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话说杨林兵发**,离城十里安营扎寨。罗艺打来战表,杨林同意战场一见。
第二天,双方一齐亮兵。
杨林到阵前勒马观望,只见来将:银盔银甲,白马银枪,精神百倍,好一员大将。
再往两边看,众将排列两旁,一个个盔明甲亮,好不威风!
杨林看罢暗暗点头,对这些大将十分喜爱。
唉!
真是英雄背后有英雄,能人背后有能人哪!
正这时,只见对面冲出一匹战马,众人一看,马上的将官铁盔铁甲,黑马大枪,黑脸膛,微微几根胡须。
他是谁呀?
他是罗艺的偏将陈江。
陈江来到阵前,嗷嗷喊叫:“呔,隋军听真,你们哪个前来受死!”
书中交待:罗艺自从为扫北大帅,挑选出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兵也是个个武勇、精明。
后营由妻子秦氏指挥掌握,手下有心腹罗春,精明强干。
罗春自从到罗艺营中,两人以兄弟相称,不分彼此。
这次只说杨林率隋兵兵临**,罗艺专门摆下这座大阵。
他以为万无一失了,所以又想起南阳姜家庄的事来。
自从与姜桂珍结为夫妻,虽然受些窝囊气,但毕竟是夫妻。
到这之后,身为大帅,有了兵权,久后就是露出姜家庄之事,想秦氏也不会如何,因为秦氏是贤惠之人。
所以他暗中差人去姜家庄打探消息。
去人回来说,问了许多人都说姜安老夫妻已经故去,却不知姜桂珍的去向。
罗艺听罢一愣,估计二老一死,姜桂珍必然改嫁,所以不知去向。
从此,他就把这股肠子割断了,整天与秦氏准备和大隋开兵见仗之事。
罗艺决心把江北夺回来,然后再领兵征隋。
秦氏知道大隋的厉害,说:“将军的想法很好,但是,这并不是件轻而易举之事,听说大隋杨林英勇善战,手下又有诸多大将,请将军格外小心才是!”
秦氏正说着,忽有军兵来报,说:“报,大隋杨林已经夺了藕塘关,杀死孔嘉。”
罗艺闻报,心里痛快,暗想:孔嘉这个恶徒,早该除掉!
不久,又有军兵来报:“报,隋军又占了全椒、滁州等地,所到之处,守城军兵尽皆弃城逃走,隋军如入无人之境。现杨林正率大军长驱真入,不久将到**!”
“再探!”
“是!”
罗艺没把杨林放在心上,说:“不管杨林如何英勇,我定叫他有来无回!”
秦氏说:“杨林兵发到此,如风卷残云,将军不可小看。”
罗艺下令布阵,刚刚布好,杨林兵到。
罗艺听说杨林在十里外扎营,这才下书挑战。
杨林回话:明日阵前一会!
第二天,罗艺带兵出城一看,果然隋兵军营密布,兵层层将层层,这才派偏将陈江出去迎战。
陈江勒马来到阵前嗷嗷吼中:“呔!隋军听真,你们哪个前来受死!”
杨林派张立出战,马到疆场,没通姓名就打在了一处。
两个人大战二十多个回合,张立不敌,败下阵去。
杨林又派人去,又败回。
陈江一连战败大隋三员战将。
杨林大怒,说道:“自出兵以来,连战连胜,今天连一个偏将都战他不过,恼怒我也!”
话音刚落,忽听有人答话:“末将愿往!”
杨林一看,答话之人是先锋官尚司朗。
杨林点头,尚司朗勒马冲杀过去。
陈江高声喝道:“来将何人?”
尚司朗说:“问我吗,我乃杨王麾下前部先锋尚司朗!”
说着拧枪刺来。
陈江用枪一推,尚司朗一抽枪头,一摆枪攥,横扫过来。
陈江怀中抱月,又推大枪。
尚司朗来个一枪三式,两实一虚,一扳枪攥,枪尖直挑其软肋,陈江躲闪不及,被一枪刺中。
尚司朗右手往上一抖,左手往下一压,“扑通”
一声,将陈江挑于马下。
军兵急忙上前抢回本队。
罗艺一见,陈江虽然没死,但伤势很重,这时他才知道尚司朗并非寻常之辈。
接着,尚司朗又连胜五将,罗艺大怒,命人压住阵脚,亲自披挂上马,要出阵迎敌。
罗春怕有闪失,背插双刀跟在马后。
罗艺马到当场,尚司朗见主将出战,仔细观看:罗艺是银盔银甲,背后插着八杆护背旗,骑一匹“千里飞霜”
战马,手使五钩鸭嘴亮银枪,白面黑须,二目炯炯有神,好不威风。
心想:此人不是寻常之辈!
