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王莽都不明白刘向究竟想告诉王莽什么,也不明白鬼魅为何要下此毒手。难道只是因为他看不惯淳于长的所作所为,有意弹劾的缘故,还是另有原因?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王莽把刘歆请到家家里来,就是想了解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刘歆来到王家,一脸愁容,神色憔悴。也难怪他,一个富家公子,家中突逢变故,没被击垮,也算是坚强了。
“子俊,快坐下,今日请你来,是有要事想问,也希望子俊不要隐瞒,这关系到刘大人的死因。”王莽直奔正题。他曾经告诉过我,他和刘歆从小就已经是玩伴了,只不过,刘尚为人正直,不愿意依附于王家,所以近几年来有些疏远,但自从王莽从政以后,认理不认亲的做事风格,刘尚很是赞同,所以,朝堂之上很多事都会找他商量。而刘歆为人也与他父亲相似,与王莽也政见一致,换句话说,两人都是愤青。
“你是想问,先父有何要事要与你商量,他被杀是否与此事有关?”刘歆叹了口气,而后两眼含泪地对我们说道。
“正是,我想刘大人即使是得罪了淳于长,但老人家只是主持宫内文史的校订和收藏,并没有实权与淳于长抗衡,淳于长再霸道也不至于派鬼魅去做灭门的事,其中必然另有隐情。”王莽说道。
刘歆抬起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王莽,欲言又止。
王莽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子俊不用担心,子颜是我最信赖的人,不必担心。”
“哦,巨君,我双亲死得惨啊!”刘歆泪如泉涌,哭的泣不成声。
“子俊,慢慢说。”王莽劝道。
“那日,我父将我叫到身边,说了一件事。他说,他在整理高祖手稿和信函时发现了一封高祖写的尚未送出的信。”他擦干眼泪说道。
“什么信,是写给何人的?”王莽问到。
“据父亲推测是写给龙虎十八卫都尉刘正的。内容是……内容是有关高祖曾留下的一批宝藏!”刘歆的话让王莽大感意外。原来宝藏的事是真的。
“我并未亲眼见到那封信。但先父说,他之所以翻看这封信的,完全是出于无意的。原本他是在整理一部高祖誊抄的《诗经》,偶然才发现简牍排序有问题,才发现了这封信。”他说。
“《诗经》?为何信夹在《诗经》的简牍中?”王莽问到。
“这个我真的不知啊!”他回答。
突然我想到钰儿家先祖留下的锦盒里,就有一首摘自《诗经》的《蒹葭》。难道是巧合?刘歆说这封信可能是寄给刘正的,而刘正就是钰儿的先祖。别告诉我,他和汉高祖是什么以诗会友,这绝对不可能。宝藏、《诗经.蒹葭》和那封信到底有什么关系。我在一旁思考着,其中必然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封信现在在何处?”王莽急切地问到。
刘歆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那日,鬼脸人以一家老小性命相要挟,逼我父交出简牍。我父只好交出。哪知,其中一个鬼脸人拿了简牍之后,扬长而去。临走之前下令手下大开杀戒……。”
王莽听了一拍大腿,骂道:“畜生。”
“也就是说,现在那封信的简牍已经在淳于长手中。”我说道。
“他们会不会已经获悉宝藏的具体地点?”王莽的担心,也是我心中的担心。如果这批宝藏落入淳于长这等小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我想这倒不会。我曾问过父亲信中是否透露了宝藏的具体地点。父亲说,心中并未提到有关宝藏地点的事,而是让刘正按当年约定办事!”刘歆回答。
按约定办事,什么约定?又是新的疑问。
看来刘尚大人是被灭口的,淳于长不想让别人知道关于宝藏的事。
但是这封信既然没提到宝藏的具体位置,那高祖皇帝为何要写这封信,目的何在,只是想告诉刘正按约定做事吗?刘正是高祖的亲信,即使高祖不写信强调,刘正也不会违背事先约定的。那究竟是为何呢?
