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黄海边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村,村子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村里的村民便是靠着捕捞海里的鱼类来维持生计。
近年来海上闹起倭患,渔民们只能偷偷摸摸的出海打鱼,往往听见半点风声,便要弃船而逃。时间一长,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不是被倭寇抓住杀了便是逃难逃走了,剩下来的,也只能勉强度日,日子过的极为辛苦。
这一日傍晚,村里突然来了一伙不速之客,一群人有男有女,各个骑着骏马,有官兵护在左右。这些人出手极为阔绰,丢下一大锭银子包了村里所有的空房,还让村长准备一些当地海鲜,明日要在这里吃早饭。
村民一时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伙人是什么身份。
“师妹,师傅师娘此刻只怕是已经在给你筹备婚礼了吧?”一间被包下的民房里,一个女子边脱衣服边朝里屋问到。
“哪能那么早,还有接近一个月呢。师姐,快上床吧,外面冷得很。”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在里屋回答。
女子将身上脱得只剩下一件亵衣,走进房里,只见一个年纪稍小的女子正裹着被子躺在床上,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瞪着自己看:“师姐,你身材真好。”
女子闻言脸色一红,赶紧钻进被窝,一把搂住那丫头说道:“我身材好?你身材才好呢,便宜岳霖那小子了,让我来先摸摸……”
那丫头顿时一声惊呼,连连告饶,屋里一时娇呼不断,引得周围邻里浮想翩翩……
这二人正是鲁平儿跟苏月。傅宁一伙人赶了一天的路,傍晚才来到海边,见天色已晚,便让护卫找了这个小渔村,打算在这儿借住一晚。
此次出行,师傅师娘并未跟来,一来是奔波了数月,不想再受那舟车劳顿之苦,二来也是免得自己两人在场,让这群小辈们玩得不自在。此外,岳霖也留在了回龙湾,他是一军之首,不能离开军队过远,于是便派了十多个亲兵护送,将傅宁他们送到海边。
傅宁躺在床上,一时难以入眠。此地离海边不远,遥遥能够听见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让他心里直犯痒痒。猛然又想起留在军营的刘六,一时只觉五味杂陈,不可言状。
“二师兄,你说人活着怎的就这么累呢?为何总有些人渴望却不可得,又总有些人可得却不珍惜呢?”
一旁二师兄笑道:“你这又是被谁挑动了哪根筋呐,怎么说起这等惹人头疼的话来?”
“我是说刘六师兄跟平儿师姐的事儿……”
二师兄一怔,想了半晌也不知该作何解释,只能打个了马虎眼:“感情嘛,是个凡人就脱不了俗,说了你也不明白,等你以后有了心上人你就知道了。”
傅宁疑惑:“凡人?既然凡人这么麻烦,就没啥法子脱了这凡气吗?”
二师兄闻言又笑:“哪能那么容易,脱了凡你岂不就成了仙了?况且有感情多好,个中滋味尝一遍,那才不枉人世间走这么一遭。”
“师兄,这世间真有仙人吗?”傅宁奇道。
“扯啥闲蛋!我这是打个比方,我咋知道有没有仙人。”
“呐,师兄,你有没有心上人啊?”
“嘿!你烦不烦呐,睡觉睡觉,不与你叨叨!”师兄背过身去,把棉被拖过来盖在头上打呼噜。
傅宁躺在床上,盯着黑漆漆的屋顶,一时陷入沉思。
“师兄又发春了……”
……
第二天一早,傅宁等人在村子里吃了饭食,向村民讨来两条船儿便下了海。
村长也曾提醒过他们倭患的事情,但众人却并不怎么在意,想着以自己等人这身武艺,倭寇即使来了也不能掀起什么风浪,又说只是在周围浅海看看,村长这才罢休,却也担心的很。
“傅宁!你也下来玩啊,别干坐在那儿,多没意思。”
傅宁满面难看,一手扶着脑袋一手持着鱼竿坐在船舷,远处海面上,鲁平儿正脚踏浪花,一脸得意地朝他挥手。
他自家知道自家事,这水上漂的功夫,需得有内力加持,这才能踏着波浪奔走。寻常脚底手段,路上跑尚可,若是敢下水,别说漂了,只怕是瞬间就得沉底喽,再加之他自幼生在内地,不识水性,所以便只能望海兴叹了。
鲁平儿调戏了傅宁,跟身边的众人打声招呼,收起脚底内力,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过了片刻,浮上来,手里捏着两个大牡蛎,游到船边,丢在夹板上。
又过了一会儿,海面再次出现几个黑点,却是跟来的那群士兵。岳霖想到要来海边,所以特意挑了几个水性不错的亲兵,让他们跟来帮着捞些海鲜。
这群人把手里的各种鱼类、贝类丢到船上,向傅宁打了个招呼,便进船舱烤火去了,毕竟是群普通人,大冬天的往海底潜,自然冷得慌。
傅宁在船边坐了一会儿,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响起,于是扭头望去,甄雨清正挪步走来。
“师姐。”
甄师姐朝傅宁点了点头,又向远处的鲁平儿等人挥了挥手,从一旁找来个木凳坐在傅宁身边。
“师弟为何不下海与平儿他们一起耍水去?”
