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来了不到半日,暮烟已经看出来,这个家里,只有姐姐暮玲一个人对自己好。
母亲梁氏进门半天没看到她,都没有问过一句,哥哥暮丰进门就只知道问饭好了没有。
现在又为了一个鸡蛋闹得鸡飞狗跳。暮烟想像不出,今后在这里的日子,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暮烟进了灶屋,缓缓说道:“这鸡蛋我是不该吃,大家分了吧!”。
暮玲怔怔地看着妹妹,大概是她说话的语气与之前有别。
暮丰丢了个白眼过去:“分什么分,就你们,也配与我平起平坐,我可是未来家主。”
这就是他从书里学来的!
暮烟坐在桌边,微微一笑:“那敢问家主,这个家月入几何,开销多少,对未来的生计,可有安排?”
暮玲抿嘴一笑,暮丰被问住了,手一挥道:“这个破家穷成这样,我看最值钱的就是你们两个了,若再揭不开锅,就把你们一个个都卖了。”
这浑话,连梁氏都听不下去了,又一拍桌子道:“闭嘴,家里沦落到卖闺女的地步,那你还能说上媳妇儿吗?”
原来她不让卖闺女,是为了保全这个家的名声,是为了儿子将来好说媳妇儿。
暮丰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他顾不上再多矫情,拿起空碗盛粥,暮玲把熥热的两面饽饽端了过去,顺手把那个鸡蛋也拿了过去。
梁氏把鸡蛋剥开,并没有填进自己嘴里,是掰成了差不多大的四份,两份给了两个女儿,剩下两份都给了儿子。暮丰把自己那份丢进嘴里,把另外一份丢进了梁氏的碗里。
暮玲把自己那份递到暮烟面前:“吃了吧!长点力气,也长点个子,省得上个梯子都能摔下来。”
“她摔着了?”梁氏没抬头地问。
“她想上房收粮食,结果摔了下来,还好没什么事。”
暮丰一边夹咸菜,一边含糊不清地说:“一天天能干点什么,浪费粮食,真该……”
暮玲把筷子在碗边敲了敲:“你再敢说卖谁,我们就真的什么都不做,先把你饿死,烟儿自小身子就弱,可她也想着要帮忙,你呢!”
“我不是读书吗?”
“读书,那怎么不见你去科考?”
那时的科举制度尚不完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参考的,需要有乡里名士举荐。就暮丰那样的,谁会举荐他!
暮丰已经十四岁了,在庄户人家,这个年纪的男孩怎么也算多半个壮劳力了,可他至今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读书于他来说,成了逃避劳动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想起儿子的将来,梁氏也是叹了口气,她这个儿子,除了长相还不错,其他一无是处。
“等年下你爹回来,让他给你在义城找个事做吧!在外面有营生,也好说媳妇儿”
暮烟把暮玲递过来的鸡蛋一推,鸡蛋落进暮玲碗里。
暮烟还没有见过他们的爹,也不知道那是个怎样的人。不过看家里过成这样,想必也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大概也指望不上。
原主的这副身子实在是不怎么样,人瘦得皮包骨,胃口也不好,只喝了半碗粥,她就再吃不下了。怕说错话,所以不敢多说,就静静看着这一家人。
饭后,又是暮玲收拾,只有暮烟帮忙把碗筷收到锅台边。
北房堂屋里点起油灯,梁氏就着豆大的灯亮在纳鞋底,看尺寸比暮丰的还要大,不用问,是她男人的了。
暮烟跟着姐姐进了里屋,暮玲从枕头下掏出两张纸,上面是炭笔手描的花样子。
“烟儿帮姐看看,哪个好看。”
那两张图,一张画的是牡丹,一张是莲花。暮烟此前最喜欢莲花,便小手一指:“这个,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寓意好。”
“阿姐想把它绣在何处?”暮烟扬起小脸看着姐姐。
“过年的新衣”,暮玲脸上有一丝温暖的喜色。过年,起码不用干活,能歇上几日。
看这家中情形,定是穿不起绸缎的,布衣,还用花心思绣这么好看的花儿吗?再说丝线也不一定配得齐,还不知绣成个什么样子。
“绣大幅太费事了,不如改为缠枝莲纹,只绣在裙裾和束腰上,即便是只用一色的线,绣出来也好看。”
“可没有样子啊!这花样子还是从曹夫人那里拓来的。”
“我来绘!”
