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厮有些失望的对他少爷说道:“少爷,这行吗,真有人为了一千金卖掉仙缘?”
他那少爷桀骜的说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千金只买一个试炼玉牌绰绰有余,只是个试炼玉牌,又不是一定会被仙门收录,要是成仙那么容易的话,大家都去修行去了,哪还有仙凡之别。”
王佛听着这对主仆之言,倒是有些赞同,这试炼玉牌只是一次机会,而且大多数人注定会被淘汰,肯定会有人妄自菲薄,将这个机会千金卖了,万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究竟划不划算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样想着,冷不丁前面窜出一个人来,直挺挺的撞到马腿上,王佛现在没在赶路,胯下的马匹走的很慢,人马相撞那人倒也没有跌倒受伤。
也怪王佛看那对收购的主仆有些分神了,没注意眼前的路,不过这下既然有人撞到马了,他也不好意思一言不发。
下了马,看了那人几眼,发现他并无大碍,于是拱手问道:“真是抱歉,在下走神了。”
那人似乎有些失魂落魄,嘴里喃呢着什么,对王佛置之不理。
王佛凑近了些才听明白他嘴里说的是:“玉牌呢,怎么会丢了,明明放好了的,怎么会不见了,一定还在路上的某个地方,我要再仔细找找。”
嘴里这样混乱反复的喃呢着,也不理王佛,直接绕过去,眼睛盯着路面,躬身驼背,仿佛是一具行尸走肉。
王佛把手伸进怀里,感受到怀里那玉牌的温热,心下稍安。
此时王佛见着舟山附近实在太乱,他临时改变主意不打算在舟山待了,打算到周边的县里住下,等到时间快要到了再重新过来,舟山现如今就有人坑蒙偷骗,重金诱惑,保不齐接下来就是各种阴招骗术,甚至是强抢,还是事先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比较好。
也不知那发出试炼玉牌的太元道宗是何打算,没人出来管管这些乱象。
于是王佛转道附近的县城住了一个多月,掐着时间点回转舟山。
此时回来,舟山却有了些变化,整座山笼罩在白蒙蒙的雾气之中,什么也看不到见,他到舟山的时间距离玉牌的计时归零还有一天,按照经验,每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玉牌时间就会改变,所以他提前一天抵达舟山,就算是提前了,舟山却已经笼罩在白雾中了。
按照余县的百姓所言,这白雾已经出现好几天了,进去之后什么也看不见,不过奇怪的是进去也不担心迷路,总会莫名其妙的走出来,有人不信邪,凭着感觉一直直走,结果没多久他就从进去的地方出来了,试了很多次都是这个结果。
王佛抵达舟山之后也试过,进入白雾之后什么都看不见,而且仿佛整座山都不见了,没有树木植被,上下都是白雾,怎么走都是白茫茫一片,怎么走最终都会回去进入的地方。
他觉得应该是是那太元道宗的仙家施了法术的原因,于是耐心等着玉牌的计时归零。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王佛走进了白雾中。
那玉牌计时归零之后,有些发烫,此时他再进入白雾就显出一条道路,当然,四周依旧还是白雾蒙蒙,只有一条小路笼罩在无边雾气中,不知通往何处。
王佛顺着小路一直前行,却感觉这条小路怎么也走不到尽头,而且走到这个时候,感觉前路无穷,后路也是无尽,内心的焦躁无可避免的升起。
既然是试炼,那么目的就是在于考验和锻炼,这段路也许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考验,也许是考验人的耐心,也许是考验人的身体耐力。
王佛自觉这条路就是考验的开始,于是平静下来,集中精神一个劲的往前走。
那路途无穷无尽,而且四周全是白雾,道路是笔直的,甚至都没有一点弯曲,一直往前走这对于精神和肉体都是一种折磨。
也不知走了多久,王佛已经没有了时间观念,他只知道自己很累,抬脚越来越费力气,迈步越来越小,又渴又饿,步履蹒跚。
也许是想错了,应该有某些关窍,也许是考验的人是否墨守成规,不一定非要遵从前路,说不定往雾里走反而能走出这无尽的长路。
想到这里,王佛决定试试,于是一转头,踏进路边的白雾。
一脚踏出,四周豁然开朗,白雾散去,王佛发现自己是来到一处喧嚣的小镇,眼前是一条平静的溪流,后面是一座低矮的山丘,溪流上有一座石桥,这一切都是那么让他如此熟悉,这就是他从出生到长大的那个记忆中的白沙镇。
“这是幻觉吗……”王佛低声自语。
舟山距离白沙镇何止万里,怎么可能一瞬间抵达,不过仙家行事不能以常理看待,也许是直接送回来了呢,若是真当这是幻觉搞不好就要闹笑话。
王佛走上石桥,心下坦然,他觉得不管是幻觉也好,真实也罢,遇事单凭本心就好了。
突然,怀里的玉牌又有些发烫,他将玉牌从怀里拿出来,发现玉牌背面显出这样的文字。
斩俗缘:既然已经决定踏上修行之路,那么尘世间的凡尘往事都不应再成为牵绊,家人和妻儿都已成为无谓的拖累,既如此,不若挥剑斩断,以明修行之志。
请在三天内完成。
王佛看完,眉头紧皱,玉牌上的字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杀光一家妻小,这种行事风格,魔气森森,难道这个太元道宗是魔道?
