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全传 第六回 灭周室杨坚登基

小说:隋唐全传 作者:江文学 更新时间:2024-08-19 11:51:57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书接上回。话说杨林回府,见到杨坚、杨素两位哥哥,把在大街上与定国王宇文晋相遇,打了宇文晋的事说了一遍。

  哥俩心中不安,埋怨杨林天祸不惹惹地祸。

  哥几个正说话间,有家人来报,说皇上下旨,宣杨林上殿,杨坚说:“兄弟,不用问,这是大祸临头了!那静帝在宫中听信谗言,对我家早有疑心。如今你又打了他的心腹定国王,他怎肯善罢干休!”

  杨林说:“老主武帝在时,先父为他们东挡西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不但不感恩,反而怀疑我们,难道我们就坐等挨整吗!大哥,二哥,先不必担心,我去,我想他们不敢把我怎样!”

  杨坚说:“你要好好认罪,多赔不是!”

  杨林说:“请哥哥放心!”

  杨林说着出府上马,来到午门,禀报黄门官,由太监引入仁寿宫。

  杨林跪倒叩拜皇上。

  静帝满脸怒气说:“杨林,你身为骁勇大将军,目无国章王法,在大街之上殴打王爷,当众辱骂圣上,成何体统!朕念你征服叛将有功,这次孤王不加重责,免去你骁勇大将军之职,出宫去吧。”

  杨林原来本想申辩几句,听皇上叫自己出宫,也只好退了下来。

  可是满肚子要说没说,心中愤愤不平,心想,这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满肚子委屈出了宫院,到府中一看,大哥和二哥忙问:“怎么样了?怎么样了?”

  杨林把经过叙说一遍,最后告诉他俩说:“我的骁勇大将军被解除了,这是皇上听信了宇文晋的一面之词。”

  杨坚说:“周室江山,是我们父一辈子一辈出生入死打下来的。静帝眼里没有我们,只宠信宇文晋,将来这周室江山也会被宇文家篡夺。”

  杨素说:“大哥说得有理,到那时,我们弟兄落在他手,不但前功尽弃,恐怕想活命都难哪!”

  哥三个议论一通,各自回去安歇,暂且不表。

  单说大哥杨坚,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个办法来。

  回想当初,宣帝在位时,信了夫人的话,把长女许配给宣帝,进宫当了贵妃,满以为这样可以免去宣帝对哥几个的怀疑,但是,没曾想,宇文晋一看事情不妙,加紧在宣帝面前进谗言,宣帝听多了也就有些半信半疑。

  后来,宇文晋又说:杨坚为什么把长女送进宫来,这是要女儿在宫中做内奸,皇上如若不早醒悟,恐怕悔之晚矣,等等。

  宇文晋多次进谗言,还生怕宣帝不听,又暗中串通皇后。

  这皇后自来就妒忌怀恨贵妃,自然愿与宇文晋勾结,说贵妃的坏话。

  她在宣帝面前常常流露出贵妃对圣上有杀害之意。

  他还指使心腹,把桃木人和符咒暗藏贵妃床下,而后偷告宣帝。

  宣帝命人到贵妃床下去搜,果然搜了出来。

  宣帝看了大怒,下旨将贵妃打入冷宫,永远不许她与外人往来。

  静帝继位之后,宇文晋还是专权,我们啥时能好呢!

  杨坚是越想事越多,越想越难过,悔恨当初把女儿送进火坑!

  唉!

  宇文晋哪,宇文晋,你陷我,我也绝不能饶了你!

  想到这,杨坚转身就出去了。

  干什么呢?

  他要出外去找人。

  经过一宿的游说,第二天,杨坚请来了他的几位盟兄弟,有伍建章、邱瑞、韩擒虎、贺若弼,酒饭之后,谈起了朝中之事,大家一致认为,静帝无道,荒于酒色,不理朝政,朝廷大权被宇文晋篡夺,上欺天子,下压诸侯,文武百官敢怒而不敢言,如此下去何日是了!

  大家又谈论起,自三国起,你争我夺,永无休止,天下的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终日遭受刀兵之苦。

  我们出去东征西杀,为什么?

  为的是想有个明主,救黎民于水火,让天下万民皆乐。

  绝不是为了让他奢侈豪华,荒淫无度,贪恋酒色,不理朝政。

  杨坚说:“我看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一定得把宇文晋这个奸臣除掉。他一天不死,天下一天不得安宁!难道说我们东征西杀打来的天下,就干瞅着葬送在他的手里吗?”

  众人一听,齐说:“言之有理,一天不除掉宇文晋,天下一天无宁日。”

  怎么样才能把这奸臣贼子除掉呢?

