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1935年12月,华北事变】

  【日军在华北所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

  “华北!倭寇都打到了华北了,那蒋介石怎么还不出兵抗击倭寇啊!”

  华北的百姓们急的直跺脚,那可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啊,怎么能让那倭寇给占了过去?

  那他们的后代岂不是都成了那倭国人?

  定都华北地区的王朝,皇帝们也坐不住了。

  大唐。

  李隆基看到天幕上说后世那倭国竟然已经侵占了华夏的华北地区,他刷的一下子就从为了方便看天幕而摆在大殿外的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洛阳竟然都被后世的那倭国给占了?

  真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他现在是焦头烂额,看了天幕之后,他已经发觉到安禄山那些节度使很长时间没有轮换了,还有他现在任人唯亲,已经在大唐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任人唯亲的问题好解决,只要把那些胡作非为,没有能力的人给撸下来就好了。

  可是那些节度使就不好整了。

  他们手握重兵,要是处理不好肯定会起兵造反的。

  虽然他们也已经从天幕上知道了自己造反没有成功,但他们手里的重兵也是个巨大的威胁啊。

  但是现在,李隆基将两件糟心的事情放在一起,想了一想。

  解决(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他现在不好处理那些节度使,而那些节度使也拿他没有办法。

  所以不如互相妥协一下,顺便解决倭寇的问题。

  节度使依旧是节度使,只不过节制的地方改变一下。

  那倭国有四块大岛,可以让那些大小节度使带领自己的士兵前去攻打倭国。

  打下来的地方,就是自己的。而且世袭罔替,甚至他可以给他们封个王。

  虽然倭国实力不足为惧,但打下来总还是会死人的,这就消耗了他们的一部分实力。

  而且也有许多人并不愿意背井离乡,这又消耗了他们一部分实力。

  等这些节度使在倭国打下地盘,趁着他们还没有站稳脚跟,挑拨他们的矛盾,这样就可以继续持续地消耗他们的实力了。

  只要注意点,不让他们联合起来,节度使和倭国的问题就被解决了。

  (大英搅屎棍大唐版,日本限时体验)

  【公元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

  【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缓解了从前通货不足的局面,使物价开始回升,在实行初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大秦。

  “这民国政府竟然才统一全国的货币?那度量衡统一了吗?”始皇帝嬴政很不舒服。

  一个天下,竟然用着不同的货币,不同的度量衡,这让他很不舒服,很不开心。

  所以他灭了六国,紧接着就统一了货币、度量衡还有车轨宽度。

  这后世的民国竟然这么拉胯?

  (民国统一了货币,始皇帝很高兴;但民国才统一货币,始皇帝很不喜欢)

  大唐。

  李世民倒是对于民国才统一货币没有什么感想,毕竟连国家都只是形式上统一,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军阀在割据,而且那倭国也占领了那么多的国土。

  没有统一货币很正常。

  但他对于后世用纸作为货币很疑惑。

  这后世的百姓能愿意吗?拿着手中的真金白银,换成一张废纸。

  要是那民国政府大量印刷法币的话,他们手里的钱一定会贬值的啊。

  而在大明洪武朝。

  朱元璋看到后世都在用纸币了,于是更加放心大胆地开动他的核动力印钞机了。

  永乐朝。

  永乐大帝朱棣看到后世的那个法币,就想到了他爹学着元朝,搞出来的大明宝钞。

  他爹那真是逮着好用的那就使劲用,大量印刷宝钞,发给官员当工资,还禁止民间金银交易。

  百姓们要是不收官员的宝钞,那就是犯法。

  而要是收了宝钞,那第二天可能就会贬值。

  而且更绝的是:朱元璋也知道大明宝钞就是一张废纸,所以他拒不回收发出去的宝钞。

  这就直接导致了大明宝钞这种早期信用货币的破产。

  所以在朱棣想到了他爹洪武大帝干出来的事情之后,他感觉后世的这个法币,也会变得像宝钞一样(实际上不如宝钞坚挺)。

  明朝的百姓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也在好奇为何后世的百姓就不害怕手中的钞票贬值。

  【公元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

  【中国GC党领导的一场反对华北自治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促进了统一战线的确立】

  【公元1936年5月5日,《停战协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公元1936年8月25日,《中国GC党致中国GM党书》】

  【GC党中央再次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古人们看着天幕,感觉这蒋介石格局确实不够大。

  后世那些倭寇鬼子,把华夏打得都快亡国灭种,亡天下了。

  他怎么还想着争权夺利,抢地盘呢?

  还在不断地消灭华夏的军队还有民力。

  【公元1936年10月,长征结束】

  【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公元1936年12月12日-25日,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在西安发动“兵谏”】

  【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好啊,好啊,后世蒋介石总算是打算开始抗日了。”

  “是啊,这张学良还是识大体的,先是改旗易帜,实现了华夏的统一,现在又在华夏的危急存亡之际,对蒋介石进行兵谏。”

  古人们感慨着,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张学良在抗战初期时候的操作。

  保守估计,手握40万重兵,竟然毫不抵抗就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而他张家在东北经营的那些军工厂,则全都成了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时期的武器弹药的重要来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视频通古代,从强军战歌开始,视频通古代,从强军战歌开始最新章节,视频通古代,从强军战歌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