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早恋,一直都是大人们所担心的问题。
在他们的认知中,这样的事情会非常影响学习,这可不算是什么正事,学生就该以学业为重,整天想着情啊、爱啊的,显然就成了旁门左道了。
向阳的这一句,你是我的小太阳,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年纪,对于杨懿欣来说,绝对是原子弹级别的。
就这么被告白了,要不要去拒绝他呢?
杨懿欣一晚上都没有睡好,满脑子都是这个问题。
可是人家又没有真的表白,也可能是自己想太多了呢?那要是真的这样,那多尴尬啊!
翻来覆去之下,就迎来了周末。
周末对于向阳来说,可以算是及时雨,因为对于未来的规划,他有太多的线头要捋,在这时代的洪流中,对于他现在的年纪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能够做的。
但机会又摆了那么多在自己的面前,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那重生一次还有什么意义?
向阳本质上是很懒的,人生唯一的梦想也就是能做个闲人。
但闲人也是分等级的。
闲人的准则是什么?
自然是能不做的事情尽量不做,逼不得已要做的事情,能少做的事情,也绝对不会多做,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懒。
懒没药可医,而且随时都能实现,但向阳要的可不是这种闲。
闲人的最高境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是一个闲人,底下的事情我根本就插不上手,我还没说,大家就已经帮我完成了,我也没办法啊!
这很装逼,但的确也是闲人的最高境界。
向阳要做的是这种闲人,所以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就必须做点什么了。
93年能发财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光是向阳知道的就有十几种,但总结下来却都不适合他。
毕竟他现在才十二岁,一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年纪,还远远不够走上社会的资格,用老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学习是你首要的任务,其他什么的都不需要你来管。
所以摆在向阳面前的道路,就真心不多了。
在93年,开游戏厅肯定是赚钱的,那每天为了玩一次街头霸王,就得排上个把小时队的日子,向阳也真切的体验过。
在这个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的年代,街机的出现,无疑给他们这些80后带来了曙光,每天街机厅都是人满为患,大多都是像他这样的小学生,当然初中生也不在少数。
不过这一行的水很深,不要说向阳,就算是以他老爹向江的名义去开这游戏厅,也未必站的稳,所以这一行虽然暴利,但也不是现在的他能够玩的。
而向阳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单纯的赚钱,能赚钱的机会,以后还多的是,他要的是名利双收,在提升名气的同时,顺便赚些钱。
这就是他的计划。
既然要做一个大闲人,名气自然少不了,算来算去,其实也就一样能做的,而且满足他现在的所有要求。
虽然这个操作的周期可能会比较长,但现在的向阳,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其他人的十二岁都还在想着如何去玩,他已经快别人太多了。
“妈……我出去一下,中饭之前回来。”
向阳在自己存钱的铁盒子中,拿出仅有的十块零五毛,对着正在地里锄草的母亲喊了一声,也不等她回答,就蹬上家里唯一一台老式凤凰牌自行车,头也不回的骑走了。
“哎呦,小心点……”
向妈妈在后面喊,随后嘴里嘀咕,这孩子什么时候骑车这么顺溜了,看来得给他买个新车了。
小学路近不需要骑车,但到了初中,自行车就是必需品了,不然浪费的时间实在太多。
向阳骑着车,一直朝着南沙镇的集贸市场而去,他记得那里应该有个小报亭,里面会卖些杂质和报纸之类的东西。
南沙镇的农贸市场不大,人流却非常的密集,这里可以说是南沙镇人流的集中地了。
路边都是一些小摊位,卖菜、卖鸡蛋的都有,而在这些摊位的里面,有一排老式的店铺,里面有卖衣服的,也有开街机厅的,反正很热闹。
向阳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那个小报亭。