傅宁正在郁闷,闻言嘴角顿时下垂,道:“师姐,连你也嘲笑我。”
甄雨清一怔,突然抿嘴一笑:“我倒是给忘了……”
一时船头安静下来,傅宁二人都有些尴尬。却是因为平顶山的这位甄师姐年岁不大,但为人却极为稳重,向来不怎么爱说话,傅宁心思活泼,没一刻能闲得下来,所以与她交流极少,也没什么话题可言。
见这气氛越来越尴尬,傅宁没话找话:“这村民总说海里有倭寇,但我们在这儿待了这么久,怎么一个也没瞧见?”
甄雨清闻言点头,却还是接不了口,场面再次尴尬下来。好在没过多久,鲁平儿等人便上船了。
苏月这人口无遮拦,见着傅宁二人并排坐在船头,立即道:“哎呦,今天可真出怪事了,小师弟竟然跟甄师姐坐在了一起,诶,我说你俩其实也挺般配的,干脆就在一块呗!”
鲁平儿不嫌事大,也接口到:“对对对!赶明儿跟我和霖哥一起拜堂成亲。”
傅宁闻言大为窘迫,慌张之中低头瞄了一眼师姐,见她也是一脸羞涩,不由心头一动。
“你俩说什么呢?这种事也能乱讲!咳咳……”傅宁二人尚未作何反应,水里却传来了呵责声,二师兄飞身上船,苍白的脸上浮起一丝愠色,一阵咳嗽。
鲁平儿二人见师兄生气,顿时收起得意,吐了吐舌头,灰溜溜的躲进了船舱。
船头一时悄无声息,傅宁望着海面,只感觉胸腔里好像有个小人儿在耍拳似的,一震一震想要跳将出来。
“傅宁,你跟我来把这些海货收拾收拾。”师兄在后面朝他招手。
“哦,好。”傅宁恍惚应下,从船沿站起来,便要走过去。却在这时,船身微微一晃,傅宁站立不稳,当即掉下船头。
正要扑腾,便听一声惊呼,海面再次响起一阵落水声,再回过神时,自己已经被抱到了船边,二师兄正一脸紧张地把手伸了下来。傅宁下意识地握住,被师兄一把拉上夹板。
“没事吧?”
傅宁回过头,见甄雨清一脸关切的伏在船帮上看着自己,当即摇头:“没事。”
“这小子!吓傻了吧,让你不长心。”二师兄气笑,一巴掌拍在傅宁后脑上说道。
傅宁没有做声,默默看着头上的水珠滴落在甲板上,溅成无数细小的碎瓣。刚才他掉进水里,师姐立刻便跟着跳了下来,待把傅宁送上船时,发簪早已脱落不知去向,一头长发被浪花冲散开来,此时伏在船帮上,湿发披肩,竟看得傅宁一阵心跳加速,隐隐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
“师姐,将来我一定还你发簪。”
甄雨清闻言一怔,随即笑道:“好啊,我等着。”
傅宁不再言语,被师兄带进船舱烤火驱寒去了。
渔船在海上漂了许久,众人也不掌舵,任由它随波逐流,渐渐漂到了深海区。傅宁见到那深邃的海水,又看到那宽广的地平线,胸中异样稍退,渐渐升起一股子豪气。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有些明白当初梅房宁说出“宁作龙首引明珠”、“安定天下教圣明”时的心情,一时不由心头悸动,想要说些什么,于是站起身,大喊一句:
“啊!大海啊……”
话到一半,便没了后续,却是傅宁平日贪玩,不曾好好念过几回书,此刻观海生情,一时诗兴大发,想要吟上一句,却苦于胸无点墨,念到一半便无力接下,只能卡在那里。
船舱里隐隐传来一阵笑声,傅宁面色一红,顿时觉得无趣,又蹲下钓起鱼来。
傍晚,众人回到渔村,把捕捞的海物交给村民烹调,吃了一顿向往已久的海鲜,一时觉得大为满足。在火炉边天南地北的聊了会儿各自听来的趣事,一时欢声不断。
待过了酉时,大家渐渐起了困意,便各自回房歇息去了。时间悄然流逝,炉子里的火炭渐渐暗淡,最终耗尽了最后一丝热情,泯灭下来。一时只听见里屋轻鼾不断,不时有阵阵磨牙声传来……
(未完)
近年来海上闹起倭患,渔民们只能偷偷摸摸的出海打鱼,往往听见半点风声,便要弃船而逃。时间一长,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不是被倭寇抓住杀了便是逃难逃走了,剩下来的,也只能勉强度日,日子过的极为辛苦。
这一日傍晚,村里突然来了一伙不速之客,一群人有男有女,各个骑着骏马,有官兵护在左右。这些人出手极为阔绰,丢下一大锭银子包了村里所有的空房,还让村长准备一些当地海鲜,明日要在这里吃早饭。
