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在应天府驻扎之后,开始向周围辐射。这里属于大宋的京东西路,往北有楚丘、单州、定陶等城,都有重兵把守,属于京东西路的管辖。

  苏宸发现那几座城在北面,继续深入存在一定风险,于是决定将兵力向东、向南去横扫。比如同属京东西路的下邑、拓城,被马东临、马战超兄弟各带精兵一万,仅用三日就攻克了。

  至于淮南东路,牵扯到了十几个州,目前都在吴军的控制之下。这些州郡有些城池还有少量宋军把守,但都被吴军驱赶和歼灭。

  潘美带兵进入亳州,这里有鹿邑、永城、酂县、卫真、城父等城邑,陆续被攻克。亳州也是属于淮南东路西北的一个州域。

  大宋的西路军,由王仁瞻、韩重赟率领残兵三万,退守了襄邑,成为应天府去往开封府之间的一个必经城池,打算在那里抗衡。

  原来的大宋东路军王审琦、杨光义则带兵退在了定陶,与那里的广济军整合,凑足兵力五万,随时准备转移到开封府进行护卫京师。

  这就是目前吴宋双方对峙的局面。在有效兵力上,吴军拥兵五十万,要大过宋军人数了。因为大宋禁军数十万都在前几次战役中,战死的战死,逃散的逃散,投降的投降,主力精锐削减了很多。

  在双方军力的对比下,优势正在向吴军倾斜。

  宋国派来的使者程德玄抵达应天府城外,禀告了议和的来意后,被带到了将军府内。

  此时,一些武和将谋士正在向苏宸汇报军务,得知有汴京的议和使者来到,都充满了好奇。

  “大宋派来议和使者了?”一位武将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宋国这是要议和停战吗?”另一位谋士紧随其后,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看来大宋也顶不住了,终于意识到他们挡不住我们吴军!”一位年轻的将领忍不住大笑起来,声音中充满了自信和自豪。

  “强势的大宋,这次终于要认怂了。”

  周围的武将们纷纷附和,笑声回荡在大堂内,一种强大的自信和自豪感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

  程德玄走进大堂内,看到正前方的主座上,坐着一位不到三十岁的主帅;他身披锁子甲,威风凛凛,气质高贵,想必就是那位名动南北的江左苏郎、吴国平南王苏宸了。就是这个人,这几年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既是名动南北的大才子,写了不少诗词歌赋,都是脍炙人口,成为中原才子崇拜的对象。

  他的许多话本也成为中原女子闺房中的最爱,武侠影响了许多男子。

  除了才情,他懂得治国安邦,还能带兵打仗,帮助杨吴公主复国,建立如今强大的吴国,还带兵北伐,数次击败宋军精锐,如今占据应天府,对开封府汴京城虎视眈眈,大有灭宋的姿态。

  所有这些,发生在一个人身上,都太过离奇了。可以说,此人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全能人才了。

  程德玄以前也读过苏宸的文集,还有那些话本,对此人也是十分钦佩。只是现在两国交战,程德玄作为议和使者,首要任务就是促成议和停战。如果再战下去,大宋很可能真的被吴军覆灭,这是不少宋人所担心的,也心中没底了,因为吴军的表现实在太过勇猛。

  “大宋议和使臣程德玄,见过吴国平南王!”程德玄十分客气,走到大堂内,双手交叉弯身行礼。他的动作规范而恭敬,显示出他对此次议和的重视。

  苏宸目光看着程德玄,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此人在史书上出现过,只是名气不算太大,是宋太宗赵光义的亲信幕僚,在南衙办事。等赵光义登基之后,提拔了官职,在史书上留下了几点笔墨。

  “平身吧!”苏宸说道,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程德玄站直身子,目光看向前方,试图与苏宸对视。但在苏宸那强大而深邃的目光和威势下,他多少有点心虚了,眼神不自然地放低了一些。

  “大宋使者,你到应天府,为何而来?”苏宸随口一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为了议和而来!”程德玄停顿了一下,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两国交战,百姓生灵涂炭,将士们多战死沙场,实在有伤好生之德。程某这次作为使者,携带我大宋官家旨意,希望到这里跟吴国苏将军议和停战,让两国重归于好,互不侵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恳切,希望苏宸能够理解大宋的难处。

