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婵打跑了两个随从,安安稳稳、快快乐乐地过了个年。
初六下午,纪从赋来了。
他今年三十九,身高六尺有余,蓄着短须,五官硬朗粗犷。
纪婵把人请进堂屋,上了茶,却一句客套话都没说。
四个人都沉默着,堂屋里的气氛极其尴尬。
纪从赋看着一本正经坐在纪祎下首的小胖墩儿艰难地开了口:“叔叔竟然不知你成了家,有了孩子。”
纪婵道:“姨母张罗的,成亲没多久夫君就病逝了,纪祎没回来之前,我们娘俩相依为命。”
她这个谎撒得并不高明,但信息量越少,自行脑补的东西就越多。
按照逻辑,纪从赋首先会认为鲁国公夫人对纪婵不负责任,把她嫁了个病秧子。
但纪婵出息了,不但自己带大孩子,还有个铺子,过得还算不错。
作为一个古板的读书人,他也许认为纪婵安分地守寡,独自带大孩子是再好不过的。
如此大家都省心。
纪从赋“哦”了一声,“侄女婿姓甚名谁,祖籍哪里,家中可还有什么人?”
纪婵道:“夫家姓施,京城人,孤儿,他死后我就带着孩子搬回老家了。”她刻意地含糊了“司”的发音。
从司岂与任飞羽的矛盾来看,他似乎不曾对外人提起过那一段婚事。
那么,只要纪从赋不去鲁国公府,就不会有人关注她当初到底嫁了谁。
小胖墩儿很想笑,用手捂住了嘴。
纪婵警告地看了他一眼。
纪祎垂着眼,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
“岂有此理!”纪从赋皱起浓眉,一拍高几,“国公夫人这样做怎对得起大嫂?”
纪婵浅笑,“她就是对不起又能怎样?”
纪从赋叹了一声,“是啊,又能怎样?你先前肤浅顽劣,国公夫人不喜亦是情理之中;二叔虽进了户部,却也只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啊。”
他抹了把脸,“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就罢了吧。”
“二叔,听说二婶给小祎定了门婚事?”纪婵从没有指望过他,当然也不想听这些废话。
纪从赋脸上一红,呐呐道:“没有此事,绝对没有此事。”
纪婵笑道:“那可能是纪祎听差了。没有就好,这几年辛苦二叔了,把纪祎养得白白胖胖,循规蹈矩,我爹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您的。”
“日后,纪祎就不劳叔叔操心了,还是由我这个姐姐接受吧,侄女儿上了女户,家里没个男子汉不方便。”
纪从赋知道她说的是反话,羞得抬不起头来,“二叔对不起你爹,这些年在地方上劳心费力,确实忽略了这孩子。”他又抹了把脸,眼里有些湿润。
这……是真情实感吗?
纪婵有些惊讶,随即又释然了。
纪祎从始至终都只说二婶和两个哥哥对他不好,没有纪从赋的事——他耳朵根子再软,也终究是个读书人,底线还在。
纪从赋从怀里掏出一大一小两张纸,道:“纪祎的户籍我带来了,他日后就跟你过。你娘去世时给纪祎留了四百两银子,这几年被你二婶花了个七七八八,二叔只能还你们一百两,剩下的三百两二叔以后再想办法。”
纪从丰虽然做了几年官,但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夫妇俩病时请医用药又花不少,家里余钱不多。
纪婵的嫁妆是早年备下的,能给纪祎四百两已然是黄氏偏心。
纪祎的头又低了几分,看都不敢看纪婵一眼。
原主那个德行。
纪婵臊得慌还来不及,又岂会介意黄氏如何,笑道:“出嫁前,我跟姨母大闹过一场,姨母虽说没给我配个好人家,但嫁妆银子给了一千两。侄女手里不缺银子,二叔不用为那三百两费心了,权当纪祎的孝敬了,日后咱们两家还是少来往微妙,二叔以为如何?”
