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号,星期天
张逸如约而至。
早上8点半,简单在食堂吃过早饭之后张逸来到材料学院。
李教授办公室里。
让张逸很意外的是,李教授几人居然早早就在实验室等着他,还都穿好了实验服,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林夏羽赫然也在其中。
不过此时林夏羽并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脸上微微罩着寒霜,满是不屑一顾的表情。
她心情本来挺好,还打算按自己思路做做实验,结果被李教授强行召集过来,非要跟张逸后面做一次实验,这不仅浪费了她宝贵的时间,还把精力都投到张逸那个子虚乌有的实验里,害得她连个帮手都没有。
这可把她气的,但是胳膊宁不过大腿,她要不听话回家肯定得挨批,这全都赖张逸。
看到李教授也换上实验服坐在椅子上,张逸心底有些敬佩,心里也把这事重视起来。
“张逸来了,就等你了,过来坐吧。”看到张逸进来,李教授居然笑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有迎接张逸的意思。
“不好意思来晚了,久等。”看到李教授放下身段,毫无架子,张逸也有意亲近,心里对这次合作更有把握,走进办公室后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正好还是上次的位置。
没想到作为导师的李教授会亲自参与实验,张逸很了解国内的科研环境,通常情况下导师都不会去实验室做一些基础实验。
因为这些实验不仅枯燥无味,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导师时间很宝贵,大都不愿意花在这上面,这些事研究生做就可以了,导师只需要知道实验过程和结果。
李教授既然穿好实验服在实验室等着张逸,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实验非常的在意。既然李教授认真对待,张逸自然不会随意敷衍。
“怎样张逸,是直接开始还是需要布置什么?”李教授坐回位置上,开口询问道。
“那直接开始吧。”张逸屁股还没坐热,就站了起来。
他这次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一次演示实验,让李教授的学生都学会分子筛制备复合防晒剂的各个环节,最后得出一个完整的成品,那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具体的人员分配,本来应该李教授安排,不过看这情况,李教授也是想让他全权负责了。
不过他也不在意,反正就这几个人,做实验的加上他也就4个,李教授他可指使不动。
几人来到了实验室。
张逸先是确认了下上次交代李教授准备的实验器材,首先肯定要保证实验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和材料齐全,然后才开始进一步的安排。
不过好在之前一直都在做这个防晒剂的实验,大部分的实验材料都有,张逸需要的材料稍微补充些也就准备好了。
接下来的实验,需要分工进行,需要有人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有人制备分子筛,有人进行组装。
这些都是精细活,非常需要耐心,稍微有些差池实验就会前功尽弃,其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当属组装。
几人中,林夏羽是唯一的女生,这么精细的活,当然安排给她最合适。
可是林夏羽却老大不乐意,直接把头转过一边,嘟囔道:“凭什么让我做这个?我不干。”
“林夏羽,让你做你就做,哪这么多废话。”李教授脸罩寒霜,说话也老实不客气,顿时把林夏羽吓得不敢吱声。
一切准备就绪,几人围在张逸旁边,看他开始实验操作。
在张逸演示的时候,李教授看得格外仔细认真。
由不得他不这样。
在叶斌把实验需要的材料都准备齐全后,李教授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张逸这个方案,到底是不是可行的?
可别是画饼充饥,到最后徒劳无功,那可是白白浪费时间不说,还不能完成项目。
不能完全押宝在张逸身上,至少也要做到心里有数,李教授思前想后,最后按捺不住,想要知道实验到底行是不行。
反正张逸都把实验流程告诉他了,李教授不信一个大三本科生能做出来的实验,他一个教授做不出来?
最后在实验室里,关上门,李教授整整待了一天的时间。
出来的时候李教授甚至怀疑,林夏羽说的是对的。
张逸就是个骗子!
他在实验室里反反复复做了几十组实验,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之前课题组一直在研究,李教授可以说是非常熟练。
关键技术是分子筛的制备和纳米复合防晒剂的组装。
分子筛的制备经过反复摸索,总算是做出来了,虽说没有很完美,但至少能得到成品,但是复合防晒剂的组装却怎样都搞不出来。
几十组实验无一不是以失败告终,最后的实验也是做得稀烂,完全没有头绪。
这不得不让他产生了怀疑,到底是这个技术本来就行不通?还是他的操作出了问题?
