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笙年笑道:“江公公稍候,待本嫔先去更衣。”
霜翡扶着柳笙年离开,霜琉遂从袖中掏出一个荷包:“辛苦江公公这大热天的还来传旨,这是我们主子请您喝茶。”
江源掂了掂荷包,十足的份量,脸上自然笑开了:“哪里的话,替皇上办事,下刀子也得来,你们主子啊,可是有福气着呢。”
霜琉面上大喜,微微行礼:“借公公您的吉言了。”其实她心里并不敢把这话当真。
等柳笙年到龙乾殿时,栾启恒已经坐在桌前等她了。
“嫔妾参见皇上。”栾启恒挥了挥手,免了柳笙年的礼,示意她坐在自己身边。
柳笙年落座后只是偷偷看了栾启恒几眼,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栾启恒亲手为柳笙年布菜,只当不知道她的小动作。
“这些菜都不错,你尝尝。”栾启恒放下公筷,看向柳笙年。
被人看着很难进食,柳笙年只能硬着头皮把栾启恒夹给她的菜吃下,没有都吃完,不过是做做样子尝一口。
转头看着栾启恒还在盯着她,似是在等答案。柳笙年得体的笑了笑:“宫里的御厨,手艺自然不会差。”
栾启恒闻言却只是盯着柳笙年,目光带着审视。
柳笙年被盯的不自在,以为是自己哪里做错了。
许久,栾启恒才开口:“你好像不一样了。”
柳笙年迷茫地看着栾启恒,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
“和朕初见你时完全不一样,朕不喜欢。”说罢,栾启恒便转过视线自顾自的开始用膳。
柳笙年一时不知该如何,最后选择不说话。
一顿饭吃的江源和霜琉心态都崩了,两个主子一句话也不说,周围的冷气快把空气凝固住了。
用完膳栾启恒就让柳笙年回去了。
这刚回到殿里霜琉就憋不住了:“主子,您今日这是怎么了?您平日里可是很伶俐的。”
柳笙年坐在软榻上,幽幽叹了口气:“本嫔可能是一时还不适应。”随后示意殿里的人都退下,她想安静一会儿。
除了随柳笙年出去的霜琉,其她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殿外担心的向霜琉询问到底怎么了。
霜琉摇了摇头,将事情原委都说与她们听。
霜玉听后略显焦急:“这怎么办啊,主子不能一进宫就得罪皇上吧。”
霜琉点点霜玉的额头:“这还不是得罪,别乱说话。”
“那皇上明显就是不快了,可不能让皇上厌弃了主子。”霜玉揉着额头有些担忧。
一旁的霜翡也帮腔道:“是啊,霜琉姐姐,你看我们四个,我只会给娘娘梳头打扮,霜玉只通药理,霜璃又是个武痴,也只有你消息灵通点子又多,你说说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啊。”
霜璃不爱说话,只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
霜琉叹了口气:“这种事情啊,我们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主子自己想。好了,让主子清净些也好,我在这守着,你们都各忙各的去吧。”
众人散去,昭阳宫的一切看起来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
夜色渐沉,柳笙年终于肯叫人进殿服侍。这也叫一直守在门口的霜琉松了口气。
霜琉和霜翡服侍柳笙年沐浴后,用布巾细细地擦拭着柳笙年的青丝。
霜琉见柳笙年神色一如往常,小心地开口:“娘娘,听说皇上今日宣了怜妃侍寝。”
柳笙年身形一顿,语气淡淡:“知道了。”
昨夜栾启恒半路走了,今日算是补偿了怜妃。