暮烟去暮丰住的东厢房找笔墨纸张,他没有在房里。雨没有下下来,暮丰吃过饭,又不知道去哪里混了。
把纸铺在炕沿上,就着灯龛里的灯光画起来。缠枝盘绕,夹带小朵的莲花和未放的花苞,简单却不丑。
才画好,梁氏便又在堂屋里吼了:“还不睡,点灯熬油的,灯油不要钱啊!”
姐妹两人吹灯上了炕,挨着躺下。
“姐,爹会往家里捎钱吗?”暮烟问。
暮玲先是轻哼一声:“一年会捎个两吊钱,不过都落不到娘手里,都被后院那老太婆拿去了。”
后院的老太婆,那是他们的奶奶。
“那娘为什么不去城里找爹?”
“去过,他们两个一见面就吵,后来就不去了。”
暮烟在心里想着她父母相处的画面,慢慢睡着了。
次日鸡鸣,暮玲便早早起身,煮好了早饭,匆匆扒几口,便又去了地里。
眼下正是夏收时节,他们家地里的庄稼收了,但是地要翻,要浇水,播种。家里没有牲口没有车,那两亩薄田,都靠梁氏和暮玲一锄头一锄头地刨。种田最要赶时节,错过了时节,庄稼是长不好的。
昨夜,暮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此时还没起,梁氏出门前叫了他,才懒洋洋地起来,吃了饭就出门去了。
暮烟并不觉得饿,又只喝了半碗稀粥,用两面的饽饽蘸了酱,吃了一小块,然后收拾了碗筷,她也出了门。她要看看,这个陈钟村究竟是什么样子。
出了门,顺着胡同往北走,经过一个土墙柴扉的破院子。她想起昨夜姐姐说的老太婆,便有意透过柴门往里看。
北屋的门上挂着挡苍蝇的竹帘子,看不到里面。不过西屋门口有个老太太在翻晒大笸箩里的粮食。两只鸡围着老太太和笸箩打转,老太太一次次扬起手来驱赶。
“去去去,去树林里找虫吃,这个不能给你们吃。”
母亲梁氏进门半天没看到她,都没有问过一句,哥哥暮丰进门就只知道问饭好了没有。
现在又为了一个鸡蛋闹得鸡飞狗跳。暮烟想像不出,今后在这里的日子,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暮烟进了灶屋,缓缓说道:“这鸡蛋我是不该吃,大家分了吧!”。
暮玲怔怔地看着妹妹,大概是她说话的语气与之前有别。
暮丰丢了个白眼过去:“分什么分,就你们,也配与我平起平坐,我可是未来家主。”
这就是他从书里学来的!
暮烟坐在桌边,微微一笑:“那敢问家主,这个家月入几何,开销多少,对未来的生计,可有安排?”
暮玲抿嘴一笑,暮丰被问住了,手一挥道:“这个破家穷成这样,我看最值钱的就是你们两个了,若再揭不开锅,就把你们一个个都卖了。”
这浑话,连梁氏都听不下去了,又一拍桌子道:“闭嘴,家里沦落到卖闺女的地步,那你还能说上媳妇儿吗?”
原来她不让卖闺女,是为了保全这个家的名声,是为了儿子将来好说媳妇儿。
暮丰的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他顾不上再多矫情,拿起空碗盛粥,暮玲把熥热的两面饽饽端了过去,顺手把那个鸡蛋也拿了过去。
梁氏把鸡蛋剥开,并没有填进自己嘴里,是掰成了差不多大的四份,两份给了两个女儿,剩下两份都给了儿子。暮丰把自己那份丢进嘴里,把另外一份丢进了梁氏的碗里。
暮玲把自己那份递到暮烟面前:“吃了吧!长点力气,也长点个子,省得上个梯子都能摔下来。”
“她摔着了?”梁氏没抬头地问。
“她想上房收粮食,结果摔了下来,还好没什么事。”
暮丰一边夹咸菜,一边含糊不清地说:“一天天能干点什么,浪费粮食,真该……”
暮玲把筷子在碗边敲了敲:“你再敢说卖谁,我们就真的什么都不做,先把你饿死,烟儿自小身子就弱,可她也想着要帮忙,你呢!”