管报亭的是个老头,大概七十多岁的样子,一脸精明能干,向阳上去跟他攀谈,用七毛钱的价格买下一本过期的小本杂志,上面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故事会。
故事会,是九十年代在杭城最流行的一本杂志,它用通俗的语言,精妙的故事,俘虏了很多的人。
基本上后来每家每户都能找到一两本,前世的向阳也非常喜欢看。只不过,他现在买这个可不是拿来看的,他要凭借着这个去赚钱。
以他这个年纪,做买卖肯定不行,投资也没有本钱,而且这一行现在的他玩不起,这需要累积,不但是金钱,还有名声。
他现在能玩的,算来算去也就一个,那就是后世网文重生小说中常用的发家方式——文抄公。
这个方法最为简单快捷,也是目前最最适合向阳的方式。
说起小说市场,在九十年代,基本上是武侠小说占据了半边天,银屏上到处都是射雕、圆月弯刀之类的武侠电视,看的人也挺多。
而其它类型的小说却还都处在空白期,玄幻虽有黄大师开了个头,但普遍还不能被广大的老百姓所接受,所以这个时候去写玄幻,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且向阳也不觉得自己会有黄大师的水准,虽然在后世玄幻的套路很多,却并不适合这个时代。
而且故事会是一本通俗的民间故事小说杂志,在上面发表玄幻文章,显然也有些格格不入。
说起民间故事,在向阳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本非常合适的小说,也切实的符合民间故事的主题。
这本书向阳非常的喜欢,一度到了痴迷的程度,这本书也就是后世盗墓小说的鼻祖——鬼吹灯。
对于这本小说,向阳的研究非常的深刻,在事业迷茫期的时候,他甚至拿这本小说为背景,写过好几篇同人文在网上发表,虽然成绩都不是很好,但对于这本小说的情节核心却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现在如果要让向阳来写一本鬼吹灯,虽然文字上会有那么一些出入,但内容和情节却不会有太大的不同,这也是向阳为什么会选择故事会这本杂志的原因。
93年的纸质媒体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因为大部分人家还没有电视机,但却看的起报纸和一些杂志。
当时的文学杂志最出名的当属于《萌芽》、《收获》之类,只不过这些杂志偏属于文学性,在老百姓中传播的比较窄,但故事会却不同。
故事会的受众很广,主题也非常适合鬼吹灯,这本在后世创造IP神话的小说,在九十年代也不会显的那么格格不入。
而且,做文抄公并不是向阳本意,对他这种懒癌晚期的人来说,写书是一件非常苦逼的事情,尤其是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九十年代,写书可是要在稿子上一笔一划写出来的,那所花的精力,可不是用键盘码字能够相比的。
只是以他这个十二岁的身体,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少,而唯一能打响知名度又能赚钱的,也就这一行了。
而鬼吹灯就是他通向财富的一条捷径,只是这样他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的请求某一位的原谅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这样的事情会非常影响学习,这可不算是什么正事,学生就该以学业为重,整天想着情啊、爱啊的,显然就成了旁门左道了。
向阳的这一句,你是我的小太阳,在这个情窦初开的年纪,对于杨懿欣来说,绝对是原子弹级别的。
就这么被告白了,要不要去拒绝他呢?
杨懿欣一晚上都没有睡好,满脑子都是这个问题。
可是人家又没有真的表白,也可能是自己想太多了呢?那要是真的这样,那多尴尬啊!
翻来覆去之下,就迎来了周末。
周末对于向阳来说,可以算是及时雨,因为对于未来的规划,他有太多的线头要捋,在这时代的洪流中,对于他现在的年纪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能够做的。
但机会又摆了那么多在自己的面前,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那重生一次还有什么意义?
向阳本质上是很懒的,人生唯一的梦想也就是能做个闲人。
但闲人也是分等级的。
闲人的准则是什么?
自然是能不做的事情尽量不做,逼不得已要做的事情,能少做的事情,也绝对不会多做,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懒。
懒没药可医,而且随时都能实现,但向阳要的可不是这种闲。
闲人的最高境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是一个闲人,底下的事情我根本就插不上手,我还没说,大家就已经帮我完成了,我也没办法啊!
