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逛了逛,箫玄发现夏家西市没有什么不对劲之处,坊市照开,武器照卖,与往日近乎没有任何区别。
“咦?这夏家还真让人看不透啊。”冷笑一声,箫玄略作沉吟,便向着药材坊匆匆行去。
刚刚进入药材铺,箫玄便是被一名侍女恭敬地引进候客厅,片刻之后,灰衣老者便是笑呵呵地出现在箫玄面前。
挥了挥手,让侍女给箫玄斟上一杯茶水后,老者呵呵笑道:
“呵呵,真是贵客。箫玄少爷今日怎么有空来我们药材铺?”
一阵寒暄之后,箫玄略作沉默,旋即轻声询问道:“夏家又找到了新的货源?”
“嗯,洛阳不远处有一处镇子名为风雨镇,其镇上亦有一个药材铺。其主人名为陶寒亭,陶寒亭年纪轻轻,便将药材一行做得风生水起。想必夏家便是从那里进货,不过,夏家从那里购买的药材,要比在叶城贵上五成。若是夏家去洛阳购买,那价格要贵上八成。如此,夏家便无利益可赚。因而,这陶寒亭之处,恐怕是夏家的唯一希望。”老者微微点头道。
“还真是舍得啊。”箫玄戏谑地说道。旋即,微笑着看向老者:“能给我一些有关于他们运输路线的情报么?”
闻言,老者那端着茶杯的右手微不可查的一颤,正色说道:“夏家行事向来隐秘谨慎,他们走的路皆非常规路线。若非紧紧跟随,怕是并不能找到。”
对此他并不意外,箫玄也是随意一问,并不指望他真能回答上来。毕竟,以夏家的狡猾,如何会让外人知晓他们的行踪?
不过,既然陶寒亭是夏家唯一的希望,那把陶寒亭吃定,夏家最后一丝希望不久破灭了?
只是,自己凭借什么吃定陶寒亭?
沉默少许后,箫玄朝着老者微微抱拳,笑道:
“既然如此,晚辈先行告退。”
老者微微点头,赔笑着送了箫玄一程。
见箫玄渐渐离去,老者喃喃叹道:“这夏家,这次怕是踢到一块铁板了啊。”
箫玄离开药材铺之后,便匆匆向着家中赶去。
大门处的巡逻卫兵见箫玄回来,刚欲作揖恭候,便被箫玄挥手打断。
“备马,我要去一趟风雨镇。”
卫兵愕然,压下来心中的疑惑,应了一声,便去马厩处牵了一匹桃李马出来。
箫玄微微点头,跃马扬鞭,匆匆向着风雨镇奔去。
风雨镇,药材铺。
一袭白衣的陶寒亭此时正忙着给别人卖药。陶家的药材价格比洛阳城内的低,而质量却比城内的好。因而人声鼎沸,生意繁盛。
“下一个。”陶寒亭柔声喊道。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走了过来,衣衫褴褛,无情的岁月在她那瘦削的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待她走至陶寒亭身前,扑通一下跪了下来。
“公子啊,我家老爷子重病在床,无钱医治。我可不可以先赊一笔药材,日后再来补上......”
老人的声音里充满着绝望,听着众人心中一疼。
“哎,大娘快快请起,晚辈如何能受得起您这一拜。”陶寒亭一惊,忙将老人扶了起来,沉默少许后,将几包药材递到老人手中,柔声说道:“救人要紧,这几包药您先拿去,若不够了再来取便是。这些药您也不用赊,就当我陶某送给您的。”
老人闻言,愣了一会,一丝感动涌上心头,浸湿眼角,激动地说道:“公子啊,您与我见过的商人都不同,您是好人啊!”