这些疑惑,看来只有等到张逸亲自做一次实验示范后才能揭晓。
在早上张逸没到之前,李教授就给几个学生下了死命令,张逸整个操作演示,一定要每个细节都记下来,不管张逸是左手拿烧杯,还是右手拿烧杯,都不能搞错了。
张逸开始动手做实验的时候,其实前期跟李教授之前的实验是大同小异的,只是他的手法更娴熟罢了。
张逸做实验的时候,并不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做,而是为了节约时间,几个环节能同时进行的就同时进行了,眼花缭乱的操作,看得几人目瞪口呆。
张逸也是边操作边讲解,把其中的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都尽可能详细的分析了一遍。
在做到分子筛制备和组装的时候,旁边几人都屏住呼吸,实验室里落针可闻,大家都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个项目能不能成,也就看张逸这最后的操作。
张逸也有意放慢了实验节奏,慢慢操作,细细讲解,但精准度依然极高,滴加试剂的手很稳,不多半分,不少一点,只有刚刚好,才能做到完美。
在张逸滴加最后一滴试剂之后,也是长出了一口气,淡淡地道:“好了,实验结束。”
“这样就可以了吗?”李教授疑惑道。
“可以,再等几分钟,成品就好了。”这实验张逸做过无数次,这样的操作他可以信手拈来。
等待总是最煎熬,李教授几人都伸长了脖子,往实验容器里瞧着。
在几人焦急等待的时候,张逸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顺便喝了杯水。
整个流程操作都演示了一遍,也把张逸累得够呛,这些都是精度要求很高的操作,张逸也是在极其熟练的情况下才能做到非常高的成功率,换成别人,操作十次能成功一两次就很不错了。
精神高度集中,耗费的心神也就很多,不过张逸驾轻就熟,实验过程还是很顺利。
张逸如约而至。
早上8点半,简单在食堂吃过早饭之后张逸来到材料学院。
李教授办公室里。
让张逸很意外的是,李教授几人居然早早就在实验室等着他,还都穿好了实验服,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林夏羽赫然也在其中。
不过此时林夏羽并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脸上微微罩着寒霜,满是不屑一顾的表情。
她心情本来挺好,还打算按自己思路做做实验,结果被李教授强行召集过来,非要跟张逸后面做一次实验,这不仅浪费了她宝贵的时间,还把精力都投到张逸那个子虚乌有的实验里,害得她连个帮手都没有。
这可把她气的,但是胳膊宁不过大腿,她要不听话回家肯定得挨批,这全都赖张逸。
看到李教授也换上实验服坐在椅子上,张逸心底有些敬佩,心里也把这事重视起来。
“张逸来了,就等你了,过来坐吧。”看到张逸进来,李教授居然笑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有迎接张逸的意思。
“不好意思来晚了,久等。”看到李教授放下身段,毫无架子,张逸也有意亲近,心里对这次合作更有把握,走进办公室后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正好还是上次的位置。
没想到作为导师的李教授会亲自参与实验,张逸很了解国内的科研环境,通常情况下导师都不会去实验室做一些基础实验。
因为这些实验不仅枯燥无味,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导师时间很宝贵,大都不愿意花在这上面,这些事研究生做就可以了,导师只需要知道实验过程和结果。
李教授既然穿好实验服在实验室等着张逸,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实验非常的在意。既然李教授认真对待,张逸自然不会随意敷衍。
“怎样张逸,是直接开始还是需要布置什么?”李教授坐回位置上,开口询问道。
“那直接开始吧。”张逸屁股还没坐热,就站了起来。
他这次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一次演示实验,让李教授的学生都学会分子筛制备复合防晒剂的各个环节,最后得出一个完整的成品,那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具体的人员分配,本来应该李教授安排,不过看这情况,李教授也是想让他全权负责了。
不过他也不在意,反正就这几个人,做实验的加上他也就4个,李教授他可指使不动。
几人来到了实验室。
张逸先是确认了下上次交代李教授准备的实验器材,首先肯定要保证实验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和材料齐全,然后才开始进一步的安排。
不过好在之前一直都在做这个防晒剂的实验,大部分的实验材料都有,张逸需要的材料稍微补充些也就准备好了。
接下来的实验,需要分工进行,需要有人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有人制备分子筛,有人进行组装。
这些都是精细活,非常需要耐心,稍微有些差池实验就会前功尽弃,其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当属组装。
几人中,林夏羽是唯一的女生,这么精细的活,当然安排给她最合适。
可是林夏羽却老大不乐意,直接把头转过一边,嘟囔道:“凭什么让我做这个?我不干。”
“林夏羽,让你做你就做,哪这么多废话。”李教授脸罩寒霜,说话也老实不客气,顿时把林夏羽吓得不敢吱声。
一切准备就绪,几人围在张逸旁边,看他开始实验操作。
在张逸演示的时候,李教授看得格外仔细认真。
由不得他不这样。
在叶斌把实验需要的材料都准备齐全后,李教授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张逸这个方案,到底是不是可行的?
