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的眉头微微一挑,心中记起了川市的情况。

  川蜀盆地,自古便是天府之国。

  但也因其地质相对复杂,大型地下工程的支撑结构,对材料强度的要求极为苛刻。

  在备战初期,川市二号避难所就遇到了致命的难题——

  高强度的特种钢材储备不足。

  如果按照常规设计,支撑柱需要做得极为粗大,会严重挤占宝贵的生存空间。

  当时的川市总工程师,几乎是带着绝望的语气向林云求援。

  而林云给出的,是一份让他们整个设计部都为之颠覆的图纸。

  他没有凭空变出钢材,而是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结构设计,解决了问题。

  这种设计,在不增加一丝一毫材料用量。

  甚至不增加支撑结构所占空间的情况下,通过精妙绝伦的力学传导路径,将每一根钢梁、每一块混凝土的承载力都压榨到了极限。

  其最终的结构强度,甚至比使用高强度钢材的传统设计还要稳固。

  现在,这份堪称艺术品的工程设计,终于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林云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接通了通讯。

  他很想看看,那座用智慧弥补了材料短板的西南方舟,究竟建成了一副怎样的光景……

  屏幕亮起,一张饱经风霜、刻满红色血丝的脸庞出现在画面中。

  “报告林顾问!川市二号地下避难所,结构加固全面完工!”

  “首批三百万市民,已于今日凌晨五点,全部安全入住!”

  声音嘶哑,却铿锵有力。

  正是川市二号的总工程师,王建国。

  “王总工,让我看看你们的杰作。”

  林云的声音温和。

  王建国用力地点了点头,他侧过身,将镜头对准了身后。

  刹那间,一幅足以让任何结构工程师都为之疯狂、为之顶礼膜拜的景象,展现在昆仑指挥中心的巨型屏幕之上!

  那是一片钢铁的森林,是一座机械的圣殿!

  无数根巨大的支撑柱,并没有采用传统粗笨的圆柱或方柱形态,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异而瑰丽的仿生结构。

  它们的核心是无数个巨大的六边形钢结构,如同神话巨人搭建的蜂巢,环环相扣,层层嵌套。

  而在这些六边形框架之内,又是更加细密、更加复杂的网格状桁架,仿佛鸟类那中空而坚韧的骨骼,将每一分力都通过最完美的路径传导、分解、抵消。

  光线穿过这片复杂的钢铁丛林,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形成了一种近乎神圣的几何美学。

  它宏伟,却不显笨重;

  它复杂,却充满了秩序。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工程学,而是力与美完美结合的艺术品!

  镜头缓缓移动,可以看到,在这片钢铁森林之下,无数的身影正在穿行。

  人们已经入住了。没有末日将至的恐慌,没有迁徙离家的悲伤。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与安心。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一根桁架的连接处,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一群孩子,正仰着头,张大嘴巴,指着头顶那如同苍穹般复杂的穹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这究竟是怎样伟大的造物。

  “人民的力量真是太伟大了……”

  一个中年男人靠在栏杆上,对着身边的妻子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泪光。

  这句话,仿佛是此刻数百万川市人心声的缩影。

  他们或许不知道林云的那份颠覆性的设计图纸。

  但他们能最直观地感受到,这片庇护他们的钢铁天地,是由无数双和他们一样普通却又坚韧的手,用智慧与汗水浇筑而成。

  “林顾问,您看到了吗?”

  王建国的声音再次响起,充满了激动。

  “没有您那份图纸,我们根本不可能在钢材短缺的情况下,建成如此稳固的避难所!”

  “更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几百万同胞,在末日到来之前,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他顿了顿,似乎在平复心情,然后切换了镜头。

  画面上出现了一封信的电子扫描件,那字迹歪歪扭扭,充满了童稚,旁边还画着一个笑脸和几朵小红花。

  “这是……住在我们地下避难所E-17区的一个小姑娘,托我一定要转交给您的感谢信。”

  王建国的声音变得柔和。

  “她说,她不知道您是谁,但她爸爸告诉她,是一位很厉害很厉害的叔叔,设计了这座像宇宙飞船一样的新家,让他们再也不怕外面的狂风暴雨了。”

  信的内容很简单:

  “很厉害的叔叔:谢谢你!”

  “谢谢你给我们造了一个这么漂亮的家。”

  “这里很暖和,也很亮。”

  “爸爸妈妈说,我们以后就住在这里了,很安全。”

  “叔叔你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

  “——妞妞”

  林云静静地看着那封信,看着那稚嫩的笔触和纯真的祝福。

  他已经连续工作了二十四天,不眠不休。

  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量子计算机,处理着海量的信息与决策。

  疲惫早已深入骨髓,精神也早已绷紧到了极限。

  但在这一刻,所有的疲惫,所有的压力,仿佛都被这封来自遥远西南的信,被那一声声“人民的力量”,被那一张张安稳的面孔,彻底融化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从他心底最深处涌起,瞬间传遍四肢百骸。

  值得!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重生归来,所求为何?

