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话说罗艺正在练枪,从场子外走进三个人来,罗艺一看,啊,是他!
前头是位须发斑白的老者,后跟那两个人三十上下,罗艺好象见过。
书中交待,他们这三个人是谁,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位老者姓秦叫秦福,是秦旭太宰的家人。
秦旭是谁呀?
秦旭是南陈的太宰,字东明。
在南陈天子陈叔宝驾下称臣。
夫人张氏,生一子一女。
儿子叫秦彝,女儿叫蕊珠。
秦彝黄面金睛,两道朱砂眉,文武双全,勇猛无敌,镇守马鸣关,是马鸣关的总镇。
女儿蕊珠,也是能文能武,知书达理,描龙画凤,无所不精,而得端庄秀丽,天姿国色。
秦旭虽然身为太宰,但是为人忠厚老诚,凛然正气,朝中大事都由他来掌管。
秦旭日夜为国操劳,也是年岁大些,这天就病了。
夫人和小姐烧香许愿。
太宰秦旭身体好了,母女二人这才去金山寺降香了愿,遇见狂徒,险遭不测,多亏罗艺救下母女二人。
母女回城之后,把去金山寺的情况向秦旭一说,秦旭说:“妇女们,庙会不可去,花灯不可逛,既然去了,惹出事来,有人救了你们,为何不问姓名就让人家走了?”
老夫人说:“人家是义士,不留名,施恩不望报。”
秦旭说:“有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是小人!”
说着命家人秦福出外打听这个年轻人的去处,如果遇上,一定要谢人家救命之恩!
可巧,老家人出来就看见罗艺在那卖艺,看了一会,果然武艺高强,相貌不俗,心想:是不是他救的老夫人哪?
想到这跑回府去,找到跟夫人到金山寺的那两个家人,一同前来辩认。
他们一进场子,一个家人就认出来了,赶忙说声:“壮士,你在这呀!哎呀,我们可找到你了,快,快请到我们太宰府。”
罗艺听罢一愣,赶忙说:“小的不敢打扰,请问你们是……”
老家人秦福说:“壮士,我们是太宰府的,恩公在金山寺救了我家的夫人和小姐,没留姓名,我家老爷命我们前来寻找,不想在此巧遇。请壮士快跟我们去见老爷。”
罗艺听罢,惊喜交加,说:“老人家,金山寺那点小事何足挂齿,老爷何必如此,小的实是不敢当。”
秦福说:“我们是奉老爷之命来的,请不必客气,走吧!”
说着给罗艺拿起包裹和刀。
罗艺一看是非去不可了,扔下竹竿,穿上大衣,向四周作了个罗圈揖,说:“太宰爷有令叫我,多谢大家捧场,今天就练到这,咱们后会有期!”
书要简短,话说罗艺跟秦福、家人来到太宰府,秦旭赶紧迎到门外。
老家人秦福介绍说:“壮士,这就是我家的老爷。”
罗艺抬头一看,这位太宰爷身高九尺开外,前胸宽,背膀厚,悍壮魁梧;头戴六棱紫缎子员外巾,顶门绣着一个金花花的大福字,鹅黄色缎条缠头;身穿一件紫缎子便衫,上绣金花朵朵,大红中衣;高靿白袜;福字履没有后跟,就为趿拉着方便。
再往脸上看,面如紫云,鼻直口阔,满部白髯,看年纪也就在六十上下。
左右有两名童子搀扶着。
罗艺看罢急忙跪倒磕头,说:“太宰爷在上,卖艺人给你行礼了!”
秦旭上下一打量罗艺,见这小伙子二十多岁,白净净的脸膛,鼻直口方,很有武夫的气派。
高兴地说:“起来,起来!不必如此。快请,屋里叙谈。”
罗艺连声道谢。
心想:这么大个官,如此礼贤下士,真是可敬。
二人来到书房落座,家人献茶已毕。
罗艺说:“小人有何能为,蒙太宰大人如此厚爱,小人实不敢当。”
秦旭说:“不必如此客气!”
说完命人去请老夫人。
不一会老夫人带着丫鬟来到书房,上下打量罗艺,说:“哎哟!这不是在金山寺搭救我们母女的英雄吗?”
罗艺一见也认识,赶紧跪倒磕头。
老夫人说:“恩人请起,我应当拜你!”
罗艺说:“实不敢当,实不敢当!”