可别是画饼充饥,到最后徒劳无功,那可是白白浪费时间不说,还不能完成项目。
不能完全押宝在张逸身上,至少也要做到心里有数,李教授思前想后,最后按捺不住,想要知道实验到底行是不行。
反正张逸都把实验流程告诉他了,李教授不信一个大三本科生能做出来的实验,他一个教授做不出来?
最后在实验室里,关上门,李教授整整待了一天的时间。
出来的时候李教授甚至怀疑,林夏羽说的是对的。
张逸就是个骗子!
他在实验室里反反复复做了几十组实验,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之前课题组一直在研究,李教授可以说是非常熟练。
关键技术是分子筛的制备和纳米复合防晒剂的组装。
分子筛的制备经过反复摸索,总算是做出来了,虽说没有很完美,但至少能得到成品,但是复合防晒剂的组装却怎样都搞不出来。
几十组实验无一不是以失败告终,最后的实验也是做得稀烂,完全没有头绪。
这不得不让他产生了怀疑,到底是这个技术本来就行不通?还是他的操作出了问题?
这些疑惑,看来只有等到张逸亲自做一次实验示范后才能揭晓。
在早上张逸没到之前,李教授就给几个学生下了死命令,张逸整个操作演示,一定要每个细节都记下来,不管张逸是左手拿烧杯,还是右手拿烧杯,都不能搞错了。
张逸开始动手做实验的时候,其实前期跟李教授之前的实验是大同小异的,只是他的手法更娴熟罢了。
张逸做实验的时候,并不是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做,而是为了节约时间,几个环节能同时进行的就同时进行了,眼花缭乱的操作,看得几人目瞪口呆。
张逸也是边操作边讲解,把其中的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都尽可能详细的分析了一遍。
在做到分子筛制备和组装的时候,旁边几人都屏住呼吸,实验室里落针可闻,大家都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这个项目能不能成,也就看张逸这最后的操作。
张逸也有意放慢了实验节奏,慢慢操作,细细讲解,但精准度依然极高,滴加试剂的手很稳,不多半分,不少一点,只有刚刚好,才能做到完美。
在张逸滴加最后一滴试剂之后,也是长出了一口气,淡淡地道:“好了,实验结束。”
“这样就可以了吗?”李教授疑惑道。
“可以,再等几分钟,成品就好了。”这实验张逸做过无数次,这样的操作他可以信手拈来。
等待总是最煎熬,李教授几人都伸长了脖子,往实验容器里瞧着。
在几人焦急等待的时候,张逸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顺便喝了杯水。
整个流程操作都演示了一遍,也把张逸累得够呛,这些都是精度要求很高的操作,张逸也是在极其熟练的情况下才能做到非常高的成功率,换成别人,操作十次能成功一两次就很不错了。
精神高度集中,耗费的心神也就很多,不过张逸驾轻就熟,实验过程还是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