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浩荡人心的大战叶无坷并没有能及时参与,他赶到战场的时候胜负已分。
直到将黑武在屈渤的南院兵力分开切割之后,人们才发现大宁的攻势不只是表面看起来的四支雄兵。
大将军唐匹敌在左,大将军夏侯琢在右,大将军澹台压境在后。
陛下亲自率领精锐猛攻正中。
可实际上还有一支队伍在,配合着大将军澹台压境的重甲推进,将黑武后军大将军彼得洛的六七万兵力打的七零八散。
这支队伍,就是叶扶摇率领的那支万余人的骑兵。
除此之外,合围过来的还有漠北各部族的队伍,每支队伍人数都不算多,但加起来也有数万人马。
更何况还有屈渤那十万狼骑也在,打的也是黑武后军。
然而胜负并不是如此简单,天平往哪个方向偏移只在毫厘之间。
其实,黑武汗皇阔可敌正我猜测的并没有错多少。
大宁皇帝之所以亲自上阵,之所以如此冲锋,正是因为宁军只能打快。
如果一天之内不能破敌,第二天黑武散乱的大军就能集结起来。
阔可敌蛮的那支北院大军其实也并没有被全歼,唐匹敌要赶往执子山支援皇帝,不可能与阔可敌蛮的大军久战。
阔可敌蛮的队伍之所以来的晚了,完全是因为中了唐匹敌的计策。
唐匹敌在北疆布局,让阔可敌蛮以为他已经身陷重围。
大将军先让夏侯琢带兵往渤海方向迂回,打掉了阔可敌蛮安排的运粮队伍截断其粮道。
然后让澹台压境分兵打着夏侯琢的旗号往东方穿插,让阔可敌蛮认为夏侯琢的那支军队已经向东意欲合围。
紧跟着唐匹敌让来自草原的骑兵与漠北已经投靠大宁的诸国军队向北进攻,分散多点,给阔可敌蛮错觉,让他认为我宁军何止十万人马。
草原诸部的骑兵配合澹台压境的另外一部分兵力,在漠北其他诸国接连开战。
阔可敌蛮错认为宁军这次是倾力而出,唐匹敌带着的绝非十万人马而是举国之兵。
唐匹敌这时候带着主力大军出现在阔可敌蛮正北,让阔可敌蛮以为他要将黑武北院大军彻底围困在大宁北疆。
阔可敌蛮没有粮草,又发现四面八方皆是宁军的队伍。
他不敢向北正面突围去打唐匹敌,于是只能按照唐匹敌的预计往西突破再往北逃窜。
唐匹敌见阔可敌蛮中计,于是下令草原诸部的骑兵沿途不断袭击骚扰阔可敌蛮的北院大军。
不给阔可敌蛮任何喘息之机,逼着黑武北院大军一直狼狈逃窜。
然后唐匹敌立刻率军北上。
阔可敌蛮手里有五十万北院大军,而唐匹敌手里满打满算只有十万兵。
如果他不需要赶往执子山救援皇帝陛下,那他当然也可以设计将北院这五十万大军寻机歼灭。
等他北上之后,阔可敌蛮尚未察觉出他已中计,带着那支狼狈不堪的北院大军绕路向西,多走了上千里才绕过来。
在阔可敌蛮距离执子山不到百里,马上就能与阔可敌正我会和的时候,宁帝破阵成功。
而被伏击的黑武后军大将军彼得罗夫那六七万精锐,接连被追杀之后逃回去的连五千人都没有。
大宁皇帝陛下将最优势的兵力布置在北方,为的就是截断黑武汗皇阔可敌正我的退路。
但人力终究不能把天机算尽。
这一战还是让阔可敌珈逻逃了。
阔可敌蛮的几十万狼狈之兵急匆匆赶来,这场必将铭记史册的战役已经结束。
南院五十万大军被宁军十万人和屈渤军十万切开分割,打到后来已经完全没有了指挥。
宁军十万人还分兵五路进攻五十万敌人的这种胆魄,也注定了会让宁帝李叱永远被标记在战争史的最高处。
待阔可敌蛮到了,宁军已经后撤。
这一战,大宁斩敌超过二十万,还有数万降兵,大将军唐匹敌下令一个不留,尽数在执子山下斩首,也算是给阔可敌正我做了陪葬。
南院精锐五十万损失大半,这还不包括伤兵在内。
而北院出征时候的六十万大军,回到黑武的时候已经不足三十万,其中七八万是因为南下路上减员,七八万人被唐匹敌诱敌分散之计所杀。
剩下的都是非战斗减员,一路向西逃跑的时候队伍想控制都控制不住,每日都有大量逃兵,还有不少人饿死半路。
