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沉凝,李旦直奔主题:“据说你曾心占过一卦,预见叛军将在咸阳北山出现,然后直击长安。”
军情紧急不容多想,冯靖不再拐弯抹角,“是的殿下,五日之后叛军将抵达甘泉谷,继而破谷东出,然后沿秦直道直下咸阳,半日即可闪击长安。”
“示之以实,疑之以虚!拓拓是故意让我们知道他已造反,目的是在庙堂上制造混乱,然后声东击西,继而出其不意。”说到这里,李旦眉头微皱,“那么这个‘五日’之期,你又据何而断?”
冯靖当然不敢说据史书记载,更不能一味用“心卦”蒙事,因为庙堂上没有傻子。
他只能另辟蹊径用事实和分析来解释:“我们之所以能顺利逃离居延海,除了拓拓故意放水让我们逃回长安报信外,其中还隐含了另一重阴谋。”
“此话怎讲?”
“因为钱穆。”
“钱穆何人?”
“此人乃叛军斥候,假扮行商与我们同行,实则为了探路。”
“噢?”
“当我们拐入甘凉古道时,叛军主力实则已悄悄跟在了我们身后。据我推断,叛军会在魔鬼城前停止前进并等待钱穆最后的情报,然后视情或经或绕魔鬼城继续东进。”
“你的意思是,无意中你们成了拓拓的探路工具?”
“殿下英明!整个过程全是拓拓精心策划的阴谋!”
“你们今日刚到长安,五日之后叛军果能抵达?”
“叛军长距离机动往往一骑三马,途中换马不换人。我说的五日是指叛军等待钱穆以及他们经绕魔鬼城所蹉跎的时间,否则此时他们已兵临城下了。”
“有道理!”李旦轻轻一拍案几,基本认可了冯靖所说。
冯靖见状又从战术角度把叛军的偷袭路线详解一遍,因为李旦身后还有天后、皇帝及文武百官,仅靠心卦之说,说服力还显单薄。
末了他说:“金城及云中俱有我军重兵镇守,唯甘凉古道至甘泉一线为无人区,无意间形成了一个漏洞。此线极利叛军秘密东进,若其破谷而出,兵锋将直抵长安。”
“阁下所言甚是!”李旦的两指在案上轮弹不已,“最可怕的是,长安我军兵力甚微,而拓拓对此洞若观火。”
冯靖大吃一惊,“为何?”
“阁下有所不知,拓拓是耶利可汗的孙子。当年耶利犯唐被太宗剿灭,突厥从此归附我朝,年幼的拓拓当时被俘,太宗因怜其年幼,便赦其死罪并带回宫中抚养。”
“太宗仁慈!”
“拓拓长大后,长期在宫中担任太子冼马。我出任安北都护使时,因为太子的极力举荐,拓拓得以出任安北副都护一职。父皇和天后当时也是有意利用其特殊的身份来绥靖北方边庭,不意却成了养虎为患。”
当时的太子就是当今的皇上李显!冯靖心里不由一动,李旦之言至少包含两重意思。
第一,拓拓是当今皇上所荐,拓拓造反与李显扯不脱干系!
第二,拓拓对长安的军政环境了如指掌,更知道大唐的野战精锐多在边庭,而长安的
兵力相对空虚。
正在沉吟,又听李旦慢悠悠道:“甘泉山乃皇家猎苑,当年拓拓常陪太子到甘泉宫避暑狩猎,对当地的山水地理了然于胸。”
此话还在勾连当今皇上,李旦的心机简直可怖!冯靖忽然同情起李旦的皇帝哥哥了。
怪不得李显登基半年不到,屁股还未捂热就要被踢下龙椅了,除了李显自己确实不争气,跟李旦的勾连绝对扯不脱干系!
冯靖当然不敢乱接话茬,他一拍脑袋佯作大悟:“殿下一针见血,末将茅塞顿开,怪不得拓拓敢放任我们逃走,原来他根本不惧我们逃回长安报信。”
李旦点点头,“所以,天后对冯兄的心卦深信不疑!”
