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的嘴角浮现一丝苦涩:“燕王殿下,你太抬举我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都督。”

  在于我?

  怎么能是在于我!

  若不是形势比人强,陆逊真想破口大骂:想杀我直接动刀子,别玩我了!

  陆逊若说救孙权,事后流言一起,孙权就得怀疑陆逊是不是私通刘备:你说救刘封就救,你陆逊是谁啊?

  陆逊若说不救孙权,事后流言一起,孙权就得怀疑陆逊是不是公报私仇:委曲求全多年,要学勾践是吧?

  陆逊不论如何选择,都会给吴郡陆氏带来灾祸。

  这对于“家族重于一切”的陆逊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你可是孙策的女婿!”

  刘封在“女婿”一词上加重了语气,提醒陆逊的身份:即便都是都督,女婿和非女婿是截然不同的!

  陆逊袖口中的拳头紧握,指甲也嵌入了掌心。

  沉默不语。

  见状。

  刘封也不催促,只是看着眼前的滔滔江水,挥袖吟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陆伯言,大汉的复兴,是你阻挡不了的大势,孙权在江东也注定只能苟延残喘。

  不论你是想报答孙权的过往恩义,还是想保全家族苟存性命于乱世,你都不应该拒绝孤的好意。”

  刘封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重重的敲打在陆逊的心头。

  陆逊其实也很清楚。

  自孙权放弃鄂城退回建业后,孙权就已经彻底失去了西取荆州的资格。

  西不能取荆州,北不能取淮南,除了在江东苟延残喘等着汉魏分出胜败,孙权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以前还能在汉魏的夹缝中左右逢源。

  而这次曹丕亲征江东,明显已经对孙权失去信任了。

  尤其是折了张辽后,让曹丕对孙权更是恼恨。

  对曹丕而言,孙权就如同每天伸着舌头讨好的舔狗,忽然将曹丕的脚趾头给咬掉了,不将孙权打死,曹丕心有不甘。

  史载曹丕在位六年,征讨孙权就有三次,可见其对孙权是有多恨。

  如今虽然大势有所不同,但曹丕的心理也相差不大,不论是对孙权的愤怒还是巩固权威,曹丕都想将孙权打死。

  至于刘备一方,那就更不可能对孙权有信任了。

  哪怕是刘封对孙虑一视同仁的采用攻心术,也不是让孙虑效仿孙权,而是直接跳过父亲到爷爷那辈让孙虑效仿孙坚。

  用意不言而喻:假如刘封发现武力讨灭孙权弊大于利后,必会扶持孙虑入江东,借孙虑来稳定江东的局势。

  给孙虑立下“为救孙权,泣血三日而请兵”的人设,也是刘封在积累孙虑的民望。

  就方才席间孙虑对刘封那崇拜的眼神劲儿,以及高呼“大汉”时的自豪感。

  陆逊都不用怀疑孙虑入江东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自请取缔“吴王”,刘封再顺势请奏孙虑为“扬州刺史”,刘备或刘禅再顺势降诏封孙虑一个“忠义侯”,过几年再寻个理由调入朝中位列九卿。

  届时,孙虑钱权名利都有了,史书上都还能再添一笔“忠诚恳至,忧国舍身,全孙氏之忠,保孙氏之荣,远胜其父矣”。

  这可比跟着孙权只能给孙登当绿叶还要当质子求和的强多了!

  别说孙虑了,换做陆逊是孙虑,也不会跟着孙权死撞南墙不回头。

  良久。

  陆逊在仔细权衡利弊后,终于有了决定:“但有所命,莫敢不从。”

  “好!”刘封抚掌而笑:“陆伯言,孤果然没看错你!”

  作出了抉择后,陆逊的心头也为之一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陆逊又问:“燕王殿下可否告诉我,此番兴师动众的真正目的?”

  刘封不答反问:“除了救孙权,孤还能有其他的目的吗?”