想着用枪指点,问道:“什么人?通上名来!”
罗艺把枪一横:“问我吗,你听真,我乃陈主驾下扫北大早,姓罗名艺字彦超!你是何人,敢伤我大将!”
尚司朗报上姓名,罗艺说:“无名小辈,快快回去,叫你家杨林出来!”
尚司朗说:“王爷虎驾,兵到之处望影而逃,退你这无名小辈,何用王爷亲临!”
说着撒马过来。
罗艺大怒,一催千里飞霜马就冲了上来。
二人对面,罗艺“嘟噜噜”
一抖枪,七个枪尖,这叫“梅花七蕊”
尚司朗看罢一愣:哎呀!
好厉害!
我头次见过这样的枪招,这真是“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他一催呼雷豹,把金攥提芦枪一掂,团缨如斗大,枪尖抖成一个圆圈。
罗艺一愣,哎呀!
这人也非等闲之辈!
想着一枪刺来,尚司朗急架相还,二马一错镫便打在了一处。
真个是:一个枪扎白蛇出洞,一个枪转乌龙横空;一个枪拨翻江倒海,一个抢抖波谲云雄。
此二人,真乃人似猛虎,马如蛟龙,好一场凶杀恶战。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两个人你来我去,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败。
罗艺虚晃一招,拨马便走,尚司朗见罗艺佯败,知道其中有诈,但又不能叫他笑话自己胆小,便用膝盖一点坐骑飞虎韂就追了上去。
罗艺用右手把枪攥往前一推,用左手压枪,枪在肋下,后边马上来,正好马头碰马尾。
罗艺一踢镫,把马往外一捩,尚司朗的马就冲了上来。
尚司朗举枪一刺,罗艺一闪身,枪走空,二马一碰,罗艺的枪直刺尚司朗的软肋,只听“咔嚓”
一声,马惊出多远,尚司朗败回阵去。
书中交待:这一枪可把尚司朗吓坏了,虽然没扎着,那是多亏穿着绵竹铠,能避刀防枪,不然早就一命呜呼了。
这枪没扎进去,罗艺也是大吃一惊:怎么?
他刀枪不入?
宝铠?
这一枪,也把观阵的杨林吓了一跳,哎呀!
多玄哪!
心想:多次会战,都是自己亲自出马。
今天碰上罗艺,自己没出去,是因为有尚司朗,他武艺高强,身有四宝,要是我出去碰上这一枪,也说不定怎样啊!
好厉害的罗艺呀!
看来是干到老学到老,罗艺这枪,真是大开眼界。
再说尚司朗,败下阵来,口呼:“王爷,末将无能,没有取胜,有罪,有罪!”
杨林一笑,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无须多虑!尚将军,伤着了没有?”
尚司朗说:“多亏宝铠护身,不然今天我命休矣!”
杨林点头说:“尚将军,受惊了!”
说罢,杨林披挂上马,要亲自会战。
这时,忽听对面鸣金收兵。
原来罗艺还想叫阵,不想后队闻金回营,罗艺问道:“是谁下令鸣金收兵?”
军兵们说:“是夫人下令!”
罗艺这才明白,是夫人怕自己有失,才要收兵。
书中交待:原来秦氏夫人在城内放心不下,她知道杨林的厉害,怕罗艺有什么差错,才命将官守城,自己来到城头观阵,一见天色不早,罗艺胜了一阵,才下令鸣金收兵。
罗艺来到大帐,夫人接待。
罗艺问道:“是你下令鸣金收兵?”
秦氏夫人说:“是啊,我见杨林兵强将勇,元帅一人会战,久战自疲,我怕将军有所失误,才下令鸣金收兵。”
罗艺点头说:“看来,杨林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呀!”
秦氏夫人说:“将军要多加小心!”
罗艺说:“我们把城池守住,料他也未必如何!”