“天后高屋建瓴,臣五体投地。”
针对李显的政治耗子药夹在军情讨论中全部下妥,李旦一撸瘦脸回到正题:“言归正传,阁下于拒敌方略有何良谋?”
“军情如火,殿下既授权于臣,臣便知无不言。”
“放开讲,本王从善如流。”
“第一、殿下素来洞晓突厥,本次平叛之行军大总管非殿下莫属。”【行军大总管:唐军战役司令。】
“善!身为安北都护使,剿灭拓拓乃本王份内之职。”
“第二、我建议,行军副总管应由柱国将军黑齿常担任。”
“正合我意!黑将军乃我朝硕果仅存的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第三,即刻传檄金城都督及云中都护,让他们大张旗鼓整军备战,给拓拓造成假象,使其误以为我军判断失误而放心进入甘泉!与之同时,命金城都督就近派一标人马尾随监视叛军,待我军在甘泉接敌后,金城这一标人马可尾击叛军并断其退路。”
“善!”
“第四,即令黑齿常将军在京畿一带选调能战之卒,迅速前往甘泉设伏。”
“善!”
“第五,据臣所知,拓拓所控部众约一百五十万余,四分之一为青壮男人,故叛军能临时拼凑起四十余万兵力,考虑到其老巢的留守和辎重兵力,拓拓用于偷袭长安的兵力应在十五万上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片刻之间,京畿一带我军所能抽调的能战之卒恐难超过十万,而首战必胜才能稳定大局,然目前的态势是敌众我寡,所以……”
一挥手,李旦果断截住了冯靖:“定远将军无须赘述,只论战守之策及军资所需。”
“遵命!”
冯靖的思路益发流畅,霍得起身边踱边说:“末将以为,叛军劳师袭远,必在甘泉作短暂休整,我军可利用甘泉地形火攻为主,同时辅以伏兵痛击叛军。”
“叛军至少十五万,战场绵延十数里,火攻恐难同步实施。”
“寻常火攻肯定不行,若用火药定能同时发力!”
“火药之性虽烈,然产量极微,片刻间如何满足大规模战阵之需?”
说白了,唐初虽能生产火药,但主要用来给皇帝老儿制长生不老丸的,此时尚无军事用途,加之道家技术保密,寻常之人对其知之甚少。
好在李旦贵为皇子,从小到大吃过不少火药蜜丸,对其性能略晓一二。
冯靖胸有成竹,“我朝尊老子为祖,举国道观星罗棋布,仅终南修炼的道人便不下五千,一声令下,皆可前往甘泉就地制造火药。”
“火药产量如何保证?”
“产量有绝对把握,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些东西全有现成的,即令工部调集所需原料各两万桶,立刻运往甘泉。”
听到这里,李旦明显有些激动,他嚯地站起,搓着双手异常兴奋道:“若辅以火药之威,我军兵力之短便能得到极大弥补!”
冯靖暗暗一笑,继续道:“此外,肤施一带富有石油涌泉。即令肤施刺史,速调一万桶石油运往甘泉,届时与火药相辅,定教叛军片甲不留!”
听到这里,李旦已激动难抑,他猛一拍桌子,“干脆你说我写,一并将战守之策及军资所需呈与天后。”
“有劳殿下。”
李旦当下运笔如飞,三下两下把刚才所论全部录于奏折之上,然后抬头凝视冯靖,充满期待问:“还有吗?”
“还有一点。”
到了此时,冯靖已思如泉涌,他不假思索道:“还需绿矾、明矾、猪油各一千桶,耀州瓷坛三千个。”
李旦不解,“硫硝木炭的功用我尚知一二,石矾猪油何用?”
冯靖本想说制造硝化甘油(液体炸药),然又觉得太惊世骇俗,话到嘴边又临时编了个新词,“制造火油,一种比火药更加猛烈的爆炸物!”
也许是太过兴奋,李旦脱口道:“原以为阁下只是侥幸救了珰珰,今日一见方知阁下雄略!”