这一战之后,黑武十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余力南下。
对于大宁来说更大的收获就是陛下阵斩黑武汗皇,二皇子槊挑黑武七名皇子。
自此之后,黑武必将陷入争权夺利的内斗。
阔可敌珈逻看似是个赢家,回去之后争夺皇位最具优势,可黑武局势复杂,她想坐稳江山也没那么容易。
以此估计的话,就算再有十年,前后二十年内黑武都缓不过来。
而大宁因为此战大胜将会迎来一场连续二十年的上升期。
用这二十年,大宁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掉周边的其他隐患。
二十年后,大宁国力就算不能彻底超越黑武,可黑武再敢南下,只怕更无胜算。
这一战,才是大宁皇帝李叱为中原打下来的真正的立国之战。
这一战中少见的有些不满足的就是叶扶摇叶无坷两兄弟。
叶无坷没能抓住那第二个银面人,叶扶摇没能将阔可敌珈逻追杀。
这两兄弟,多多少少都有些闷闷不乐。
明明都立了大功,却谁都不能真正开心起来。
宁军大营。
叶无坷坐在大营木墙上看着远处的尘烟阵阵在发呆,他看到的地方就是阔可敌蛮那残兵败将退走的地方。
如今宁军士气正盛,阔可敌蛮怎敢恋战。
就算他有一雪前耻之心,也无一雪前耻之力。
若非是现在情况依然复杂,漠北诸国未定,屈渤时局不稳,还轮得到他想一雪前耻?
难道大将军唐匹敌就没有遗憾?
若是能再多给他五万人,他绝对能将阔可敌蛮那数十万北院兵全都埋在漠北沙海。
只是人生总是如此,凡事不可太满。
坐在木墙上的叶无坷看着远处的尘烟逐渐消散,心中压抑着的事却始终不能缓解。
就在这时候大哥叶扶摇登上木墙,离着还有几步远的时候抛给叶无坷一壶酒,叶无坷一伸手把酒壶在半空之中摘下。
“看你样子好像输了什么。”
叶扶摇在叶无坷身边坐下来:“但以你性格,就算输了什么也不该如此在意。”
叶无坷噘嘴:“哪有谁输了不在意的。”
叶扶摇:“从小到大你都不在乎输赢。”
叶无坷:“那是和你,和自己人。”
叶扶摇笑了笑。
叶无坷道:“你要是心里爽,你也不会拎着酒来找我。”
叶扶摇:“我要是不爽,更不会拎着酒来找你。”
他看向远处那隐隐还有烟尘的地方。
“我不是因为没能截杀珈逻而不爽,而是因为不能追击阔可敌蛮而不爽。”
叶无坷道:“你明知道不能。”
叶扶摇道:“明知道不能,还是不爽。”
宁军已经连续作战多日,叶扶摇那支队伍更是千里迢迢急行军来的,大将军唐匹敌的兵马赶过来就直接决战,所有人都需要休息。
阔可敌蛮不是碌碌之辈,阔可敌珈逻狡诈之极。
阔可敌蛮上过大将军唐匹敌一次当之后,虽会有挫败之感但对这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
执子山再往北的地方大宁不熟悉,斥候都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再往北就是黑武的主场,他们北院南院加起来还有不少能战之兵。
更为主要的是......哀兵莫追。
黑武汗皇被杀,要是再紧追不舍难免会激起黑武人的悲怆决心。
凡事皆有度。
这句话叶无坷听过,叶扶摇也听过。
“其实我知道你还有什么不爽。”
叶无坷喝了一口酒后说道:“这次征战,最为出彩的还是当初的那些大将军们,其次是二皇子殿下。”
叶扶摇没有回答。
可对于常有争胜之心的他来说,这确实是他不爽之处。
他算是很出彩的年轻人了,带着一支队伍千里迢迢急行军绕到了黑武大军背后奇袭。
如果没有他的话,陛下在执子山那一战未必能轻松取胜。
然后他配合大将军澹台压境将黑武后军六七万人几乎杀了个干干净净,这军功已经大的让人羡慕不已。
可他不满意。
叶扶摇看了弟弟一眼:“你不爽......”