落座之后,老夫人问起罗艺的家乡状况,罗艺一一作了回答。
但是,他并没有说出姜家庄的一段事来。
秦旭说:“现在我主正在招贤纳士,护卫疆土,你有一身武艺,何不前去显显身手,也好报效国家。”
罗艺说:“晚生早就有这个愿望,无奈山野村夫,无门可投。今日幸遇太宰,望老爷提拔!”
秦旭说:“你有这个志向就好!”
从此,罗艺也不到长街去卖艺了,就住在太宰府里,早习文夜习武,继续练刀练枪。
老爷见他武艺高强,也是打心眼里高兴。
心想:三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寻找个将才不易呀!
话说这一天,陈主命右班大丞相新德庆为主考,在校军场演武厅选才,广招天下好汉。
罗艺的名字是由太宰爷秦旭推荐上去的,给报了名。
比武这天,校军场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演武厅上彩灯高悬,坐满了文武百官,主考官新德庆坐在正中,好不威风。
校军场四周排满了军旗,有飞龙旗、飞虎旗、飞豹旗、银葫芦镶顶,飘洒火焰,那真是旗挨旗,旗挤旗,旗碰旗,旗靠旗,旗幡招展。
校军场内摆设一溜箭靶,演武厅前一溜拴马桩。
报名的武夫好汉在四面排列,一个个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罗艺看罢心想:老师常告诉我,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今年果然如此,我要努力,不辜负老师的心血。
他没有盔甲,穿着一身白缎子箭袍,这是老夫人和小姐给他特意做的。
头上是白缎子扎巾,白银抹额,高挑颤缨。
腰系狮鸾大带,大红的中衣,一双粉底靴子,白龙马上挂着素银枪,更显得英俊威风。
工夫不大,时辰已到,只听演武厅上有人高喊:“天下比武的英雄好汉们听真,主考大人传令,现在比武开始!”
台上台下立时鸦雀无声。
接着又喊:“现在按名叫人,第一名是孔嘉!”
孔嘉答应一声,催马出来。
众人举目观瞧,只见这位孔嘉二十多岁,刀条子脸,小眼睛不大,滴溜溜乱转。
细眉毛,尖嘴缩腮,面黄肌瘦,跟痨病鬼差不多。
头上一顶黄铜盔,身穿大叶甲,骑一匹黄骠马,手使一口大刀。
书中暗表,他是谁呀?
这孔嘉是南陈的宠臣孔范之弟,他平素仗着会点马上步下的功夫,又有哥哥的势力,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没有敢碰他的。
这小子马到当场,跃马横刀。
这时,又听台上喊:“第一个叫名,以后就随便出来,谁出来都行,现在比武开始!”
孔嘉把马催开,在场中绕了一圈,显得十分傲气,然后大声喊道:“哪个出来?谁敢跟俺比试比试?”
看热闹的人一看,就他来比武哇?
不咋的,谁都知道他那两下子。
就他当将军哪,不就仗着他哥哥是朝中的大红人吗!
当他也当不长,没有当将军那两下子!
人人都明白,可是谁也不敢说。
正这时,从东南跑出一匹马来,马上之人高喊:“我来了!”
众人一看,这个人三十上下年纪,白净的面皮,银盔银甲,手使一杆长枪。
孔嘉把手中大刀一挥,高喊:“你是什么人?通上名来!”
来人说:“我叫姜英,特来一会!”
孔嘉说:“好!请!”
二人说罢打马上前,枪刀并举,大战四十多个回合,姜英有些抵挡不住,想要拨马败走,被孔嘉一刀,把姜英的头盔砍了下来。
姜英披头散发败回人群。
孔嘉扬眉吐气,哈哈大笑,高喊:“哪一个还来?”
比武的人们一见,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不白给。
又加孔嘉在场上十分傲气,知道底细的,怕他朝中有人,惹不起,不知底细的,觉得他还有两下子,所以孔嘉喊了半天,人群中没人敢出来。
罗艺心想:怎么?
就他这两下子就把人镇住了,没人敢出来……想到这,他大喊一声:“我来比试!”
罗艺说着催马来到当场,孔嘉高喊:“来人通名!”
罗艺说:“我叫罗艺!”
孔嘉傲慢地说:“打马过来!”
罗艺双膝一点飞虎韂,小肚子一顶判官头铁过梁,马就冲上去了。
罗艺一抖掌中枪,“啪啪啪啪”
枪尖现出梅花七蕊,枪上的团缨飞转,孔嘉当时就觉得眼花缭乱,把马后退了好几步,心想:好厉害的枪啊!