说着他一拍书案,“来人!”
一个近侍无声进来。
李旦递过奏折果断吩咐道:“着即呈于天后!”
※※
一盏茶后,迩前带冯靖来此的那个小力士进了书房。这厮也不寒暄,开门见山道:“天后有旨,宣豫王和冯将军即至宣政殿议事。”
冯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李旦精明过人城府极深,然仅凭自己一己之言他便拍板上奏,信赖之中似有几分轻率和儿戏。
难道拓拓的鱼符真是他私相授受,而所谓的反叛都是他一手导演?
正胡思乱想,陡见李旦阴冷的眼风扫来。
冯靖急忙收敛心神挤出一脸灿烂。
赵芯暗暗提醒:兄弟,你想多了!
冯靖不屑道:拓拓反叛必然累及当今皇上,李旦势必从中渔利!反过来说,仅凭平叛一事,李旦就能为自己树碑立传收揽声望。
赵芯切一声:即便李旦有挟胡自重之心,其后果却是一把双刃剑,此中的变数极难掌控,别人或会利令智昏,李旦却没那么蠢!
冯靖不服:别忘了,他的身后还有天后。
赵芯喷一声奸笑:目前的武媚还没到一手遮天,何况拓拓并不可控,谁敢拿大唐的江山社稷开玩笑?
冯靖想想:也是!
赵芯又道:再提醒一句,你必须尽快融入角色,否则危险!
冯靖惯性反驳:融个毛啊,我只想重返未来。
赵芯冷冷一哼:活着才能重返,死尸能返个鸡毛!
冯靖一惊:多谢提醒!
赵芯忽然艰难说道:我的存在让你一直还沉浸在未来世界,为了……为了让你尽快融入大唐,我将进入自主休眠,除非万急状况出现。
冯靖扑哧笑了:以你不要脸的存在欲,我不信你会休……
话未说完,陡听脑中哔了一声。
赵芯果真关机休眠了!
军情紧急不容多想,冯靖不再拐弯抹角,“是的殿下,五日之后叛军将抵达甘泉谷,继而破谷东出,然后沿秦直道直下咸阳,半日即可闪击长安。”
“示之以实,疑之以虚!拓拓是故意让我们知道他已造反,目的是在庙堂上制造混乱,然后声东击西,继而出其不意。”说到这里,李旦眉头微皱,“那么这个‘五日’之期,你又据何而断?”
冯靖当然不敢说据史书记载,更不能一味用“心卦”蒙事,因为庙堂上没有傻子。
他只能另辟蹊径用事实和分析来解释:“我们之所以能顺利逃离居延海,除了拓拓故意放水让我们逃回长安报信外,其中还隐含了另一重阴谋。”
“此话怎讲?”
“因为钱穆。”
“钱穆何人?”
“此人乃叛军斥候,假扮行商与我们同行,实则为了探路。”
“噢?”
“当我们拐入甘凉古道时,叛军主力实则已悄悄跟在了我们身后。据我推断,叛军会在魔鬼城前停止前进并等待钱穆最后的情报,然后视情或经或绕魔鬼城继续东进。”
“你的意思是,无意中你们成了拓拓的探路工具?”
“殿下英明!整个过程全是拓拓精心策划的阴谋!”
“你们今日刚到长安,五日之后叛军果能抵达?”
“叛军长距离机动往往一骑三马,途中换马不换人。我说的五日是指叛军等待钱穆以及他们经绕魔鬼城所蹉跎的时间,否则此时他们已兵临城下了。”
“有道理!”李旦轻轻一拍案几,基本认可了冯靖所说。
冯靖见状又从战术角度把叛军的偷袭路线详解一遍,因为李旦身后还有天后、皇帝及文武百官,仅靠心卦之说,说服力还显单薄。
末了他说:“金城及云中俱有我军重兵镇守,唯甘凉古道至甘泉一线为无人区,无意间形成了一个漏洞。此线极利叛军秘密东进,若其破谷而出,兵锋将直抵长安。”
“阁下所言甚是!”李旦的两指在案上轮弹不已,“最可怕的是,长安我军兵力甚微,而拓拓对此洞若观火。”
冯靖大吃一惊,“为何?”