  大家合计来合计去,先除掉宇文晋,然后推翻周室王朝。

  主意已定,第二天由杨林带领人马先包围宇文晋府,活捉了奸臣宇文晋。

  另一路由杨坚带队,突然闯入宫院,拿住了静帝,放出了女儿。

  伍建章带人把住城门,邱瑞带兵镇住大街小巷。

  就这样,一夜之间,推翻了周室江山,第二天把奸臣宇文晋推到市井斩首示众。

  周室一倒,宇文晋一死,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大家一致拥戴杨坚为帝,改国号为隋,称开皇天子,帝号文帝。

  杨坚当了隋朝的开皇天子之后,封伍建章为忠孝王,邱瑞为昌平王,贺若弼为安定王,令狐达为金国公,杨林为铁臂靠山王,兵马大元帅,其他文武百官,各升三级。

  立独孤氏为皇后,大儿子杨勇为东宫成王殿下,二儿子杨广为晋王,二驸马柳述为兵部尚书,大女儿出家为尼去了。

  嘉封刚刚完毕,有黄门官进宫启奏:“启奏万岁,午门外有宇文化及兄弟候旨见驾。”

  杨坚和宇文化及是好友,因为宇文化及跟宇文晋不和,多次受宇文晋排挤。

  杨坚登基为帝,今天他特意带着两个兄弟:宇文士及和宇文志及前来拜见。

  文帝传旨,宣他们上殿。

  兄弟三人上殿参拜,口称:“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帝说:“平身,看座。”

  宇文化及起身落座说:“臣,宇文化及,早知皇上乃天命之主,今驾坐龙位,乃天下之德,文武之幸也,百姓之幸也!愿主公洪福齐天,德为天下,社稷坚如磐石!”

  宇文化及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他与周王宇文泰是近支。

  宇文泰也与宇文述、宇文晋不和,特别怀恨宇文晋。

  如今宇文晋被杨坚所灭,宇文化及才领着两个兄弟来投。

  宇文化及早知杨坚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特别杨忠死后,他子继父业,执掌大权,有有矩,使宇文化及非常钦佩,两个人来甚密。

  早时他就发现宇文晋有害杨家之心,密告杨坚,要他有所防备。

  开始杨坚不信,以为我父为周室立下汗马功劳,老主待我父情同手足,不会加害我们。

  为免去疏远和怀疑,才把亲生女儿许给宣帝。

  但是事与愿违,反而坑害了女儿。

  单说宇文化及得信后惊喜交加,惊的是杨坚行动果断,拿住了宇文晋这个老贼。

  喜的是,自己一直受宇文晋排挤,今天可有出头之日了。

  开皇天子杨坚见他来投,满心欢喜,他认为这哥仨一来,又增加了一份力量,因此说:“朕封宇文化及为中书令;宇文士及为户部尚书;宇文志及为洛阳总镇。”

  洛阳乃长安重镇,同时又封心腹大将魏成为潼关大帅。

  宇文化及和众官受封之后,谢主龙恩,然后杨坚大摆酒宴,与群臣共驾,出诏安民,行文天下。

  书中单表,周室虽然被杨坚所灭,但是,还有几处坚守不降。

  杨坚想:这几处如不早除,也是后患。

  便令杨林在校军场演练人马,挑选能将,准备去平灭顽敌。

  杨林虽然身在校军场练兵,心中却总是想着师父,如今江山已经归隋,我的授业恩师仍然居住在深山之中,我何不去把他请来?

  这一天,杨林亲自带人来到终南山,到山洞内四处寻找,始终不见师父踪影,也不知去向,杨林只好败兴而归。

  话说这一天,开皇天子升殿,文武百官朝拜已毕,有忠王伍建章启奏:“主公,自主公登基以来,举国同庆,万民欢呼,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然而有几处顽敌尚未归降,江北尚未统一,江南尚未归隋,天下不能统一。主公何不先平复江北,后平江南,使天下成为一统?”

  文帝说:“孤早有此心,怎奈天下未定,不好出兵。”

  伍建章说:“三少爷杨林勇猛无敌,麾下又有战将千员,所到之处何愁不平?”

  文帝听罢说:“言之有理,朕准奏。封靠山王杨林为大元帅,统领兵马,昌平王邱瑞为副元帅,韩擒虎、贺若弼为左右监军,令狐达为先锋,统帅二十万大军,兵发安阳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众将谢恩退出。

  话分两头,再说安阳城的主将是北齐高姓之宗族高颖。

  自北齐被灭后,高颖重整兵马占据安阳,要与杨坚决一雌雄。

  这天,高颖正在大厅议事,探马前来报告:“报,王爷,现有大隋三王爷杨林,统领大批人马前来,已到达辉州。”

  高颖说:“好,来得正好!他们不来我还要去会他!下去,再探!”

  “是!”