村民一时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伙人是什么身份。
“师妹,师傅师娘此刻只怕是已经在给你筹备婚礼了吧?”一间被包下的民房里,一个女子边脱衣服边朝里屋问到。
“哪能那么早,还有接近一个月呢。师姐,快上床吧,外面冷得很。”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在里屋回答。
女子将身上脱得只剩下一件亵衣,走进房里,只见一个年纪稍小的女子正裹着被子躺在床上,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瞪着自己看:“师姐,你身材真好。”
女子闻言脸色一红,赶紧钻进被窝,一把搂住那丫头说道:“我身材好?你身材才好呢,便宜岳霖那小子了,让我来先摸摸……”
那丫头顿时一声惊呼,连连告饶,屋里一时娇呼不断,引得周围邻里浮想翩翩……
这二人正是鲁平儿跟苏月。傅宁一伙人赶了一天的路,傍晚才来到海边,见天色已晚,便让护卫找了这个小渔村,打算在这儿借住一晚。
此次出行,师傅师娘并未跟来,一来是奔波了数月,不想再受那舟车劳顿之苦,二来也是免得自己两人在场,让这群小辈们玩得不自在。此外,岳霖也留在了回龙湾,他是一军之首,不能离开军队过远,于是便派了十多个亲兵护送,将傅宁他们送到海边。
傅宁躺在床上,一时难以入眠。此地离海边不远,遥遥能够听见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让他心里直犯痒痒。猛然又想起留在军营的刘六,一时只觉五味杂陈,不可言状。
“二师兄,你说人活着怎的就这么累呢?为何总有些人渴望却不可得,又总有些人可得却不珍惜呢?”
一旁二师兄笑道:“你这又是被谁挑动了哪根筋呐,怎么说起这等惹人头疼的话来?”
“我是说刘六师兄跟平儿师姐的事儿……”
二师兄一怔,想了半晌也不知该作何解释,只能打个了马虎眼:“感情嘛,是个凡人就脱不了俗,说了你也不明白,等你以后有了心上人你就知道了。”
傅宁疑惑:“凡人?既然凡人这么麻烦,就没啥法子脱了这凡气吗?”
二师兄闻言又笑:“哪能那么容易,脱了凡你岂不就成了仙了?况且有感情多好,个中滋味尝一遍,那才不枉人世间走这么一遭。”
“师兄,这世间真有仙人吗?”傅宁奇道。
“扯啥闲蛋!我这是打个比方,我咋知道有没有仙人。”
“呐,师兄,你有没有心上人啊?”
“嘿!你烦不烦呐,睡觉睡觉,不与你叨叨!”师兄背过身去,把棉被拖过来盖在头上打呼噜。
傅宁躺在床上,盯着黑漆漆的屋顶,一时陷入沉思。
“师兄又发春了……”
……
第二天一早,傅宁等人在村子里吃了饭食,向村民讨来两条船儿便下了海。
村长也曾提醒过他们倭患的事情,但众人却并不怎么在意,想着以自己等人这身武艺,倭寇即使来了也不能掀起什么风浪,又说只是在周围浅海看看,村长这才罢休,却也担心的很。
“傅宁!你也下来玩啊,别干坐在那儿,多没意思。”
傅宁满面难看,一手扶着脑袋一手持着鱼竿坐在船舷,远处海面上,鲁平儿正脚踏浪花,一脸得意地朝他挥手。
他自家知道自家事,这水上漂的功夫,需得有内力加持,这才能踏着波浪奔走。寻常脚底手段,路上跑尚可,若是敢下水,别说漂了,只怕是瞬间就得沉底喽,再加之他自幼生在内地,不识水性,所以便只能望海兴叹了。
鲁平儿调戏了傅宁,跟身边的众人打声招呼,收起脚底内力,一个猛子扎进水里,过了片刻,浮上来,手里捏着两个大牡蛎,游到船边,丢在夹板上。
又过了一会儿,海面再次出现几个黑点,却是跟来的那群士兵。岳霖想到要来海边,所以特意挑了几个水性不错的亲兵,让他们跟来帮着捞些海鲜。
这群人把手里的各种鱼类、贝类丢到船上,向傅宁打了个招呼,便进船舱烤火去了,毕竟是群普通人,大冬天的往海底潜,自然冷得慌。
傅宁在船边坐了一会儿,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响起,于是扭头望去,甄雨清正挪步走来。
“师姐。”
甄师姐朝傅宁点了点头,又向远处的鲁平儿等人挥了挥手,从一旁找来个木凳坐在傅宁身边。
“师弟为何不下海与平儿他们一起耍水去?”