二人见解不同,相互争论一番,出营回城歇息,一夜无书。
话说第二天,罗艺正准备出战,忽有军兵来报:“报,隋营邱瑞来见!”
罗艺一听,什么,邱瑞?
不认识,说了声:“请!”
“是!”
军兵退下。
时间不大,军兵引邱瑞进帐。
原来,杨林回营之后,与众将当夜议论军情,说起罗艺武艺高强,才华出众。
杨林问道:“听说他是秦旭的门婿,不知是真是假?秦旭是陈主的丞相,为国勤劳,为人正直,是个清官。儿子秦彝英勇无比,是江南三雄之一。这三雄是:第一雄定彦平,人称双枪将,执掌水军;第二雄,镇京大帅罗荣,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第三雄就是秦彝,勇猛顽强,这罗艺如果是秦丞相的女婿,跟邱将军不就是亲戚了吗!我有意劝罗将军归降,邱将军何不去一趟,一来劝降,二来认亲,一举两得。”
邱瑞说:“王爷既然有意劝他归降,我明天就去。”
杨林高兴地点点头:“那就请你辛苦一趟吧。”
一夜无话。
第二天,邱瑞换上便衣来到陈营。
罗艺一看邱瑞,青衣小帽,举止端庄,面皮白净,三绺短须,好象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邱瑞上前拱手说:“罗大帅,小客来的莽撞,请大帅海涵!”
罗艺说:“邱先生,请不必客气,罗艺未能远迎,实实抱歉,请!”
二人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早有人献茶。
茶罢,罗艺先开口,他说,“邱先生,今日亲临军营,有何见教?”
邱瑞说:“今闻罗兄是秦旭的高婿,不知真否?又闻秦将军的夫人是宁禄臣老人家的长女,那次女的情况你可知道?”
罗艺听罢一愣,问道:“邱先生,你认识宁老元帅?”
邱瑞说出宁禄臣之事,罗艺一听是秦彝将军的连襟,连说:“失敬,失敬!”
邱瑞说出宁禄臣之死,罗艺说:“秦兄曾到处查访,寻找他的下落,不想老人家死在黄山,唉!他老太固执了!不知邱兄今在何处?”
邱瑞说:“小弟现保大隋。前日随杨王来此,昨日在阵上见到罗兄武艺高超,令人钦佩。杨王素有爱将之癖,见到你非常爱慕。”
邱瑞又把杨王率队出征来江南之事说了一遍,最后说:“今来江南,一是访问英雄,二是巡视江南。久闻陈主不理朝政,听信奸佞,苦害忠良。朝中权贵欺压同僚,抓丁拉夫,黎民百姓怨声载道!罗兄乃明智之人,深知黎民之苦!多少年来,南征北战,相互厮杀,万民不安,军兵遭劫,痛苦万端。罗兄一身文武之才,岂能为昏君卖命!想大隋亡周灭齐,也是出于被逼无奈,不得不为黎民而除暴安良。大隋自过江以来,已收降高颖、杨方等有名大将,一些军兵也纷纷来投。自古以来,天下江山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人心所向,大隋将兴。常言道,忠臣孝子人人敬,奸臣贼子人人恨,望将军纵观天下,弃暗投明,封侯拜相之事不在话下。我此来军营,明是访亲探友,实是杨王的差遣,命我来劝将军,申明大义,望将军三思!”
罗艺听罢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原来如此,邱兄错了!我受丞相之恩非浅,定要忠心保陈。常言道,忠臣不保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忠心保主是为将者之本分。我岂能朝秦暮楚,归降大隋!”
邱瑞说:“罗兄忠勇可嘉,然而自古以来,都是贤臣择君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君不明臣投外国,父不良子奔他乡。南陈之君乃酒色之徒,昏庸无道,就凭你一身文武之才,保此昏君岂不可惜!宁老乃忠良之将,为人耿直,忠贞不二,然而陈主都不能听用,信小人之言,责备忠良,故而宁老一怒之下弃官而走。当时弃官者,何止宁老一人,听说还有芜湖总兵左都茂等。请将军三思,勿失良机。”
罗艺听罢又是一笑:“哈哈哈哈,想南北不打可以,你杨林投降南降,岂不是天下统一,黎民共享安乐吗?杨林如若不肯降陈,只有决一死战!来人哪!”