  “议和停战?”苏宸淡淡地吐出这几个字,脸上古井不波,显然对此毫不在意。

  在他的计划中,灭掉宋国、南北统一是必然的目标,所以,对议和停战并不感兴趣。当然,苏宸也猜到,这只不过是宋国的缓兵之计而已。他不妨顺藤摸瓜,试探一番。

  苏宸说道:“如今我吴军占据了优势,对议和之事,并不热衷。宋国要停战议和,打算出什么条件?”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目光如炬,直视程德玄。

  程德玄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威压,他抬头看了苏宸一眼,尽量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说道:“虽然吴军暂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我大宋西面和北面版图未动,还有大量人口和兵马正在调集。加上吴军无辜攻击大宋领土,属于师出无名,非正义之师,不得人心;孤军深入,粮草补给困难,长久下去,大宋必然能够反击,等到那时,吴军便也会败退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信,试图说服苏宸。

  在场的吴军将领听到程德玄信口雌黄,在这里鼓吹大宋,说吴军会败退,都有些脸色不悦。

  “胡说八道,大宋精锐都打没了,新征兵马如何能挡住我吴国的勇士!”太史昭忍不住反驳,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

  “就是,大宋就要完蛋了。”

  边展玉、李塞冬等年轻将领更是心直口快,直接爆粗口了。他们对程德玄的言论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对吴军的侮辱。

  苏宸轻轻一笑,并不恼怒,只是言语冷淡地说道:“你们大宋灭南唐、灭荆楚、灭后蜀,哪一次是师出有名?好端端地就去进攻别的国家,沿途烧杀抢夺,入城洗劫三天,恶行累累。灭南唐时,润州塔内一万富户被联军活活烧死;灭蜀后,宋军在蜀地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导致蜀人起义不断,这都是你们宋军干的!”

  “再看我吴军,所到之处,不动百姓分毫,还开仓放粮,救济贫困百姓,为当地患者公开义诊治病。还推行新政,免除一年赋税,保护百姓权益,这些可比你们宋国做得强十倍百倍。如果这不算正义之师,那你们宋军简直就是强盗之师了。”苏宸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讽刺,他的目光如剑,直视程德玄。

  程德玄听完,有些怔怔说不出话来。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宋军所作所为,还真是有罪行,而吴军这样仁义,的确会得到百姓拥护。

  苏宸继续说道:“目前吴军所占淮南、淮北之地,百姓现在都热烈欢迎。本帅这是顺应天意,欲统一南北,结束唐末五代的百年乱世纷争,这是大功德,你们岂能懂?”他的话中带着一丝坚定和自信。

  程德玄感觉到了气势被压制,心中苦笑,这个江左苏郎还真是名不虚传。他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务艰巨,但也不得不承认,苏宸的话确实有道理。

  “我大宋愿割地赔款,此外,大宋官家膝下还有两位待嫁公主,延庆公主、永庆公主,都到了适婚年龄,可择一配给苏元帅,从此跟吴国结秦晋之好!”程德玄直接说出了议和条件。

  彭菁菁听到这句,顿时柳眉竖起,眼神中带着一丝杀气。

  大宋要把公主嫁给苏宸,如果真的成了,大宋公主来到苏府,岂不是要破坏苏府的安宁?她如何肯干?

  程德玄忽然间,感觉到浑身发冷,似乎一股寒气笼罩了他,心中不明所以。他环顾四周,却见众人皆无异样,唯有彭菁菁的目光如刀,让他不寒而栗。

  但苏宸却微微一笑,不为所动,说道:“不必了,我这只有一句话,劳烦程大人带回给大宋皇帝。”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幕。

  程德玄惊讶地问道:“不知是哪一句?”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不知道苏宸会说出怎样的一句话。

  苏宸郑重其事地说道:“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

  这是当初南唐李煜派去使者徐铉到大宋汴京求和,赵匡胤在金銮殿上对着徐铉说出了这句话,名传千古,拒绝南唐的求和。这一次,苏宸原封不动地送回给他,声音中带着一丝冷峻和决绝。

  程德玄听到这句话,心中一震,他知道苏宸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大宋的议和条件并没有打动他。

  ——————

  (本书终于过200万字了,之前因工作忙碌关系,这本断断续续写了四五年,拖得太久了,非常抱歉,好在故事已经接近尾声,即将大结局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时明月宋时关,唐时明月宋时关最新章节,唐时明月宋时关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