤和乳罩,只有一个没穿乳罩的还正好站在灯光下,这几个坏小子立即围过去,惊慌失措的她这时才发现了问题,赶紧双手捂住胸前回到帐篷穿了衣服,又慌忙跑出来。

  吃早饭的时候,大家都在议论,昨夜究竟地震了没有?只有负责招待的那四个女兵,异口同声地说:确实地震了。

  曹卫东知道营建招待剩下的烟酒都放在玉军那里,晚上巡逻时,让玉军打开那个房间,说要检查防火防盗问题,玉军只好打开让他们检查。

  曹卫东见有那么多半瓶的酒和半盒的烟,便让那几个人一人拿了一些,玉军怎么拦也拦不住,只好让他们拿走了。

  玉军把这事告诉了司务长和院长,由于院长认识他父亲,所以没有追究,但司务长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曹卫东因此怀恨在心。

  玉军每次采购回来,他都在门口把着,要求他下车,由于院内是凹凸不平的沙子路,玉军骑车技术一般,带着东西下车后再上去很费劲,只好推着车走到很远的伙房。

  营建门卫一直是粗放式管理,从没要求骑车人下车,玉军知道,这显然是在刁难他。

  有一次,玉军准备骑车出去采购,发现自行车前后胎都瘪了,他仔细一看,原来被人扎破了,怀疑是曹卫东干的,便推着车子找他理论:“曹卫东,这是不是你干的?”

  曹卫东指着玉军道:“你个新兵蛋子,凭什么说是我干的?你是左眼看见了还是右眼看见了?”

  “不是你干的就好,我希望你不要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损人的事我不干,但利己的事我倒是感兴趣,这样吧,你每天给我送半瓶酒、半盒烟,我可以加强巡视,保你平安无事。”

  “你休想!”

  曹卫东虽然没直接承认,但话里话外,已经说明就是他干的,玉军只好推回来,自己修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皖东人家,皖东人家最新章节,皖东人家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