纪从赋的脸更红了,但他赞同纪婵的话。
回京后,他拜望过鲁国公,连大门都没进去,日后还要仰望苟家,跟苟氏吵得鸡犬不宁对他的仕途没有任何好处。
另外,他虽在越州做了几年知州,但为人古板,不会经营,银钱上向来拮据。
纪婵不让他还钱,他着实松了口气。
“小婵,不是二叔不管你们,是二叔无能,管不了你们,你二婶她……唉……”纪从赋瞧瞧外面的长随,把到嘴边的某些话咽了回去。
二婶对纪祎不好,但二叔对纪祎的学业还是尽了心的。
纪婵请齐文越考察过纪祎的学识和文章,确实比同龄人学得扎实。
她即便想为纪祎出气,也不能把账全算在二叔头上。
每个人都有他的不得已,怕老婆的纪从赋也不例外。
苟氏亲手架起的梁子,来日方长。
正月十五前,纪婵一家过得极平静,除了招待二叔外,没有任何波澜。
襄县不大,杀人案本就不多,尤其是过年。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纪婵只做了一次解剖——两个村子打群架,一人重伤致死,她替死者家属找到了为死者的过世负主要责任的凶手。
正月十六,经齐文越的引荐,纪祎顺利考上县学。
纪婵给李江加了薪水,让他不单卖肉,还负责接送纪祎上下学。
正月十八的早晨,纪婵送走纪祎,在堂屋里给小马上课。
胖墩儿就坐在纪婵旁边的小板凳上,秦蓉叫都叫不走,听得比小马还认真。
纪婵在自己画的图上一边比划一边说:“颅腔是由头部的皮肤、肌肉和8块脑颅骨……”
“纪先生。”院子里有人叫了一声,“大门开着,我就进来了。”
“好像是老郑大哥。”小马眼里有了几分兴奋,“是不是京城又有案子了?”
他虽是学徒,但纪婵把他当助手用,去京城一趟不但能学到东西,还有银子拿。
“出去看看。”纪婵带着三个跟屁虫迎了出去。
“纪先生,又有事情了。”老郑拱了拱手,单刀直入,“麻烦纪先生走一趟京城吧。”
纪婵不解,问道:“郑大哥,你家大人是大理寺少卿,负责案件复核,为何要亲自审案啊。”
老郑的眉心拧成了一个大疙瘩,“这次的案子就是我家大人复核的案子。案件有些复杂,还请纪先生施以援手。”
为着上学的纪祎,纪婵不想去,但她承诺过司岂,随叫随到。
小马是个伶俐的,知道纪婵在犹豫什么,说道:“师父放心,让我岳母和小蓉过来照顾两个孩子,保证一切如常。”
“我也要去。”胖墩儿坚定地说道。
纪婵把他抱起来,道:“儿砸,你要是也去了,小舅舅在家会害怕的,娘回来时给你带好吃的好不好?”
“再说了,你又去不了大理寺,在客栈里等着怪无聊的,还不如让秦蓉姐姐给你多做些好吃的。”
胖墩儿权衡片刻,勉强说道:“你说的也有点儿道理,那我就留下来照顾小舅舅吧。”
纪婵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我家胖墩儿就是善解人意。”
胖墩儿当仁不让地点点头,伸出一只小胖手,放到纪婵脸上抓了抓,说道:“松仁糖,驴打滚,蜜饯,烧鸡,还有烧鹅,总共五样,一样都不能少哦。”
纪婵无语,对秦蓉说道:“瞅瞅,我儿子就是这么的善解人意。”
“哈哈哈……”
老郑、小马和秦蓉不客气地大笑起来。
胖墩儿脸红了,小脸埋进纪婵的颈窝里使劲蹭了蹭。
到京城时将近酉时。
按照道理,纪婵奔波大半天,应该休息一晚,但这个时代尸体无法冷冻,拖的时间越长仵作的工作就越是艰难。
司岂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此刻还在衙门里等着纪婵。
纪婵在大理寺门口下了马,跟老郑一起往大理寺的刑房去了。
仵作验尸的地方在最后一间。
纪婵等人沿着昏暗的甬道一直向后走。
路过几间刑房时,纪婵问道:“听说大理寺有十二道菜,老郑见识过几道啊。”
“纪先生想见识见识吗?”有人在不远处搭了话。
听声音正是司岂。
纪婵嗅了嗅空气中隐隐的血腥味,“虽然尸臭味难闻,但比起血腥气,我还是更喜欢前者。”
古代没有更多的技术手段,刑罚亦是破案的关键,她不能不合时宜地批判酷刑,但也绝不会赞成。
说着话,纪婵进了验尸房。
“司……”她刚要行礼,就被另两双熟悉且迫切的眼睛吓了一大跳,连准备好的寒暄都忘记了。
初六下午,纪从赋来了。
他今年三十九,身高六尺有余,蓄着短须,五官硬朗粗犷。
纪婵把人请进堂屋,上了茶,却一句客套话都没说。
四个人都沉默着,堂屋里的气氛极其尴尬。
纪从赋看着一本正经坐在纪祎下首的小胖墩儿艰难地开了口:“叔叔竟然不知你成了家,有了孩子。”
纪婵道:“姨母张罗的,成亲没多久夫君就病逝了,纪祎没回来之前,我们娘俩相依为命。”
她这个谎撒得并不高明,但信息量越少,自行脑补的东西就越多。
按照逻辑,纪从赋首先会认为鲁国公夫人对纪婵不负责任,把她嫁了个病秧子。
但纪婵出息了,不但自己带大孩子,还有个铺子,过得还算不错。
作为一个古板的读书人,他也许认为纪婵安分地守寡,独自带大孩子是再好不过的。
如此大家都省心。
纪从赋“哦”了一声,“侄女婿姓甚名谁,祖籍哪里,家中可还有什么人?”