霜琉和霜翡服侍柳笙年歇下,霜翡便回到自己的屋子休息去了,今夜是霜琉值夜。
“霜琉,你陪我说说话吧。”柳笙年侧躺在床榻上,隔着床帐叫住了正要出去的霜琉。
“好,主子您说,奴婢听着。”霜琉坐在床前的脚踏上,侧耳听着。
“霜琉,我今天是不是做错了。”柳笙年语气带着不确定,这里面既有怕皇帝厌弃了她的慌乱,又有对柳家在皇帝心里地位的担忧。
“主子,从决定进宫到如今身居信阳宫,您都做的很好,因为您清楚的知道您的目的就是获取皇上和太后的信任以此来保住柳家。今日之事,到底是您乱了心神。”霜琉身为局外人一直看的透彻。
柳笙年叹了口气,的确,少女情窦初开都盼着能寻到一个一心一意的如意郎君。当初宫墙上一眼她确实心动了,但她嫁的人是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两种矛盾纠缠在一起倒让她看不清自己想要什么了。
“在这深宫里,果然最忌动情。”柳笙年话里满是惆怅。
霜琉闻言却是笑了:“主子能看明白便好,早些歇息吧,奴婢在外屋守着。”
柳笙年“嗯”了一声便翻身睡去。
如今宫里没有皇后和皇贵妃,倒是不用每日早起请安,后宫事务暂由太后掌管,她们这第一批进宫的嫔妃也不敢掀什么风浪,后宫很是太平。
日子就这么过了两天,第四天,太后召后宫众妃到寿康宫请安。
这天柳笙年起了个早,霜翡选了一件青色祥云山河纹样的宫装服侍柳笙年换上,又选了翡翠珍珠材质的簪钗绾发,倒叫柳笙年端庄中又多了些清冷的气质。
出了信阳宫,柳笙年坐着轿撵往寿康宫去了,没想半路遇上位不速之客。
“嫔妾拜见柳昭仪娘娘。”
听着女子清丽的声音柳笙年无声的笑了,这倒是像专门堵在路上等她的。
霜琉靠近轿撵压低了声音:“主子,这位是义远伯的庶二女,周宝林。”
柳笙年温声叫起,还不待她问些什么,周宝林倒笑着开口:“嫔妾没想到能在这路上遇见娘娘,若娘娘不嫌弃,不若与嫔妾同行。”
柳笙年对此不置可否,对方要贴上来她只管先看着就好。
轿撵再次向前行去,因着周宝林只是个正八品宝林,遂只能跟在轿撵旁步行。
没多久到了寿康宫,柳笙年扶着霜琉的手下了轿撵。有几个刚到寿康宫门口的低位嫔妃纷纷向柳笙年行礼,同时也瞧见了跟在一旁的周宝林。
“进宫才几天就巴巴的往昭仪娘娘身边贴。”
“可不是,跟在昭仪娘娘的轿撵旁,不知道的还道她是个宫女呢。”……
此次入宫的都是各家的嫡女,只周宝林一个庶女,嫡庶有别,自是有人极瞧不上她。
听着那些嫔妃的议论,周宝林端着笑容的脸僵了僵,极力按压住内心的愤怒。
柳笙年不欲多管闲事,只目不斜视的进了寿康宫。
正殿里已经有十几位嫔妃到了,见柳笙年进来,自是一番行礼。
柳笙年叫起后便低头玩弄着腕上的镶边玉镯,摆明了不想和其她人交流,可偏就有这没眼色的跳出来。
“柳昭仪娘娘,您今日怎得和周宝林一同来了呢?嫔妾从不曾听闻您和周宝林有什么交集啊。”正是刚刚在殿外议论的嫔妃之一。
柳笙年仍低头玩弄着镯子,似是没听见一般。
众嫔妃以为柳笙年是不满了,只有站在柳笙年身后的霜琉知道,她家主子这是因为不认识这位嫔妃,忙弯腰提醒:“这是王御史大夫的嫡女,王宝林。”
柳笙年这才抬头看去:“正巧在路上遇到了,便一同来了。”
王宝林见柳笙年似是没有不悦,又继续说道:“昭仪娘娘,这周宝林只是一个庶女,您又何苦与她亲近,没得拉低了您的身份。”
柳笙年轻蹙眉头:“不管入宫前她是什么身份,皇上选了她入宫,她便和你一样都是宫妃,你们二人同在宝林的位份上那便是平起平坐的。”
王宝林听了心有不甘:“可是……”
“够了,本宫怎么做事还需要你来教吗?”柳笙年不硬不软的打断了王宝林还想说的话。
她倒不是偏袒周宝林,只是这王宝林的做派着实叫她瞧不上。
王宝林愤愤的闭嘴不言,一时间殿内再没人敢说话了。
直到内侍的声音打破了这沉静:“怜妃娘娘到!”