“有!”
“送客!”
“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天,双方一齐亮兵。
杨林到阵前勒马观望,只见来将:银盔银甲,白马银枪,精神百倍,好一员大将。
再往两边看,众将排列两旁,一个个盔明甲亮,好不威风!
杨林看罢暗暗点头,对这些大将十分喜爱。
唉!
真是英雄背后有英雄,能人背后有能人哪!
正这时,只见对面冲出一匹战马,众人一看,马上的将官铁盔铁甲,黑马大枪,黑脸膛,微微几根胡须。
他是谁呀?
他是罗艺的偏将陈江。
陈江来到阵前,嗷嗷喊叫:“呔,隋军听真,你们哪个前来受死!”
书中交待:罗艺自从为扫北大帅,挑选出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兵也是个个武勇、精明。
后营由妻子秦氏指挥掌握,手下有心腹罗春,精明强干。
罗春自从到罗艺营中,两人以兄弟相称,不分彼此。
这次只说杨林率隋兵兵临**,罗艺专门摆下这座大阵。
他以为万无一失了,所以又想起南阳姜家庄的事来。
自从与姜桂珍结为夫妻,虽然受些窝囊气,但毕竟是夫妻。
到这之后,身为大帅,有了兵权,久后就是露出姜家庄之事,想秦氏也不会如何,因为秦氏是贤惠之人。
所以他暗中差人去姜家庄打探消息。
去人回来说,问了许多人都说姜安老夫妻已经故去,却不知姜桂珍的去向。
罗艺听罢一愣,估计二老一死,姜桂珍必然改嫁,所以不知去向。
从此,他就把这股肠子割断了,整天与秦氏准备和大隋开兵见仗之事。
罗艺决心把江北夺回来,然后再领兵征隋。
秦氏知道大隋的厉害,说:“将军的想法很好,但是,这并不是件轻而易举之事,听说大隋杨林英勇善战,手下又有诸多大将,请将军格外小心才是!”
秦氏正说着,忽有军兵来报,说:“报,大隋杨林已经夺了藕塘关,杀死孔嘉。”
罗艺闻报,心里痛快,暗想:孔嘉这个恶徒,早该除掉!
不久,又有军兵来报:“报,隋军又占了全椒、滁州等地,所到之处,守城军兵尽皆弃城逃走,隋军如入无人之境。现杨林正率大军长驱真入,不久将到**!”
“再探!”
“是!”
罗艺没把杨林放在心上,说:“不管杨林如何英勇,我定叫他有来无回!”
秦氏说:“杨林兵发到此,如风卷残云,将军不可小看。”
罗艺下令布阵,刚刚布好,杨林兵到。
罗艺听说杨林在十里外扎营,这才下书挑战。
杨林回话:明日阵前一会!
第二天,罗艺带兵出城一看,果然隋兵军营密布,兵层层将层层,这才派偏将陈江出去迎战。
陈江勒马来到阵前嗷嗷吼中:“呔!隋军听真,你们哪个前来受死!”
杨林派张立出战,马到疆场,没通姓名就打在了一处。
两个人大战二十多个回合,张立不敌,败下阵去。
杨林又派人去,又败回。
陈江一连战败大隋三员战将。
杨林大怒,说道:“自出兵以来,连战连胜,今天连一个偏将都战他不过,恼怒我也!”
话音刚落,忽听有人答话:“末将愿往!”
杨林一看,答话之人是先锋官尚司朗。
杨林点头,尚司朗勒马冲杀过去。
陈江高声喝道:“来将何人?”
尚司朗说:“问我吗,我乃杨王麾下前部先锋尚司朗!”
说着拧枪刺来。
陈江用枪一推,尚司朗一抽枪头,一摆枪攥,横扫过来。
陈江怀中抱月,又推大枪。
尚司朗来个一枪三式,两实一虚,一扳枪攥,枪尖直挑其软肋,陈江躲闪不及,被一枪刺中。
尚司朗右手往上一抖,左手往下一压,“扑通”
一声,将陈江挑于马下。
军兵急忙上前抢回本队。
罗艺一见,陈江虽然没死,但伤势很重,这时他才知道尚司朗并非寻常之辈。
接着,尚司朗又连胜五将,罗艺大怒,命人压住阵脚,亲自披挂上马,要出阵迎敌。
罗春怕有闪失,背插双刀跟在马后。
罗艺马到当场,尚司朗见主将出战,仔细观看:罗艺是银盔银甲,背后插着八杆护背旗,骑一匹“千里飞霜”
战马,手使五钩鸭嘴亮银枪,白面黑须,二目炯炯有神,好不威风。
心想:此人不是寻常之辈!
