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心理学 第五节 症状成因之—人格偏离

小说:深层心理学 作者:莲花九天落 更新时间:2024-08-20 12:02:1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通过上述几例的分析,我想大概可能了解了疾病的初步成因――退行满足。

  下面就要进入第二阶段:退行满足的成因――人格偏离。

  为便于展开这个论点,必须引出另一种心理病症――抑郁。

  前面说过,几乎没有单独存在的抑郁,也没有单独的强迫。

  强迫和抑郁往往是共存的。

  还是上面那个案例中的男子L。

  除了强迫,但还有一种严重的抑郁情绪。

  强迫症状:一、总是莫名地想推翻自我,让自己疯掉。

  二、幻想攻击别人,尤其是最爱最亲近的人。

  这两种强迫并无严格区别。

  抑郁症状:厌世,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当他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时,抑郁会有所好转。一旦离开,抑郁就会加重。感觉将他连根拔起,失魂落魄。

  归根到底,这种心理问题来源于他特殊的家庭关系:

  他的母亲多愁善感,父亲暴燥而神经质。偶尔会迸发出一种歇斯底里的怒吼。他怜惜妈妈的忧愁,讨厌爸爸的神经质。

  他的童年多是在父母关系不和中度过。他的快乐来自于一种退缩的满足――一种落差快感:父母冷战让他阴郁,父母和好让他快乐。

  男孩的潜意识都是无条件恋母的。

  所以,他认为只要爸爸不在家,亲情不和就不存在,他一样也可以获得快乐。实质却是一种逃避的、病态的快乐。

  渐渐的,这种落差快感已经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不可撼动。也并没有让他产生疾病。

  当有一天,当他发现母亲出轨时,这种快乐才出现危机。

  关键就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出各种矛盾和痛苦是如何演变并胶着在一起。

  如果他对那个第三者发怒,事情闹大了,父亲势必会知道。那么父母可能离婚,他所依赖的家庭快乐就会荡然无存。

  所以,他只能压抑愤怒,顾影自怜。

  非但如此,他还必须永远保持缄默,时刻用强大的理性在内心提醒自己守住这个秘密。

  否则,凭借妈妈多愁善感的个性,她也许会羞愧自杀。

  凭借爸爸的个性,他也许会发疯伤人。

  关键又出现了!

  如果要守住这个秘密,他必须牺牲一部分自我,压抑内心真实的愤怒,体谅妈妈的痛苦,制止爸爸发作的后果。

  这样一来,他迷失的那部分自我就有迹可循了:一部分与妈妈羞愧自杀的想象后果胶着在一起;

  一部分与爸爸发疯伤人的想象后果粘在一起。

  形象来说:如果自我是一面墙,那他就是他分离一部分自我,从自我中拆一些砖去阻挡这两种后果。qiuyelou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与这两种想象的后果胶着在一起。

  虽然迷失,但事实上还是属于自我的一部分,所以能感知这两种痛苦。

  上述情况还只是导致他多愁善感和纠结、对抗、易紧张的个性,并未导致疾病程度上的抑郁与强迫的产生。

  后来,他连续多次恋爱失败,才导致了他的抑郁症。

  可以分析得出,他把对妈妈的感情转移到了所爱的女孩身上。女孩离开她,就等于母亲离开他。

  我不想对这种“母亲的爱转移到别的女孩身上”的转移机制一笔带过,因为这是如此的重要,不容笼统。

  这看起来再正常不过,也是必经之路。

  但心理患者不同,他对女孩的爱的重视远远超乎常人,他们甚至渴望所有女孩都喜欢他,而难以容忍哪怕少数女孩对他的漠视。

  他对数量的追求远超质量。

  一旦有女孩拒绝他,不管他是否被人爱过,不管拒绝她的女孩是不是他真心所爱,他都会异常低落、甚至抑郁。

  这种异常心理的成因是极其隐秘的。我想先在此大致解释一下,不至于在后面详细阐述的时候,使大家顾此失彼,首尾不能相连。

  大致来说,就是:最原始的、一切爱的根源――对母亲的爱。在某一次意外事件下,由于一些外界因素(主要是人)的干扰下,把这种集中的恋母之爱骤然分散了;分散到那些干扰他母爱的人身上。

  而这些人如果是男人,他的爱就会分散、融合到他们身上。

  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十个男人爱十个女人……就演化为:患者爱女人的数量就急剧增长了。

  相对的,他夸张地要求同样多的女人来爱他。

  与这种推理相互印证的是:男子每要求一个女孩爱他,欣赏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在想证明母亲的价值.

  因为孩子的外貌是遗传自母亲的.

  如果女孩贬低他的外貌,就等于在贬低他母亲.

  这种爱的分散,大家也许还可以从后面的篇幅中看出映象。

  现在,不妨先回到主题上来:

  母亲离开他的前提,必定是秘密揭穿。

  所以,他的抑郁厌世,其实就是对妈妈羞愧自杀的想象。

  女孩离开他,他的爱欲无处发泄,由爱生恨,对女孩产生了怒气。

  但是,对女孩发怒,就等于对母亲发怒。

  他不喜欢像父亲那样神经质,不希望父母不和导致离婚,所以强行压抑了怒气,导致以后的强迫。

  但在此时,强迫还没有完全成型,还需要一定的诱因来激发。

  因为即使母亲在他心中的形象破灭,他还可以通过转移来维护。

  就像他能把对母亲的形象维护转移到别的女孩身上一样;

  他也能把维护母亲形象转移为认真学习。换句话说,他能以“认真学习”来维护母亲的形象。

  此话从何说起?

