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全传 第二十六回 结姻缘巧取德州

小说:隋唐全传 作者:江文学 更新时间:2024-08-19 11:51:57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书接上回。话说小姐玉珍出城,将唐璧生擒活捉过来,看押在后院空房之内。

  玉珍向丫鬟倾吐了对他的爱慕之情,丫鬟答应去见唐璧。

  来到后院进到空屋一看,啊!

  原来唐少帅被好几道绳索捆绑。

  唐璧以身靠墙,紧闭双目。

  这丫鬟看罢,上前用手一推,说:“喂,你怎么不睁眼睛啊?”

  唐璧心情难过,俗话说:闷上心头瞌睡多,他迷迷糊糊将要入睡,忽听有人说话。

  抬头睁眼一看,是一个丫鬟模样的女子,头上打着抓髻。

  唐璧没有言语,丫鬟又说:“一个少帅,怎么成了一滩泥了?”

  唐璧问:“你是什么人,敢来如此戏弄我!”

  丫鬟说:“哟!被人家生擒活捉的人,还敢如此发横?要知道,人在矮檐下,岂敢不低头!”

  唐璧说:“出去!你休要多言!”

  “我说唐少帅,难道你不想活吗?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你就这么死了,不觉着可惜吗?”

  “哼,那是我一时疏忽,中了她的套索!要是作战哪……”

  “哟,作战又怎么样,打仗又怎么样?打仗嘛,就要各使各的心儿,败了就是败了!不服吗?要知道,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我看你堂堂仪表,倒象个英雄,今年多大岁数了?”

  “问这个干什么?”

  “怎么,问问岁数何妨,我看你年纪轻轻,怪可惜的!”

  “多谢了,用不着你问!”

  “我实话对你说吧,在阵上把你拿住的,那是我们家的小姐,她叫王玉珍,今年二十岁。她母亲早死,随父长大,文武双全,不用说,你已经会过,怎么样?我问你有无妻子?”

  唐璧一听,不由得低下头来,心想:自己年长二十二岁,父亲几次给定亲,自己都没看上,怎么她……丫鬟见他不言不语,又说道:“你这个傻瓜!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羞什么!我家小姐看你不错,要不然你活得了吗!这个事,你要答应了,那是有里有面,不但小姐嫁给你,她还能劝大帅献城归降。你呀,你这不是一举两得吗?这样便宜事,上哪找去呀!”

  唐璧心想:可不是,怪不得在阵上,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可是,军有军规,我怎敢违犯,临阵收妻,犯有斩罪,我怎敢不顾一切,贪恋女色……想到这说道:“婚姻大事,由父母决定,这事叫我如何能应?再者说,阵前收妻,当犯斩令!”

  丫鬟说:“哎呀呀,这有什么,城池都献给你了,大帅还会怎样?如果罗元帅怪罪,我替你去死!”

  “她一个能说会道的丫头!”

  “我说,你到底答不答应?”

  “这个……”

  “什么这个那个的,你说明白点!”

  “但是,必须,那么,所以……”

  “你说些什么呀?”

  “我……我是说……”

  “说什么?”

  “得先禀明大帅!”

  “哟!还得去你们营啊!”

  唐璧心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真得此女中豪杰,也就心满意足了!

  经过丫鬟再三逼问,唐璧点头应允。

  丫鬟说:“好,你等着,我去给你弄点吃的来。”

  说着把他的绳子解开,说:“你先受点委屈吧!”

  单说丫鬟回楼禀报小姐,见小姐先道喜:“哟!小姐,给你道喜了!”

  小姐玉珍一听是惊喜交加。

  丫鬟又说:“她答应了,得先给点饭吃呀。是不是把他叫进来见见面?”

  玉珍听罢有些不好意思,丫鬟说:“那有什么!”

  说着回来就拉唐璧,唐璧问:“到哪去?”

  丫鬟说:“你只管跟我来!”

  说着把唐璧领到小姐房中。

  唐璧进屋一看,小姐是一身便装,低头垂颈,面带羞怯,和在战场上完全不同了。

  唐璧心里跳到,脸也有些发烧。

  丫鬟说:“坐下吧!”

  唐璧坐下,丫鬟把酒菜摆好,说:“小姐,常言道:成大局不在小节。何必如此?”

  小姐玉珍转过身来,低声说道:“战场多有冒犯!”

  唐璧说:“多蒙小姐不杀之恩!”

  二人归座后,便讲起罗艺起兵之事。

  一夜甜言蜜语不提。

  单说第二天,王寻昨夜一夜未眠,巡查城池,小心防守,觉得乏困,略一闭眼,已经天光大亮。

  用过早饭,忽有军兵来报:“报,罗艺要进城见元帅。”

  王寻听罢一愣,心想:罗艺为何要亲自来见?

