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6章初领兵父子深谈

小说:三国之徐州枭雄 作者:醉酒西风 更新时间:2024-09-27 16:10:1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陶谦是真的急了,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让陶应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

  一直等他说完了,陶应才开口解释。

  “父亲不必担心,孩儿又岂是鲁莽之人,怎么可能用自己的性命去冒险?”

  “不去冒险?用三千兵士去攻打白波谷,这不仅仅是冒险,是送死啊!”陶谦又来了。

  他对次子陶应是非常上心。

  长子陶商就不是做官的料,将来整个陶家,靠的还是这个次子。

  能不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全看陶应。

  所以对于陶应的成长,他格外注意。

  “父亲试想,郭太杨奉等率领黄巾残余,来到白波谷之后,是否有侵州掠县,伤害百姓之行为?”

  “这……这倒未听说过……”

  “当年黄巾百万之众,也不敢兵叩洛阳,而他们区区一万残兵,竟然敢来到河东,这不是送死吗?”陶应又问。

  听完陶应这番话之后,陶谦终于不再那么急躁,认真思索起来。

  这细细一想,郭太杨奉还真有些与其他黄巾残余不同。

  白波谷并不是一个好地方,前有并州刺史丁原屯兵周边,现在有司隶校尉张温大军环伺,他们根本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之所以还在,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侵州掠县,抢劫百姓,这才让朝廷一直容忍,或者说并没有把他当一回事。

  可是不抢劫,又哪里来的粮草呢?他们所带的粮草,又能支撑多长时间呢?以后怎么办?

  “子合,你的意思是?”

  “郭太杨奉其实在等待朝廷的招安,孩儿这一次只要兵马一到,再放出陛下的善意,定然会不费一兵一卒,迫使他们归降!”说到这里,陶应笑了笑,“父亲,这个功劳可是非常轻松的,孩儿怎么能不争呢?”

  “子合,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未战先虑败而后虑胜,万一情况有变……”

  “孩儿随父征战足有两年多,参与大小数十战,父亲也见过营中的兵马皆为精锐,虽只有三千,若是真打起来,也不惧白波谷一万贼众!”

  “子合,你实话告诉为父,是否还有其他目的?”片刻之后,陶谦突然问道,“我知你做事谨慎,从不冒险,现在已被陛下封为长水校尉,即使再立新功,断无可能再升迁,此次出兵纵然得胜,也只是帮了大将军,这些你不会不知道!”

  “父亲英明,孩儿当然有想法!”陶应向陶谦行了一礼。

  后世对汉末诸侯评价时,大多都认为陶谦只是个老好人,能够坐拥富饶的徐州,是因为运气好。

  其实错了,陶谦才是真正文武双全的儒将,而且,能做到知人善用。

  总之,在历史上留名的那些诸侯,没有一个简单之人。

  “父亲,昔日平定北宫伯玉叛乱时,每一仗我们都打得非常艰苦,而董卓、曹操、孙坚三人,他们却打的比我们要轻松的多,所立的战功也比我们多,这是为何?”

  “你倒还考校起为父来了,不就是因为他们麾下统兵大将多吗?”

  “父亲说的没错,董卓麾下有李傕、郭汜、华雄这样的猛将,也有张济、徐荣这样的智将,他们完全能够单独统兵。而曹操麾下,夏侯惇、夏侯渊骁勇无比,曹仁、曹洪也能单独统兵。孙坚麾下更是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这样智勇双全的大将。而父亲麾下有谁?只有我们父子二人阵前冲杀。黄巾之乱已经被平定五年了,而郭太杨奉辗转多地,至今未被剿灭,他们麾下一定有善于统兵的良将,这是我们的机会!”

  说完之后,陶应静静的望着陶谦,他知道这番话陶谦要消化一下。

  慢慢的,陶谦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子合,你长大了,为父很欣慰!”

  常年打仗,看到别人麾下冲阵的猛将,统兵的良将,陶谦怎能不动心?

  可是没办法呀!

  军中将领不少,但真正能称之为猛将和良将的是少之又少。

  而且这些良将发现之后,你能拉拢过来吗?

  人家是为朝廷效力的,等着陛下封赏的,除非是你的家将。

  可是他们陶家底蕴太浅,根本就没有家将。

  从那些身份低下的黄巾残余中寻找,的确是最好的办法。

  “父亲,那母亲那里还劳烦父亲解释一番,莫要让她为孩儿担心!”

  “这你就放心吧!”陶谦点了点头,然后又叮嘱道,“你第一次独自领兵,一切都要谨慎,密林、山谷,乃行军之大忌,宿营当选开阔之处,切要注意水源,不可结草扎营,进军有度,败兵不可穷追,退兵必有断后……”

  “父亲放心,孩儿兵书战策也读了不少,随军打仗也有两年多,这些早已烂记于心!”

  “但也不可骄傲!”陶谦故作生气,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太过自负,必须随时敲打。

  “孩儿谨记父亲的教诲!”

  洛阳城一座不太起眼的酒楼,荀彧、荀攸、郭嘉三人又聚在一起饮酒。

  荀彧和郭嘉现在都是闲人,荀攸虽然是黄门侍郎,但现在陛下身体欠佳,很少临朝,他基本没有多少事。

  “子合出兵了,奉孝以为,这一次有几分胜算?”荀彧问道。

  “至少在七成以上!”

  “你为何如此笃定,白波谷郭太杨奉可有一万兵马,就算他们是乌合之众,但占据着地利优势,想要胜之,也不容易啊!”荀攸说道。

  “公达,我如果说,此战子合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尽全功,你信吗?”

  “不费一兵一卒……”荀攸皱起了眉头,不过很快,他便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奉孝是说,此战当以攻心为上!”

  “不错!”

  荀彧也很快想明白了。

  “奉孝,论战场应变,我与公达皆不如你也!”

  “但若论大局,运筹帷幄,我可不如你们两个啊?”

  “哈哈哈哈!”三人都发出了爽朗的笑容。

  “奉孝,你既然胸中已经有了良策,为何不随子合前去?”

  在出兵之前,陶应的确请过郭嘉,让他出任军中主簿,但郭嘉没有答应。

  “我懒散惯了,不喜欢军中的生活!”

  “我看你并非不喜欢,否则为何要读那些兵书?你是在观望,看一看这个陶子合,是真正的才俊,还是只会纸上谈兵!”荀彧反驳道。

  “知我者,文若也!”

  “哈哈哈哈!”

  三个人又是一阵爽笑,开怀畅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徐州枭雄,三国之徐州枭雄最新章节,三国之徐州枭雄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