其他排队买药之人皆是微微点头,望向陶寒亭的目光中,尽是欣赏与感激。
陶寒亭虽是商人,却重义轻利,谦和待人。若遇到买不起药物的病人,便慷慨送之。人如其衣,白净无尘。因而白衣孟尝之名,远近皆知。
正出言安抚老人,一名侍从匆匆赶来,在陶寒亭耳边轻声说道:
“公子,箫家之人求见。”
叶城箫家他自然知晓,当下不敢怠慢,吩咐道:“先将他带到镇上酒馆,好生招待,我一会便去。”
“是!”那侍从领命而去。
陶寒亭继续忙了一阵,来到一女子身旁,轻声说道:“夫人,有箫家人来,许是为了生意。有劳夫人忙活一阵,我去去便回。”
只见一素衣女子正在包裹药物,其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正是陶寒亭的妻子紫霞。
闻言,紫霞抬起头来,浅浅一笑,眸子弯弯,极是温柔地说道:
“去吧,记得早点回来。”
见夫人准许,陶寒亭讪讪一笑,便向着镇上的酒馆走来。
距离药材铺不远处的街上,有一家三层的香家酒楼。此楼在风雨镇上名气颇大,尤其是它的招牌酒水“竹叶青”,更是出了名的好酒,即便是一些洛阳的大富人家,都会慕名而来,与友人小聚于此,畅饮一杯。
此时正是午时用餐之时,香家酒楼生意繁忙,人满为患。从一楼道三楼的所有客桌上,都挤满了用餐吃饭之人。
从酒楼外大街上行走过的路人,都能闻到酒楼上散发出的浓浓酒饭之香,让人垂涎欲滴,甚是诱人。
在二楼靠街面窗口的桌子旁坐了一名眉清目秀的少年,桌子上摆满了本店的招牌菜,还有一瓶闻名遐迩的“竹叶青”,在少年对面站着一名侍从,正弯腰赔笑着。
箫玄意兴阑珊地把玩着酒杯,看着桌子上一盘盘价格不菲的酒菜,对这素未谋面的陶寒亭充满了好感。
在侍从的指引下,陶寒亭来到了箫玄所在的那处酒桌。当其看到来人只是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时,心中一阵错愕。不过此子年龄虽小,可身上不经意间散发出的灵力波动,却是让人不容小觑。
此子眉清目秀,神采奕奕。清澈的眸子深处,有着一种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成熟。见状,陶寒亭已然猜出来人是谁。
“箫少爷亲来敝地,陶某真是受宠若惊啊。”向着箫玄微微作揖,陶寒亭笑道。
看着眼前一袭白衣,丰神如玉的陶寒亭,箫玄也是眼前一亮。抱了抱拳,赞叹说道:“箫玄一路前来,所遇之人尽皆颂扬公子之名。今日一见,白衣孟尝,果然名不虚传。”
二人寒暄一阵,互吹一波。
随意聊了一阵,箫玄愈发觉得与其投缘。陶寒亭饮酒说话,毫不做作,着实让人痛快。正思索该如何开口夏家药材一事,外面传来一阵骂声。
箫玄心存疑惑,正欲问询,却见陶寒亭的脸上同样涌现一抹疑惑。想来他亦不知,正疑惑间,忽听隔壁桌上一大汉说道:
“我来风雨镇也有些年头了,却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敢跟镇上霸主宋南天宋老爷作对!
也不知镇里的说书人曹正英发了什么疯,最近一直在说宋家的坏话,被宋家派来的恶奴痛打了一顿,差点死掉。”
大汉拿起大碗,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用袖子擦了擦胡子上沾的一些酒滴之后,继续说道:
“现在那曹正英又拖着残躯,到外面继续痛骂宋家。我是知道内情的,曹正英这人太过刚直,只是看不过去宋家的所作所为方才冒死直言。
哎,这是何苦呢!他区区一介草民,如何能扳倒财雄势大的宋家呢!”
“咦?这夏家还真让人看不透啊。”冷笑一声,箫玄略作沉吟,便向着药材坊匆匆行去。
刚刚进入药材铺,箫玄便是被一名侍女恭敬地引进候客厅,片刻之后,灰衣老者便是笑呵呵地出现在箫玄面前。
挥了挥手,让侍女给箫玄斟上一杯茶水后,老者呵呵笑道:
“呵呵,真是贵客。箫玄少爷今日怎么有空来我们药材铺?”
一阵寒暄之后,箫玄略作沉默,旋即轻声询问道:“夏家又找到了新的货源?”
“嗯,洛阳不远处有一处镇子名为风雨镇,其镇上亦有一个药材铺。其主人名为陶寒亭,陶寒亭年纪轻轻,便将药材一行做得风生水起。想必夏家便是从那里进货,不过,夏家从那里购买的药材,要比在叶城贵上五成。若是夏家去洛阳购买,那价格要贵上八成。如此,夏家便无利益可赚。因而,这陶寒亭之处,恐怕是夏家的唯一希望。”老者微微点头道。
“还真是舍得啊。”箫玄戏谑地说道。旋即,微笑着看向老者:“能给我一些有关于他们运输路线的情报么?”