  陆逊凝声分析:“燕王殿下若只有救吴王一个目的,只需集结陆口、夏口和樊口水军强攻石阳,曹丕闻讯必会分兵去救,濡须口之危自然就解了。

  此番舍近求远,又故意打出‘孙虑救父’的名号,很难不让人怀疑燕王殿下是想要效仿昔日巧取西川旧事,趁着替吴王抵挡曹丕的同时,顺手灭了吴王。

  然而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方有取胜之机。

  倘若众人皆怀疑燕王殿下意在吴王,而燕王殿下实则又暗取石阳,曹丕未能提前料算,就难以及时救援,江夏全境,也将尽入燕王之手!”

  刘封轻笑:“伯言能有如此猜测,又焉知曹丕麾下无智谋之士也会有如此猜测?可不能小觑了天下智士啊!”

  陆逊又道:“天下智士众多,燕王殿下所虑也有道理。然而兵法虚虚实实,倘若此时有人投降曹丕,亦可乱其判断。”

  刘封示意陆逊继续:“说来听听。”

  陆逊语气多了几分冷意:“韩当之子韩综,如今乃是吴王任命的鄱阳太守,小人得志,不省自身。

  在任期间不仅淫乱不轨,还纵容手下部曲时常侵扰钞掠,更与鄱阳大盗彭绮、董嗣等人狼狈为奸。

  韩综又时常担心吴王会事后问责,暗蓄粮草,阴养死士,可诱其反叛,献鄱阳郡归降曹丕,请曹丕派兵接应。

  燕王殿下又曾斩杀韩当,与韩综有杀父之仇,韩综若要投降,曹丕必不生疑,待其接应之兵到来,就可将其与韩综一并斩杀,而后兵向石阳,定可功成!”

  虽说陆逊的计划跟刘封的原计划有不同,但由陆逊诱韩综反叛孙权,对刘封而言也是好事。

  韩当的儿子都反叛孙权了,这对孙权在江东的威望也是不小的打击。

  “此计可行!诱韩综叛孙权投曹丕一事,就交与伯言了。”刘封只是略微一思,就同意了陆逊的献计。

  陆逊微微吃惊:“燕王殿下就不担心,我所献之计,居心不良?”

  诱韩综反叛,既可以是针对曹丕的援兵,又可以是针对刘封。

  然而刘封却只是听了陆逊的献计就让陆逊执行计策,这让陆逊惊讶不已,不明白刘封为何会如此信任自己!

  陆逊不知道的是:刘封的前世记忆虽然不能直接让刘封无敌于天下,但能让刘封更容易了解某个人的品性。

  即便没有刘封斩杀韩综这事,韩综也会叛孙权投魏。

  更何况,韩综如今是鄱阳太守,若见孙权势穷而刘封又出现在眼前,韩综若是一点想法都没有刘封是不会信的。

  在刘封的原计划中,本就提防着韩综。

  刘封这次采用“楼船 斗舰 蒙冲 走舸”的均衡组合,而非偏向于斗舰和蒙冲的灵活组合,甚至还专程带了40艘辎重船装载了三个月的粮草。

  走的就是正兵模式,目的也是在防止前往江东的途中会出现意外。

  简而言之:韩综会使坏,在刘封的预料之中;陆逊诱韩综反叛,在刘封的预料之外。

  心中虽然这么想,但刘封自然不会这般表达。

  见陆逊惊讶,刘封只是豪迈一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孤既用你,便会信你。更何况,你又怎知,孤就真的意在石阳?”