叶无坷耸了耸肩膀:“确切说不是不爽,是不甘。”
叶扶摇点了点头:“现在人人都不怀疑二皇子,唯独是你心里解不开这个结。”
叶无坷:“曌蕤在执子山中故意引走我们,必然是在为某个人脱身而争取时间,二皇子有机会离开执子山回到他的麒麟游骑队伍里,只要能证明他此前不是一直都在麒麟队伍中就可以了。”
叶扶摇:“那你怎么证明他不在军中就是在执子山?”
叶无坷:“如果你不是领兵从执子山北侧绕过去攻了黑武后路,那你猜是谁从那绕过去?屈渤十万狼骑如果不是跟着你冲杀,那是跟着谁冲杀?”
叶扶摇微微摇头不做评判。
良久之后,叶扶摇道:“我相信陛下始终是那个磊落光明的陛下,若二皇子真的有图谋陛下不会坐视不管放任自流。”
叶无坷道:“若陛下也看不准呢?陛下不是神,他也无法确定二皇子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总不能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就给二皇子定罪,做父亲的,不能在儿子没有犯错证据的时候就说他错了。”
叶扶摇看向弟弟:“不要太执迷。”
叶无坷道:“人总是得较真。”
叶扶摇道:“你该明白,这次大战之后二皇子归国便是天大的英雄,他连斩黑武七名皇子,还重伤了阔可敌正我,这会让大宁举国振奋!你回去之后若还敢查他,你可知道会有多少凶险?一个不慎,你就会从人人敬仰的叶千办变成人人唾骂的卖国贼!”
叶无坷:“可我不能就这么随波逐流。”
叶扶摇道:“我没有让你随波逐流,只是让你别那么执拗,最起码,别在表面上就让人看出来你在针对二皇子。”
叶无坷:“我知道。”
叶扶摇:“陛下可能有所察觉,正如你所说,陛下让二皇子来北疆或许就是想考验一下他,以此来确定二皇子是否真有谋逆之心,这件事陛下会留心,毕竟那是他的儿子,你......最好回去后就暂时忘了这件事,等过一阵子再说。”
叶无坷道:“我不会冒失的。”
叶扶摇:“你就不听话。”
叶无坷抬起头看向远处夕阳:“不听话的人不讨喜,较真的人也不讨喜,可是......”
他微微摇头。
叶扶摇在他肩膀上拍了拍:“相信陛下。”
叶无坷嗯了一声后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是不是因为我太过先入为主,对二皇子已有成见?”
叶扶摇:“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叶无坷再次沉默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叶扶摇起身拉了他一下。
“我知道你什么性子,总得去证明了你才会停下,证明你对了你不会得意,证明你错了你却会内疚,归根结底,这世上难办的事都是傻人在办,真被人人都讨厌了,傻人连辩解都不会......”