这种离谱的要求王佛怎么可能做到,难道要成仙就要杀光家人吗,这是哪来的道理。他当即扭头出了白沙镇,甚至都不打算进去查看,他不能确定这究竟是虚幻还是真实,但就算只是虚假的考验,他也做不出这等丧心病狂之事。
如果真要杀尽全家才能修行,那么这仙缘不要也罢了。
三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王佛游离于白沙镇之外,他发现这里实在是太过逼真,完全不像是虚幻,去了周边也跟记忆里一样,无论这里的真相是虚幻还是真实,仙家伟力真是不可思议。
待到玉牌计时结束,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王佛既没有重新回到舟山,也没有收到什么消息,告知他试炼失败还是成功。
只是玉牌背面与斩俗缘相关的字迹消失了。
王佛心想着,莫非是太元道宗直接以仙家法力将人挪移到了家门口,既然试炼失败那就无须花力气将人弄回去了,这样想的话大概也解释的通。
既然如此,王佛就踏上石桥,径直打算回白沙镇看看情况。
白沙镇并不大,王佛对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熟悉,什么店铺在什么位置,哪家的饭菜味道最棒,哪家做衣服的手艺最好他都一清二楚。
很多人也认识王佛,他进入之后,镇门口卖炊饼的小孩见着他,跑到他跟前扯着他的手臂,说道:“王秀才,买个炊饼吧,今天我妈烧的炊饼味道可好了,又好吃又饱肚。”
这卖炊饼的小孩叫做张善,从小没了爸爸,跟他母亲相依为命,他们母子的活计一个是卖炊饼,一个是替人浆洗衣服,母子活的很艰难。
王佛丢给他三个铜子,从他挎篮里拿了个炊饼,说道:“买一个,我来尝尝味道,好久没吃过你家的炊饼了。”
张善笑着说道:“说的也是,我都大半年没见你了,对了,不是说你进京赶考去了吗,考完了?有没有考上?”
王佛闻言,心里一酸,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算算时间,玉京的省试都已经结束很久了,不过这已经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了,想想当年他爹为了给他弄个玉京的读书人出身也不知付出了多少人情财物,如今这些都被雨打风吹去,那古二和死的一点都不冤枉。
勉强的笑笑,也不回答张善的问题,咬了一口炊饼,说道:“味道不错。”
说完,也不再理他了,扭头朝家里的方向去了。
他那少爷桀骜的说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千金只买一个试炼玉牌绰绰有余,只是个试炼玉牌,又不是一定会被仙门收录,要是成仙那么容易的话,大家都去修行去了,哪还有仙凡之别。”
王佛听着这对主仆之言,倒是有些赞同,这试炼玉牌只是一次机会,而且大多数人注定会被淘汰,肯定会有人妄自菲薄,将这个机会千金卖了,万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究竟划不划算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样想着,冷不丁前面窜出一个人来,直挺挺的撞到马腿上,王佛现在没在赶路,胯下的马匹走的很慢,人马相撞那人倒也没有跌倒受伤。
也怪王佛看那对收购的主仆有些分神了,没注意眼前的路,不过这下既然有人撞到马了,他也不好意思一言不发。
下了马,看了那人几眼,发现他并无大碍,于是拱手问道:“真是抱歉,在下走神了。”
那人似乎有些失魂落魄,嘴里喃呢着什么,对王佛置之不理。
王佛凑近了些才听明白他嘴里说的是:“玉牌呢,怎么会丢了,明明放好了的,怎么会不见了,一定还在路上的某个地方,我要再仔细找找。”
嘴里这样混乱反复的喃呢着,也不理王佛,直接绕过去,眼睛盯着路面,躬身驼背,仿佛是一具行尸走肉。
王佛把手伸进怀里,感受到怀里那玉牌的温热,心下稍安。
此时王佛见着舟山附近实在太乱,他临时改变主意不打算在舟山待了,打算到周边的县里住下,等到时间快要到了再重新过来,舟山现如今就有人坑蒙偷骗,重金诱惑,保不齐接下来就是各种阴招骗术,甚至是强抢,还是事先远离这个是非之地比较好。
也不知那发出试炼玉牌的太元道宗是何打算,没人出来管管这些乱象。
于是王佛转道附近的县城住了一个多月,掐着时间点回转舟山。
此时回来,舟山却有了些变化,整座山笼罩在白蒙蒙的雾气之中,什么也看不到见,他到舟山的时间距离玉牌的计时归零还有一天,按照经验,每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玉牌时间就会改变,所以他提前一天抵达舟山,就算是提前了,舟山却已经笼罩在白雾中了。
按照余县的百姓所言,这白雾已经出现好几天了,进去之后什么也看不见,不过奇怪的是进去也不担心迷路,总会莫名其妙的走出来,有人不信邪,凭着感觉一直直走,结果没多久他就从进去的地方出来了,试了很多次都是这个结果。