纪婵道:“夫家姓施,京城人,孤儿,他死后我就带着孩子搬回老家了。”她刻意地含糊了“司”的发音。
从司岂与任飞羽的矛盾来看,他似乎不曾对外人提起过那一段婚事。
那么,只要纪从赋不去鲁国公府,就不会有人关注她当初到底嫁了谁。
小胖墩儿很想笑,用手捂住了嘴。
纪婵警告地看了他一眼。
纪祎垂着眼,眼观鼻鼻观心,一动不动。
“岂有此理!”纪从赋皱起浓眉,一拍高几,“国公夫人这样做怎对得起大嫂?”
纪婵浅笑,“她就是对不起又能怎样?”
纪从赋叹了一声,“是啊,又能怎样?你先前肤浅顽劣,国公夫人不喜亦是情理之中;二叔虽进了户部,却也只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啊。”
他抹了把脸,“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就罢了吧。”
“二叔,听说二婶给小祎定了门婚事?”纪婵从没有指望过他,当然也不想听这些废话。
纪从赋脸上一红,呐呐道:“没有此事,绝对没有此事。”
纪婵笑道:“那可能是纪祎听差了。没有就好,这几年辛苦二叔了,把纪祎养得白白胖胖,循规蹈矩,我爹泉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您的。”
“日后,纪祎就不劳叔叔操心了,还是由我这个姐姐接受吧,侄女儿上了女户,家里没个男子汉不方便。”
纪从赋知道她说的是反话,羞得抬不起头来,“二叔对不起你爹,这些年在地方上劳心费力,确实忽略了这孩子。”他又抹了把脸,眼里有些湿润。
这……是真情实感吗?
纪婵有些惊讶,随即又释然了。
纪祎从始至终都只说二婶和两个哥哥对他不好,没有纪从赋的事——他耳朵根子再软,也终究是个读书人,底线还在。
纪从赋从怀里掏出一大一小两张纸,道:“纪祎的户籍我带来了,他日后就跟你过。你娘去世时给纪祎留了四百两银子,这几年被你二婶花了个七七八八,二叔只能还你们一百两,剩下的三百两二叔以后再想办法。”
纪从丰虽然做了几年官,但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夫妇俩病时请医用药又花不少,家里余钱不多。
纪婵的嫁妆是早年备下的,能给纪祎四百两已然是黄氏偏心。
纪祎的头又低了几分,看都不敢看纪婵一眼。
原主那个德行。
纪婵臊得慌还来不及,又岂会介意黄氏如何,笑道:“出嫁前,我跟姨母大闹过一场,姨母虽说没给我配个好人家,但嫁妆银子给了一千两。侄女手里不缺银子,二叔不用为那三百两费心了,权当纪祎的孝敬了,日后咱们两家还是少来往微妙,二叔以为如何?”
