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帝国 第758章 赵钦宏迁都

小说:庶民帝国 作者:贫民帅 更新时间:2024-08-07 11:44:45 源网站:顶点小说
  王烨并没有让这个悬念维持太久的时间。

  一年后,王烨的儿子出生,这是燕国百姓期盼了许久的孩子。

  可以说,这个孩子的出生,至少在燕国百姓看来,可以意味着燕国的社稷自此稳定了下来。

  王烨为这个孩子起名为王正浩,而不是其他更有家国意义的名字。

  在燕国世子出生之后不久,王烨正式命令大军出击,征伐大梁!

  这一次王烨兵分两路。一路由刘介率领,向西面的山西、陕西、四川和宁夏进攻。另一路由聂化率领,向山东、河南和湖北进军。

  这一次赵钦宏的部下拼死抵抗。虽然没有民心的支持,但是在士绅官僚们不惜倾家荡产的支持下。赵钦宏虽然丢失了大量的土地,但是最后还是保住了自己的东南半壁江山。只是失去了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

  因为再次失去了大量的土地,所以赵钦宏必须再一次面对迁都的问题。

  可是,就是在这个问题上,赵钦宏犯了难。

  首先,虽然这个时代的南方已经相当发达了。但是,因为这个时候那个著名的魔都还是一个小渔村。

  所以,过了长江之后,再往南几乎就没有什么特别适合做都城的城市了。

  西安、洛阳、燕京自然不必说了。就是汴梁、和南京都已经落入了燕国的手中。

  赵钦宏只能在南方的几个大城之中做出选择。

  赵钦宏当时的选择其实只有五个、分别是苏杭和福建的泉州,广东的广州,以及江西的南昌。

  如果是现代人的话,八成会在苏杭或者广州之间做出选择。

  可是经过了反复的权衡之后,赵钦宏最终选择了南昌。原因很简单,为了安全的考虑。

  苏杭这两座城市其实是最不能选择的,因为这两座城市不仅都靠近长江,而且距离大海也不算远。

  燕国的海军那么强大,而且燕国也用实战证明了。燕国的海军是有在陆地上强攻大城的能力的。

  既然如此,苏杭这么危险的地方,赵钦宏自然是不能做选择的了。

  泉州和广州的情况类似,这里同样太靠近大海了,所以为了安全考虑,赵钦宏也只能放弃这里。

  想来想去,似乎也之有既不靠近大海,也不靠近长江的内陆城市南昌是最为安全的。

  于是,赵钦宏就将南昌改名为龙兴府,将龙兴府定位了大梁的新任首都。

  虽然赵钦宏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赵钦宏的臣子们心气却不是很高。

  因为大梁的接连战败,赵钦宏一次性损失了大概四千万人口。

  湖广地区、秦淮河畔、巴蜀的天府之国,大梁损失了大量的膏腴之地。这里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

  经过这一次的溃败,大梁现在治下的人口只有八千万人左右。

  而经过这一次的大胜,在获得了大量土地的同时。燕国也得到了自己最需要的人力资源。经此一战,燕国的人口突然膨胀到了逼近八千万人的地步,已经几乎同大梁持平。

  至此,大梁面对燕国唯一的优势也就此不再。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现在的大梁已经几乎没有机会再战胜燕国了。

  不过,经过了这一年的战斗,燕国也无力再次向南发动进攻了。原因很简单,因为燕国吃撑了......

  一次性让自家的人口膨胀了一倍,这种堪称鲸吞的架势,自然不是那么好消化的。

  别的不说,为了维持自己国内民心的稳定。王烨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国民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那王烨就需要海量的资金、物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来维持这个国家的稳定。

  因此,王烨不得不暂时停止自己扩张的脚步。让燕国再次沉淀下来。

  就这样,赵钦宏这才算是勉强挺过了王烨的这一波攻势。

  只是赵钦宏自己也知道,如果他再不想办法的话。等王烨再次向他进攻的时候,就真的是他要大祸临头的时候了。

  好在,赵钦宏的手下还是有很多人才的。

  而且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准入门槛其实并不算高。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点是珍妮纺纱机的问世,而发明珍妮纺纱机的人是个纺织工人。

  把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向最高峰的,无疑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而瓦特本人,在发明蒸汽机之前是一名徒工。

  可以看出来,真正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并不是那个时代的顶尖人才。按照现在的说法,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都是一些民间科学家,也就是所谓的“民科”。

  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上也可以算是民科的狂欢派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点是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而西门子本人因为家境贫困,在中学毕业之后就不得不参军谋生。

  后来,西门子还因为跟人决斗而被判处五年徒刑。在服刑期间他在监狱之中建立了一座小型电子实验室。

  出狱之后,西门子在别人的资助之下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再后来,就是他旗下的一名工程师,完成了人类第一台自励式直流发电机。西门子本人还在同年发明了第一台直流电动机。

  在那个大学和各种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在西方蓬勃发展的时代。以西门子的受教育经历来看,他恐怕很难被称为专家、学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名伟大的发明家。

  至于说,另一位影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人,爱迪生就更是如此了。

  爱迪生本人只接受过三个月的教育,爱迪生本人的学问除了他母亲的教育之外,就是他自己自学得来的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发明了留声机、摄影机同时还改进了白炽灯,甚至还创办了通用电气。

  相比起西门子,爱迪生无疑是更加“民”的“民科”。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还有一项伟大的发明,那就是电话机。

  在电话机的发明上,终于出现了一个跟学者沾点边的人了。这个人名叫亚历山大·贝尔。他是一名苏格兰人,毕业于爱丁堡皇家高等学校和伦敦大学。

  贝尔获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话机的发明专利。可是,在以上的三个人物之中,他却是争议最大的一个人。

  </br>

  </br>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庶民帝国,庶民帝国最新章节,庶民帝国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