  陆逊心头一凛。

  细细一品,从头到尾,陆逊都没能试探出刘封的正面回答。

  问刘封是灭孙权还是救孙权,刘封在反问陆逊的抉择。

  问刘封兴师动众的真正目的,刘封同样是在反问陆逊。

  哪怕陆逊分析了一大堆且又献了奇计,刘封也只是让陆逊去负责诱韩综叛孙权投曹丕。

  【燕王殿下心机深沉,难道是我猜错了?】

  陆逊暗思。

  只是越是思虑,陆逊就越难猜到刘封的真正意图,反而对最开始对刘封意在石阳的判断有了动摇。

  “回席吧,出来太久,丁奉和徐盛也会怀疑你的用意的。”

  刘封转身而走。

  陆逊见状,也不再多问,只是心底对刘封的忌惮又多了几分。

  甚至于。

  陆逊有猜测:倘若在诱韩综叛孙权投曹丕的计划中有针对刘封的意图,这柴桑就会成为他陆逊的墓葬场!

  【大局为重,不可莽撞。】

  陆逊暗暗呼了一口气。

  若说就此真心臣服刘封,不仅陆逊自个儿不会信,刘封也不会信。

  不过是双方的利益暂时相同罢了。

  回到席间。

  丁奉和徐盛投来询问的目光,陆逊摇头示意两人不要多言。

  直到宴席结束退回己方楼船后,陆逊这才将跟刘封的商议结果告知丁奉和徐盛。

  丁奉惊道:“陆都督,韩将军死于刘封之手,而我等现在却要诱韩将军的儿子反叛至尊,这未免也.”

  徐盛的表情也变得复杂。

  陆逊冷哼:“难道我不诱韩综反叛,韩综就不会反叛了吗?韩综当了鄱阳太守后,淫乱不轨、抄掠士民、勾结大盗、暗蓄粮草、阴养死士,哪一样是在为至尊考虑?

  也就是我等还在柴桑驻兵才让韩综心生忌惮,否则韩综早就献了鄱阳郡了,还能忍到今日吗?眼下局势,你二人难道还看不清楚吗?

  我不放行,孙虑就会当场骂我等是勾结曹魏的奸贼;我若放行,韩综必会怨恨我等。是坐以待毙还是为至尊谋求生路,两位将军应当细思!”

  丁奉和徐盛纷纷沉默。

  “可恨!”

  丁奉只感觉内心燥闷难忍。

  这种被算计又不得不委曲求全的感觉,着实令人郁闷恼恨。

  徐盛也是重重的顿足,仰天长叹。

  陆逊见丁奉和徐盛不再激烈反对,又安抚道:“非常之时,不得已而为之。要怪就怪韩综不以至尊为重,又枉顾韩老将军的声名。”

  陆逊具体如何去实施计划,刘封没有去理会。

  百余艘战船过了柴桑后,继续顺流而下往濡须口而行。

  沿途依旧是大张旗鼓,每到一地都会宣传“孙虑为救孙权,泣血三日而请兵”的事迹,以聚孙虑民望;同时也在宣扬“即便孙权三次背盟,刘备也愿意跟江东和睦相处”的态度。

  刘封率兵来援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北岸寿春城中的曹丕耳中。

  “刘封会好心去救孙权?”

  得知这个消息,曹丕满脑子都是怀疑。

  这次执意要讨伐孙权,群臣中也有人劝谏曹丕要注重修生养息优先对付刘备。

  然而曹丕却认为:孙权叛了刘备三次,刘备肯定也会盼着孙权死,故而断定刘备不会救孙权!

  曹丕断定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刘备趁着曹丕在濡须口打孙权,也会派兵来江东抢地盘,然后两家合力将江东瓜分了。

  故而。

  当听到刘封率兵救孙权的消息是,曹丕第一反应就是刘封不安好心!