众妃再次起身行礼,复又落座。
怜妃今日瞧着面色红润,眼角带着丝妩媚,心情极好的和几位嫔妃聊了几句,期间倒也提了柳笙年,她只笑着回了。
怜妃那副样子让下面的嫔妃心里嫉妒,却碍于位份不敢表现什么。
就这样各藏心思的聊了一刻钟,终于等到太后出来。
“臣妾(嫔妾)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笑着让众人落座,按例训导了几句,又赏了东西。
“怜妃这几日在惜沅宫可还适应?若有什么问题就和哀家说。”太后面上慈爱可亲,关切的问着怜妃。
怜妃见太后重视自己也颇为欣喜:“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妾没有什么问题,宫人们也伺候的尽心。”
太后笑吟吟的似是心情极好:“那就好。之前哀家就听这定安王的嫡女很是端庄大气,是盛京贵女典范,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怜妃听得太后夸赞忙道不敢,可谁都看的出怜妃面上的喜悦掩都掩不住。
太后这话就把怜妃捧的太高了,尤其那一句“盛京贵女典范”更是惹得在场众人心思各异。也就是怜妃从昨夜侍寝到今日太后夸赞太过顺心,才一时没有发觉,待她发觉不对想挽回之时,怕是来不及了。
霜翡扶着柳笙年离开,霜琉遂从袖中掏出一个荷包:“辛苦江公公这大热天的还来传旨,这是我们主子请您喝茶。”
江源掂了掂荷包,十足的份量,脸上自然笑开了:“哪里的话,替皇上办事,下刀子也得来,你们主子啊,可是有福气着呢。”
霜琉面上大喜,微微行礼:“借公公您的吉言了。”其实她心里并不敢把这话当真。
等柳笙年到龙乾殿时,栾启恒已经坐在桌前等她了。
“嫔妾参见皇上。”栾启恒挥了挥手,免了柳笙年的礼,示意她坐在自己身边。
柳笙年落座后只是偷偷看了栾启恒几眼,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栾启恒亲手为柳笙年布菜,只当不知道她的小动作。
“这些菜都不错,你尝尝。”栾启恒放下公筷,看向柳笙年。
被人看着很难进食,柳笙年只能硬着头皮把栾启恒夹给她的菜吃下,没有都吃完,不过是做做样子尝一口。
转头看着栾启恒还在盯着她,似是在等答案。柳笙年得体的笑了笑:“宫里的御厨,手艺自然不会差。”
栾启恒闻言却只是盯着柳笙年,目光带着审视。
柳笙年被盯的不自在,以为是自己哪里做错了。
许久,栾启恒才开口:“你好像不一样了。”
柳笙年迷茫地看着栾启恒,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
“和朕初见你时完全不一样,朕不喜欢。”说罢,栾启恒便转过视线自顾自的开始用膳。
柳笙年一时不知该如何,最后选择不说话。
一顿饭吃的江源和霜琉心态都崩了,两个主子一句话也不说,周围的冷气快把空气凝固住了。
用完膳栾启恒就让柳笙年回去了。
这刚回到殿里霜琉就憋不住了:“主子,您今日这是怎么了?您平日里可是很伶俐的。”
柳笙年坐在软榻上,幽幽叹了口气:“本嫔可能是一时还不适应。”随后示意殿里的人都退下,她想安静一会儿。
除了随柳笙年出去的霜琉,其她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殿外担心的向霜琉询问到底怎么了。
霜琉摇了摇头,将事情原委都说与她们听。
霜玉听后略显焦急:“这怎么办啊,主子不能一进宫就得罪皇上吧。”
霜琉点点霜玉的额头:“这还不是得罪,别乱说话。”
“那皇上明显就是不快了,可不能让皇上厌弃了主子。”霜玉揉着额头有些担忧。
一旁的霜翡也帮腔道:“是啊,霜琉姐姐,你看我们四个,我只会给娘娘梳头打扮,霜玉只通药理,霜璃又是个武痴,也只有你消息灵通点子又多,你说说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啊。”
霜璃不爱说话,只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
霜琉叹了口气:“这种事情啊,我们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主子自己想。好了,让主子清净些也好,我在这守着,你们都各忙各的去吧。”
众人散去,昭阳宫的一切看起来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
夜色渐沉,柳笙年终于肯叫人进殿服侍。这也叫一直守在门口的霜琉松了口气。
霜琉和霜翡服侍柳笙年沐浴后,用布巾细细地擦拭着柳笙年的青丝。
霜琉见柳笙年神色一如往常,小心地开口:“娘娘,听说皇上今日宣了怜妃侍寝。”
柳笙年身形一顿,语气淡淡:“知道了。”
昨夜栾启恒半路走了,今日算是补偿了怜妃。
霜琉和霜翡服侍柳笙年歇下,霜翡便回到自己的屋子休息去了,今夜是霜琉值夜。
“霜琉,你陪我说说话吧。”柳笙年侧躺在床榻上,隔着床帐叫住了正要出去的霜琉。