想着用枪指点,问道:“什么人?通上名来!”
罗艺把枪一横:“问我吗,你听真,我乃陈主驾下扫北大早,姓罗名艺字彦超!你是何人,敢伤我大将!”
尚司朗报上姓名,罗艺说:“无名小辈,快快回去,叫你家杨林出来!”
尚司朗说:“王爷虎驾,兵到之处望影而逃,退你这无名小辈,何用王爷亲临!”
说着撒马过来。
罗艺大怒,一催千里飞霜马就冲了上来。
二人对面,罗艺“嘟噜噜”
一抖枪,七个枪尖,这叫“梅花七蕊”
尚司朗看罢一愣:哎呀!
好厉害!
我头次见过这样的枪招,这真是“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他一催呼雷豹,把金攥提芦枪一掂,团缨如斗大,枪尖抖成一个圆圈。
罗艺一愣,哎呀!
这人也非等闲之辈!
想着一枪刺来,尚司朗急架相还,二马一错镫便打在了一处。
真个是:一个枪扎白蛇出洞,一个枪转乌龙横空;一个枪拨翻江倒海,一个抢抖波谲云雄。
此二人,真乃人似猛虎,马如蛟龙,好一场凶杀恶战。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两个人你来我去,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败。
罗艺虚晃一招,拨马便走,尚司朗见罗艺佯败,知道其中有诈,但又不能叫他笑话自己胆小,便用膝盖一点坐骑飞虎韂就追了上去。
罗艺用右手把枪攥往前一推,用左手压枪,枪在肋下,后边马上来,正好马头碰马尾。
罗艺一踢镫,把马往外一捩,尚司朗的马就冲了上来。
尚司朗举枪一刺,罗艺一闪身,枪走空,二马一碰,罗艺的枪直刺尚司朗的软肋,只听“咔嚓”
一声,马惊出多远,尚司朗败回阵去。
书中交待:这一枪可把尚司朗吓坏了,虽然没扎着,那是多亏穿着绵竹铠,能避刀防枪,不然早就一命呜呼了。
这枪没扎进去,罗艺也是大吃一惊:怎么?
他刀枪不入?
宝铠?
这一枪,也把观阵的杨林吓了一跳,哎呀!
多玄哪!
心想:多次会战,都是自己亲自出马。
今天碰上罗艺,自己没出去,是因为有尚司朗,他武艺高强,身有四宝,要是我出去碰上这一枪,也说不定怎样啊!
好厉害的罗艺呀!
看来是干到老学到老,罗艺这枪,真是大开眼界。
再说尚司朗,败下阵来,口呼:“王爷,末将无能,没有取胜,有罪,有罪!”
杨林一笑,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无须多虑!尚将军,伤着了没有?”
尚司朗说:“多亏宝铠护身,不然今天我命休矣!”
杨林点头说:“尚将军,受惊了!”
说罢,杨林披挂上马,要亲自会战。
这时,忽听对面鸣金收兵。
原来罗艺还想叫阵,不想后队闻金回营,罗艺问道:“是谁下令鸣金收兵?”
军兵们说:“是夫人下令!”
罗艺这才明白,是夫人怕自己有失,才要收兵。
书中交待:原来秦氏夫人在城内放心不下,她知道杨林的厉害,怕罗艺有什么差错,才命将官守城,自己来到城头观阵,一见天色不早,罗艺胜了一阵,才下令鸣金收兵。
罗艺来到大帐,夫人接待。
罗艺问道:“是你下令鸣金收兵?”
秦氏夫人说:“是啊,我见杨林兵强将勇,元帅一人会战,久战自疲,我怕将军有所失误,才下令鸣金收兵。”
罗艺点头说:“看来,杨林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呀!”
秦氏夫人说:“将军要多加小心!”
罗艺说:“我们把城池守住,料他也未必如何!”
二人见解不同,相互争论一番,出营回城歇息,一夜无书。
话说第二天,罗艺正准备出战,忽有军兵来报:“报,隋营邱瑞来见!”