  曹丕左右,刘晔和蒋济并立。

  这次讨伐孙权,曹丕留司马懿守许昌,只带了刘晔和蒋济为随军参谋。

  刘晔虽然是光武之后,但笃定汉室已衰复兴无望,直言“汉室已如朽木,纵有良工难复其用”,认为匡扶汉室是“逆势而行”。

  再加上家族地位衰落对汉室的归属感也薄弱,兼之曹操的知遇之恩,故而刘晔一心向着曹魏。

  不过。

  刘晔虽有效忠曹魏的决心,但曹丕对刘晔始终是有猜忌的。

  曹丕认为刘晔与汉室血脉关联虽远但终是隐患,再加上刘晔曾反对曹丕封孙权为吴王,让曹丕怀疑刘晔的政治立场不够纯粹。

  故而曹丕虽用刘晔,但基本都只见刘晔当侍中一类的近臣用,而不会将刘晔外放委以重任,更不会让刘晔跟司马懿一样执掌大军留守许昌了。

  这次讨伐孙权,曹丕也只是将刘晔带在身边以随军参谋的身份协助参详军事。

  刘晔虽然感到抱负难伸,但对曹丕并无怨言,只想在曹丕面前表现才学能力。

  听得曹丕对刘封救孙权的消息有疑惑,刘晔连忙表态献策:“刘封此人奸诈多谋,不可小觑。陛下不如暂停攻打濡须口,以离间计先引刘封与孙权相争。”

  曹丕的目光没有离开情报竹简,头也不抬的问道:“如何离间?”

  刘晔进言道:“刘封要救孙权,根本不用驱兵来濡须口,只需纠集陆口、夏口和樊口的兵马强攻石阳,就可分陛下兵马。

  如今,刘封却故意以‘孙虑救父’为名驱兵而来,沿途又一直在宣扬孙虑的孝行和刘备的仁德,这是在故意瓦解孙权在江东的权威。

  若陛下威势太甚,孙权心忧江东存亡,不敢与刘封相争;若陛下暂停攻打濡须口,再佯装退兵,我料孙权与刘封起冲突。”

  曹丕蹙眉:“不论是暂停攻打濡须口还是佯装退兵,都会给孙权喘息之机,前线将士也就前功尽弃了,用兵对敌,本就要一鼓作气,岂能未败而先自损士气?

  此策不可行!”

  诚然。

  刘晔的计策想法是很好的。

  如果刘封在战事刚开始的时候就驱兵而来,曹丕是会采纳刘晔的计策的。

  然而。

  在曹丕看来:如今战事打了三个月,前线将士好不容易取得了压制优势,这忽然间暂停攻击还要佯装退兵,那还不如直接退兵回许昌。

  曹丕又看向蒋济。

  凭心而论,蒋济是认同刘晔的提议的,同时跟刘封和孙权开战是不明智的。

  刘封虽然只来了百余艘战船,但刘封出兵也意味着刘备随时都可能增兵。

  只是刘晔的提议被曹丕驳回了,若再附和刘晔的提议,那只能招曹丕厌。

  沉吟片刻。

  蒋济斟酌用词:“陛下可派一死士去见刘封,约定双方同分江东。臣料刘封虽有此意但又恐师出无名,必会拒绝。

  陛下再暗中叮嘱死士,故意被孙权的巡江兵马擒住,佯装抵不过拷问后,将陛下与刘封约定同分江东之事泄露给孙权,再让死士将刘封的反应如实告知孙权。”

  曹丕疑道:“既要派死士,何不让死士谎称刘封已经答应?”

  蒋济笑道:“孙权也非愚笨之人,死士也不知刘封脾性,倘若谎言被识破,反会坏事。直言实话,更易诳骗孙权。兵法云:虚虚实实,便是此理。”

  曹丕点头:“此计可行。朕会挑选死士前往。濡须口的进攻也不可停下,以免孙权起疑。”

  刘晔心有不服:“陛下,臣以为将离间寄托于一死士,过于冒险了。”

  蒋济闻言色变,连忙给刘晔打眼色。

  刘晔却是故意装没看见,又进言道:“倘若刘封故意欺瞒陛下,明面上与陛下联手,暗地里却去偷取石阳,陛下大军又与孙权相争而无法分兵驰援,石阳就危险了。”

  曹丕呵呵冷笑:“你莫非以为朕不知兵?石阳有文聘和于禁在,纵是关羽亲至,也能抵挡。更何况如今夏口和鄂城只有关羽的两个犊子,量此二人,如何能是文聘和于禁的对手?