罗艺不管孔嘉如此,他又二次抖了一阵子枪,抖完便把大枪直刺孔嘉的咽喉。
孔嘉用刀架过,罗艺抽回枪,二番又奔孔嘉的前胸点来。
孔嘉来个怀中抱月,往外一拦,罗艺这是虚枪,一抽枪,孔嘉的刀杆过去了,罗艺二次又扎了过来。
孔嘉一看不好,用刀往出拨,罗艺是两招虚一招实,反过手来,用枪直奔孔嘉的软肋,只听“啪”
的一声,把孔嘉扫于马下。
校军场上的人们齐声叫好。
孔嘉爬了半天才爬起来。
平素,他都是说上句,打别人,这回就觉得脸上无光,所以爬起来二话没说,灰溜溜回到了本队,心中暗恨:好小子,等着瞧!
罗艺勒马停枪,往四下里望了望,见大家都以敬佩的眼光看他。
因为在场的所有人都看见了,罗艺的枪不一般哪!
别说比武的英雄,连看热闹的,也都人人口服心服!
秦旭在演武厅上看得真真切切,连连点头称赞:“好枪法,好枪法!”
主考官命军兵晓喻大家,接着比武,自己出来。
官兵答应一声,立即喊了下去:“喂,凡是比武的,随便出来!”
连喊几次,无人上场。
秦旭对主考官新德庆说:“既然没人出来跟他比试,咱们再考一下罗艺的弓箭,你看如何?”
新德庆说:“好,好,好!”
即刻命人把箭靶子摆好,让罗艺前来演习。
罗艺答应一声,把枪挂好,取出弓箭,催开战马,弓开如满月,“登楞”
一声,箭中当中。
众人看罢齐声叫好,罗艺又连射两箭,箭箭命中当中。
三箭三中,主考官新德庆承认罗艺武功高强,是个魁首。
以下又选出十几个人。
比武完毕,由秦旭奏明圣上,先各自回去,听候兵部调用。
众人散去,各自回家。
罗艺无家可归,只好又回太宰府。
秦旭置酒设宴,款待罗艺,为他祝贺。
罗艺感谢太宰对他的提拔。
酒宴完毕,各自安歇。
单表秦旭,当夜回到后楼,见到夫人,把校军场比武之事说了一遍,老夫人也满心欢。
秦旭说:“此人文武全才,日后必有大用。他又是你和女儿的救命恩人,我有意把女儿许配与他,你看如何?”
老夫人说:“自打罗艺进府,我曾几次想过此事。今日既然老爷提出,我看可以和女儿商量,因为这是女儿的终身大事。”
秦旭说:“好,就依夫人,你去办吧。”
一夜无书,单说第二天,老夫人来到小姐房中。
女儿蕊珠见母亲来到,上前施礼。
老夫人满脸堆笑看着女儿,蕊珠说:“有什么喜事?妈妈今天这么高兴。”
老夫人说:“昨日校军场比武,你爹爹说,在咱家住着的罗艺武功超群,我跟你爹爹商量,准备把你许配给他,不知女儿意下如何?”
蕊珠听罢,心中一跳,当时脸就红了。
她挺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不言不语。
但是,心中却是满心欢喜。
老夫人见姑娘的神情,知道准是愿意,不过夫人又较真:“孩儿,你看罗艺这个小伙子怎么样?”
蕊珠抬起头来,说道:“既然二老愿意,为女儿作主,我就听从父母之命了。”
看人家多会说,愿意不说愿意,让父母去给作主。
老夫人说:“那好,要依为娘,我看就这样了。”
蕊珠说:“请为娘安排就是。”
老夫人到前楼跟老爷一说,秦旭是满心欢喜。
回到书房,命家人请来罗艺,叙述许亲之事,罗艺说:“承蒙老爷厚待,我这是高攀了。”
秦旭说:“不用推辞客气!”
罗艺跪倒磕头,认了岳父,又拜了夫人。
时日不长,择一良辰,为他们二人完婚。
从此,罗艺便在兵部当差,住在太宰府。
话说这一天,罗艺正在书房读书,从外边走进一个家人,说:“外边有人求见。”
罗艺走出府门外,见门旁站着一个人,见了罗艺,上前抱拳,“说罗壮士,我这边有礼了!”
罗艺以礼相还。
来人从腰中取出一个柬贴,双手递给罗艺。
罗艺接过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啊!