  还要看他的第一种强迫源自何时。

  原来,他的发疯强迫是缘自一次重大考试的失利。

  可以说在他看来,这次考试能够决定他的前途和命运。

  一旦考试失利,最后一个转移维护母亲形象的屏障就破灭了。

  换句话说,母亲的不雅事件暴露,父亲势必会为之疯狂。

  所以,他的发疯、攻击强迫,就是对爸爸发疯伤人的想象。

  以“认真学习”来转移维护母亲形象,并非牵强附会的说辞,而是患者曾经真实的记忆。

  原来,在当时母亲形象破裂地那一时,他说他内心想要“认真学习”的想法激烈剧增,并信誓旦旦向父亲承诺一定要认真学习。大家或许认为:对母亲的爱转移到外界女孩身上,这跟外界侵犯母亲的男人有关。但这和父亲有什么关系呢?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那些男人就等同于“第三者”。还是回到了――“母亲、父亲、第三者”三者关系。

  这种复杂的粘附性还可以从他患病前的一段幻想看出,转述如下:

  他幻想母亲因为儿子不被人爱,忧郁成疾永远离开了他。他非常伤心、可怜。这样,所有人都会来关注他、怜悯他。女孩都会来反思为什么不去爱他。

  他还幻想他攻击了曾经所爱的女孩,警察来抓他。这样,一个善良的大学生会变成这样,必定会引起社会关注,并让女孩反思为何不选择爱他。甚至在幻想中,他想像自己没被警察抓到,是母亲出现来唤起他的良知,放弃愤怒和攻击。

  抑郁的时候,一般不会强迫。

  因为如果妈妈羞愧自杀,爸爸一定不会愤怒伤人,而是悲伤。

  强迫的时候,一般也不会抑郁。

  因为如果妈妈不羞愧,爸爸一定更加愤怒,发疯伤人的冲动更强烈。

  强迫和抑郁的感觉不同。

  强迫的时候极力抗拒;抑郁的时候几乎无从抗拒,似乎完全失去了抵抗,陷入无尽的低落。

  之所以有这种区别。

  那是因为男子天生的“恋母仇父”情结。即使害怕母亲多愁善感、忧郁,也无法抗拒,也只能臣服于这种忧郁。

  而害怕父亲的暴燥,则是强烈对抗的。

  一言概之,他的病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维护妈妈的形象和地位。

  正如弗洛伊德曾经提到的一个病例:一位女人总是在临睡前,强迫在餐桌前停留一会,若有所思;然后去端一杯水,送到卧室,却又不喝。

  原来,她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曾经有个佣人,因为端水的问题,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这个错误就是:那个佣人在女主人新婚之夜,端水进她卧室的时候,看到床单是洁白的,根据当地习惯自然认为她的丈夫在某方面无能,并宣扬了出去。

  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女主人只有在潜意识中再次重现当时的场景,代替佣人来端水。把佣人的错完全归责于自己的大意。

  由此可见,”退行满足“的背后,都是为了过度维护心中所爱之人。

  这个维护的对象往往是父母;丈夫也只是父亲的一种象征。

  并且,所要维护的人,往往是弱势的。

  L所维护的妈妈,是多愁善感的,隐忍的。

  女主人维护的丈夫,也是怯弱自卑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感染上维护对象的阴暗面。

  就像前述几例所说的那样:维护所爱之人的缺点和阴暗,就会吸纳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使自己也变得自卑怯弱,不敢进取,只能“退行满足”。

  这就是导致“退行满足”的----人格偏离。

  对于男孩来说,偏离向阴柔的母性这面。

  当然,这种阴柔是指女性天生普遍具有的,几近生理性的,与某些女性强悍的个例并不冲突。

  这个因过度维护心中所依赖的人而导致心理疾病的过程,还可以通过“移情”来更真实清晰地展现。

  这种展现就是依靠心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

  当心理医生为患者抽丝剥茧,排忧解难时,患者顿感心中春风化雨。

  但是,不要以为问题至此结束。

  患者的好心情只是因为心理医生这个依赖的存在。

  一旦心理医生受到外界的挑战和质疑,正如他母亲受到外人的侮辱.(这是一种移情)

  患者便会“如临大敌”,出现所谓的“理论强迫”----寻找一切支持心理医生的因素。

  为此可以放弃生活中的本源快乐,不断纠缠在心理医生传授给他的理论与外界的质疑中。

  如若一时找不到支持心理医生的因素,便会陷入绝望与抑郁中。

  大家应不难看出:问题不在于心理医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而在于他过度维护心理医生这个依赖。而导致自己强迫和抑郁。

  如果更深入一点,便能得出一个结论:心理医生只是患者母亲的象征;外界挑战是父亲的象征。

  过度维护母亲,抵制父亲,就会导致强迫的产生。

  当过度维护破裂,便会导致抑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深层心理学,深层心理学最新章节,深层心理学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