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步说话!”老道士看了看女尼,走到叶望身前,低声说道。
自古和尚道士是一家,但男道士配上女尼姑,倒是少见。看情况,这众人之中,反而以那年轻的女尼为首,连一向装神弄鬼的老道士,此刻也分为拘谨。
叶望点点头,领着几人直接进入后堂。
“恭喜小友了,生意做的真是火热啊。”刚刚坐下,老道士就立刻说道:“想必,小友今日收获不小吧。”
叶望看了看老道士,并不答话。
老道士有些坐蜡,抬眼看向女尼微有讪然。
“李仙翁,不必多绕圈子了。”女尼眼观鼻,鼻观心坐在席上,貌似入定,却将叶望神色看在眼里,忽然开口说道:“武公子聪明过人,我们有话该当直说。”
叶望初见女尼,只觉对方神色端庄,此刻再听女尼说话,却发现对方口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处事也成熟干练,言语中,也丝毫不已出家人自居,倒是奇怪。
“是,倒是贫道做错了!”大出叶望意料,原本飞扬跋扈的老道士,竟恭恭敬敬地向女尼拱手一鞠,连连告罪。女尼眉眼不动,安然受了。
老道士宣了一声道号,说道:“无量天尊!老道先前失礼了。”
“……”老道前倨后恭,叶望心头也是有些迷惑,皱眉看着那女尼,并不接口。
老道士也不介意,自从怀中掏出厚厚一叠纸张,轻轻放在叶望桌前。
“这是交子宝钞?”叶望看老道神色,接过纸张,展开一看,入眼的竟然是一叠纸钞。北宋因铜钱大量外流,四川地区缺乏精铜,便该以生铁铸钱。因铁钱过重,携带不便,便自创了纸币“交子”,代替铁钱流通,可在四川各“交子铺”通兑通换。
宋仁宗年间,发行“交子”的富商生意衰败,交子不能兑现,政府为不引起民乱,设立“交子务”,将交子改为官办。
“是也不是,”老道士看着叶望,缓缓说道:“我朝发行“交子宝钞”只能在四川流通,老道这些“宝钞”却是我家主人自行印发。”
“……”不是官办“交子”,岂不是废纸一张。叶望无语地看着老道,暗道这老道莫非又来花言巧语,欺骗自己?
如此说来,这个女尼说不定也是个西贝货,搞不好是花钱雇来唱双簧的。
“武公子不要多想,”女尼抬眼看了一眼叶望,脆声说道:“我家祖辈,曾做过“交子务”的管事,便学了这个方法。这“交子宝钞”公子在各地的“香元记”店铺都可以通兑。”
“清水河镇也有“香元记”的产业,小友不信,老道到可以亲自代为兑换。”老道士也点头说道。
叶望有些吃惊,但凡能够自行发行纸钞,不仅要家道殷实,更要有通天的关系。却不知,有如此显赫背景的家族,又怎会净是一些道士、尼姑。
信手看来,每张“交子宝钞”俱都面额不菲,加在一起竟然不下万贯。假的到还罢了,若是真的,反而更是诡异。
看叶望沉默不语,女尼微微皱眉,轻轻点头。老道士心领神会,又从怀中掏出另一叠纸张,放在桌上,说道:“这是老道购下的几处房产,巧的是,正在小友的屋后。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也一同奉上。”
叶望心中一动,忽然说道:“恐怕不是凑巧吧?”
女尼见叶望不为所动,也有些不快,寒声道:“潘家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呵呵,原来如此。”老道士笑道:“小友倒是重感情之人,这些个纠葛原本就是他们自家的杂事,我们只是有求与他罢了。老实说,这些东西,我们原本是给柳先生准备的。”
既然说开了,老道士也不再客套,直接说道:“我们是有些事,原本想找那柳先生帮忙。就给了他一下便利,不过他谋其旧主的事情,我们可没有插手。”
“这些事情,现在是想找我来做了吗?”叶望不置可否地敲了敲桌子,看都不看那些价值连城的物件。
“正是!”老道士搓了搓手,说道:“我们对小友可是颇为看重,郡主娘娘都亲自出面,其他人可没有这等荣光。”
“郡主?”叶望看了一眼女尼,问道:“这倒真没想到,看来我很有面子?”