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前头是位须发斑白的老者,后跟那两个人三十上下,罗艺好象见过。
书中交待,他们这三个人是谁,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位老者姓秦叫秦福,是秦旭太宰的家人。
秦旭是谁呀?
秦旭是南陈的太宰,字东明。
在南陈天子陈叔宝驾下称臣。
夫人张氏,生一子一女。
儿子叫秦彝,女儿叫蕊珠。
秦彝黄面金睛,两道朱砂眉,文武双全,勇猛无敌,镇守马鸣关,是马鸣关的总镇。
女儿蕊珠,也是能文能武,知书达理,描龙画凤,无所不精,而得端庄秀丽,天姿国色。
秦旭虽然身为太宰,但是为人忠厚老诚,凛然正气,朝中大事都由他来掌管。
秦旭日夜为国操劳,也是年岁大些,这天就病了。
夫人和小姐烧香许愿。
太宰秦旭身体好了,母女二人这才去金山寺降香了愿,遇见狂徒,险遭不测,多亏罗艺救下母女二人。
母女回城之后,把去金山寺的情况向秦旭一说,秦旭说:“妇女们,庙会不可去,花灯不可逛,既然去了,惹出事来,有人救了你们,为何不问姓名就让人家走了?”
老夫人说:“人家是义士,不留名,施恩不望报。”
秦旭说:“有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是小人!”
说着命家人秦福出外打听这个年轻人的去处,如果遇上,一定要谢人家救命之恩!
可巧,老家人出来就看见罗艺在那卖艺,看了一会,果然武艺高强,相貌不俗,心想:是不是他救的老夫人哪?
想到这跑回府去,找到跟夫人到金山寺的那两个家人,一同前来辩认。
他们一进场子,一个家人就认出来了,赶忙说声:“壮士,你在这呀!哎呀,我们可找到你了,快,快请到我们太宰府。”
罗艺听罢一愣,赶忙说:“小的不敢打扰,请问你们是……”
老家人秦福说:“壮士,我们是太宰府的,恩公在金山寺救了我家的夫人和小姐,没留姓名,我家老爷命我们前来寻找,不想在此巧遇。请壮士快跟我们去见老爷。”
罗艺听罢,惊喜交加,说:“老人家,金山寺那点小事何足挂齿,老爷何必如此,小的实是不敢当。”
秦福说:“我们是奉老爷之命来的,请不必客气,走吧!”
说着给罗艺拿起包裹和刀。
罗艺一看是非去不可了,扔下竹竿,穿上大衣,向四周作了个罗圈揖,说:“太宰爷有令叫我,多谢大家捧场,今天就练到这,咱们后会有期!”
书要简短,话说罗艺跟秦福、家人来到太宰府,秦旭赶紧迎到门外。
老家人秦福介绍说:“壮士,这就是我家的老爷。”
罗艺抬头一看,这位太宰爷身高九尺开外,前胸宽,背膀厚,悍壮魁梧;头戴六棱紫缎子员外巾,顶门绣着一个金花花的大福字,鹅黄色缎条缠头;身穿一件紫缎子便衫,上绣金花朵朵,大红中衣;高靿白袜;福字履没有后跟,就为趿拉着方便。
再往脸上看,面如紫云,鼻直口阔,满部白髯,看年纪也就在六十上下。
左右有两名童子搀扶着。
罗艺看罢急忙跪倒磕头,说:“太宰爷在上,卖艺人给你行礼了!”
秦旭上下一打量罗艺,见这小伙子二十多岁,白净净的脸膛,鼻直口方,很有武夫的气派。
高兴地说:“起来,起来!不必如此。快请,屋里叙谈。”
罗艺连声道谢。
心想:这么大个官,如此礼贤下士,真是可敬。
二人来到书房落座,家人献茶已毕。
罗艺说:“小人有何能为,蒙太宰大人如此厚爱,小人实不敢当。”
秦旭说:“不必如此客气!”
说完命人去请老夫人。
不一会老夫人带着丫鬟来到书房,上下打量罗艺,说:“哎哟!这不是在金山寺搭救我们母女的英雄吗?”
罗艺一见也认识,赶紧跪倒磕头。
老夫人说:“恩人请起,我应当拜你!”
罗艺说:“实不敢当,实不敢当!”
