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狂风卷着沙尘把天地搅成一片浑沌,临时驻扎点却已忙活开了。

  警卫班的同志正围着篝火搭灶,李爱国带着野生汽车专家和何教授,蹲在地质勘探钻井机旁做最后检查。

  这次钻探的深度深达五百多米,远超一般的深水井,对钻杆的垂直度有更严格的要求,检查工作应该更细致。

  直到八点钟,排除了两个小问题后,李爱国才从钻架子上爬下来。

  此时铁锅内的已经沸腾了,黄婷喊了一声:“何教授,爱国,赶紧过来吃饭。”

  李爱国走到铁锅旁,当时就有几个勘探队员站起身打饭,有个还拎起水壶帮他冲洗了手上的机油污渍。

  何教授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唏嘘。

  他太清楚这些勘探队员的性子了,也知道要想获得他们的尊敬有多么困难。

  今天要正式开始钻探了,饭食比前两次多了一倍,每个人还额外领到了一包方便面。

  这方便面是野生汽车专家带来的那批。

  来到九一五后,他原打算自己改善生活,后来不知为何主动交给了九一五。

  李爱国把调料包撕开,抖进面饼袋里,揉碎了捏起一撮塞进嘴里。

  咸香混着油脂味在舌尖炸开,赶紧就着干饼粥喝一大口,美滋滋!

  吃饭得速战速决,风里裹着沙砾,稍慢一点就满嘴沙子。

  众人蹲在干枯的红柳树后面,三下五除二扒完早饭。

  唐光武站到队伍前面。

  “今天的活儿这么安排:爱国同志带俩老勘探员和刘教授掌机器。我带八个人清岩芯,老何你领人守着仪器,钻出来的石头片儿都得过一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都记着,铀矿是国家的宝贝,这一钻关系到咱能不能摘掉‘贫铀国’的帽子!都得拿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劲头来!”

  说完,他看向李爱国:“爱国同志,你给大伙鼓鼓劲?”

  李爱国点点头,站起身,目光在队员们被晒得干裂的脸上扫过。

  “唐队长安排得周详,我就强调一条,安全!‘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这是铁规矩。跟大自然较劲,咱得有股子韧劲儿,但绝不能蛮干。”

  “记住,咱是为国家找矿,为人民争气!胜利,一定是咱们的!”

  说完,李爱国抄起插在地上的红色旗帜高高举起:“出发!”

  “出发!”

  “出发!”

  “出发!”

  喊声在风沙里滚过,漫天黄沙中,唯有红色旗帜最为显眼,队员们扛着工具,跟着红旗朝钻探点走去。

  李爱国造出来的这辆勘探钻井机已经采取了半自动化的操作方式。

  按下按钮,钻机的桅杆在液压油缸的驱动下缓缓竖起,借助销轴与底盘铰接处的旋转,完成 90度翻转,稳稳锁定在垂直作业位置。

  顶部的天车滑轮组与底部的转盘中心精准对位,李爱国检查了偏差不超过 1毫米。

  “启动转盘驱动系统!”

  三级齿轮减速箱随即发出均匀的嗡鸣,转盘开始旋转,带动钻杆下端的三牙轮钻头缓缓接触地面。

  “给进压力!”

  随着李爱国的指令,进给油缸通过链条传动拉动钻杆下行,压力表指针稳定在设定值,钻头的合金齿刃切入砂岩地层,岩屑通过钻杆内壁的螺旋排屑槽被不断带出。

  旁边等着处理岩屑的勘探队员瞪大眼睛,不敢置信,要知道他们以往钻探危险不说,还慢。

  “这才一根烟的功夫,就钻了七八米了。”

  “可不咋地,这叫大型机器。”

  “啧啧,要是有了这玩意,咱们也不用再撅着屁股钻地了。”

  “咱们还可以扩大勘探区域。”

  勘探队员们议论纷纷,勘探其实跟钓鱼差不多,选择合适的勘验点就是在打窝钓鱼。

  现在有了探勘钻井机等于是拥有了一张渔网。

  半个小时钻了一百多米,李爱国停了钻,让野生汽车专家检查扭矩。

  唐光武带人将岩屑清理过来,何教授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经过初步检查,这里的岩石为灰白色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

  这种岩石具连通性好、粒度粗、碎屑含量高、杂基含量低及孔渗条件好等特点。

  这也从初步证明了李爱国砂岩铀矿的渗透理论。

  “底层呢?”李爱国也趁机休息一会。

  “属于中侏罗世岩石底层,具体情况还缺少数据,需要继续钻探。”何教授拿着仪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他面色平静,心情却已经有些激动了,中侏罗世距今大概有1.67亿年,属于中生代中期。