他拉起叶无坷。
“你哥不爽,只是因为我还没到你做什么错事我都能扛住的地步,还没到你就算要被千刀万剐,我舍弃一切也能换你平安的地步,可是啊......就算我还没走到那么高得到那么多,你想做什么我也会由着你。”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干吧,大不了我们回村。”
直到将黑武在屈渤的南院兵力分开切割之后,人们才发现大宁的攻势不只是表面看起来的四支雄兵。
大将军唐匹敌在左,大将军夏侯琢在右,大将军澹台压境在后。
陛下亲自率领精锐猛攻正中。
可实际上还有一支队伍在,配合着大将军澹台压境的重甲推进,将黑武后军大将军彼得洛的六七万兵力打的七零八散。
这支队伍,就是叶扶摇率领的那支万余人的骑兵。
除此之外,合围过来的还有漠北各部族的队伍,每支队伍人数都不算多,但加起来也有数万人马。
更何况还有屈渤那十万狼骑也在,打的也是黑武后军。
然而胜负并不是如此简单,天平往哪个方向偏移只在毫厘之间。
其实,黑武汗皇阔可敌正我猜测的并没有错多少。
大宁皇帝之所以亲自上阵,之所以如此冲锋,正是因为宁军只能打快。
如果一天之内不能破敌,第二天黑武散乱的大军就能集结起来。
阔可敌蛮的那支北院大军其实也并没有被全歼,唐匹敌要赶往执子山支援皇帝,不可能与阔可敌蛮的大军久战。
阔可敌蛮的队伍之所以来的晚了,完全是因为中了唐匹敌的计策。
唐匹敌在北疆布局,让阔可敌蛮以为他已经身陷重围。
大将军先让夏侯琢带兵往渤海方向迂回,打掉了阔可敌蛮安排的运粮队伍截断其粮道。
然后让澹台压境分兵打着夏侯琢的旗号往东方穿插,让阔可敌蛮认为夏侯琢的那支军队已经向东意欲合围。
紧跟着唐匹敌让来自草原的骑兵与漠北已经投靠大宁的诸国军队向北进攻,分散多点,给阔可敌蛮错觉,让他认为我宁军何止十万人马。
草原诸部的骑兵配合澹台压境的另外一部分兵力,在漠北其他诸国接连开战。
阔可敌蛮错认为宁军这次是倾力而出,唐匹敌带着的绝非十万人马而是举国之兵。
唐匹敌这时候带着主力大军出现在阔可敌蛮正北,让阔可敌蛮以为他要将黑武北院大军彻底围困在大宁北疆。
阔可敌蛮没有粮草,又发现四面八方皆是宁军的队伍。
他不敢向北正面突围去打唐匹敌,于是只能按照唐匹敌的预计往西突破再往北逃窜。
唐匹敌见阔可敌蛮中计,于是下令草原诸部的骑兵沿途不断袭击骚扰阔可敌蛮的北院大军。
不给阔可敌蛮任何喘息之机,逼着黑武北院大军一直狼狈逃窜。
然后唐匹敌立刻率军北上。
阔可敌蛮手里有五十万北院大军,而唐匹敌手里满打满算只有十万兵。
如果他不需要赶往执子山救援皇帝陛下,那他当然也可以设计将北院这五十万大军寻机歼灭。
等他北上之后,阔可敌蛮尚未察觉出他已中计,带着那支狼狈不堪的北院大军绕路向西,多走了上千里才绕过来。
在阔可敌蛮距离执子山不到百里,马上就能与阔可敌正我会和的时候,宁帝破阵成功。
而被伏击的黑武后军大将军彼得罗夫那六七万精锐,接连被追杀之后逃回去的连五千人都没有。
大宁皇帝陛下将最优势的兵力布置在北方,为的就是截断黑武汗皇阔可敌正我的退路。
但人力终究不能把天机算尽。
这一战还是让阔可敌珈逻逃了。
阔可敌蛮的几十万狼狈之兵急匆匆赶来,这场必将铭记史册的战役已经结束。
南院五十万大军被宁军十万人和屈渤军十万切开分割,打到后来已经完全没有了指挥。
宁军十万人还分兵五路进攻五十万敌人的这种胆魄,也注定了会让宁帝李叱永远被标记在战争史的最高处。
待阔可敌蛮到了,宁军已经后撤。
这一战,大宁斩敌超过二十万,还有数万降兵,大将军唐匹敌下令一个不留,尽数在执子山下斩首,也算是给阔可敌正我做了陪葬。
南院精锐五十万损失大半,这还不包括伤兵在内。
而北院出征时候的六十万大军,回到黑武的时候已经不足三十万,其中七八万是因为南下路上减员,七八万人被唐匹敌诱敌分散之计所杀。