纪从赋的脸更红了,但他赞同纪婵的话。
回京后,他拜望过鲁国公,连大门都没进去,日后还要仰望苟家,跟苟氏吵得鸡犬不宁对他的仕途没有任何好处。
另外,他虽在越州做了几年知州,但为人古板,不会经营,银钱上向来拮据。
纪婵不让他还钱,他着实松了口气。
“小婵,不是二叔不管你们,是二叔无能,管不了你们,你二婶她……唉……”纪从赋瞧瞧外面的长随,把到嘴边的某些话咽了回去。
二婶对纪祎不好,但二叔对纪祎的学业还是尽了心的。
纪婵请齐文越考察过纪祎的学识和文章,确实比同龄人学得扎实。
她即便想为纪祎出气,也不能把账全算在二叔头上。
每个人都有他的不得已,怕老婆的纪从赋也不例外。
苟氏亲手架起的梁子,来日方长。
正月十五前,纪婵一家过得极平静,除了招待二叔外,没有任何波澜。
襄县不大,杀人案本就不多,尤其是过年。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纪婵只做了一次解剖——两个村子打群架,一人重伤致死,她替死者家属找到了为死者的过世负主要责任的凶手。
正月十六,经齐文越的引荐,纪祎顺利考上县学。
纪婵给李江加了薪水,让他不单卖肉,还负责接送纪祎上下学。
正月十八的早晨,纪婵送走纪祎,在堂屋里给小马上课。
胖墩儿就坐在纪婵旁边的小板凳上,秦蓉叫都叫不走,听得比小马还认真。
纪婵在自己画的图上一边比划一边说:“颅腔是由头部的皮肤、肌肉和8块脑颅骨……”
“纪先生。”院子里有人叫了一声,“大门开着,我就进来了。”
“好像是老郑大哥。”小马眼里有了几分兴奋,“是不是京城又有案子了?”
他虽是学徒,但纪婵把他当助手用,去京城一趟不但能学到东西,还有银子拿。
“出去看看。”纪婵带着三个跟屁虫迎了出去。
“纪先生,又有事情了。”老郑拱了拱手,单刀直入,“麻烦纪先生走一趟京城吧。”
纪婵不解,问道:“郑大哥,你家大人是大理寺少卿,负责案件复核,为何要亲自审案啊。”
老郑的眉心拧成了一个大疙瘩,“这次的案子就是我家大人复核的案子。案件有些复杂,还请纪先生施以援手。”
为着上学的纪祎,纪婵不想去,但她承诺过司岂,随叫随到。
小马是个伶俐的,知道纪婵在犹豫什么,说道:“师父放心,让我岳母和小蓉过来照顾两个孩子,保证一切如常。”
“我也要去。”胖墩儿坚定地说道。
纪婵把他抱起来,道:“儿砸,你要是也去了,小舅舅在家会害怕的,娘回来时给你带好吃的好不好?”
“再说了,你又去不了大理寺,在客栈里等着怪无聊的,还不如让秦蓉姐姐给你多做些好吃的。”
胖墩儿权衡片刻,勉强说道:“你说的也有点儿道理,那我就留下来照顾小舅舅吧。”
纪婵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我家胖墩儿就是善解人意。”
胖墩儿当仁不让地点点头,伸出一只小胖手,放到纪婵脸上抓了抓,说道:“松仁糖,驴打滚,蜜饯,烧鸡,还有烧鹅,总共五样,一样都不能少哦。”
纪婵无语,对秦蓉说道:“瞅瞅,我儿子就是这么的善解人意。”
“哈哈哈……”
老郑、小马和秦蓉不客气地大笑起来。
胖墩儿脸红了,小脸埋进纪婵的颈窝里使劲蹭了蹭。
到京城时将近酉时。
按照道理,纪婵奔波大半天,应该休息一晚,但这个时代尸体无法冷冻,拖的时间越长仵作的工作就越是艰难。
司岂当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此刻还在衙门里等着纪婵。
纪婵在大理寺门口下了马,跟老郑一起往大理寺的刑房去了。
仵作验尸的地方在最后一间。
纪婵等人沿着昏暗的甬道一直向后走。
路过几间刑房时,纪婵问道:“听说大理寺有十二道菜,老郑见识过几道啊。”
“纪先生想见识见识吗?”有人在不远处搭了话。
听声音正是司岂。
纪婵嗅了嗅空气中隐隐的血腥味,“虽然尸臭味难闻,但比起血腥气,我还是更喜欢前者。”
古代没有更多的技术手段,刑罚亦是破案的关键,她不能不合时宜地批判酷刑,但也绝不会赞成。
说着话,纪婵进了验尸房。
“司……”她刚要行礼,就被另两双熟悉且迫切的眼睛吓了一大跳,连准备好的寒暄都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