  在该时期,大陆地壳上的缝生成了大西洋,非洲开始从南美洲裂开,而印度则准备移向亚洲。

  由于地质活动频繁,也是各地球造矿的主要时期。

  钻探的速度很快,最关键的是控制钻压与转速,防止井斜和激动压力过大。

  直到下午两点钟,何教授才在砂岩中发现了铀矿。

  “爱国,接下来要慢一点。”何教授看到指针数发生变化后,冲着李爱国激动的喊了一声。

  李爱国明白接下来的钻探关系到探查清楚底层铀矿的深度和铀矿的含量了,采取了逐进的方法。

  简单来说,每钻探十厘米就会提一次钻,由何教授对样本进行检查。

  十厘米,二十厘米钻探到一米处,何教授迫不及待的提取了样本,看到指针的数据,整个人立马来了精神。

  “一米深的砂岩由矿层,已经具备大规模开采条件了。”

  那些勘探队员们此时也都欢呼了起来。

  此时已经接近傍晚,考虑到夜间作业的安全性,唐光武通过电报将情况汇报了勘探局。

  勘探局的领导在回电中对他们的工作表示祝贺,要求继续钻探。

  第二天,钻探工作继续。

  今天由于全部采取了逐进钻探,李爱国还需要等着何教授分析完数据,钻探速度更慢了,只钻探了不到两米。

  但是,这两米的岩层,全部都蕴含了铀矿!

  何教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重新对今天的岩石样本进行复测,一直到晚上九点钟,才最终确定了这个事实。

  滴滴答答虽已经是半夜,唐光武却丝毫不顾及部委的领导已经休息了,直接将情况汇报了上去。

  “五百米下方,一条深度高达两米的铀矿层?”勘探局的领导也被这个消息惊住了。

  虽然目前并没有进行大规模面积勘探,但是如此深的矿层不可能只是一条线。

  “你们继续探勘,我马上组织人员前去支援。”勘探局领导觉得这可能是一条大型矿脉,连夜召集地质专家进行分析。

  第三天,钻探深度依然是两米。

  两米的砂岩层,全都是铀矿!

  足足四米的铀矿层!

  何教授现在已经有些麻木了。

  他原本以为自己站在一块黄金上方,现在明白了,下面是一块金矿。

  “老何,电报还发吗?”唐光武的心情有些忐忑起来,他总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做一场美梦。

  “发,怎么不发,没看到爱国同志还在检查钻井机嘛!”何教授看着那个忙碌的身影,眯起眼睛。

  难道真如李爱国所言,这下面有一个百万级铀矿?

  何教授也听李爱国在审讯中提到过此事,本来以为只是为了吓唬野尻,现在的结果却逐渐证实了这点。

  勘探局在接到四米铀矿层的电报后,领导再也坐不住了,如此大规模的铀矿已经超过了勘探局的处理权限。

  他将电报放进文件包中,站起身:“备车,去计划指导委员会。”

  “爱国他们已经抵达戈壁滩,开始钻探了?”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张副主任见到勘探局领导,笑着问道。

  “他们取得了重大成果!”

  听到这个,张副主任本来还没在意。

  九一五勘探队虽归勘探局直属管理,级别却很高,搞出点成绩来不算什么。

  “别着急,一把年纪了,怎么没点稳中劲儿。”张副主任是勘探局领导老上级了,趁机教育他两句。

  “是是是,老领导,我确实太激动了。”勘探局领导接过搪瓷缸子喝口茶,然后才缓声说道:“九一五刚发现了一个深度高达四米的铀矿层,目前钻探还在进行中。”

  “噗嗤.”张副主任正喝了口水,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呛住,茶水洒了一桌子。

  他也顾不得收拾,瞪大眼问道:“这么重要的消息,你怎么现在才汇报?”