落座之后,老夫人问起罗艺的家乡状况,罗艺一一作了回答。
但是,他并没有说出姜家庄的一段事来。
秦旭说:“现在我主正在招贤纳士,护卫疆土,你有一身武艺,何不前去显显身手,也好报效国家。”
罗艺说:“晚生早就有这个愿望,无奈山野村夫,无门可投。今日幸遇太宰,望老爷提拔!”
秦旭说:“你有这个志向就好!”
从此,罗艺也不到长街去卖艺了,就住在太宰府里,早习文夜习武,继续练刀练枪。
老爷见他武艺高强,也是打心眼里高兴。
心想:三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寻找个将才不易呀!
话说这一天,陈主命右班大丞相新德庆为主考,在校军场演武厅选才,广招天下好汉。
罗艺的名字是由太宰爷秦旭推荐上去的,给报了名。
比武这天,校军场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演武厅上彩灯高悬,坐满了文武百官,主考官新德庆坐在正中,好不威风。
校军场四周排满了军旗,有飞龙旗、飞虎旗、飞豹旗、银葫芦镶顶,飘洒火焰,那真是旗挨旗,旗挤旗,旗碰旗,旗靠旗,旗幡招展。
校军场内摆设一溜箭靶,演武厅前一溜拴马桩。
报名的武夫好汉在四面排列,一个个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罗艺看罢心想:老师常告诉我,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今年果然如此,我要努力,不辜负老师的心血。
他没有盔甲,穿着一身白缎子箭袍,这是老夫人和小姐给他特意做的。
头上是白缎子扎巾,白银抹额,高挑颤缨。
腰系狮鸾大带,大红的中衣,一双粉底靴子,白龙马上挂着素银枪,更显得英俊威风。
工夫不大,时辰已到,只听演武厅上有人高喊:“天下比武的英雄好汉们听真,主考大人传令,现在比武开始!”
台上台下立时鸦雀无声。
接着又喊:“现在按名叫人,第一名是孔嘉!”
孔嘉答应一声,催马出来。
众人举目观瞧,只见这位孔嘉二十多岁,刀条子脸,小眼睛不大,滴溜溜乱转。
细眉毛,尖嘴缩腮,面黄肌瘦,跟痨病鬼差不多。
头上一顶黄铜盔,身穿大叶甲,骑一匹黄骠马,手使一口大刀。
书中暗表,他是谁呀?
这孔嘉是南陈的宠臣孔范之弟,他平素仗着会点马上步下的功夫,又有哥哥的势力,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没有敢碰他的。
这小子马到当场,跃马横刀。
这时,又听台上喊:“第一个叫名,以后就随便出来,谁出来都行,现在比武开始!”
孔嘉把马催开,在场中绕了一圈,显得十分傲气,然后大声喊道:“哪个出来?谁敢跟俺比试比试?”
看热闹的人一看,就他来比武哇?
不咋的,谁都知道他那两下子。
就他当将军哪,不就仗着他哥哥是朝中的大红人吗!
当他也当不长,没有当将军那两下子!
人人都明白,可是谁也不敢说。
正这时,从东南跑出一匹马来,马上之人高喊:“我来了!”
众人一看,这个人三十上下年纪,白净的面皮,银盔银甲,手使一杆长枪。
孔嘉把手中大刀一挥,高喊:“你是什么人?通上名来!”
来人说:“我叫姜英,特来一会!”
孔嘉说:“好!请!”
二人说罢打马上前,枪刀并举,大战四十多个回合,姜英有些抵挡不住,想要拨马败走,被孔嘉一刀,把姜英的头盔砍了下来。
姜英披头散发败回人群。
孔嘉扬眉吐气,哈哈大笑,高喊:“哪一个还来?”
比武的人们一见,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不白给。
又加孔嘉在场上十分傲气,知道底细的,怕他朝中有人,惹不起,不知底细的,觉得他还有两下子,所以孔嘉喊了半天,人群中没人敢出来。
罗艺心想:怎么?
就他这两下子就把人镇住了,没人敢出来……想到这,他大喊一声:“我来比试!”
罗艺说着催马来到当场,孔嘉高喊:“来人通名!”
罗艺说:“我叫罗艺!”
孔嘉傲慢地说:“打马过来!”
罗艺双膝一点飞虎韂,小肚子一顶判官头铁过梁,马就冲上去了。
罗艺一抖掌中枪,“啪啪啪啪”
枪尖现出梅花七蕊,枪上的团缨飞转,孔嘉当时就觉得眼花缭乱,把马后退了好几步,心想:好厉害的枪啊!