  出城一看,罗艺没穿盔甲,身边只带一人。

  罗艺将马交给罗春,抱腕拱手说:“王元帅,罗艺今来,特为拜见大帅,蒙元帅亲自出迎,多谢,多谢!”

  王寻说:“罗大帅,请!”

  “请!”

  二人进城,来到大厅分宾主落座,有人献茶,茶毕,罗艺说“:王大帅为官多年,久住德州,罗某今带兵前来……”

  罗艺将情况一一表明,又说:“昨日战场之上,令爱生擒活捉唐璧,令人钦佩,真是巾帼英雄,难得大帅有此好女儿。罗某今日前来,是为了避免今后再行厮杀,军兵死伤,特来商讨,不知大帅意下如何?”

  王寻见罗艺爱民如子,也是难得。

  没等开口,罗艺又说:“唐少帅少年有为,昨日被令爱擒来,希望大帅不要伤他。”

  王寻心想:啊,闹了半天,你是为唐璧而来啊!

  也罢,如果真打,孤城一座,恐怕也难胜他,不如将计就计,俩全齐美……想到这说道:“既然罗大帅如此仁慈,我愿献城归降。”

  罗艺说:“多谢大帅深明大义!”

  王寻命人去放唐璧,军兵报说:“唐璧昨晚就不见了。”

  “啊!”

  罗艺听罢也是一愣,心想:怎么,他逃走了?

  正这时,唐璧从外边进来,拜见大帅。

  唐璧有些不好意思。

  那他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是,丫鬟听说罗艺微服来营,回去禀报小姐,小姐才叫唐璧来见罗大帅。

  罗艺一见唐璧,知有隐情,说道:“不必多礼。”

  唐璧说:“多谢王大帅不斩之恩。”

  罗艺说:“王大帅,我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寻说:“请讲。”

  罗艺说:“不知令爱可许人家?”

  王寻说:“并未许人。”

  罗艺说:“我有意从中为媒,把令爱许给唐少帅,不知大帅意下如何?”

  王寻一听,这事不与女儿商量当时不好回答。

  正这时丫鬟进来了,说“:大帅,罗大帅为媒,你就答应了吧!小姐她……她早就愿意了,并且……”

  罗艺大笑:“哈哈哈哈,王大帅,这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哪!”

  就这样,这门亲事就订下了。

  罗艺把唐璧留下完婚,王寻赞同。

  罗艺大兵进城住了五天。

  唐璧完婚,全城祝贺。

  再表罗艺,留下唐璧完婚,告别王寻,带兵出发。

  一路晓行夜宿,这天来到太沧州。

  书中暗表,这太沧州的守城将叫张茂,他早已得到消息,下令严守城池。

  张茂是本地人,武艺高强。

  马上步下,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手使方天画戟,带领精兵五万,在太沧州威名远震。

  前日闻报,说罗艺打败杨王,又领兵讨伐江北,来势凶猛,势不可当。

  山东各地,闻风而降。

  今奔河北,好不厉害!

  正这时,忽有军兵来报:“报,罗艺领三十万大军,离城五里安营下寨。”

  “再探!”

  “是!”

  张茂跟众将商量说:“不管罗艺如何骁勇顽强,百战百胜,今日他从远道而来,军兵不战自疲,我们需打他个措手不及,先来个下马威!”

  众将听罢均表同意。

  张茂自带三万人,放炮出城,直达陈营。

  罗艺这边刚要埋锅造饭,忽有军兵来报:“报,张茂前来讨战。”

  “啊!”

  罗艺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趁我远道而来,军兵不战自疲,要打我个措手不及呀!

  好,久闻张茂是个将才,待我出营一会。

  说着,罗艺出帐上马,带队上前。

  勒马观望张茂:淡黄色脸膛,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高颧骨,五绺长髯,黄铜的盔甲,坐下一匹黄骠马,手使方天画戟,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马到当场,罗艺把枪一抖,大叫一声:“来者何人?”

  张茂说:“我乃隋主驾下,太沧州大帅张茂是也!你是何人?”

  罗艺说:“我乃陈主驾下扫北大帅,姓罗名艺字彦超。天兵来到,还不赶快下马归降,更待何时!”

  张茂说:“休要胡言!你胆大包天,敢来犯我太沧州。今天,我要叫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说着打马过来。

  罗艺大笑:“哈哈哈哈,我劝你还是不要动手,赶快献城归降,口出半个不字,立刻叫你血染征袍,到那时岂不悔之晚矣!”