我犹豫着是不是要告诉他们钰儿家中锦盒的事,因为我不能确定那个锦盒和信还有宝藏有什么关联。
此时,王莽让刘歆这几天都在他家住下,因为淳于长既然想灭口,那么鬼魅随时随地都会去找他的。住在这里,即使淳于长胆子再大,也不敢公然和王氏家族对抗。
刘歆却拒绝了。他说堂堂男子汉,被人灭了们,还要当锁头乌龟,这不是他所为,但他十分感谢王莽的好意。
“巨君,这几日,就让我陪在子俊身边保护他吧。”我看刘歆性格还是比较固执,所以退而求其次,干脆我做他的贴身保镖算了。这样王莽也不必担心了,而且我也正好探探鬼魅的实底,那次掳走钰儿的仇我还没报呢。新仇加旧恨,我更不能袖手旁观。最重要的是翟义和他们是一伙的,我要查他,肯定也会惊动鬼魅,反正是绕不开了。
“这怎么好劳烦大将军呢!”刘歆还想推辞。
王莽坚决地说道:“子俊,子颜是我兄弟,是自己人,况且我已经插手到这件事上了,那么我就更不能坐视不理了。我一介书生,没什么本事,而子颜武艺高强,力大绝伦,那天你也是看到了。他保护你,我放心。”
刘歆见我们如此热心,感动地话都说不出来,连连点头感谢。
当晚,我就跟着刘歆住在他家,就住他隔壁。我告诉他如果有事,立刻呼喊我。他说好的。
我躺在床上,想着关于鬼魅的事。我敢确定三年前,掳走钰儿的鬼脸人和现在杀害刘尚的肯定是一伙。三年前,淳于长还没有得势,那时候鬼魅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而且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高祖的宝藏。
当时的淳于长应该是没有能力培养起这样一个恐怖组织。那么淳于长和鬼魅究竟是什么关系?莫非淳于长和鬼魅都是棋子,幕后还有更可怕的下棋之人?
一夜无事。
但王家出事了。
大司马王音病危。临终前向汉成帝举荐cd侯王商为下一任大司马。汉成帝不好驳自己堂舅面子,而且还是将死之人的面子,也就答应了下来。
看来王音是心里清楚,王家最终还是要靠姓王的,淳于长是靠不住的。
王莽说,现在王家的势力大不如前。自己的叔叔王商贪财好色的本事一点都不输给他儿子王况。别看五六十岁的年纪,家里光妾就有二十多个,但论政治手段却远不及王凤和王音。
再加上现在朝堂之上淳于长日渐强势,王家的势力也在一天天缩减。
又过了几个月,鬼脸人并没有去骚扰刘歆。可是,似乎是老天不想让王家安宁,王商病故。太后王政君见自己兄弟一个一个的亡故,心里也不是滋味,王家还是要有顶梁柱的。
所以,曲阳侯王根继任大司马一职。王根和他前面几个哥哥不太一样,他有自知之明,他为人也没有那么霸道,看上去就像个乡村老头。
王根自知没有大司马之才,而在大司马之位,当然需要有能力之人帮他处理日常事务。放眼望去,子侄中都是帮吃喝嫖赌的天才,让他们正正经经办事都是群废物,除了王莽。
这天,我和王莽在屋里聊着为何最近鬼魅没有动静了。王大嫂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说七叔来了。她口中的七叔正是王根。
说着话的功夫,一个胖乎乎的老头从外院走了进来。
春丽嫂子搀扶着王老太太从里屋走了出来。
“二嫂,可好啊,七弟我来看你们了啊。”王根连忙向老妇人作揖。
“兄弟来了,现在兄弟是大司马,老太婆想见都见不到啊,快快快,请上座。”王老夫人连忙让座。
“二嫂啊,我二哥去的早,我这个当兄弟的也没有能照顾好你们,说来惭愧惭愧啊!”说着王根还真哭了。
王莽带着我一起上前作揖施礼,王莽说道:“七叔,您当上司马,理应我去拜访老人家才是,小侄我告罪了!”说着王莽又深施一礼。
“巨君啊,不要这么见外。我们两是亲叔侄,你父亲不在,我就是你父,你就是我儿,世间哪有儿子和老子客气的啊!”说着拉着王莽的手坐了下来。