罗艺一听,什么,邱瑞?
不认识,说了声:“请!”
“是!”
军兵退下。
时间不大,军兵引邱瑞进帐。
原来,杨林回营之后,与众将当夜议论军情,说起罗艺武艺高强,才华出众。
杨林问道:“听说他是秦旭的门婿,不知是真是假?秦旭是陈主的丞相,为国勤劳,为人正直,是个清官。儿子秦彝英勇无比,是江南三雄之一。这三雄是:第一雄定彦平,人称双枪将,执掌水军;第二雄,镇京大帅罗荣,身材魁梧,力大无穷;第三雄就是秦彝,勇猛顽强,这罗艺如果是秦丞相的女婿,跟邱将军不就是亲戚了吗!我有意劝罗将军归降,邱将军何不去一趟,一来劝降,二来认亲,一举两得。”
邱瑞说:“王爷既然有意劝他归降,我明天就去。”
杨林高兴地点点头:“那就请你辛苦一趟吧。”
一夜无话。
第二天,邱瑞换上便衣来到陈营。
罗艺一看邱瑞,青衣小帽,举止端庄,面皮白净,三绺短须,好象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邱瑞上前拱手说:“罗大帅,小客来的莽撞,请大帅海涵!”
罗艺说:“邱先生,请不必客气,罗艺未能远迎,实实抱歉,请!”
二人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早有人献茶。
茶罢,罗艺先开口,他说,“邱先生,今日亲临军营,有何见教?”
邱瑞说:“今闻罗兄是秦旭的高婿,不知真否?又闻秦将军的夫人是宁禄臣老人家的长女,那次女的情况你可知道?”
罗艺听罢一愣,问道:“邱先生,你认识宁老元帅?”
邱瑞说出宁禄臣之事,罗艺一听是秦彝将军的连襟,连说:“失敬,失敬!”
邱瑞说出宁禄臣之死,罗艺说:“秦兄曾到处查访,寻找他的下落,不想老人家死在黄山,唉!他老太固执了!不知邱兄今在何处?”
邱瑞说:“小弟现保大隋。前日随杨王来此,昨日在阵上见到罗兄武艺高超,令人钦佩。杨王素有爱将之癖,见到你非常爱慕。”
邱瑞又把杨王率队出征来江南之事说了一遍,最后说:“今来江南,一是访问英雄,二是巡视江南。久闻陈主不理朝政,听信奸佞,苦害忠良。朝中权贵欺压同僚,抓丁拉夫,黎民百姓怨声载道!罗兄乃明智之人,深知黎民之苦!多少年来,南征北战,相互厮杀,万民不安,军兵遭劫,痛苦万端。罗兄一身文武之才,岂能为昏君卖命!想大隋亡周灭齐,也是出于被逼无奈,不得不为黎民而除暴安良。大隋自过江以来,已收降高颖、杨方等有名大将,一些军兵也纷纷来投。自古以来,天下江山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人心所向,大隋将兴。常言道,忠臣孝子人人敬,奸臣贼子人人恨,望将军纵观天下,弃暗投明,封侯拜相之事不在话下。我此来军营,明是访亲探友,实是杨王的差遣,命我来劝将军,申明大义,望将军三思!”
罗艺听罢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原来如此,邱兄错了!我受丞相之恩非浅,定要忠心保陈。常言道,忠臣不保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忠心保主是为将者之本分。我岂能朝秦暮楚,归降大隋!”
邱瑞说:“罗兄忠勇可嘉,然而自古以来,都是贤臣择君而事,良禽择木而栖。君不明臣投外国,父不良子奔他乡。南陈之君乃酒色之徒,昏庸无道,就凭你一身文武之才,保此昏君岂不可惜!宁老乃忠良之将,为人耿直,忠贞不二,然而陈主都不能听用,信小人之言,责备忠良,故而宁老一怒之下弃官而走。当时弃官者,何止宁老一人,听说还有芜湖总兵左都茂等。请将军三思,勿失良机。”
罗艺听罢又是一笑:“哈哈哈哈,想南北不打可以,你杨林投降南降,岂不是天下统一,黎民共享安乐吗?杨林如若不肯降陈,只有决一死战!来人哪!”
“有!”
“送客!”
“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