这很装逼,但的确也是闲人的最高境界。
向阳要做的是这种闲人,所以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就必须做点什么了。
93年能发财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光是向阳知道的就有十几种,但总结下来却都不适合他。
毕竟他现在才十二岁,一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年纪,还远远不够走上社会的资格,用老人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学习是你首要的任务,其他什么的都不需要你来管。
所以摆在向阳面前的道路,就真心不多了。
在93年,开游戏厅肯定是赚钱的,那每天为了玩一次街头霸王,就得排上个把小时队的日子,向阳也真切的体验过。
在这个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的年代,街机的出现,无疑给他们这些80后带来了曙光,每天街机厅都是人满为患,大多都是像他这样的小学生,当然初中生也不在少数。
不过这一行的水很深,不要说向阳,就算是以他老爹向江的名义去开这游戏厅,也未必站的稳,所以这一行虽然暴利,但也不是现在的他能够玩的。
而向阳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单纯的赚钱,能赚钱的机会,以后还多的是,他要的是名利双收,在提升名气的同时,顺便赚些钱。
这就是他的计划。
既然要做一个大闲人,名气自然少不了,算来算去,其实也就一样能做的,而且满足他现在的所有要求。
虽然这个操作的周期可能会比较长,但现在的向阳,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其他人的十二岁都还在想着如何去玩,他已经快别人太多了。
“妈……我出去一下,中饭之前回来。”
向阳在自己存钱的铁盒子中,拿出仅有的十块零五毛,对着正在地里锄草的母亲喊了一声,也不等她回答,就蹬上家里唯一一台老式凤凰牌自行车,头也不回的骑走了。
“哎呦,小心点……”
向妈妈在后面喊,随后嘴里嘀咕,这孩子什么时候骑车这么顺溜了,看来得给他买个新车了。
小学路近不需要骑车,但到了初中,自行车就是必需品了,不然浪费的时间实在太多。
向阳骑着车,一直朝着南沙镇的集贸市场而去,他记得那里应该有个小报亭,里面会卖些杂质和报纸之类的东西。
南沙镇的农贸市场不大,人流却非常的密集,这里可以说是南沙镇人流的集中地了。
路边都是一些小摊位,卖菜、卖鸡蛋的都有,而在这些摊位的里面,有一排老式的店铺,里面有卖衣服的,也有开街机厅的,反正很热闹。
向阳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了那个小报亭。
管报亭的是个老头,大概七十多岁的样子,一脸精明能干,向阳上去跟他攀谈,用七毛钱的价格买下一本过期的小本杂志,上面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故事会。
故事会,是九十年代在杭城最流行的一本杂志,它用通俗的语言,精妙的故事,俘虏了很多的人。
基本上后来每家每户都能找到一两本,前世的向阳也非常喜欢看。只不过,他现在买这个可不是拿来看的,他要凭借着这个去赚钱。
以他这个年纪,做买卖肯定不行,投资也没有本钱,而且这一行现在的他玩不起,这需要累积,不但是金钱,还有名声。
他现在能玩的,算来算去也就一个,那就是后世网文重生小说中常用的发家方式——文抄公。
这个方法最为简单快捷,也是目前最最适合向阳的方式。
说起小说市场,在九十年代,基本上是武侠小说占据了半边天,银屏上到处都是射雕、圆月弯刀之类的武侠电视,看的人也挺多。
而其它类型的小说却还都处在空白期,玄幻虽有黄大师开了个头,但普遍还不能被广大的老百姓所接受,所以这个时候去写玄幻,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且向阳也不觉得自己会有黄大师的水准,虽然在后世玄幻的套路很多,却并不适合这个时代。
而且故事会是一本通俗的民间故事小说杂志,在上面发表玄幻文章,显然也有些格格不入。
说起民间故事,在向阳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本非常合适的小说,也切实的符合民间故事的主题。
这本书向阳非常的喜欢,一度到了痴迷的程度,这本书也就是后世盗墓小说的鼻祖——鬼吹灯。
对于这本小说,向阳的研究非常的深刻,在事业迷茫期的时候,他甚至拿这本小说为背景,写过好几篇同人文在网上发表,虽然成绩都不是很好,但对于这本小说的情节核心却已经背的滚瓜烂熟。
现在如果要让向阳来写一本鬼吹灯,虽然文字上会有那么一些出入,但内容和情节却不会有太大的不同,这也是向阳为什么会选择故事会这本杂志的原因。
93年的纸质媒体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因为大部分人家还没有电视机,但却看的起报纸和一些杂志。
当时的文学杂志最出名的当属于《萌芽》、《收获》之类,只不过这些杂志偏属于文学性,在老百姓中传播的比较窄,但故事会却不同。
故事会的受众很广,主题也非常适合鬼吹灯,这本在后世创造IP神话的小说,在九十年代也不会显的那么格格不入。
而且,做文抄公并不是向阳本意,对他这种懒癌晚期的人来说,写书是一件非常苦逼的事情,尤其是在电脑还没有普及的九十年代,写书可是要在稿子上一笔一划写出来的,那所花的精力,可不是用键盘码字能够相比的。
只是以他这个十二岁的身体,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少,而唯一能打响知名度又能赚钱的,也就这一行了。
而鬼吹灯就是他通向财富的一条捷径,只是这样他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的请求某一位的原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