“巨君啊,王氏子侄当中,唯一能成大事的只有你。老夫从没有看错过人。”王根说道。
“七叔,言重了。涉堂兄现在是世子,将来必然也能为王家做出一番事业。”王莽夸奖着王根的儿子,就是当初和王况一起来打我的那个歪瓜裂枣。
我在一旁听着,觉得好笑,王莽虚伪起来也挺厉害啊。
“那个废物不把我气死就不错了,吃喝嫖赌他倒是在行,王家要是靠他,那王家都得要饭去。”王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货,一提到王涉气都不打一处来。然后,他回过神来,似乎想起今日来的目的,“巨君,七叔其实真的不想当这个大司马,这是七叔的心里话。也只能对你讲讲。你可千万不要笑老夫啊。我只想衣食无忧地过完这辈子就好了。可是老太后非要我凑这热闹。”
“七叔,过谦了。纵观王家,您的辈分最高,阅历最深,可谓是德高望重啊!”王莽说道。
王根笑着摆摆手,说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罢了。王家的将来靠的不是我,而是你啊。”
王莽连忙起身作揖:“七叔的话折煞小侄了。”
“你坐下来吧,在家里,你不要太拘束了。我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和我客套。巨君,老夫倒有一事,想拜托我侄啊。”王根笑着示意王莽坐下。
“请七叔示下。”王莽还是那样恭恭敬敬的。
“我打算让皇上加封你为新都侯,这也是王家欠我早早过世的的二哥的。想当年,王家一日五侯,却没你家的份。还有就是,南北军都归你调遣,你看如何?”王根确实很器重王莽,要知道,南北军将近十万之众,负责京师的城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莽被这突如其来的好事惊到了。因为我明白,他等这样的机会等了好久,王凤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王音和王商也没有。
这次,难道飞龙可在天了?
王莽把刘歆请到家家里来,就是想了解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刘歆来到王家,一脸愁容,神色憔悴。也难怪他,一个富家公子,家中突逢变故,没被击垮,也算是坚强了。
“子俊,快坐下,今日请你来,是有要事想问,也希望子俊不要隐瞒,这关系到刘大人的死因。”王莽直奔正题。他曾经告诉过我,他和刘歆从小就已经是玩伴了,只不过,刘尚为人正直,不愿意依附于王家,所以近几年来有些疏远,但自从王莽从政以后,认理不认亲的做事风格,刘尚很是赞同,所以,朝堂之上很多事都会找他商量。而刘歆为人也与他父亲相似,与王莽也政见一致,换句话说,两人都是愤青。
“你是想问,先父有何要事要与你商量,他被杀是否与此事有关?”刘歆叹了口气,而后两眼含泪地对我们说道。
“正是,我想刘大人即使是得罪了淳于长,但老人家只是主持宫内文史的校订和收藏,并没有实权与淳于长抗衡,淳于长再霸道也不至于派鬼魅去做灭门的事,其中必然另有隐情。”王莽说道。
刘歆抬起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王莽,欲言又止。
王莽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说:“子俊不用担心,子颜是我最信赖的人,不必担心。”
“哦,巨君,我双亲死得惨啊!”刘歆泪如泉涌,哭的泣不成声。
“子俊,慢慢说。”王莽劝道。
“那日,我父将我叫到身边,说了一件事。他说,他在整理高祖手稿和信函时发现了一封高祖写的尚未送出的信。”他擦干眼泪说道。
“什么信,是写给何人的?”王莽问到。