剩下的都是非战斗减员,一路向西逃跑的时候队伍想控制都控制不住,每日都有大量逃兵,还有不少人饿死半路。
这一战之后,黑武十年之内不可能再有余力南下。
对于大宁来说更大的收获就是陛下阵斩黑武汗皇,二皇子槊挑黑武七名皇子。
自此之后,黑武必将陷入争权夺利的内斗。
阔可敌珈逻看似是个赢家,回去之后争夺皇位最具优势,可黑武局势复杂,她想坐稳江山也没那么容易。
以此估计的话,就算再有十年,前后二十年内黑武都缓不过来。
而大宁因为此战大胜将会迎来一场连续二十年的上升期。
用这二十年,大宁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掉周边的其他隐患。
二十年后,大宁国力就算不能彻底超越黑武,可黑武再敢南下,只怕更无胜算。
这一战,才是大宁皇帝李叱为中原打下来的真正的立国之战。
这一战中少见的有些不满足的就是叶扶摇叶无坷两兄弟。
叶无坷没能抓住那第二个银面人,叶扶摇没能将阔可敌珈逻追杀。
这两兄弟,多多少少都有些闷闷不乐。
明明都立了大功,却谁都不能真正开心起来。
宁军大营。
叶无坷坐在大营木墙上看着远处的尘烟阵阵在发呆,他看到的地方就是阔可敌蛮那残兵败将退走的地方。
如今宁军士气正盛,阔可敌蛮怎敢恋战。
就算他有一雪前耻之心,也无一雪前耻之力。
若非是现在情况依然复杂,漠北诸国未定,屈渤时局不稳,还轮得到他想一雪前耻?
难道大将军唐匹敌就没有遗憾?
若是能再多给他五万人,他绝对能将阔可敌蛮那数十万北院兵全都埋在漠北沙海。
只是人生总是如此,凡事不可太满。
坐在木墙上的叶无坷看着远处的尘烟逐渐消散,心中压抑着的事却始终不能缓解。
就在这时候大哥叶扶摇登上木墙,离着还有几步远的时候抛给叶无坷一壶酒,叶无坷一伸手把酒壶在半空之中摘下。
“看你样子好像输了什么。”
叶扶摇在叶无坷身边坐下来:“但以你性格,就算输了什么也不该如此在意。”
叶无坷噘嘴:“哪有谁输了不在意的。”
叶扶摇:“从小到大你都不在乎输赢。”
叶无坷:“那是和你,和自己人。”
叶扶摇笑了笑。
叶无坷道:“你要是心里爽,你也不会拎着酒来找我。”
叶扶摇:“我要是不爽,更不会拎着酒来找你。”
他看向远处那隐隐还有烟尘的地方。
“我不是因为没能截杀珈逻而不爽,而是因为不能追击阔可敌蛮而不爽。”
叶无坷道:“你明知道不能。”
叶扶摇道:“明知道不能,还是不爽。”
宁军已经连续作战多日,叶扶摇那支队伍更是千里迢迢急行军来的,大将军唐匹敌的兵马赶过来就直接决战,所有人都需要休息。
阔可敌蛮不是碌碌之辈,阔可敌珈逻狡诈之极。
阔可敌蛮上过大将军唐匹敌一次当之后,虽会有挫败之感但对这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
执子山再往北的地方大宁不熟悉,斥候都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再往北就是黑武的主场,他们北院南院加起来还有不少能战之兵。
更为主要的是......哀兵莫追。
黑武汗皇被杀,要是再紧追不舍难免会激起黑武人的悲怆决心。
凡事皆有度。
这句话叶无坷听过,叶扶摇也听过。
“其实我知道你还有什么不爽。”
叶无坷喝了一口酒后说道:“这次征战,最为出彩的还是当初的那些大将军们,其次是二皇子殿下。”
叶扶摇没有回答。
可对于常有争胜之心的他来说,这确实是他不爽之处。
他算是很出彩的年轻人了,带着一支队伍千里迢迢急行军绕到了黑武大军背后奇袭。
如果没有他的话,陛下在执子山那一战未必能轻松取胜。
然后他配合大将军澹台压境将黑武后军六七万人几乎杀了个干干净净,这军功已经大的让人羡慕不已。
可他不满意。
叶扶摇看了弟弟一眼:“你不爽......”