“好,主子您说,奴婢听着。”霜琉坐在床前的脚踏上,侧耳听着。
“霜琉,我今天是不是做错了。”柳笙年语气带着不确定,这里面既有怕皇帝厌弃了她的慌乱,又有对柳家在皇帝心里地位的担忧。
“主子,从决定进宫到如今身居信阳宫,您都做的很好,因为您清楚的知道您的目的就是获取皇上和太后的信任以此来保住柳家。今日之事,到底是您乱了心神。”霜琉身为局外人一直看的透彻。
柳笙年叹了口气,的确,少女情窦初开都盼着能寻到一个一心一意的如意郎君。当初宫墙上一眼她确实心动了,但她嫁的人是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两种矛盾纠缠在一起倒让她看不清自己想要什么了。
“在这深宫里,果然最忌动情。”柳笙年话里满是惆怅。
霜琉闻言却是笑了:“主子能看明白便好,早些歇息吧,奴婢在外屋守着。”
柳笙年“嗯”了一声便翻身睡去。
如今宫里没有皇后和皇贵妃,倒是不用每日早起请安,后宫事务暂由太后掌管,她们这第一批进宫的嫔妃也不敢掀什么风浪,后宫很是太平。
日子就这么过了两天,第四天,太后召后宫众妃到寿康宫请安。
这天柳笙年起了个早,霜翡选了一件青色祥云山河纹样的宫装服侍柳笙年换上,又选了翡翠珍珠材质的簪钗绾发,倒叫柳笙年端庄中又多了些清冷的气质。
出了信阳宫,柳笙年坐着轿撵往寿康宫去了,没想半路遇上位不速之客。
“嫔妾拜见柳昭仪娘娘。”
听着女子清丽的声音柳笙年无声的笑了,这倒是像专门堵在路上等她的。
霜琉靠近轿撵压低了声音:“主子,这位是义远伯的庶二女,周宝林。”
柳笙年温声叫起,还不待她问些什么,周宝林倒笑着开口:“嫔妾没想到能在这路上遇见娘娘,若娘娘不嫌弃,不若与嫔妾同行。”
柳笙年对此不置可否,对方要贴上来她只管先看着就好。
轿撵再次向前行去,因着周宝林只是个正八品宝林,遂只能跟在轿撵旁步行。
没多久到了寿康宫,柳笙年扶着霜琉的手下了轿撵。有几个刚到寿康宫门口的低位嫔妃纷纷向柳笙年行礼,同时也瞧见了跟在一旁的周宝林。
“进宫才几天就巴巴的往昭仪娘娘身边贴。”
“可不是,跟在昭仪娘娘的轿撵旁,不知道的还道她是个宫女呢。”……
此次入宫的都是各家的嫡女,只周宝林一个庶女,嫡庶有别,自是有人极瞧不上她。
听着那些嫔妃的议论,周宝林端着笑容的脸僵了僵,极力按压住内心的愤怒。
柳笙年不欲多管闲事,只目不斜视的进了寿康宫。
正殿里已经有十几位嫔妃到了,见柳笙年进来,自是一番行礼。
柳笙年叫起后便低头玩弄着腕上的镶边玉镯,摆明了不想和其她人交流,可偏就有这没眼色的跳出来。
“柳昭仪娘娘,您今日怎得和周宝林一同来了呢?嫔妾从不曾听闻您和周宝林有什么交集啊。”正是刚刚在殿外议论的嫔妃之一。
柳笙年仍低头玩弄着镯子,似是没听见一般。
众嫔妃以为柳笙年是不满了,只有站在柳笙年身后的霜琉知道,她家主子这是因为不认识这位嫔妃,忙弯腰提醒:“这是王御史大夫的嫡女,王宝林。”
柳笙年这才抬头看去:“正巧在路上遇到了,便一同来了。”
王宝林见柳笙年似是没有不悦,又继续说道:“昭仪娘娘,这周宝林只是一个庶女,您又何苦与她亲近,没得拉低了您的身份。”
柳笙年轻蹙眉头:“不管入宫前她是什么身份,皇上选了她入宫,她便和你一样都是宫妃,你们二人同在宝林的位份上那便是平起平坐的。”
王宝林听了心有不甘:“可是……”
“够了,本宫怎么做事还需要你来教吗?”柳笙年不硬不软的打断了王宝林还想说的话。
她倒不是偏袒周宝林,只是这王宝林的做派着实叫她瞧不上。
王宝林愤愤的闭嘴不言,一时间殿内再没人敢说话了。
直到内侍的声音打破了这沉静:“怜妃娘娘到!”
众妃再次起身行礼,复又落座。
怜妃今日瞧着面色红润,眼角带着丝妩媚,心情极好的和几位嫔妃聊了几句,期间倒也提了柳笙年,她只笑着回了。
怜妃那副样子让下面的嫔妃心里嫉妒,却碍于位份不敢表现什么。
就这样各藏心思的聊了一刻钟,终于等到太后出来。
“臣妾(嫔妾)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笑着让众人落座,按例训导了几句,又赏了东西。
“怜妃这几日在惜沅宫可还适应?若有什么问题就和哀家说。”太后面上慈爱可亲,关切的问着怜妃。
怜妃见太后重视自己也颇为欣喜:“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妾没有什么问题,宫人们也伺候的尽心。”
太后笑吟吟的似是心情极好:“那就好。之前哀家就听这定安王的嫡女很是端庄大气,是盛京贵女典范,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怜妃听得太后夸赞忙道不敢,可谁都看的出怜妃面上的喜悦掩都掩不住。
太后这话就把怜妃捧的太高了,尤其那一句“盛京贵女典范”更是惹得在场众人心思各异。也就是怜妃从昨夜侍寝到今日太后夸赞太过顺心,才一时没有发觉,待她发觉不对想挽回之时,怕是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