  张茂说:“休要胡说!看戟!”

  说罢,一戟挑来。

  罗艺用枪架出。

  二马一错镫,各使所能,打在了一处。

  两个人打来战去,罗艺见张茂杀法骁勇,艺业精良,一直打到五十多个回合,罗艺没能取胜,最后罗艺将马一拨,落荒而走。

  张茂哪里肯舍,打马追来,一直追到马头碰马尾,张茂举起方天画戟,直刺罗艺腰肋。

  书中交待,那张茂为什么不刺罗艺的后心呢?

  因为战将后心都有护心镜,难以刺进,所以必须戟奔软肋。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话说罗艺听见后边马到,把马往里一裹。

  什么叫裹,就是在马身上有里裹外绊,马的绷镫绳都在两条腿上。

  罗艺的马闪到里边,张茂的马冲上前来,张茂的戟一下就刺空了。

  罗艺手疾,用左手压枪,右手往出一伸,来了个龙探爪,一把就抓住了张茂的绊甲丝绦,右脚一踹马镫,把张茂的马捩出多远,一下把张茂生擒活捉过来,横于马上,催马回营。

  一进大营,罗艺就把张茂摔在地上,命军兵将其捆绑,看押。

  罗艺下马进帐,众将心服口服。

  罗艺坐下稍事歇息,说道:“来人哪!”

  “在!”

  “把张茂带上来!”

  “是!”

  不一会,军兵将张茂推进帐内。

  罗艺离座,上前亲手把张茂的绑绳解开,说道:“将军,你受惊了!来人哪!”

  “有!”

  “给张将军看座。”

  “是!”

  张茂以为自己准死无疑,谁知竟有此意外举动,使他大吃一惊。

  军兵将座位搬过来,罗艺说:“张将军,请坐!”

  张茂坐下问罗艺:“为何不杀?”

  罗艺说:“我跟将军,一无冤二无恨,在战场上交锋,也是各为其主。张将军,久闻阁下武艺高强,智勇过人,威震太沧州。某今起兵进攻隋城,不久则南北统一,天下太平,军兵黎民都免遭战争之苦,人人安居乐业,望张将军归顺我朝,意下如何?”

  张茂自己也料到太沧州孤城难守,又加罗艺如此仁义忠厚,心想何苦再战……想到这,站起身来,拱手鞠躬,说:“罗大帅,难得你如此大仁大义,我张茂深为感动,多谢你不杀之恩,我愿归降大帅。”

  罗艺大喜,命人摆酒宴款待张茂。

  酒席间,罗艺提出叫张茂回城,向军兵详细说明,以免误解。

  张茂点头应允。

  酒饭过后,张茂告别罗艺,外边早有人将马备好,张茂上马城。

  到城中一看,众偏将正在着急,担心张茂九死一生。

  听说张茂回来了,众将一齐拥上前来,问长问短。

  张茂与大家说明擒经过,同时说服众将,要大家一块归降。

  众偏将异口同声说:“听大帅的!”

  “好!”

  命人将隋旗撤下,献城归降。

  罗艺大兵入城,出榜安民,公买公卖,颇得民心。

  歇兵之后,罗艺又亲率大军,长驱直下。

  一路之上,闻者降,战者败,大军直捣涿郡北平府。

  书中交待,镇守北平府的大帅姓孙,叫孙占奎。

  这地方是幽燕七郡。

  罗艺大军离城七里安营扎寨,城内的孙占奎得报,大惊,心想:罗艺的大军说到就到,好快呀!

  此外,北国又要进犯瓦口关,来势凶猛异常。

  孙占奎惊惶失措,连夜同众将商量如何退敌。

  其中有一个谋士,姓何叫何坤,口呼大帅:“近闻罗艺勇不可当,曾战胜杨王,如今进军北方,一路无阻。我北平虽有十几万军兵,恐怕也难挡罗艺。召集天下不定,大隋虽占江北各地,但人心不定。依我之见,不如献城投降,免去战事。此外,北国大军已逼近瓦口关,不久将抵北平,这里成了夹攻之地。如归罗艺,则由他阻挡外敌,岂不两全齐美!”

  孙占奎点了点头,和众将商议,大家情愿,于是下令,开城迎接罗艺。

  罗艺闻报,心中大喜,将大军开进北平府,孙占奎自愿交出一切。

  罗艺在大厅设摆酒宴款待。

  酒席间,罗艺与孙占奎并坐交谈。

  罗艺说明来兵之意,但是,万没想到,北国要进犯北平,要与罗艺有一场凶杀恶战!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隋唐全传,隋唐全传最新章节,隋唐全传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