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战进 第15章 金系低武陈珂4

小说:快穿之战进 作者:西永 更新时间:2024-08-21 07:37:3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看见一本《圆觉经》,取了。

  先抄《圆觉经》,三页之后,改抄《九阳真经》。

  杨丹打定主意:若没人来,先把《九阳真经》抄完。

  ——

  抄了大约一个时辰,听见脚步声响起。

  有人来了。

  杨丹把抄好的《九阳真经》压在那三页《圆觉经》的下面,再把《楞伽经》藏了,改为抄写《圆觉经》。

  来人走近,一看,结果是韦小宝。

  其实,所谓没人的时候,藏经阁里也是有两个澄字辈老僧的。

  只因为那两个老僧远远的根本不过来,也就相当于没有人了。

  ——

  杨丹起身抱拳:“大师,可有吩咐?”

  “没事、没事,小纳只是随便看看,”韦小宝听别人自称老纳,到自己这儿就自称小纳,“您请坐,您继续。”

  杨丹略一欠身,坐下开始继续抄经。

  韦小宝走近,绕到杨丹侧后位置观看。杨丹写着写着,突然一笔划出,写废了。

  韦小宝虽然不识字,但写废了这种事,还是看得出来的。

  杨丹再次起身向韦小宝抱拳:“大师,能否请您站到五步之外?”

  “能,当然能!”韦小宝这人就是这样好说话。

  原剧情里,陈珂一个劲儿地驱赶韦小宝,结果越赶越近。

  杨丹原则上不赶。请韦小宝站远一点,只是因为近了会影响自己抄经。

  既然不赶,只是站远一点,韦小宝自然是愿意顺着的。

  杨丹坐下换纸,接着抄了两页《圆觉经》之后,直接当着韦小宝的面,大大方方的改抄《九阳真经》。

  韦小宝不识字,并且韦小宝的关注点在人而不在经,所以韦小宝是发现不了的。

  韦小宝思维敏捷、目光敏锐,也得看是什么时候。如果杨丹鬼鬼祟祟的躲着抄写《九阳真经》,韦小宝多半会发现异常。杨丹不躲,韦小宝就眼瞎了。

  有韦小宝在旁边看,原主陈珂肯定受不了,但杨丹表示没什么大不了的。

  ——

  杨丹抄《圆觉经》的时候,速度很慢。抄《九阳真经》,速度就快了。

  这当然是因为需求不同的缘故。

  写的字,只要认得出就行,并不需要写多好。

  这样,中午的时候,《九阳真经》就抄好了。

  ——

  收拾了一下,去吃斋饭。

  一起吃的,还有藏经阁的两位澄字辈老僧。

  吃饭的时候,韦小宝说了很多话,好不好吃,感觉咸了还是淡了,等等。

  杨丹神情淡然,并没露出不高兴的表情,只是跟两名老僧一样,把韦小宝的话当作空气。

  吃完之后,杨丹才问:“适才,大师说了什么?”相当于告诉韦小宝,咱一句都没听见。

  内容不咋样,但态度不错。

  “没什么、没什么。”韦小宝一点儿都不在意,他在意的正是态度。

  这个时候,只要美人在前,韦小宝便感觉一切都好。

  至于跟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韦小宝暂时还没想起这一茬。

  ——

  下午,杨丹等于正式开始抄经了。

  杨丹倒没打折扣,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抄。坐在五步之外的韦小宝,也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看美人。

  是的,上午韦小宝站累了,下午就自带凳子了。

  ——

  傍晚,斋饭之后,一名老僧领杨丹到一处禅房住下。

  韦小宝则被方丈晦聪找了去。倒没什么大事,主要就是为了防止韦小宝夜探杨丹,闹出个什么丑闻。

  杨丹见时候还早,本想在庭院中练习一下剑法,腰间一抽,却是把柳叶刀!

  那就改练神行百变吧。

  感觉很生疏,多数地方都不连贯,完全不能运用于实战。

  进屋,点灯,把自己抄写的《九阳真经》看了一遍。

  这一遍,主要检查的是:字,是否都认得出。

  结果还行。

  但是,立即开始修炼《九阳真经》还不行,因为杨丹并不具备经脉穴位方面的知识。

  ——

  抄经第二日,杨丹抄了半个多时辰之后,韦小宝又来了。

  就这样,一直到第五日。

  ——

  这日,韦小宝刚来,杨丹就停笔,起立,抱拳行礼。韦小宝一个劲儿地叫杨丹不要拘礼,并让杨丹自己抄自己的。

  杨丹问:“大师力擒鳌拜,武艺高强。不知大师的武艺师承何门何派?”

