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大江湖 第八章 暗流

小说:霹雳大江湖 作者:拾砖 更新时间:2024-08-04 20:02:54 源网站:顶点小说
  巍巍无名山颠,烟都之内,一张水墨冷屏,映衬着拓跋如梦端庄的身影。

  屏风之外,烟朱面容冷漠的站立着。

  “烟宫,其余三宫可取得了联系?”屏风内,拓跋如梦轻呵着热茶,冠珠摇摆出的影,映在了烟朱眼中。

  “雨宫正在设法靠近正道一位重要人物身边。至于风云二宫,在当初烟都被攻陷,主上失踪之后,便分别变换身份,进入了佛、道二宗。”

  “嗯,很好。既然风云二宫已经潜入了佛、道二宗,暂时不要暴露身份,若有可能,让他们挑起佛道之间的冲突。”拓跋如梦沉吟了半响后说道。

  “是,主上。”

  拓跋如梦忽然一叹,道:“烟宫,你很久没有称呼我为师了。”

  烟朱不答。

  拓跋如梦道:“听说在烟都关闭的这段时间,你加入了一个组织?”

  烟朱道:“七尊剑。”

  “哦?”拓跋如梦放长了尾音,问道:“其他六人修为如何?”

  “不弱于我。”

  拓跋如梦点了点头,道:“有机会,为我引见七方剑的首领。”

  烟朱不答。

  拓跋如梦道:“你这段时间就去立约台附近待着吧。若是李裔文出手抢夺子午鼎,你便出手相助。”

  烟朱眼中闪过一阵诧异,但依然领命而去。

  拓跋如梦起身,负着的双手不时交叠拍击,不知道在思量什么。

  ………………

  太华山外,博娴急急而来。忽然,一阵缠绻哀怨的歌声传来,令他步伐一顿。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予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这是……她的歌声?她怎会在此?”

  就在博娴惊讶间,一道柔弱娇美的倩影,盈盈走出。正是当初梨园内的清伶。

  “博士生,你瞒的我好苦啊。”清伶一声轻叹,如泣如慕,如哀如诉。

  “嗯?婉惜姑娘,你为何在此?”博娴问道。

  “寻你而来呀。”婉惜说道:“若是当初你表露身份,而非一副酒鬼模样。恐怕我们的孩子如今也能与你一般高大俊俏了。”

  “纳尼?”博娴一惊,连退几步。

  婉惜面色一红,道:“博士生之名,武林之中谁人不识?婉惜不过是你万千仰慕者当中的一位而已。”

  “额,呵呵。也是,也是。”博娴嘿嘿一笑,道:“那婉惜姑娘找我是为了?”

  “婉惜想追随在公子身旁。”

  “恩,这个。跟在我身边就等于是停留在危险的边缘,你真的想好了?”博娴问道。

  “婉惜虽武学低微,但是只要跟在博士生身边,再大的危险,也不惧怕。”

  “好,先跟我前往深柳读书堂。”博娴大手一挥,领着婉惜便往深柳读书堂而去。

  ………………

  南阙十三峰,天绝是为宗。兵燹未曾近,隐没白云中。

  险峻南阙十三峰中,李裔文轻身而入,却只是兜兜转转,近不得天绝峰左近。

  “又是阵法。”

  李裔文止步,看着明明近在眼前却又无法靠近的天绝峰,背后的飞凶蠢蠢欲动。

  就在此时,天外忽然一道流光压近,傲然辞号,紧随而来。

  “闲居隐地远尘埃,高卧青云小世才。凡俗岂知天外客,惊鸿一片日边来。”

  辞号落处,惊见一道蓝白云衣剑者,飘然御剑而来。

  “天绝峰已然封闭,来者请回。”剑者停在李裔文身前,负手随意,眉宇超然,一头白发随风乱舞。

  “退开。”

  李裔文见状,上身微侧,背后飞凶剑受到莫名牵引,铿然一声,脱鞘而出,直没李裔文身前地面。

  “嗯?想要强行上峰,便拿出你武逼的实力。”剑者目光一凝,伸手一招,古朴惊鸿,悄然具现。

  李裔文冷哼一声,身若流光,刹那间,已是卷着无数剑光,逼向剑者。

  剑者屈指一引,惊鸿匿迹,却又无处不在,朴实无华的剑招轻易挡下李裔文的攻击。

  “好剑。”

  两人皆是剑道巨擘,一交手,便探出对方根基皆是深不可测,当下剑路突变,极招上手。

  就在两人目光相对,即将出招之时,天绝峰上忽然传来一阵虚弱的咳嗽声。

  剑者闻声,目光一缓,收起了惊鸿。

  “你,找夜流光何事?”

  李裔文见状,一横飞凶,剑光闪烁间,卸去了剑上元功。

  “你是何人?”李裔文反问。

  “天外惊鸿顾惜朝。”顾惜朝一挥袖袍,傲然而道。

  “是你?当年与夜流光同破烟都之人。”李裔文双目一眯,战意悄然而生。

  顾惜朝道:“说出你的来意吧。”

  李裔文闻言,负起飞凶,收敛了战意,道:“烟都再现了。”

  “嗯?”

