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江湖 第十六章 遇险 一

小说:谁人江湖 作者:纳兰文清 更新时间:2024-08-07 09:15:41 源网站:顶点小说
  黄昏,庐州,包公祠。包拯,字希仁,庐州人,北宋名臣,他为官清廉、执法如山、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老百姓伸冤报仇,故有‘包青天’的美名。

  包拯死后,四帝仁宗为了表彰他的功绩,特地从国库拨白银三万两,在他的原籍修建‘包公祠’,让天下士人瞻仰。

  ‘包公祠’就在眼前,可朱元璋却大失所望,原来此地早已荒废,通往包公祠的大路上杂草丛生,藤蔓遍野,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到这里踏足游览了。在这战火不断的乱世,人们盼望的不再是断案如神的清官,而是能给他们带来安乐和平的明君。

  朱元璋走到近前,隔着破损的外墙,看着包公祠内的断壁残桓,以及视野尽头,那座光秃秃的,一丈多高的土坟丘,叹息一声,扭身朝最近的村落走去。

  天黑前,他终于来到一个小村庄的村口,正想进去找个人家借宿,蓦地听到蹄声大作,如奔雷般由远而近,一队骑兵由山坡上冲刺而来,朱元璋大吃一惊,连忙躲进附近的草丛里,隐蔽身形。

  一百多人的骑队,旋风一样的冲入村内,待马蹄扬起的漫天尘土散去,露出中间凶恶的骑士,他们头戴狰狞的护盔,身穿轻巧的皮甲,内衬丝绸,光软润滑,兽皮战靴紧踩马镫,腰胯马刀,背背强弓,走兽壶插满硬箭,一看便知,他们就是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

  带头的精壮蒙人,碧眼黄发,耳戴铜环,狮鼻阔口,满面虬髯,只见他将手中的马鞭扬上半空,‘啪’的一声鞭鸣,代替军令,手下军兵便三五人一队,逐屋搜查,把村内三百多名男女老幼,全部赶到村中间的空地上站好。

  一时间鸡飞狗跳,哭喊声震天,但那些蒙古骑兵可不管不顾,只要遇到动作稍慢或胆敢反抗的人,马鞭立时狂抽而下,先打个半死,再拖到百姓队伍的面前。

  看村民已经到齐,带头的元将用并不标准的官话道:“南蛮,你们听清了,我,显武将军,彻里不花,奉脱脱老太师之命,前来清剿白莲教余孽,知道的,赶紧上前,重重的有赏,要不然,你们一个也活不了!”

  村民们都知元军残暴,动不动就是屠城、屠府、屠县、屠村,但那只是口口相传,没有亲身经历,如今真真实实的轮到自己身上,都觉得大恐怖。

  顿时又是一片混乱,有青年高声抗议,想要挣扎的,有妇女紧抱着孩子一起哭的;有老人相对无语,仿佛任命的;更有甚者,有几个人屎尿齐流,瘫在地上直打哆嗦,动弹不得。

  元将彻里不花看在眼里,抬手轻轻一挥,就见几名蒙古骑兵,一拨坐骑,抽出马刀,狂风般掠过人群。

  ‘噗、噗、噗!’声音响起,几具无头的尸体,从勃颈处喷出一蓬尺多高的鲜血,洒落地面,而斜冲上天的头颅,带着惊惧的表情,看着自己缓缓倒在地上的身躯,无言的落下。

  朱元璋已摸到附近,藏身在一间石屋之旁,瞧得此状,眶毗欲裂,便要挺身而出。可转念又想,哪怕自己拼尽全力,也不过是多杀几个元兵,却救不了这全村的百姓。

  正犹豫间,忽听不远处的山林中传来一声怒喝:“元狗,你们也特意的歹毒,杀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有什么能耐?有本事冲爷爷来,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朱元璋赶紧潜步低身,偷眼观瞧,只见一黑袍大汉,两手各执一柄长刀,舞动如飞,将射来的雕翎全部拨打开去,他闪高窜低,狐伏鹿行,不一会儿,就来到近前,与元军打了个短兵相接。

  但看他手起刀落,砍杀了两个蒙古骑兵,待众骑士急去围攻时,他却从他们的马肚子下钻过,双刀由下向上冲元将彻里不花攻去,蒙古骑兵虽然凶悍,但对穿插于马肚子底下的黑袍大汉,却是没有丝毫办法。

  ‘当’的一声,彻里不花用铁枪崩开黑袍大汉的双刀,生硬地叫道:“赵普胜,终于把你逼出来了,给我受死吧!”说罢,铁枪抖了三抖,从一个非常刁钻的角度快速刺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谁人江湖,谁人江湖最新章节,谁人江湖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