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无声到来。

  大兴殿灯火通明。

  楚凌倚着软垫,斜躺在罗汉床上,手中是一份考卷,尽管他已御览过很多次,但如今仍在看。

  而在一旁的小桌,还摆放有几份。

  要定状元郎、榜眼郎、探花郎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这几份考卷所写,都是不分上下的存在!!

  殿试没有召开前,楚凌也曾有过担心,基于科贡选拔之上,又设一道考试,且是以策论的方式,对参加殿试的新科贡士进行选拔,万一结果太差强人意怎么办?

  凡事都要想到好坏两面。

  一个能推出来的都没有,这是楚凌想到的最坏结果。

  不过,随着数十份考卷脱颖而出,楚凌就知一点,他所谋的殿试新制,能够立得住跟脚了。

  这些考卷所写,是楚凌印象最深刻的。

  一句话概述,即写这些考卷的新科贡士,是处在不同出身,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下,将他们所知所见所闻,通过治国策这一考题,以各自的角度指出大虞现有的一些积弊与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有见解的解决办法。

  甚至有些见解啊,是与楚凌想做的不谋而合!!

  尽管楚凌对这些人了解不多,但因为他们所写策论,已让楚凌想好了他们的去处,如果在后续的仕途中,他们能经受住一次次考验与挑战,那么他们的仕途之路,会按着楚凌所铺设的一路向上。

  这就是天子门生的优势!

  “陛下,金山驸马来了。”

  在楚凌思索着,究竟该怎样定三鼎甲之际,李忠低垂着脑袋走进殿,行至御前,毕恭毕敬的作揖行礼道。

  “宣。”

  楚凌言简意赅道。

  李忠低首退出殿,不多时,穿着官袍的尹玉,低首走进殿内。

  “臣…尹玉,拜见陛下!”

  身材高大的尹玉,抬手朝天子作揖行礼。

  “传胪大典筹备的怎样了?”

  楚凌放下考卷,向前探探身,看向尹玉道。

  “禀陛下,皆已安排妥当。”

  尹玉语速平缓道:“此次大典所需一应礼仪流程,还有对应的人,皆按陛下的旨意反复明确。”

  “臣有信心,办好这场大典!”

  “你应该清楚,这场大典对于社稷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吧?”楚凌伸手端起茶盏,打量着尹玉道。

  “臣清楚!”

  尹玉作揖道:“陛下为社稷虑,故而在科贡选拔之上,增设殿试,以完善中枢抡才之制,但是这件事,朝野间对此有异者众多。”

  “臣虽不知他们是基于何等心思才这样的,但臣却知一点,中枢抡才取士,乃是国之根本所在,传胪大典的顺利召开,就是向全天下明确一点,陛下,中枢,对此是极其重视的!!”

  是个聪明的人。

  楚凌呷了口茶,颇为赞许的打量着尹玉。

  能够把问题看的这样透彻,关键是能逻辑清楚的讲出来,这就叫楚凌对他这位姐夫高看一眼。

  在一众驸马之中,太祖朝的也好,太宗朝的也罢,楚凌所看重的就这三位,武安驸马刘谌,永宁驸马罗织,金山驸马尹玉,三人的脾性不一样,做事风格也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

  不是皇亲国戚这层身份。

  而是他们大事不糊涂,能拎得清是非!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

  但那又怎样?

  拎不清是非,不分场合讲相同的话,这就是不堪重用的。

  与刘谌的伶牙俐齿,罗织的沉默寡言不一样,尹玉是基于两者间的,尤其是其做事,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把想做的事大致讲给尹玉,他就会按自己的理解与分析,尽可能的达到想要的预期,这也是楚凌为何叫其就任鸿胪卿的原因之一。

  “后日,朕要在太极殿召开大朝。”

  楚凌放下茶盏,看向尹玉道:“如何进行布置,涉及宫中的,你跟禁军大统领协商,涉及虞都的,你跟虞都令协商,朕要叫满朝文武,还有虞都内外皆知这场传胪大典的不寻常。”

  “臣领旨!”

  尹玉作揖拜道。

  “去忙吧。”

  见尹玉没说别的,楚凌便道。

  “臣告退!”

  尹玉作揖再拜。

  不过在尹玉退下之际,那微蹙的眉头被楚凌看到,楚凌就知尹玉的心底,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这么短的时间,要把该布置的都布置好,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可即便是这样,尹玉却也没有诉苦,因为他知道,在鸿胪卿这个位置上,能不能坐的稳当,这是他必须要承受住的考验。

  “李公公。”

  从殿内退了出来,尹玉直奔李忠而去。

  “驸马爷。”

  李忠微微低首道。

  “烦请李公公派人,带本官去见成国公。”

  尹玉抬手一礼道。

  “是。”

  李忠避开尹玉行的礼,微微低首道,不过在李忠的心底,对这位驸马爷,不由高看了许多。

  即便是此等态势下,还能考虑的这么周全,知道他这样的身份,不能随意的跟就任禁军大统领的成国公见面,叫御前的人一起去,这避嫌做的悄无声息。

  在看着尹玉的背影消失在夜幕下,李忠转身朝殿内走去。

  “陛下。”

  李忠作揖行礼。

  “派人去给平国公传朕口谕。”楚凌倚着软垫,伸手对李忠道:“这几日,北军全体戒严,负责好虞都内城安稳。”

  “奴婢这就去办。”

  李忠忙作揖道。

  “还有。”

  楚凌想了想,看向李忠道:“明日,你亲自去一趟上林苑,给辰阳侯传旨,叫上林军各部戒备起来。”

  “奴婢遵旨。”

  李忠忍着惊疑,不敢迟疑的作揖应道。

  这个时候让辰阳侯领着上林军戒备起来,李忠揣摩不到天子想干什么,但他却知道一点,辰阳侯肯定会干一件大事。

  带着这种想法,李忠低首退下了。

  楚凌倚着软垫,看着眼前所摆的几份考卷,这一刻,楚凌没有任何的犹豫,眼神坚毅的拿起一封考卷。

  就你了!!

  接下来拉开的帷幕,需要有人能够扛起来,而写出这份考卷的人,就是大虞殿试新制下的首位状元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最新章节,年方八岁,被仓促拉出登基称帝!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