  “.领导,是您让我稳重点。”勘探局领导觉得委屈。

  “.”张副主任觉得勘探局都是一帮子石头蛋,一点都不知道变通。

  不过此时他也顾不得这些了,背着手在办公室内走来走去。

  “四米深的铀矿层,随着钻探深入,深度还可能增加不行,这事儿实在是太大了,我得马上汇报给李教授。”

  提起李教授,勘探局领导也激动了起来。

  这位可是国内地质方面的大佬,其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担任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外,李教授还身兼数职。

  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地质力学研究室主任、原子能委员会主任、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近些年,李教授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

  现在除了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关注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

  所以指导委员会只有在有了重要发现的情况下,才会汇报给李教授。

  李教授正在上面参加重要会议。

  接到电话后,李教授向上面请了个假。

  “老李啊,要注意身体啊,有些事情该交给年轻人的,就交出去。”上面的几个老领导看到李教授急着赶回去,劝说道。

  “现在指导委员会那边的工作已经交给老张负责了,只是这次有了重大发现,我得赶回去。”说完,李教授乘上专车离开了。

  那几个老领导都觉得奇怪,没听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什么重要的勘验任务啊?

  李教授回到指导委员会后,立刻召开了大会,在会上听取了张副主任的汇报。

  “九一五勘探队传来的消息可靠吗?”李教授很谨慎的询问。

  “绝对可靠,这次勘探工作虽由九一五队负责,现场的主力其实是前门机务段的同志,另外还有气象站的同志跟着。”

  听到这个,李教授觉得奇怪了,询问前门机务段的同志为何跟勘探队掺和在一起。

  张副主任把地质勘探钻井机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钻井机?这是个好东西啊,难怪在短时间内,能钻探五百多米深。李爱国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李教授点头。

  “就是前阵子研究出盾构机的那一位火车司机。”

  “难怪能搞出这么个好东西。”其他的领导连连点头。

  张副主任此时又接着说道:“这次他们的成果不仅只有这点,还发现了小鬼子勘探队,鬼子也盯上了戈壁滩的铀矿,只是找错了地方。”

  此话一出,领导们眼中的疑惑顿时消失了。

  小鬼子虽然坏,却一点都不菜,要不然咱们也不能打那么多年。

  轻视小果子,就是亵渎先辈的努力。

  “看来李爱国的砂石铀矿理论有点东西。”

  “这次说不定真可以找到大规模的铀矿。”

  “九一五勘探队侧重于勘探,理论知识薄弱了一点,我建议咱们立刻派出地质专家前去支援。”

  听到议论声,李教授沉思片刻后,站起身道:“我去吧。”

  “教授,您的身体”张副主任吓了一跳,要是李教授出了问题,那可是大事儿。

  “我的身体没关系,目前国内的地质专家中,只有我的研究领域跟砂岩铀矿理论接近。”

  其他的领导还要劝,李教授摆摆手:“各位,我是搞地质研究工作的!要是为了自己安全,待在办公室里面,那还怎么搞研究?!”

  听到这个,那些领导们也知道李教授下定了决心,没法劝说了。

  此次前往大西北,李教授联系了一批国内一流的地质学专家,目的就是为了搞清楚砂岩铀矿理论,然后以理论为指导,预测铀矿的规模,提出开采规划。

  那些地质专家得知在戈壁滩内出现了打破常识的铀矿后都很感兴趣。

  西南地质调查所的黄教授表示三日后抵京。

  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陈教授正带队在边疆进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由赵教授带了三个学生参与行动。

  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也派了两个专家参与进来。

  京城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东北地质学院等七八个教授也赶来了。

  在李教授的号召下,一支由二十多位学者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很快组建。

  这是国内少有的大规模地质研究行动,指导委员会按照规定汇报了上去。

  农夫那边也正打算派人前往大西北接应李爱国和老猫,得知此事后,提出了由气象站的同志护送李教授和专家组。

  五天后,一架运输机从南苑机场起飞,直奔大西北。

  ****

  李爱国是在钻探现场得知专家组到来的消息的。

  看到一辆辆卡车从远处驶来,卡车上面还架着轻机枪,李爱国就知道来者的身份非同一般。

  由于专家组的规格很高,气象站和勘探局都没提前跟这边通气。

  李爱国并不清楚对方的身份,于是冲着野生专家喊了一声,让他赶紧去通知老猫。

  老猫正带人在洞穴内清点小鬼子留下来的东西。

  得知消息后,带着气象站的同志赶了出来,跟李爱国一起在不远处设下了哨卡。

  等卡车逐渐靠近,李爱国拎着手枪走了出去,站在了车头前方。

  卡车咔持一声停下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拿了份文件跑过来,冲着李爱国敬了个礼:“爱国同志,咱们又见面了。”

  李爱国认得来人是气象站第三行动的队长,暗暗松口气,回了礼,询问情况。

  “您看看这个。”