“阁下有所不知,拓拓是耶利可汗的孙子。当年耶利犯唐被太宗剿灭,突厥从此归附我朝,年幼的拓拓当时被俘,太宗因怜其年幼,便赦其死罪并带回宫中抚养。”
“太宗仁慈!”
“拓拓长大后,长期在宫中担任太子冼马。我出任安北都护使时,因为太子的极力举荐,拓拓得以出任安北副都护一职。父皇和天后当时也是有意利用其特殊的身份来绥靖北方边庭,不意却成了养虎为患。”
当时的太子就是当今的皇上李显!冯靖心里不由一动,李旦之言至少包含两重意思。
第一,拓拓是当今皇上所荐,拓拓造反与李显扯不脱干系!
第二,拓拓对长安的军政环境了如指掌,更知道大唐的野战精锐多在边庭,而长安的
兵力相对空虚。
正在沉吟,又听李旦慢悠悠道:“甘泉山乃皇家猎苑,当年拓拓常陪太子到甘泉宫避暑狩猎,对当地的山水地理了然于胸。”
此话还在勾连当今皇上,李旦的心机简直可怖!冯靖忽然同情起李旦的皇帝哥哥了。
怪不得李显登基半年不到,屁股还未捂热就要被踢下龙椅了,除了李显自己确实不争气,跟李旦的勾连绝对扯不脱干系!
冯靖当然不敢乱接话茬,他一拍脑袋佯作大悟:“殿下一针见血,末将茅塞顿开,怪不得拓拓敢放任我们逃走,原来他根本不惧我们逃回长安报信。”
李旦点点头,“所以,天后对冯兄的心卦深信不疑!”
“天后高屋建瓴,臣五体投地。”
针对李显的政治耗子药夹在军情讨论中全部下妥,李旦一撸瘦脸回到正题:“言归正传,阁下于拒敌方略有何良谋?”
“军情如火,殿下既授权于臣,臣便知无不言。”
“放开讲,本王从善如流。”
“第一、殿下素来洞晓突厥,本次平叛之行军大总管非殿下莫属。”【行军大总管:唐军战役司令。】
“善!身为安北都护使,剿灭拓拓乃本王份内之职。”
“第二、我建议,行军副总管应由柱国将军黑齿常担任。”
“正合我意!黑将军乃我朝硕果仅存的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
“第三,即刻传檄金城都督及云中都护,让他们大张旗鼓整军备战,给拓拓造成假象,使其误以为我军判断失误而放心进入甘泉!与之同时,命金城都督就近派一标人马尾随监视叛军,待我军在甘泉接敌后,金城这一标人马可尾击叛军并断其退路。”
“善!”
“第四,即令黑齿常将军在京畿一带选调能战之卒,迅速前往甘泉设伏。”
“善!”
“第五,据臣所知,拓拓所控部众约一百五十万余,四分之一为青壮男人,故叛军能临时拼凑起四十余万兵力,考虑到其老巢的留守和辎重兵力,拓拓用于偷袭长安的兵力应在十五万上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片刻之间,京畿一带我军所能抽调的能战之卒恐难超过十万,而首战必胜才能稳定大局,然目前的态势是敌众我寡,所以……”
一挥手,李旦果断截住了冯靖:“定远将军无须赘述,只论战守之策及军资所需。”
“遵命!”
冯靖的思路益发流畅,霍得起身边踱边说:“末将以为,叛军劳师袭远,必在甘泉作短暂休整,我军可利用甘泉地形火攻为主,同时辅以伏兵痛击叛军。”
“叛军至少十五万,战场绵延十数里,火攻恐难同步实施。”
“寻常火攻肯定不行,若用火药定能同时发力!”
“火药之性虽烈,然产量极微,片刻间如何满足大规模战阵之需?”