“我不是读书吗?”
“读书,那怎么不见你去科考?”
那时的科举制度尚不完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参考的,需要有乡里名士举荐。就暮丰那样的,谁会举荐他!
暮丰已经十四岁了,在庄户人家,这个年纪的男孩怎么也算多半个壮劳力了,可他至今仍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读书于他来说,成了逃避劳动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想起儿子的将来,梁氏也是叹了口气,她这个儿子,除了长相还不错,其他一无是处。
“等年下你爹回来,让他给你在义城找个事做吧!在外面有营生,也好说媳妇儿”
暮烟把暮玲递过来的鸡蛋一推,鸡蛋落进暮玲碗里。
暮烟还没有见过他们的爹,也不知道那是个怎样的人。不过看家里过成这样,想必也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大概也指望不上。
原主的这副身子实在是不怎么样,人瘦得皮包骨,胃口也不好,只喝了半碗粥,她就再吃不下了。怕说错话,所以不敢多说,就静静看着这一家人。
饭后,又是暮玲收拾,只有暮烟帮忙把碗筷收到锅台边。
北房堂屋里点起油灯,梁氏就着豆大的灯亮在纳鞋底,看尺寸比暮丰的还要大,不用问,是她男人的了。
暮烟跟着姐姐进了里屋,暮玲从枕头下掏出两张纸,上面是炭笔手描的花样子。
“烟儿帮姐看看,哪个好看。”
那两张图,一张画的是牡丹,一张是莲花。暮烟此前最喜欢莲花,便小手一指:“这个,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寓意好。”
“阿姐想把它绣在何处?”暮烟扬起小脸看着姐姐。
“过年的新衣”,暮玲脸上有一丝温暖的喜色。过年,起码不用干活,能歇上几日。
看这家中情形,定是穿不起绸缎的,布衣,还用花心思绣这么好看的花儿吗?再说丝线也不一定配得齐,还不知绣成个什么样子。
“绣大幅太费事了,不如改为缠枝莲纹,只绣在裙裾和束腰上,即便是只用一色的线,绣出来也好看。”
“可没有样子啊!这花样子还是从曹夫人那里拓来的。”
“我来绘!”
暮烟去暮丰住的东厢房找笔墨纸张,他没有在房里。雨没有下下来,暮丰吃过饭,又不知道去哪里混了。
把纸铺在炕沿上,就着灯龛里的灯光画起来。缠枝盘绕,夹带小朵的莲花和未放的花苞,简单却不丑。
才画好,梁氏便又在堂屋里吼了:“还不睡,点灯熬油的,灯油不要钱啊!”
姐妹两人吹灯上了炕,挨着躺下。
“姐,爹会往家里捎钱吗?”暮烟问。
暮玲先是轻哼一声:“一年会捎个两吊钱,不过都落不到娘手里,都被后院那老太婆拿去了。”
后院的老太婆,那是他们的奶奶。
“那娘为什么不去城里找爹?”
“去过,他们两个一见面就吵,后来就不去了。”
暮烟在心里想着她父母相处的画面,慢慢睡着了。
次日鸡鸣,暮玲便早早起身,煮好了早饭,匆匆扒几口,便又去了地里。
眼下正是夏收时节,他们家地里的庄稼收了,但是地要翻,要浇水,播种。家里没有牲口没有车,那两亩薄田,都靠梁氏和暮玲一锄头一锄头地刨。种田最要赶时节,错过了时节,庄稼是长不好的。
昨夜,暮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此时还没起,梁氏出门前叫了他,才懒洋洋地起来,吃了饭就出门去了。
暮烟并不觉得饿,又只喝了半碗稀粥,用两面的饽饽蘸了酱,吃了一小块,然后收拾了碗筷,她也出了门。她要看看,这个陈钟村究竟是什么样子。
出了门,顺着胡同往北走,经过一个土墙柴扉的破院子。她想起昨夜姐姐说的老太婆,便有意透过柴门往里看。
北屋的门上挂着挡苍蝇的竹帘子,看不到里面。不过西屋门口有个老太太在翻晒大笸箩里的粮食。两只鸡围着老太太和笸箩打转,老太太一次次扬起手来驱赶。
“去去去,去树林里找虫吃,这个不能给你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