罗艺不管孔嘉如此,他又二次抖了一阵子枪,抖完便把大枪直刺孔嘉的咽喉。
孔嘉用刀架过,罗艺抽回枪,二番又奔孔嘉的前胸点来。
孔嘉来个怀中抱月,往外一拦,罗艺这是虚枪,一抽枪,孔嘉的刀杆过去了,罗艺二次又扎了过来。
孔嘉一看不好,用刀往出拨,罗艺是两招虚一招实,反过手来,用枪直奔孔嘉的软肋,只听“啪”
的一声,把孔嘉扫于马下。
校军场上的人们齐声叫好。
孔嘉爬了半天才爬起来。
平素,他都是说上句,打别人,这回就觉得脸上无光,所以爬起来二话没说,灰溜溜回到了本队,心中暗恨:好小子,等着瞧!
罗艺勒马停枪,往四下里望了望,见大家都以敬佩的眼光看他。
因为在场的所有人都看见了,罗艺的枪不一般哪!
别说比武的英雄,连看热闹的,也都人人口服心服!
秦旭在演武厅上看得真真切切,连连点头称赞:“好枪法,好枪法!”
主考官命军兵晓喻大家,接着比武,自己出来。
官兵答应一声,立即喊了下去:“喂,凡是比武的,随便出来!”
连喊几次,无人上场。
秦旭对主考官新德庆说:“既然没人出来跟他比试,咱们再考一下罗艺的弓箭,你看如何?”
新德庆说:“好,好,好!”
即刻命人把箭靶子摆好,让罗艺前来演习。
罗艺答应一声,把枪挂好,取出弓箭,催开战马,弓开如满月,“登楞”
一声,箭中当中。
众人看罢齐声叫好,罗艺又连射两箭,箭箭命中当中。
三箭三中,主考官新德庆承认罗艺武功高强,是个魁首。
以下又选出十几个人。
比武完毕,由秦旭奏明圣上,先各自回去,听候兵部调用。
众人散去,各自回家。
罗艺无家可归,只好又回太宰府。
秦旭置酒设宴,款待罗艺,为他祝贺。
罗艺感谢太宰对他的提拔。
酒宴完毕,各自安歇。
单表秦旭,当夜回到后楼,见到夫人,把校军场比武之事说了一遍,老夫人也满心欢。
秦旭说:“此人文武全才,日后必有大用。他又是你和女儿的救命恩人,我有意把女儿许配与他,你看如何?”
老夫人说:“自打罗艺进府,我曾几次想过此事。今日既然老爷提出,我看可以和女儿商量,因为这是女儿的终身大事。”
秦旭说:“好,就依夫人,你去办吧。”
一夜无书,单说第二天,老夫人来到小姐房中。
女儿蕊珠见母亲来到,上前施礼。
老夫人满脸堆笑看着女儿,蕊珠说:“有什么喜事?妈妈今天这么高兴。”
老夫人说:“昨日校军场比武,你爹爹说,在咱家住着的罗艺武功超群,我跟你爹爹商量,准备把你许配给他,不知女儿意下如何?”
蕊珠听罢,心中一跳,当时脸就红了。
她挺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不言不语。
但是,心中却是满心欢喜。
老夫人见姑娘的神情,知道准是愿意,不过夫人又较真:“孩儿,你看罗艺这个小伙子怎么样?”
蕊珠抬起头来,说道:“既然二老愿意,为女儿作主,我就听从父母之命了。”
看人家多会说,愿意不说愿意,让父母去给作主。
老夫人说:“那好,要依为娘,我看就这样了。”
蕊珠说:“请为娘安排就是。”
老夫人到前楼跟老爷一说,秦旭是满心欢喜。
回到书房,命家人请来罗艺,叙述许亲之事,罗艺说:“承蒙老爷厚待,我这是高攀了。”
秦旭说:“不用推辞客气!”
罗艺跪倒磕头,认了岳父,又拜了夫人。
时日不长,择一良辰,为他们二人完婚。
从此,罗艺便在兵部当差,住在太宰府。
话说这一天,罗艺正在书房读书,从外边走进一个家人,说:“外边有人求见。”
罗艺走出府门外,见门旁站着一个人,见了罗艺,上前抱拳,“说罗壮士,我这边有礼了!”
罗艺以礼相还。
来人从腰中取出一个柬贴,双手递给罗艺。
罗艺接过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啊!
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