  顾惜朝闻言,一声长啸,元功震荡,激荡万千树叶婆娑。

  “随我上山。”顾惜朝说道,身形一转,化烟而去。李裔文见状,紧随其后。

  高耸入云的天绝峰之巅,一位本应孤傲笑看世间的强者,此刻却只剩颓然。辘辘的轮椅行走的声音,映衬着数不尽的悲哀。

  倏然,两道流光,乱了片片白云。

  “好友,你怎么又起来了。”

  顾惜朝一现身,便走进了夜流光。

  “李裔文见过前辈。”

  李裔文现身,便对着夜流光躬身行礼,及至他目光落到夜流光那一双干枯的如同朽木,不似人形的双腿上时,不由得面色一变

  “啊?前辈,你……”

  “不必惊讶。不过是废了一双腿而已。”夜流光摆了摆手,道:“方才我听见你说烟都再现了?能详细说说么?”

  “好,详情是这样的。”李裔文点了点头,将最近发生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夜流光手掌轻轻拍着膝盖,听完李裔文的述说后,一阵长叹。“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烟都不毁,俗海仍污。”

  李裔文道:“欲除烟都,需要特殊命格之人才能胜任,只是前辈如今状况,哎。”

  “无妨,只要你能找到当年与我一同的人,加上我的好友,未尝不能覆灭烟都。”

  “我拒绝。”顾惜朝长发一甩,断然拒绝。

  “这……”夜流光一愣,继而苦笑。“放心吧,好友。天绝峰有你的无踪惊鸿守护,我不会出事的。”

  “顾惜朝不允许任何变数的出现。”顾惜朝哼了一声,道:“李裔文,想要我们出手,只有一个条件,治好夜流光的双腿。”

  李裔文眉头深皱,道:“可有治疗方向?”

  “毒脉圣物,初春霡霂。”

  “是毒创,此事李裔文必定尽力而为,请。”李裔文微微躬身后,快速离去。

  李裔文走后,夜流光一声长叹,道:“好友啊,你又何必为难他呢?”

  顾惜朝摇了摇头,道:“这家伙实力不错。而且我与毒脉素有恩怨,此事让他出面最好不过了。你就安心养伤吧。”

  说着,顾惜朝推着轮椅,入了房中。

  天绝峰外,李裔文出了大阵,步伐却是一步深,一步浅。就如同心中琐事一般,纷繁不断。

  “初春霡霂是毒脉圣物,想要取得恐怕不易……”正思量间,忽然一阵骤风卷入,乱了风沙。

  “杀气。”

  李裔文察觉气氛有异,双眉一凛,飞凶赫然在握。

  徒然,数道利芒携势而来,直取李裔文。

  “藏形鼠辈。”李裔文长剑一摆,剑光闪烁间,已经觑得偷袭之人所在之处,当下饱提元功,剑引风云,一式极招,轰然扫向。

  “一剑,轻身!”

  耀目剑光猛然大涨,雷霆疾行,转瞬间,李裔文已经逼近暗中偷袭之人。

  “说,或者死。”李裔文长剑用力压在偷袭之人颈上,锋利的剑刃,划出了一丝艳红。

  “庇护夜流光,死路不远。”偷袭的人一声闷哼,竟然自断心脉而亡。

  “果断而愚昧的心性。”李裔文长剑一挑,欲要掀开偷袭者的面罩,突然,一道刺骨寒风,凛然逼近。

  察觉来者凶猛,李裔文不敢轻视,当即旋身起剑,激起庞然剑意以对。

  剑与风的初次碰撞,激荡寰宇,南阙十三峰在阵阵颤抖中,几欲坍塌。

  “武林新锐剑宿,不差。”

  蓦然,寒风中传来一声刺耳的赞赏,旋即寒风渐熄,四周归于平静。

  “奇特的身法,高深的佛力。恩,尸体被带走,此事已无线索,先去立约台一探子午鼎。”

  李裔文归剑入鞘,化烟离去。

  …………

  滚滚荒漠,黄沙飞扬。雄伟的诛仙海内,擎天石柱,今日,不再冷清。

  一众诛仙海强者,沉静以列,等待着王者的回归。

  突然一阵奇异声响发出,却见巨大石像上,几道裂缝悄然浮现,继而愈演愈烈,眨眼间,弥布了整个石像。徒然,一阵巨大的轰鸣炸响,石像迸裂,霎时间九霄云动,乾坤失色。

  与此同时,九霄云上,凛然霸道的辞号,震慑寰宇。

  “道之盈冲,天之阴阳。一擘而定,血胤为王。”

  辞号落处,惊见一道血色身影自云端飘摇而下,立在众人身前。诛仙海一众强者顿时稽首跪拜,莫敢窥视。

  “恭迎吾王归来。”

  “诛仙海众人接令,全面备战!”血为王衣袍鼓动,将掀武林波澜。

  ………………

  深柳读书堂,博娴匆匆而行。

  “大变子,不好啦。李裔文他知道了子午鼎内天书之事了。”

  石桌上正在推算棋路的柳三变愕然闻言,面色骤变。

  “不好,速去立约台。”言罢,转身化光而去。

  “哎呀,大变子走的太快了,不行,我也前去一看。”匆忙而来的博娴见柳三变离去,正要追上,却忽然感到深柳读书堂内一阵颤动。

  “恩?是天清池底传来的异动。”

  感受到异常震动来源,博娴急入深柳读书堂后,却见寻常时候水波青绿,荷花满塘的天清池此刻竟是如同沸水一般翻滚着。

  “是小方子。喝!”感受到池底柳无方异状,博娴提功纳气,一掌直没水中。

  霎时,一阵阵温纯元力传递而出,抚平了一池春水。

  “麻烦。”

  安抚了池水后,博娴一声低叹,竟直接在天清池边盘膝坐下,闭目不语。

  婉惜见状,盈盈坐在博娴身旁,默默陪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霹雳大江湖,霹雳大江湖最新章节,霹雳大江湖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