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远回到家里,后院已经风平浪静了,来到房里,见母亲和一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老汉坐在炕上说话,这老汉满脸皱眉,头发花白,身上风尘仆仆,跟个叫花子似的。

  “老娘铁树开花了,要迎来第二春了吗?但这老头儿年龄也太大了吧,嫁过去还要侍候他,还怎么夕阳红啊?”

  他心里这么想着,脚下却没停,走近了才看清楚,原来这老汉不是别人,竟然是他们本家的族长,叫张德贤,算起来是自己爷爷辈的人。这是个极重孝道的时代,对方又是族长,他丝毫不敢怠慢,连忙上去打招呼,“哟,大爷,什么风把您老吹到这里来了?”

  张德贤一点儿长辈的架子都没端,反而主动起身像个晚辈一样跟他回话,“三郎回来了啊,俺过午就到了。哎呀,好几年没见你了,这次见到你,你已经养出贵气来了。”

  张文哈哈大笑,“大爷,快别说了,我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小吏,哪有什么贵气啊,说出去免得让人笑话。”

  张德贤继续给自己的马屁打补丁,“有的,有的,你觉得没有,那是你没注意,俺可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张文远谦虚地道,“哪有,我一直都是这个样子啊!”

  张德贤叹了口气,“咳……上一次见你还是你和大莲成亲的时候,那时候你还是个毛头小子,生涩得很,可不像现在这样大气稳当,你这几年在衙门做事见多识广,当真是长进了不少。咳……当初你娘说你在县里谋到了差事,俺还不愿意放你出来,现在想来是俺错啦,这人呐,就得走出去见世面才行。”

  张母见他提起以前的事,连忙帮他找补,“他大爷,以前的事提他做啥,都过去了。三儿,你大爷这一次进城是专门来找你的,他听说你盖了个私塾,族中有不少孩子没有学上,都想过来上学,他来找你就是为了这事的。”

  听说是为了族里孩子上学的事,张文远自然没有理由拒绝,作为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有为青年,孩子愿意上进,他是不可能拒绝的。但是他印象中张家村有私塾啊,是和隔壁的石塔村共建的,自己小时候就是在那里开的蒙呢,难道开垮了?

  张德贤听他问起村塾,叹气道,“咳,别说了,这些年赋税越来越重,早养不起先生啦。”

  张文远哦了一声,这几年朝廷的赋税确实越来越重,而且还不安全,若是在押运的途中被劫了还要重新收一次。除了赋税徭役以外,老百姓还要承担朝廷特使的应奉,一旦遇到朝廷派人下去采买,整个县都要脱一层皮,这种事在北方还不算多,在江南尤为突出,想到这里,他又开始担心高克疾和黄氏了。

  张德贤见他没有说话,以为他不愿意接收族里的孩童,只得厚着脸皮问了一句,“三郎,你是怎么想的?”

  张文远一惊,笑道,“好啊,族中有子弟愿意上进是好事啊,我这私塾大得很,来多少人都容得下。”

  张德贤见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心里欢喜至极,正要夸奖他几句却听他又加了一句,“但是我只要六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娃子,明年就只要6到岁的了,太大和太小的就不要弄过来了。”

  虽然他之前和仲云说了只收6到8岁的幼童,但是第一届根本做不到,因此就把年龄放宽了。

  张德贤连忙表示赞同,“说得是,太小的娃子啥也不会,弄过来是个麻烦事。过了十五岁就该娶妻生子了,还学什么习啊?族中六到十四岁的孩子有十几个,俺回去以后就让他们都过来,只是这吃住可就有些麻烦了。”

  张家村离县城有三十多里的路程,成年人都要走大半天才能到,让这些孩子读走读根本不现实,而这也成了古时候上学最大的问题。

  张文远想了想,道,“这事也简单,教室还有空的,就先住在里面,后面再修一排宿舍,在里面垒个大通炕,修好之后再搬进去,吃饭嘛……”

  张母插话道,“就先在俺们这里吃吧,俺做给他们吃。”

  张文远连忙摇头阻止了她,“不行,不行,俗话说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这不是一顿两顿的事,咱们必须先立好规矩,不然以后恩人要变仇人的。”

  听了张母的话,张德贤本来很高兴的,但被张文远一瓢冷水浇了个透心凉,可是他仔细一想又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孩子上学确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那是好几年的事。他们这一次来的又不是只有一个孩子,而是十几个,张田氏已经五十多岁了,每天给他们做饭烧菜,还不得累死啊。

  “三郎说的是,这么多孩子要吃饭,老四媳妇一个人可忙不过来。”张德贤顿了顿,又为难地道,“可是他们都是孩子,正在长身体,不吃饭也不成啊,难不成天天在外面吃?”

  张文远仔细地想了想,“既然要修宿舍楼,那干脆再建一个食堂,垒个大灶,每天蒸些炊饼馒头啥的,再做一些菜蔬肉食,孩子们可以去那里吃,有钱的就吃好点儿,没钱的就吃差点儿,总之饿不着就是了。”

  张德贤想了想,“倒是个好法子,但你是不知道啊,俺们乡里人都穷啊,这样长年累月的下馆子,他们恐怕承受不起啊。”

  张文远早有预案,“这个也简单,到时候我会拿些钱财出来补贴食堂,这样饭菜的价钱就便宜了,至少可以保证大部分人吃得起饭。至于那些特别贫困的,我再成立一个助学基金,每月给他们帮补一些伙食费,也让他们吃得起饭。不过,我这个助学基金是给那些家里困难又爱读书的孩子提供帮助,而那些家里又穷,还不喜欢读书、又调皮捣蛋的就别想了。”

  见他考虑得这么周到,张德贤总算是满意了,“还是你想得周到,这样俺就放心了。”

  张文远笑了笑,心说后世都有标准答案,有什么难的?

  “不过食堂和宿舍也不能一下就修好了,再怎么也需要半个月时间,大爷,你先别让孩子们过来,等我把食堂和宿舍修好了再过来不迟。”

  张德贤连忙答应,“好,好,就这么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最新章节,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