  倘若刘封在夏口,朕或许还会有所担心,可如今刘封都到了庐江一带了,石阳又岂会有危险?

  一句佯装退兵说得轻巧,可前方将校如今都杀红了眼,全凭一口气撑着,朕若下令佯装退兵,将校能明白朕的用意,军士能明白吗?

  你也是在军中待过的人,口口声声让朕退兵,是何居心?”

  刘晔脸色一变,忙道:“陛下明鉴,臣是为了陛下大局着想,绝无二心。”

  曹丕挥了挥手,不想听刘晔解释:“若非见你往日勤勉,朕今日定要责罚于你,不可再胡言,朕自有考虑。都退下吧!”

  帐外。

  见刘晔依旧面有担忧,蒋济轻叹:“子扬,你的提议虽好,但如今在前线作战的是大将军。大将军去岁被刘备生擒,幸得陛下割地才换回。

  如今大将军在濡须口已经占了上风,又岂会轻易撤退?眼下虽是枯水期,但也在逐渐进入丰水期,时间拖得越久,孙权就越有优势,大将军退兵后再想杀回去,就很难了。

  我也知道,将离间寄托于一死士,过于冒险了,可你也应该清楚,刘封参战,就意味着陛下这次南征已经输了一半。

  如今局势,已经不是你我依靠智谋就能决断的了。

  陛下只是在赌,赌刘封是否真有灭孙权之心!至于石阳,有文聘和于禁在,应是无恙的。”

  蒋济猜得没错。

  曹丕的确有赌的用意在。

  自小就跟着曹操的曹丕,虽然军事水平比不上曹操,但也不笨。

  刘封都参战了,刘备难道还会坐视不理?

  倘若刘封没有灭孙权的心思,曹丕这次南征基本上也就宣告失败了。

  曹丕赌的是刘封会趁着这个机会将孙权灭了,今后南北相争,都不用担心会有孙权使坏。

  刘封有没有灭孙权的心?

  肯定是有的!

  不过刘封想的不是跟曹丕瓜分江东,而是全要!

  因此。

  当看到曹丕派来的死士后,刘封的嘴角都笑弯了。

  “孙虑,交给你了。”

  死士错愕的看着自称“孙权次子”的孙虑,只感觉眼前一阵眩晕。

  剧本不对啊!

  孙权的儿子,为什么跟刘封关系这般亲近?

  陛下是让我给刘封送信,不是让我给孙权的儿子送信啊!

  刘封全程没去理会孙虑如何审问曹丕派来的死士,只是静静的在船舱品尝热茶。

  直到半个时辰后,孙虑才气冲冲的来寻刘封:“燕王殿下,那人嘴硬得很,不管怎么审问,一句话都不肯说。只搜出一封曹丕要劝燕王殿下联手对付我父王的信。”

  刘封早有预料,淡淡而笑:“死士嘛,自然不会轻易开口。这人和信,就由你亲自送与吴王。见了吴王后,你若不想再回荆州了,就派人给孤捎个信。”

  孙虑大惊:“燕王殿下,我肯定会回来的。”

  刘封起身拍了拍孙虑的肩膀:“别想太多。当初孤定计让你当质子,本就有利用你的意图在。只是后来发现,你聪明伶俐又知恩义孝道,故而孤又不忍心将你卷入权力争斗的漩涡中。

  这次孤替你宣扬“孝”名,也是孤对你的补偿,以后你想留在江东就留在江东,若你想来荆州了,派人捎个信,孤也会亲自来接你的。

  你且放心去,孤跟你父王,也不一定非得兵戎相见,孤也不希望两家将士再厮杀结仇。”

  孙虑只感觉眼泪直往眼眶窜:“燕王殿下,我一定会好好劝说父王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不是刘封,三国:我不是刘封最新章节,三国:我不是刘封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