傅宁正在郁闷,闻言嘴角顿时下垂,道:“师姐,连你也嘲笑我。”
甄雨清一怔,突然抿嘴一笑:“我倒是给忘了……”
一时船头安静下来,傅宁二人都有些尴尬。却是因为平顶山的这位甄师姐年岁不大,但为人却极为稳重,向来不怎么爱说话,傅宁心思活泼,没一刻能闲得下来,所以与她交流极少,也没什么话题可言。
见这气氛越来越尴尬,傅宁没话找话:“这村民总说海里有倭寇,但我们在这儿待了这么久,怎么一个也没瞧见?”
甄雨清闻言点头,却还是接不了口,场面再次尴尬下来。好在没过多久,鲁平儿等人便上船了。
苏月这人口无遮拦,见着傅宁二人并排坐在船头,立即道:“哎呦,今天可真出怪事了,小师弟竟然跟甄师姐坐在了一起,诶,我说你俩其实也挺般配的,干脆就在一块呗!”
鲁平儿不嫌事大,也接口到:“对对对!赶明儿跟我和霖哥一起拜堂成亲。”
傅宁闻言大为窘迫,慌张之中低头瞄了一眼师姐,见她也是一脸羞涩,不由心头一动。
“你俩说什么呢?这种事也能乱讲!咳咳……”傅宁二人尚未作何反应,水里却传来了呵责声,二师兄飞身上船,苍白的脸上浮起一丝愠色,一阵咳嗽。
鲁平儿二人见师兄生气,顿时收起得意,吐了吐舌头,灰溜溜的躲进了船舱。
船头一时悄无声息,傅宁望着海面,只感觉胸腔里好像有个小人儿在耍拳似的,一震一震想要跳将出来。
“傅宁,你跟我来把这些海货收拾收拾。”师兄在后面朝他招手。
“哦,好。”傅宁恍惚应下,从船沿站起来,便要走过去。却在这时,船身微微一晃,傅宁站立不稳,当即掉下船头。
正要扑腾,便听一声惊呼,海面再次响起一阵落水声,再回过神时,自己已经被抱到了船边,二师兄正一脸紧张地把手伸了下来。傅宁下意识地握住,被师兄一把拉上夹板。
“没事吧?”
傅宁回过头,见甄雨清一脸关切的伏在船帮上看着自己,当即摇头:“没事。”
“这小子!吓傻了吧,让你不长心。”二师兄气笑,一巴掌拍在傅宁后脑上说道。
傅宁没有做声,默默看着头上的水珠滴落在甲板上,溅成无数细小的碎瓣。刚才他掉进水里,师姐立刻便跟着跳了下来,待把傅宁送上船时,发簪早已脱落不知去向,一头长发被浪花冲散开来,此时伏在船帮上,湿发披肩,竟看得傅宁一阵心跳加速,隐隐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
“师姐,将来我一定还你发簪。”
甄雨清闻言一怔,随即笑道:“好啊,我等着。”
傅宁不再言语,被师兄带进船舱烤火驱寒去了。
渔船在海上漂了许久,众人也不掌舵,任由它随波逐流,渐渐漂到了深海区。傅宁见到那深邃的海水,又看到那宽广的地平线,胸中异样稍退,渐渐升起一股子豪气。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有些明白当初梅房宁说出“宁作龙首引明珠”、“安定天下教圣明”时的心情,一时不由心头悸动,想要说些什么,于是站起身,大喊一句:
“啊!大海啊……”
话到一半,便没了后续,却是傅宁平日贪玩,不曾好好念过几回书,此刻观海生情,一时诗兴大发,想要吟上一句,却苦于胸无点墨,念到一半便无力接下,只能卡在那里。
船舱里隐隐传来一阵笑声,傅宁面色一红,顿时觉得无趣,又蹲下钓起鱼来。
傍晚,众人回到渔村,把捕捞的海物交给村民烹调,吃了一顿向往已久的海鲜,一时觉得大为满足。在火炉边天南地北的聊了会儿各自听来的趣事,一时欢声不断。
待过了酉时,大家渐渐起了困意,便各自回房歇息去了。时间悄然流逝,炉子里的火炭渐渐暗淡,最终耗尽了最后一丝热情,泯灭下来。一时只听见里屋轻鼾不断,不时有阵阵磨牙声传来……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