  此时,韦小宝拜了两个人为师,一是康熙,二是陈近南。

  拜康熙为师,是为了拉近关系。韦小宝心中,把康熙当成铁哥们并不是师傅。拜陈近南为师,那才是真的,并且还是令韦小宝喜出望外的。虽然韦小宝不愿下苦功学武功,但心中一直以自己这个师父为荣。

  是故,见杨丹问起,韦小宝便吟道:“平生不识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

  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杨丹等了十来秒,问:“大师突然吟诵这个,难道大师的师父是——”

  “不错,小纳师父正是陈近南!”韦小宝终于炫耀了一把。

  “这……太不可思议了。”

  “这也没什么,”韦小宝说,“往后,大家都是好朋友了。好朋友嘛,来往自然就多,肯定会有一个时候会遇见小纳师父的。到时候,陈小姐也就是英雄了。”

  杨丹自然听得出重点,回应道:“正是。大师如此平易近人,往后小女子肯定少不了打扰。若能有幸得见尊师一面,便是不枉此生。”

  “好说好说。哎,不知陈小姐是哪个门派的?”韦小宝问。

  “小女子是铁剑门的,”一把抽出柳叶刀,把韦小宝吓了一跳。杨丹续道,“出来时走得匆忙,本来是拿剑的,结果拿成刀了!”

  “其实小纳也是使刀的,”韦小宝掏出自己的匕首,“只是小纳这把有点短。当然,短是短了,却很锋利,送与姑娘如何?”

  韦小宝的匕首、背心,相当于保命的两大金手指。但韦小宝这人慷慨,说送就送,且真心想送。没送背心,不是不想送,而是没想起。

  “不用、不用。”杨丹推辞。

  玄铁匕首是有刀鞘的。韦小宝把匕首入鞘,然后直接塞给杨丹:“都不是外人别客气!”重点自然在第二三四五字。

  “不是客气,实在因为小女子不是用刀的。如果大师硬要送,不如送小女子一把剑吧。”又不是敌人,杨丹怎么能收掉韦小宝的金手指呢?

  既然杨丹要东西,那就肯定不是客气了。韦小宝就收了匕首,没再勉强杨丹,说:“剑,没问题。嗯,有什么要求没有?”

  杨丹说:“就寻常的长剑就行。不过,能不能在剑柄或者剑身上刻上‘桂公公赠’……好像不行,‘少林晦明赠’,刻这五个字吧。”

  这要求,现代人一看就知道是虚的,因为自己也可以刻。让对方刻,除非对方是书法大师或雕刻圣手。

  但韦小宝听了,却非常高兴,说:“不如就刻小纳俗家姓名:韦小宝赠!”

  “原来大师叫韦小宝啊!”杨丹说,“另外,能不能只给送小女子的那把剑刻字;送给小女子师妹的那把剑,就不刻字了。”一把剑变成两把剑。

  “没有问题,陈姑娘怎么说,小纳就怎么做!”韦小宝说,“对了,今后私下里叫小纳韦兄就行了。”

  “好,谢谢,小女子要开始抄经了。”

  “抄吧。小纳保证静悄悄的,绝不打扰。”

  ——

  很显然,杨丹跟韦小宝说这么多话,就是为了剑。

  现在,杨丹跟王琪两人什么都缺。缺剑、缺钱,缺两匹马,还缺一本关于经脉穴位的书。

  韦小宝是大土豪,只要杨丹开口,韦小宝肯定愿意全都满足了。

  但杨丹就只要剑。学剑术的人,有了剑,武功必然剧增。剩下的,就用武力去解决吧。

  ——

  第七日下午,刚到申时(三点过),杨丹就停笔了。

  杨丹起身,收拾了一下,道:“至此,抄经结束。”

  韦小宝情绪低落地问:“不知接下来陈姑娘有什么打算?”

  “小女子跟师妹要到南方去一趟,”杨丹说,“对了,不知一年之后韦兄身在何处?”

  “你要来找我吗?”韦小宝冲口而出,也没自称小纳了。

  “然也。”杨丹回答。

  然也是什么意思?是来,还是不来?

  想不明白,韦小宝就说:“如果我不在少林,可能在五台山,也可能回京城了。”

  杨丹继续问:“如果在京城,怎么找你?”

  这下韦小宝明白了,刚才的然也,是要来找自己的意思,顿时就高兴了:“皇宫不是有侍卫嘛,你说你姓陈,找桂公公。最多半个时辰,小纳必到!”一高兴,又变成小纳了。

  ——

  出寺,韦小宝必然相送。

  一出山门,便看到双儿牵了两匹马等在寺外。韦小宝所赠之剑,就在马上。

  佳人索剑,当然要给。之所以多送了马,是因为双儿提醒,韦小宝记起初次相遇的时候,一路送杨丹二人下山,都是步行。

  本来韦小宝还想送十万两银票的,但双儿说送钱有可能引起陈珂反感,这才没送。

  “剑就在马上。良马赠将军,宝剑赠英雄,”这两句显然是双儿教的,韦小宝说,“陈姑娘迟早会见到小纳师父,迟早会是英雄。”

  杨丹也没推辞,接缰绳在手,翻身上了一匹,于马上抱拳:“多谢大师,后会有期!”

  掉转马头,就径自下山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快穿之战进,快穿之战进最新章节,快穿之战进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