王佛抵达舟山之后也试过,进入白雾之后什么都看不见,而且仿佛整座山都不见了,没有树木植被,上下都是白雾,怎么走都是白茫茫一片,怎么走最终都会回去进入的地方。
他觉得应该是是那太元道宗的仙家施了法术的原因,于是耐心等着玉牌的计时归零。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王佛走进了白雾中。
那玉牌计时归零之后,有些发烫,此时他再进入白雾就显出一条道路,当然,四周依旧还是白雾蒙蒙,只有一条小路笼罩在无边雾气中,不知通往何处。
王佛顺着小路一直前行,却感觉这条小路怎么也走不到尽头,而且走到这个时候,感觉前路无穷,后路也是无尽,内心的焦躁无可避免的升起。
既然是试炼,那么目的就是在于考验和锻炼,这段路也许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考验,也许是考验人的耐心,也许是考验人的身体耐力。
王佛自觉这条路就是考验的开始,于是平静下来,集中精神一个劲的往前走。
那路途无穷无尽,而且四周全是白雾,道路是笔直的,甚至都没有一点弯曲,一直往前走这对于精神和肉体都是一种折磨。
也不知走了多久,王佛已经没有了时间观念,他只知道自己很累,抬脚越来越费力气,迈步越来越小,又渴又饿,步履蹒跚。
也许是想错了,应该有某些关窍,也许是考验的人是否墨守成规,不一定非要遵从前路,说不定往雾里走反而能走出这无尽的长路。
想到这里,王佛决定试试,于是一转头,踏进路边的白雾。
一脚踏出,四周豁然开朗,白雾散去,王佛发现自己是来到一处喧嚣的小镇,眼前是一条平静的溪流,后面是一座低矮的山丘,溪流上有一座石桥,这一切都是那么让他如此熟悉,这就是他从出生到长大的那个记忆中的白沙镇。
“这是幻觉吗……”王佛低声自语。
舟山距离白沙镇何止万里,怎么可能一瞬间抵达,不过仙家行事不能以常理看待,也许是直接送回来了呢,若是真当这是幻觉搞不好就要闹笑话。
王佛走上石桥,心下坦然,他觉得不管是幻觉也好,真实也罢,遇事单凭本心就好了。
突然,怀里的玉牌又有些发烫,他将玉牌从怀里拿出来,发现玉牌背面显出这样的文字。
斩俗缘:既然已经决定踏上修行之路,那么尘世间的凡尘往事都不应再成为牵绊,家人和妻儿都已成为无谓的拖累,既如此,不若挥剑斩断,以明修行之志。
请在三天内完成。
王佛看完,眉头紧皱,玉牌上的字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杀光一家妻小,这种行事风格,魔气森森,难道这个太元道宗是魔道?
这种离谱的要求王佛怎么可能做到,难道要成仙就要杀光家人吗,这是哪来的道理。他当即扭头出了白沙镇,甚至都不打算进去查看,他不能确定这究竟是虚幻还是真实,但就算只是虚假的考验,他也做不出这等丧心病狂之事。
如果真要杀尽全家才能修行,那么这仙缘不要也罢了。
三日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王佛游离于白沙镇之外,他发现这里实在是太过逼真,完全不像是虚幻,去了周边也跟记忆里一样,无论这里的真相是虚幻还是真实,仙家伟力真是不可思议。
待到玉牌计时结束,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王佛既没有重新回到舟山,也没有收到什么消息,告知他试炼失败还是成功。
只是玉牌背面与斩俗缘相关的字迹消失了。
王佛心想着,莫非是太元道宗直接以仙家法力将人挪移到了家门口,既然试炼失败那就无须花力气将人弄回去了,这样想的话大概也解释的通。
既然如此,王佛就踏上石桥,径直打算回白沙镇看看情况。
白沙镇并不大,王佛对这里每一个地方都很熟悉,什么店铺在什么位置,哪家的饭菜味道最棒,哪家做衣服的手艺最好他都一清二楚。
很多人也认识王佛,他进入之后,镇门口卖炊饼的小孩见着他,跑到他跟前扯着他的手臂,说道:“王秀才,买个炊饼吧,今天我妈烧的炊饼味道可好了,又好吃又饱肚。”
这卖炊饼的小孩叫做张善,从小没了爸爸,跟他母亲相依为命,他们母子的活计一个是卖炊饼,一个是替人浆洗衣服,母子活的很艰难。
王佛丢给他三个铜子,从他挎篮里拿了个炊饼,说道:“买一个,我来尝尝味道,好久没吃过你家的炊饼了。”
张善笑着说道:“说的也是,我都大半年没见你了,对了,不是说你进京赶考去了吗,考完了?有没有考上?”
王佛闻言,心里一酸,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算算时间,玉京的省试都已经结束很久了,不过这已经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了,想想当年他爹为了给他弄个玉京的读书人出身也不知付出了多少人情财物,如今这些都被雨打风吹去,那古二和死的一点都不冤枉。
勉强的笑笑,也不回答张善的问题,咬了一口炊饼,说道:“味道不错。”
说完,也不再理他了,扭头朝家里的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