“据父亲推测是写给龙虎十八卫都尉刘正的。内容是……内容是有关高祖曾留下的一批宝藏!”刘歆的话让王莽大感意外。原来宝藏的事是真的。
“我并未亲眼见到那封信。但先父说,他之所以翻看这封信的,完全是出于无意的。原本他是在整理一部高祖誊抄的《诗经》,偶然才发现简牍排序有问题,才发现了这封信。”他说。
“《诗经》?为何信夹在《诗经》的简牍中?”王莽问到。
“这个我真的不知啊!”他回答。
突然我想到钰儿家先祖留下的锦盒里,就有一首摘自《诗经》的《蒹葭》。难道是巧合?刘歆说这封信可能是寄给刘正的,而刘正就是钰儿的先祖。别告诉我,他和汉高祖是什么以诗会友,这绝对不可能。宝藏、《诗经.蒹葭》和那封信到底有什么关系。我在一旁思考着,其中必然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封信现在在何处?”王莽急切地问到。
刘歆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那日,鬼脸人以一家老小性命相要挟,逼我父交出简牍。我父只好交出。哪知,其中一个鬼脸人拿了简牍之后,扬长而去。临走之前下令手下大开杀戒……。”
王莽听了一拍大腿,骂道:“畜生。”
“也就是说,现在那封信的简牍已经在淳于长手中。”我说道。
“他们会不会已经获悉宝藏的具体地点?”王莽的担心,也是我心中的担心。如果这批宝藏落入淳于长这等小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我想这倒不会。我曾问过父亲信中是否透露了宝藏的具体地点。父亲说,心中并未提到有关宝藏地点的事,而是让刘正按当年约定办事!”刘歆回答。
按约定办事,什么约定?又是新的疑问。
看来刘尚大人是被灭口的,淳于长不想让别人知道关于宝藏的事。
但是这封信既然没提到宝藏的具体位置,那高祖皇帝为何要写这封信,目的何在,只是想告诉刘正按约定做事吗?刘正是高祖的亲信,即使高祖不写信强调,刘正也不会违背事先约定的。那究竟是为何呢?
我犹豫着是不是要告诉他们钰儿家中锦盒的事,因为我不能确定那个锦盒和信还有宝藏有什么关联。
此时,王莽让刘歆这几天都在他家住下,因为淳于长既然想灭口,那么鬼魅随时随地都会去找他的。住在这里,即使淳于长胆子再大,也不敢公然和王氏家族对抗。
刘歆却拒绝了。他说堂堂男子汉,被人灭了们,还要当锁头乌龟,这不是他所为,但他十分感谢王莽的好意。
“巨君,这几日,就让我陪在子俊身边保护他吧。”我看刘歆性格还是比较固执,所以退而求其次,干脆我做他的贴身保镖算了。这样王莽也不必担心了,而且我也正好探探鬼魅的实底,那次掳走钰儿的仇我还没报呢。新仇加旧恨,我更不能袖手旁观。最重要的是翟义和他们是一伙的,我要查他,肯定也会惊动鬼魅,反正是绕不开了。
“这怎么好劳烦大将军呢!”刘歆还想推辞。
王莽坚决地说道:“子俊,子颜是我兄弟,是自己人,况且我已经插手到这件事上了,那么我就更不能坐视不理了。我一介书生,没什么本事,而子颜武艺高强,力大绝伦,那天你也是看到了。他保护你,我放心。”
刘歆见我们如此热心,感动地话都说不出来,连连点头感谢。
当晚,我就跟着刘歆住在他家,就住他隔壁。我告诉他如果有事,立刻呼喊我。他说好的。
我躺在床上,想着关于鬼魅的事。我敢确定三年前,掳走钰儿的鬼脸人和现在杀害刘尚的肯定是一伙。三年前,淳于长还没有得势,那时候鬼魅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而且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高祖的宝藏。
当时的淳于长应该是没有能力培养起这样一个恐怖组织。那么淳于长和鬼魅究竟是什么关系?莫非淳于长和鬼魅都是棋子,幕后还有更可怕的下棋之人?