  不就是为了眼前的这一幕吗?

  不就是为了让这些鲜活的生命,这些可爱的同胞,不必再像上一世那样,在绝望与冰冷中,无声地消亡吗?

  “王总工,”

  林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

  “告诉妞妞,叔叔收到了。”

  “也替我,谢谢你们,谢谢所有为这座西南方舟付出过血汗的英雄们。”

  “是!”王建国猛地挺直了身体,一个标准的敬礼。

  结束通讯,林云靠在指挥官座椅上,闭上了眼睛。

  昆仑指挥中心那庞大的环形屏幕上,龙国的版图已经有数个节点,从代表“施工中”的红色,变成了代表“已完工”的绿色。

  高原三号,固若金汤。

  北市一号,坚不可摧。

  川市二号,巧夺天工。

  ……

  一个个工程奇迹,一座座末日堡垒,在这短短二十几天里拔地而起,庇护着亿万生灵。

  第一次末日,冰河世纪。

  他们,已经有了对抗的资本。

  这份责任,他们即将完成。

  然而,林云的思绪没有停留在这份胜利的喜悦中太久。

  冰河世纪之后呢?

  六重末日,一重比一重更加绝望,一重比一重更加恐怖!

  林云猛地睁开双眼,眸中刚刚浮现的温情,瞬间被无尽的深邃与决绝所取代。

  这一世,他要的,从来都不是让龙国安全渡过一次灾难。

  他要的,是带领这个文明,打穿全部六重末日!

  像上一世那样,整个人类文明在挣扎与哀嚎中走向终结的剧本,他绝不允许再次上演!

  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速敲击,调出了一个优先级最高的信号源。

  “接通,十二号火种侦察队。”

  ……

  与此同时,在距离龙国万里之遥,地球的最南端。

  世界的尽头,是白色的炼狱。

  时速超过两百公里的狂风,卷着亿万片碎冰,发出厉鬼般的呼啸,足以在瞬间将钢铁撕成碎片。

  天空是铅灰色的,太阳的光芒被厚重的云层和冰晶过滤,只剩下一种病态的、微弱的惨白。

  无垠的冰海上,一艘通体漆黑,舰艏如利刃般尖锐的巨舰,正在以一种蛮横的姿态,碾碎着前方厚达十数米的浮冰,艰难前行。

  “执锐”号,龙国最先进的核动力破冰舰,也是承载着人类未来希望的“火种”计划的一部分。

  舰桥内,气氛凝重如铁。

  “报告!前方一公里,已抵达南极大陆冰架边缘!”

  “海冰厚度超过三十米,无法继续航行!”

  十二号火种侦察队的队长陈默,一个面容冷峻、眼神如鹰的男人,盯着面前巨大的全息地图,眉头紧锁。

  地图上,一个红色的闪烁光点,代表着他们的最终目的地——南极点。

  而在光点与他们现在的位置之间,是长达一千三百公里的,被无尽冰雪与死亡风暴覆盖的白色荒原。

  “全体都有,准备离舰。”

  陈默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十五分钟后,十二名身穿深黑色“玄武”全地形动力装甲的队员,集结在“执锐”号宽阔的甲板上。

  这套装甲,是龙国最高科技的结晶,足以抵御零下两百度的极寒和十七级的飓风,是人类踏足这片白色死地的唯一依仗。

  “任务目标,所有人都清楚。”

  陈默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清晰地传到每个队员耳中。

  “抵达南极点,部署‘烛龙’一号深层地质监测阵列。”

  “它将为我们提供未来五十年最精准的地质活动与地核变动数据,是昆仑指挥中心制定后续末日预案的关键情报。”

  “明白!”队员们齐声应道。

  “现在,说一下我们面临的问题。”

  陈默的语气变得无比严肃。

  “根据实测,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玄武’动力装甲的能量储备,最大续航里程为一千五百公里。”

  “而前往南极点,单程就是一千三百公里。”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个数字意味着,他们可以抵达目的地,可以完成任务。

  但是,他们回不来。

  这是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为了文明的延续,总要有人走向注定的牺牲。

  这是每一位火种队员,在加入计划的第一天,就刻在骨子里的觉悟。

  “检查装备,准备出发。”

  陈默没有再多说一个字的废话,牺牲的荣耀,无需言语。

  “是!”

  就在所有人都默默地做着最后的检查,准备踏上这条悲壮的征途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末日倒计时,龙国饱和式备战!,末日倒计时,龙国饱和式备战!最新章节,末日倒计时,龙国饱和式备战!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