说白了,唐初虽能生产火药,但主要用来给皇帝老儿制长生不老丸的,此时尚无军事用途,加之道家技术保密,寻常之人对其知之甚少。
好在李旦贵为皇子,从小到大吃过不少火药蜜丸,对其性能略晓一二。
冯靖胸有成竹,“我朝尊老子为祖,举国道观星罗棋布,仅终南修炼的道人便不下五千,一声令下,皆可前往甘泉就地制造火药。”
“火药产量如何保证?”
“产量有绝对把握,一硫二硝三木炭,这些东西全有现成的,即令工部调集所需原料各两万桶,立刻运往甘泉。”
听到这里,李旦明显有些激动,他嚯地站起,搓着双手异常兴奋道:“若辅以火药之威,我军兵力之短便能得到极大弥补!”
冯靖暗暗一笑,继续道:“此外,肤施一带富有石油涌泉。即令肤施刺史,速调一万桶石油运往甘泉,届时与火药相辅,定教叛军片甲不留!”
听到这里,李旦已激动难抑,他猛一拍桌子,“干脆你说我写,一并将战守之策及军资所需呈与天后。”
“有劳殿下。”
李旦当下运笔如飞,三下两下把刚才所论全部录于奏折之上,然后抬头凝视冯靖,充满期待问:“还有吗?”
“还有一点。”
到了此时,冯靖已思如泉涌,他不假思索道:“还需绿矾、明矾、猪油各一千桶,耀州瓷坛三千个。”
李旦不解,“硫硝木炭的功用我尚知一二,石矾猪油何用?”
冯靖本想说制造硝化甘油(液体炸药),然又觉得太惊世骇俗,话到嘴边又临时编了个新词,“制造火油,一种比火药更加猛烈的爆炸物!”
也许是太过兴奋,李旦脱口道:“原以为阁下只是侥幸救了珰珰,今日一见方知阁下雄略!”
说着他一拍书案,“来人!”
一个近侍无声进来。
李旦递过奏折果断吩咐道:“着即呈于天后!”
※※
一盏茶后,迩前带冯靖来此的那个小力士进了书房。这厮也不寒暄,开门见山道:“天后有旨,宣豫王和冯将军即至宣政殿议事。”
冯靖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李旦精明过人城府极深,然仅凭自己一己之言他便拍板上奏,信赖之中似有几分轻率和儿戏。
难道拓拓的鱼符真是他私相授受,而所谓的反叛都是他一手导演?
正胡思乱想,陡见李旦阴冷的眼风扫来。
冯靖急忙收敛心神挤出一脸灿烂。
赵芯暗暗提醒:兄弟,你想多了!
冯靖不屑道:拓拓反叛必然累及当今皇上,李旦势必从中渔利!反过来说,仅凭平叛一事,李旦就能为自己树碑立传收揽声望。
赵芯切一声:即便李旦有挟胡自重之心,其后果却是一把双刃剑,此中的变数极难掌控,别人或会利令智昏,李旦却没那么蠢!
冯靖不服:别忘了,他的身后还有天后。
赵芯喷一声奸笑:目前的武媚还没到一手遮天,何况拓拓并不可控,谁敢拿大唐的江山社稷开玩笑?
冯靖想想:也是!
赵芯又道:再提醒一句,你必须尽快融入角色,否则危险!
冯靖惯性反驳:融个毛啊,我只想重返未来。
赵芯冷冷一哼:活着才能重返,死尸能返个鸡毛!
冯靖一惊:多谢提醒!
赵芯忽然艰难说道:我的存在让你一直还沉浸在未来世界,为了……为了让你尽快融入大唐,我将进入自主休眠,除非万急状况出现。
冯靖扑哧笑了:以你不要脸的存在欲,我不信你会休……
话未说完,陡听脑中哔了一声。
赵芯果真关机休眠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狂兵之步履青云,狂兵之步履青云最新章节,狂兵之步履青云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狂兵之步履青云,狂兵之步履青云最新章节,狂兵之步履青云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