叶无坷耸了耸肩膀:“确切说不是不爽,是不甘。”
叶扶摇点了点头:“现在人人都不怀疑二皇子,唯独是你心里解不开这个结。”
叶无坷:“曌蕤在执子山中故意引走我们,必然是在为某个人脱身而争取时间,二皇子有机会离开执子山回到他的麒麟游骑队伍里,只要能证明他此前不是一直都在麒麟队伍中就可以了。”
叶扶摇:“那你怎么证明他不在军中就是在执子山?”
叶无坷:“如果你不是领兵从执子山北侧绕过去攻了黑武后路,那你猜是谁从那绕过去?屈渤十万狼骑如果不是跟着你冲杀,那是跟着谁冲杀?”
叶扶摇微微摇头不做评判。
良久之后,叶扶摇道:“我相信陛下始终是那个磊落光明的陛下,若二皇子真的有图谋陛下不会坐视不管放任自流。”
叶无坷道:“若陛下也看不准呢?陛下不是神,他也无法确定二皇子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总不能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就给二皇子定罪,做父亲的,不能在儿子没有犯错证据的时候就说他错了。”
叶扶摇看向弟弟:“不要太执迷。”
叶无坷道:“人总是得较真。”
叶扶摇道:“你该明白,这次大战之后二皇子归国便是天大的英雄,他连斩黑武七名皇子,还重伤了阔可敌正我,这会让大宁举国振奋!你回去之后若还敢查他,你可知道会有多少凶险?一个不慎,你就会从人人敬仰的叶千办变成人人唾骂的卖国贼!”
叶无坷:“可我不能就这么随波逐流。”
叶扶摇道:“我没有让你随波逐流,只是让你别那么执拗,最起码,别在表面上就让人看出来你在针对二皇子。”
叶无坷:“我知道。”
叶扶摇:“陛下可能有所察觉,正如你所说,陛下让二皇子来北疆或许就是想考验一下他,以此来确定二皇子是否真有谋逆之心,这件事陛下会留心,毕竟那是他的儿子,你......最好回去后就暂时忘了这件事,等过一阵子再说。”
叶无坷道:“我不会冒失的。”
叶扶摇:“你就不听话。”
叶无坷抬起头看向远处夕阳:“不听话的人不讨喜,较真的人也不讨喜,可是......”
他微微摇头。
叶扶摇在他肩膀上拍了拍:“相信陛下。”
叶无坷嗯了一声后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道:“是不是因为我太过先入为主,对二皇子已有成见?”
叶扶摇:“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叶无坷再次沉默下来。
不知道过了多久,叶扶摇起身拉了他一下。
“我知道你什么性子,总得去证明了你才会停下,证明你对了你不会得意,证明你错了你却会内疚,归根结底,这世上难办的事都是傻人在办,真被人人都讨厌了,傻人连辩解都不会......”
他拉起叶无坷。
“你哥不爽,只是因为我还没到你做什么错事我都能扛住的地步,还没到你就算要被千刀万剐,我舍弃一切也能换你平安的地步,可是啊......就算我还没走到那么高得到那么多,你想做什么我也会由着你。”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干吧,大不了我们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