  接过文件,李爱国只是看了两眼,就被这支专家组的规格惊住了。

  可以说,要是专家组出了问题,那国内的地质勘探工作至少要倒退五年。

  难怪农夫那边会如此谨慎。

  此时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老教授已经走下了车,隔着滚滚烟尘,李爱国依然一眼认出了他。

  跟电视上相比较,现在的李教授要年轻一些,不过头发已然花白。

  身上穿了藏蓝色的中山装,走起路来腰杆子挺得很直,不像是个教授,倒是有点军人作风。

  “你就是李爱国同志吧。”李教授走上前,上下打量李爱国,伸出手点点头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李爱国握住手,有些激动:“李教授,我是在向您学习,您曾经告诉过我要做一个敲打石头的人。”

  “敲石头?”李教授明显有些愣住了。

  李爱国道:“这是我在一本连环画上看到的,上面有您当初拎着地质锤,背着背着装石头的口袋,搞地质勘探的内容。”

  李爱国倒没有忽悠,这本名为《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连环画现在还放在家里的书柜中。

  李教授此时也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儿了,笑了两声:“美术社的同志可能曲解了我的意思.我当时确实只是在敲打石头而已。”

  李爱国:“.”

  他觉得李教授要是参加后世的考试,遇到跟李教授有关的短文阅读,肯定不及格。

  闲聊几句,两人的关系很快拉近,李爱国觉得李教授平易近人,就像是邻家叔叔。

  李教授则觉得李爱国身上有股工人独有的质朴,脑袋瓜子也特灵活。

  “走走走,带我去看看你的地质勘验钻井机。”

  几人走过山坡,李教授立马被高大的钻井机所吸引,他围着转了一圈,感觉到自己就像是站在一座铁塔之下。

  “当年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曾见过类似的钻井机,只是体型没有这个大。”

  “原理基本上一样,主要是钻探的深度不同。”李爱国介绍了钻井机的性能。

  此时刘教授正在旁边检验矿石,看到李教授走过来,连忙迎了上来。

  “李教授,您来了。”

  “老刘啊,咱们又见面了,目前情况怎么样?”

  “钻井工作基本结束,我们已经确定了,戈壁滩下方五百米处,有一条深度高达八米的砂岩铀矿层。

  铀矿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碎屑约占全岩总量的90%,以接触式胶结为主,孔隙式胶结为辅,铀以吸附状态为主,氧化铀含量可达1%-3.46%。”

  “1%-3.46%?!”此时不但是李教授震惊了,就连身后的十几个教授也有些失态。

  铀是一种重元素,它主要在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天体物理事件中形成,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各种化合物。

  这使得铀在地球表面的迁移和富集过程变得较为困难,难以形成大规模的高品位铀矿。

  地壳中铀的平均含量约为百万分之二点五。

  而712铀矿的平均丰度也只有1.28%。

  丰度越高,代表着开采成本越低。

  特别是目前这片区域的深度为五百米,如果存在大面积铀矿的话,将来可以建成露天铀矿场,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采矿的难度系数也会降低。

  “好好好,爱国同志,老刘,你们这次可算是立了大功了。”

  李教授是个实干派,在抵达戈壁滩的第一天,就展开了工作。

  工作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李教授带着那批专家学者根据钻探出来的岩石样本,分析内部结构和成因,以此来推测铀矿的规模。

  另一方面是李爱国带着钻井机在附近继续钻探,用实践来确定铀矿的位置。

  这个时候,地质勘探钻井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可移动,钻探速度快,可持续工作。

  仅仅是一个星期的功夫,就在附近钻了三十多口地质勘探井。

  井的深度不一,从几百米到一千多米都有,但是可以确定一点,铀矿层的深度都平均在8米左右。

  李爱国还在一口井中取到了沥青铀矿的样本。

  李教授将沥青铀矿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汇总了数据,召开了座谈会议。

  帐篷内,李教授先是做了总结:“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铀矿成因跟李爱国同志预测的差不多,成矿过程复杂,分为多个阶段。

  目前可以确定的有沉积预富集阶段、古层间氧化淋滤阶段、后生二次还原阶段。

  该矿床的形成机制体现了沉积-构造-流体多要素协同作用。

  其低温热液成矿特征与矿物学证据进一步佐证了多阶段成矿演化过程。”

  哗!

  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野生汽车专家站在后面,挠挠头小声问道:“这些说明了啥?”

  刘教授激动得攥了攥拳头:“咱们发现了一条充满了铀矿石的河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最新章节,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