见叶望说话,女尼也面色稍霁,轻声说道:“公子客气,我这样子贸然过来,也不见得有多大光荣。只可惜,我也没有办法。”
“打开天窗说亮话,老道名为李士宁。”老道士站起,又对着女尼拱了拱手,说道:“不瞒你说,这位是当朝的郡主娘娘。”
李士宁?叶望对这个名字还真不陌生。北宋时期,曾经发生了一起著名的谋反案件,令人称奇的是,犯人还不是普通人,骇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名叫赵世居。
按辈分算来,赵世居可以说是赵匡胤的四世孙。
本来,谋逆的罪名一般很难落到皇亲国戚头上。奇就奇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盛年之时,忽然横死,皇位没有传到自家儿孙,反而被亲弟弟赵光义夺走。
其中多有蹊跷之处,史书记载:雪夜,赵匡胤召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宫饮酒,酒后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赵光义让所有人都离开,自己来照料哥哥。外人远远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什么,接着烛影摇晃,又听到铁斧戳地之声,天亮之时,赵匡胤就忽然暴毙。次日,赵光义就在哥哥的灵柩前即位,成了新皇帝。
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千古之谜,史称“烛影斧声”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成了千古疑案。
一代开国伟人赵匡胤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年仅五十岁。
至此,大宋的皇位从赵匡胤一脉,传到了赵光义一脉。赵匡胤的亲生儿子赵德昭与赵德芳与皇位无缘,也陆续离奇死亡。
若此就罢了,偏偏太祖赵匡胤入殓永昌陵,时任司天监的苗昌裔,在主持葬礼之时,凳上高山俯视永昌陵风水后,断言:“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
言下之意,太祖的一脉以后必定还能够重新当皇帝。不知如何,这句话流传开来,百姓念及赵匡胤的好处,都暗中纷纷传言,以后天下将归还到太祖一脉。
百姓信了也就算了,结果连宫里的内侍大太监王继恩也信了。赵光义驾崩后,大太监王继恩伙同他人,意图重新立赵匡胤的孙子赵惟吉当皇帝。结果事败,被凌迟处死,北宋的皇位终究还是留在了赵光义的子孙手中。
但从此以后,赵光义一脉就对赵匡胤一脉充满了警惕。
赵世居谋反案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面,横空出世的。其实,当事人赵世居并没有什么谋反的罪证,之所以最后无端枉死,却正与这个李士宁有脱不开的关系。
自古和尚道士是一家,但男道士配上女尼姑,倒是少见。看情况,这众人之中,反而以那年轻的女尼为首,连一向装神弄鬼的老道士,此刻也分为拘谨。
叶望点点头,领着几人直接进入后堂。
“恭喜小友了,生意做的真是火热啊。”刚刚坐下,老道士就立刻说道:“想必,小友今日收获不小吧。”
叶望看了看老道士,并不答话。
老道士有些坐蜡,抬眼看向女尼微有讪然。
“李仙翁,不必多绕圈子了。”女尼眼观鼻,鼻观心坐在席上,貌似入定,却将叶望神色看在眼里,忽然开口说道:“武公子聪明过人,我们有话该当直说。”
叶望初见女尼,只觉对方神色端庄,此刻再听女尼说话,却发现对方口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处事也成熟干练,言语中,也丝毫不已出家人自居,倒是奇怪。
“是,倒是贫道做错了!”大出叶望意料,原本飞扬跋扈的老道士,竟恭恭敬敬地向女尼拱手一鞠,连连告罪。女尼眉眼不动,安然受了。
老道士宣了一声道号,说道:“无量天尊!老道先前失礼了。”
“……”老道前倨后恭,叶望心头也是有些迷惑,皱眉看着那女尼,并不接口。
老道士也不介意,自从怀中掏出厚厚一叠纸张,轻轻放在叶望桌前。
“这是交子宝钞?”叶望看老道神色,接过纸张,展开一看,入眼的竟然是一叠纸钞。北宋因铜钱大量外流,四川地区缺乏精铜,便该以生铁铸钱。因铁钱过重,携带不便,便自创了纸币“交子”,代替铁钱流通,可在四川各“交子铺”通兑通换。
宋仁宗年间,发行“交子”的富商生意衰败,交子不能兑现,政府为不引起民乱,设立“交子务”,将交子改为官办。
“是也不是,”老道士看着叶望,缓缓说道:“我朝发行“交子宝钞”只能在四川流通,老道这些“宝钞”却是我家主人自行印发。”
“……”不是官办“交子”,岂不是废纸一张。叶望无语地看着老道,暗道这老道莫非又来花言巧语,欺骗自己?