  高颖将探马打发走之后,又下令各处军兵严加防备,不得有误。

  再说辉州大将鱼俱罗,他乃齐之猛将,胯下骑铁骅骝,掌中使一口乌龙三停大刀,斩将夺旗,有万夫莫当之勇,听说杨林统兵到来,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小小的杨林,你敢大胆来犯,我叫你有来无回!”

  鱼俱罗手下有位偏将叫刘太,上前说:“鱼将军,咱们可不能轻敌呀!听说靠山王杨林能用兵,善用兵,手中一对虬龙棒勇冠三军,无人敢敌。”

  鱼俱罗说:“呔!刘太,你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厉害?谁不知俺刚烈大将鱼俱罗!再者说,他的兵马从远道而来,到我这里不战自疲,就在此时我要给他来个下马威!来人哪!”

  “在!”

  “备马抬刀!”

  “是!”

  鱼俱罗顶盔挂甲,接刀上马,点两千军卒,放炮出城,雁翅排开。

  鱼俱罗来到旗脚下勒马横刀往前观看,只见隋兵是兵层层将层层,明晃晃刀枪密摆,噗啦啦旗幡飘扬,刀枪闪烁,剑戟森严,盔明甲亮,好不威风。

  那边杨林来到,正在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邱瑞说“:王爷,这里的鱼俱罗可非一般之人哪!他号称刚烈大将军,力大无穷,非等闲之辈。”

  杨林说:“此人我早有耳闻,我们要严加防备,但也不必多虑。”

  两个人正说话间,忽有兵丁来报:“报,鱼俱罗出城讨战!”

  杨林听罢一摆手说:“好!既然鱼俱罗出城叫阵,众将官,随我出营一会。”

  说着,杨林带领众将出帐上马,来到阵前,勒马观看,只见鱼俱罗:头戴镔铁盔,乌金抹额,顶梁上七个簪缨,二龙斗宝。

  身穿大叶镔铁铠甲,龙麟片片;护心宝镜大如冰盘;足登虎头战靴。

  面如黑炭,扎里扎撒的一部钢须,看年纪也就在四十上下。

  坐下是一匹玉面铁骅骝,掌中一口三停乌龙大刀,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杨林看罢心想:好一员猛将,真是名不虚传哪!

  想罢刚要催马出阵,早有令狐达上前拦住马头,说:“战此小儿,何须王爷亲自出马,待末将前去会会他。”

  杨林说:“令狐将军,要多加小心!”

  “知道了!”

  令狐达说着催马上前,把手中枪一抖,高喊道:“呔!前面来者何人?我的枪下不死无名之鬼,快快通上名来受死!”

  鱼俱罗把大刀一挥,催马上前,高声喝喊:“俺乃齐王驾下的刚烈大将军鱼俱罗是也!你是何人?通上名来!”

  令狐达说:“我在大隋开皇天子驾下称臣,杨王麾下前部先锋官,再往下问,令狐达!鱼俱罗,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大隋将兴,人心归顺,此关难守,你何不下马投降,报效大隋。如若不然,不仅身败名裂,也难免刀下做鬼!到那时,鱼将军,你将悔之晚矣!”

  鱼俱罗听罢大怒,高声喊道:“少要多言,放马过来,快快受死!”

  说着,鱼俱罗跃马横刀杀了过来。

  令狐达见鱼俱罗来势凶猛,不敢用枪。

  他一催胯下马,躲闪过去,回手举枪就刺。

  两个人你来我往,马打盘旋,战有三五个回合,鱼俱罗右手一扳刀头,左手一推刀攥,由下往上一用劲,只听“当啷”

  一声,令狐达的大枪脱手而出,飞出去有两丈多远。

  令狐达只觉两膀酸麻,虎口震裂。

  见不好,拨马败阵而回。

  杨林在马上观阵,看得一清二楚,心中无限佩服:啊,好一个勇猛的大将,果然力大无穷!

  想到这,杨林催马来到阵前。

  鱼俱罗用刀指点说:“来将何人,快快通名受死!”

  杨林不打不怒,反而面带笑容。

  这是为什么?

  因为杨林素有爱将之癖,老师也曾对他指点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为将者必须爱将,要多靠左膀右臂,阵前能收则收,能智就不靠硬打。

  杨林是直爽之人,想到这,面带笑容说:“鱼俱罗将军,请了!鱼俱罗见杨林长得是:白净面皮,目若朗星,微微墨髯。头戴狮子盔,簪缨冠顶,白银抹额,身披大叶铠甲,坐下一匹白马,名叫山后雪,乃是一匹宝马良驹,不用问就知道他是统兵的元帅杨林。但他又故意喝道:“来将何人,快快通上名来!”杨林还是微笑着说:“本帅乃大隋朝靠山王杨林是也!鱼将军,本帅有几句话要与你说,不知该讲不该讲?”鱼俱罗说:“你有何话,请讲当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隋唐全传,隋唐全传最新章节,隋唐全传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