一夜无事。
但王家出事了。
大司马王音病危。临终前向汉成帝举荐cd侯王商为下一任大司马。汉成帝不好驳自己堂舅面子,而且还是将死之人的面子,也就答应了下来。
看来王音是心里清楚,王家最终还是要靠姓王的,淳于长是靠不住的。
王莽说,现在王家的势力大不如前。自己的叔叔王商贪财好色的本事一点都不输给他儿子王况。别看五六十岁的年纪,家里光妾就有二十多个,但论政治手段却远不及王凤和王音。
再加上现在朝堂之上淳于长日渐强势,王家的势力也在一天天缩减。
又过了几个月,鬼脸人并没有去骚扰刘歆。可是,似乎是老天不想让王家安宁,王商病故。太后王政君见自己兄弟一个一个的亡故,心里也不是滋味,王家还是要有顶梁柱的。
所以,曲阳侯王根继任大司马一职。王根和他前面几个哥哥不太一样,他有自知之明,他为人也没有那么霸道,看上去就像个乡村老头。
王根自知没有大司马之才,而在大司马之位,当然需要有能力之人帮他处理日常事务。放眼望去,子侄中都是帮吃喝嫖赌的天才,让他们正正经经办事都是群废物,除了王莽。
这天,我和王莽在屋里聊着为何最近鬼魅没有动静了。王大嫂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说七叔来了。她口中的七叔正是王根。
说着话的功夫,一个胖乎乎的老头从外院走了进来。
春丽嫂子搀扶着王老太太从里屋走了出来。
“二嫂,可好啊,七弟我来看你们了啊。”王根连忙向老妇人作揖。
“兄弟来了,现在兄弟是大司马,老太婆想见都见不到啊,快快快,请上座。”王老夫人连忙让座。
“二嫂啊,我二哥去的早,我这个当兄弟的也没有能照顾好你们,说来惭愧惭愧啊!”说着王根还真哭了。
王莽带着我一起上前作揖施礼,王莽说道:“七叔,您当上司马,理应我去拜访老人家才是,小侄我告罪了!”说着王莽又深施一礼。
“巨君啊,不要这么见外。我们两是亲叔侄,你父亲不在,我就是你父,你就是我儿,世间哪有儿子和老子客气的啊!”说着拉着王莽的手坐了下来。
“巨君啊,王氏子侄当中,唯一能成大事的只有你。老夫从没有看错过人。”王根说道。
“七叔,言重了。涉堂兄现在是世子,将来必然也能为王家做出一番事业。”王莽夸奖着王根的儿子,就是当初和王况一起来打我的那个歪瓜裂枣。
我在一旁听着,觉得好笑,王莽虚伪起来也挺厉害啊。
“那个废物不把我气死就不错了,吃喝嫖赌他倒是在行,王家要是靠他,那王家都得要饭去。”王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货,一提到王涉气都不打一处来。然后,他回过神来,似乎想起今日来的目的,“巨君,七叔其实真的不想当这个大司马,这是七叔的心里话。也只能对你讲讲。你可千万不要笑老夫啊。我只想衣食无忧地过完这辈子就好了。可是老太后非要我凑这热闹。”
“七叔,过谦了。纵观王家,您的辈分最高,阅历最深,可谓是德高望重啊!”王莽说道。
王根笑着摆摆手,说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罢了。王家的将来靠的不是我,而是你啊。”
王莽连忙起身作揖:“七叔的话折煞小侄了。”
“你坐下来吧,在家里,你不要太拘束了。我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和我客套。巨君,老夫倒有一事,想拜托我侄啊。”王根笑着示意王莽坐下。
“请七叔示下。”王莽还是那样恭恭敬敬的。
“我打算让皇上加封你为新都侯,这也是王家欠我早早过世的的二哥的。想当年,王家一日五侯,却没你家的份。还有就是,南北军都归你调遣,你看如何?”王根确实很器重王莽,要知道,南北军将近十万之众,负责京师的城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王莽被这突如其来的好事惊到了。因为我明白,他等这样的机会等了好久,王凤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王音和王商也没有。
这次,难道飞龙可在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