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0章收徐晃凯旋而归

小说:三国之徐州枭雄 作者:醉酒西风 更新时间:2024-09-27 16:10:1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汉代的军司马是各部营的副统领武官。

  大将军、将军和校尉都有这样的属官,主管兵事,辅佐部营主将领兵作战。

  如果主将不在,由军司马统领军队。

  一个校尉营的军司马,官职并不高,但是徐晃非常高兴。

  因为军司马那是主官最信任的,对于陶应这个主官,他很满意,这绝对不是纨绔子弟,人家是凭着战功得到长水校尉之职的,文武双全的称号,也不是浪得虚名。

  跟着这样的主官,前途好。

  他从小勤练武艺,熟读兵书战策,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大汉的将军。

  进入黄巾军,那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现在有机会,怎能不抓住。

  “徐晃,还不谢过陶校尉!”

  徐晃被挖走了,杨奉感到有些肉疼,不过看到徐晃发愣,他还是提醒了一下,这个时候,可不能违背陶应的命令。

  何况他明白,徐晃在陶应军中,比在他麾下有前途。

  “多谢陶校尉!”

  陶应心中大喜,他这一次出兵的真正目的达到了,而现在,麾下也终于有一个靠谱的将领了,自己也不用时时刻刻都留在军营之中。

  看到陶应满意,郭太当然也高兴了。

  虽然现在他很穷,但也要好好的招待一下陶应。

  只要陶应在大将军何进面前能够美言几句,那他们的粮草就能获得更多。

  在酒席上,陶应又顺便让徐晃挑选两千精兵,郭太当然不会阻止了。

  这样长水营的五千兵士就满员了。

  至于说兵甲器械粮草,他替大将军何进立了这么大的功,何进还能不满足吗?

  何况还有北军中侯刘表和射声校尉马日磾的支持。

  十天之后,陶应和徐晃率领麾下五千兵马回到洛阳。

  而消息早已经传回,郭太的归降书也快马加鞭送到了大将军何进府。

  何进非常高兴,派大将军府主簿陈琳在城外亲自迎接。

  和陈琳一同迎接的还有陶应的父亲,扬武校尉陶谦,以及北军中侯刘表。

  儿子立功陶谦骄傲啊!

  长水营属于北军,刘表当然也高兴。

  看到父亲和刘表等人,陶应立刻跳下战马。

  徐晃和其他骑在马上的将士也都下了马。

  “孩儿参见父亲,见过刘中侯,陈主簿!”

  大汉讲究的是孝道,陶应先给陶谦行礼,然后再给刘表和陈琳行礼,这样的做法自然不会落人诟病。

  “果然是少年英雄,不费一兵一卒,便取得如此功劳,贤侄真乃我大汉栋梁啊!”

  “刘世叔过奖了,小子乃是托陛下鸿福!”

  刘表这家伙打起了感情牌,两世为人的陶应也是人精啊!

  他这一声“刘世叔”,让刘表很受用。

  陶谦对儿子也很满意,不骄不躁,又不失礼仪。

  但刘表已经夸赞了,他不可能再说。

  而当他看了看徐晃之后,对儿子的眼光,更佩服了。

  看一看那柄梨花开山斧,绝对是猛将,再看一看,浑身展现出来的气质,也并非有勇无谋,儿子的眼光不错,像他!

  刘表、陶谦和陈琳三人一直把陶应的兵马迎接到了军营。

  陶谦嘱咐陶应,营中之事安顿下之后,立刻回家。

  陶应自然是满口答应。

  出征的时候只有三千兵马,而回来的时候变成了五千,北军中侯刘表当然高兴了,当陶应提出兵甲器械粮草的时候,刘表是满口答应。

  陈琳也表示,大将军一定会支持。

  陶应知道一定要趁热打铁,将兵马交代给徐晃之后,马上就随刘表去府库。

  现在的大汉朝堂已经腐朽不堪了,答应归答应,过几天凉了,想要到很困难。

  如今刚立了新功,大战归来,管理府库的那些官员小吏,还不敢克扣。

  果然比较顺利,除了兵甲器械之外,直接要了五个月的粮草。

  接下来陶应又去了大将军府。

  何进非常高兴,陶应没有要其他封赏,只要了一些粮草,何进又怎能不答应呢?

  这样五千兵马的粮草,可供八个月。

  按照历史的进程,今年秋收之后,黄巾残匪又会在徐州作乱抢劫,陶谦便会被封为徐州刺史,领兵平乱。

  那时候不用再这样苟着了,而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

  有了充足的粮草,又有徐晃担任军司马,练兵的事,陶应总算不用亲自操劳了,于是他便回到府中。

  先给父亲请安,然后来到后堂给母亲请安。

  “孩儿给母亲请安!”陶应行了一礼。

  “你还知道回来啊?”母亲看起来很生气,实际上陶应知道,那是一种担心,是浓浓的母爱。

  果然在说完之后,母亲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出来。

  “快起来让娘看看,有没有受伤!”

  “母亲放心,孩儿习武多年,又随父亲多次上战场,这区区黄巾残匪,怎么可能让孩儿受伤呢?”

  “战场上刀枪无眼,经常在外领兵,又怎会没有危险,你父亲也真是,为什么要让你做武将,以后不要出去了,你才二十岁啊!”

  “孩儿以后一定听母亲的!”陶应笑着说。

  陶应的母亲甘氏,是前苍梧太守甘公的女儿,官宦出生,知书达理。

  陶应现在答应的很痛快,将来要领兵出征,自然有办法说服母亲,因为他知道,母亲并非不讲道理,只是因为对自己爱的很深。

  在大户人家,许多父亲器重的是长子,而很多母亲更爱的则是幼子。

  陶家例外,他的大哥陶商对仕途没有一点兴趣,做生意倒是有些天赋,因此,父母亲对陶应便非常宠爱,在这个时代,做官才是正道。

  “子合,娘跟你说件事,你觉得昭姬怎么样?”

  “她在咱家吗?”

  “不在咱家,还能到哪里去?蔡议郎不在,蔡家就只是一些粗鄙的下人,让昭姬一个女儿家怎么去?”

  “才貌双全,当然不错了!”

  “那让她给你做妾,你总该同意吧!”

  “做妾?”陶应知道,这个时代的妾在家里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做妾怎么了?要不是昭姬已经嫁过卫仲道,蔡邕的女儿,怎么可能做妾?人家在洛阳城中,也有才女之名,你不要看不起人家,而且娘都问了,她跟那个卫仲道根本就没有圆过房……”

  “母亲……”陶应知道是母亲理解错了他的意思,“我是说,人家也是公认的才女,出身也不低,会同意做妾吗?”

  “昭姬也真是可怜,不过这你放心,娘已经跟她说过了,你只说同意不同意。”

  “全凭母亲做主!”

  听了陶应的话,甘氏用手指头在他额头上狠狠点了一下,然后开始唠叨,“这事本来就该娘做主,你又什么时候让娘做主了,娘要是做了主,早就抱上孙子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徐州枭雄,三国之徐州枭雄最新章节,三国之徐州枭雄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