如此说来,这个女尼说不定也是个西贝货,搞不好是花钱雇来唱双簧的。
“武公子不要多想,”女尼抬眼看了一眼叶望,脆声说道:“我家祖辈,曾做过“交子务”的管事,便学了这个方法。这“交子宝钞”公子在各地的“香元记”店铺都可以通兑。”
“清水河镇也有“香元记”的产业,小友不信,老道到可以亲自代为兑换。”老道士也点头说道。
叶望有些吃惊,但凡能够自行发行纸钞,不仅要家道殷实,更要有通天的关系。却不知,有如此显赫背景的家族,又怎会净是一些道士、尼姑。
信手看来,每张“交子宝钞”俱都面额不菲,加在一起竟然不下万贯。假的到还罢了,若是真的,反而更是诡异。
看叶望沉默不语,女尼微微皱眉,轻轻点头。老道士心领神会,又从怀中掏出另一叠纸张,放在桌上,说道:“这是老道购下的几处房产,巧的是,正在小友的屋后。所谓君子成人之美,也一同奉上。”
叶望心中一动,忽然说道:“恐怕不是凑巧吧?”
女尼见叶望不为所动,也有些不快,寒声道:“潘家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呵呵,原来如此。”老道士笑道:“小友倒是重感情之人,这些个纠葛原本就是他们自家的杂事,我们只是有求与他罢了。老实说,这些东西,我们原本是给柳先生准备的。”
既然说开了,老道士也不再客套,直接说道:“我们是有些事,原本想找那柳先生帮忙。就给了他一下便利,不过他谋其旧主的事情,我们可没有插手。”
“这些事情,现在是想找我来做了吗?”叶望不置可否地敲了敲桌子,看都不看那些价值连城的物件。
“正是!”老道士搓了搓手,说道:“我们对小友可是颇为看重,郡主娘娘都亲自出面,其他人可没有这等荣光。”
“郡主?”叶望看了一眼女尼,问道:“这倒真没想到,看来我很有面子?”
见叶望说话,女尼也面色稍霁,轻声说道:“公子客气,我这样子贸然过来,也不见得有多大光荣。只可惜,我也没有办法。”
“打开天窗说亮话,老道名为李士宁。”老道士站起,又对着女尼拱了拱手,说道:“不瞒你说,这位是当朝的郡主娘娘。”
李士宁?叶望对这个名字还真不陌生。北宋时期,曾经发生了一起著名的谋反案件,令人称奇的是,犯人还不是普通人,骇然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名叫赵世居。
按辈分算来,赵世居可以说是赵匡胤的四世孙。
本来,谋逆的罪名一般很难落到皇亲国戚头上。奇就奇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盛年之时,忽然横死,皇位没有传到自家儿孙,反而被亲弟弟赵光义夺走。
其中多有蹊跷之处,史书记载:雪夜,赵匡胤召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宫饮酒,酒后有些不舒服,就躺下休息。赵光义让所有人都离开,自己来照料哥哥。外人远远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什么,接着烛影摇晃,又听到铁斧戳地之声,天亮之时,赵匡胤就忽然暴毙。次日,赵光义就在哥哥的灵柩前即位,成了新皇帝。
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千古之谜,史称“烛影斧声”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成了千古疑案。
一代开国伟人赵匡胤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年仅五十岁。
至此,大宋的皇位从赵匡胤一脉,传到了赵光义一脉。赵匡胤的亲生儿子赵德昭与赵德芳与皇位无缘,也陆续离奇死亡。
若此就罢了,偏偏太祖赵匡胤入殓永昌陵,时任司天监的苗昌裔,在主持葬礼之时,凳上高山俯视永昌陵风水后,断言:“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
言下之意,太祖的一脉以后必定还能够重新当皇帝。不知如何,这句话流传开来,百姓念及赵匡胤的好处,都暗中纷纷传言,以后天下将归还到太祖一脉。
百姓信了也就算了,结果连宫里的内侍大太监王继恩也信了。赵光义驾崩后,大太监王继恩伙同他人,意图重新立赵匡胤的孙子赵惟吉当皇帝。结果事败,被凌迟处死,北宋的皇位终究还是留在了赵光义的子孙手中。
但从此以后,赵光义一脉就对赵匡胤一脉充满了警惕。
赵世居谋反案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面,横空出世的。其实,当事人赵世居并没有什么谋反的罪证,之所以最后无端枉死,却正与这个李士宁有脱不开的关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水浒传之武大郎传奇,水浒传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水浒传之武大郎传奇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水浒传之武大郎传奇,水浒传之武大郎传奇最新章节,水浒传之武大郎传奇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