闻言,老者那端着茶杯的右手微不可查的一颤,正色说道:“夏家行事向来隐秘谨慎,他们走的路皆非常规路线。若非紧紧跟随,怕是并不能找到。”
对此他并不意外,箫玄也是随意一问,并不指望他真能回答上来。毕竟,以夏家的狡猾,如何会让外人知晓他们的行踪?
不过,既然陶寒亭是夏家唯一的希望,那把陶寒亭吃定,夏家最后一丝希望不久破灭了?
只是,自己凭借什么吃定陶寒亭?
沉默少许后,箫玄朝着老者微微抱拳,笑道:
“既然如此,晚辈先行告退。”
老者微微点头,赔笑着送了箫玄一程。
见箫玄渐渐离去,老者喃喃叹道:“这夏家,这次怕是踢到一块铁板了啊。”
箫玄离开药材铺之后,便匆匆向着家中赶去。
大门处的巡逻卫兵见箫玄回来,刚欲作揖恭候,便被箫玄挥手打断。
“备马,我要去一趟风雨镇。”
卫兵愕然,压下来心中的疑惑,应了一声,便去马厩处牵了一匹桃李马出来。
箫玄微微点头,跃马扬鞭,匆匆向着风雨镇奔去。
风雨镇,药材铺。
一袭白衣的陶寒亭此时正忙着给别人卖药。陶家的药材价格比洛阳城内的低,而质量却比城内的好。因而人声鼎沸,生意繁盛。
“下一个。”陶寒亭柔声喊道。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走了过来,衣衫褴褛,无情的岁月在她那瘦削的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待她走至陶寒亭身前,扑通一下跪了下来。
“公子啊,我家老爷子重病在床,无钱医治。我可不可以先赊一笔药材,日后再来补上......”
老人的声音里充满着绝望,听着众人心中一疼。
“哎,大娘快快请起,晚辈如何能受得起您这一拜。”陶寒亭一惊,忙将老人扶了起来,沉默少许后,将几包药材递到老人手中,柔声说道:“救人要紧,这几包药您先拿去,若不够了再来取便是。这些药您也不用赊,就当我陶某送给您的。”
老人闻言,愣了一会,一丝感动涌上心头,浸湿眼角,激动地说道:“公子啊,您与我见过的商人都不同,您是好人啊!”
其他排队买药之人皆是微微点头,望向陶寒亭的目光中,尽是欣赏与感激。
陶寒亭虽是商人,却重义轻利,谦和待人。若遇到买不起药物的病人,便慷慨送之。人如其衣,白净无尘。因而白衣孟尝之名,远近皆知。
正出言安抚老人,一名侍从匆匆赶来,在陶寒亭耳边轻声说道:
“公子,箫家之人求见。”
叶城箫家他自然知晓,当下不敢怠慢,吩咐道:“先将他带到镇上酒馆,好生招待,我一会便去。”
“是!”那侍从领命而去。
陶寒亭继续忙了一阵,来到一女子身旁,轻声说道:“夫人,有箫家人来,许是为了生意。有劳夫人忙活一阵,我去去便回。”
只见一素衣女子正在包裹药物,其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正是陶寒亭的妻子紫霞。
闻言,紫霞抬起头来,浅浅一笑,眸子弯弯,极是温柔地说道:
“去吧,记得早点回来。”
见夫人准许,陶寒亭讪讪一笑,便向着镇上的酒馆走来。
距离药材铺不远处的街上,有一家三层的香家酒楼。此楼在风雨镇上名气颇大,尤其是它的招牌酒水“竹叶青”,更是出了名的好酒,即便是一些洛阳的大富人家,都会慕名而来,与友人小聚于此,畅饮一杯。
此时正是午时用餐之时,香家酒楼生意繁忙,人满为患。从一楼道三楼的所有客桌上,都挤满了用餐吃饭之人。
从酒楼外大街上行走过的路人,都能闻到酒楼上散发出的浓浓酒饭之香,让人垂涎欲滴,甚是诱人。
在二楼靠街面窗口的桌子旁坐了一名眉清目秀的少年,桌子上摆满了本店的招牌菜,还有一瓶闻名遐迩的“竹叶青”,在少年对面站着一名侍从,正弯腰赔笑着。
箫玄意兴阑珊地把玩着酒杯,看着桌子上一盘盘价格不菲的酒菜,对这素未谋面的陶寒亭充满了好感。
在侍从的指引下,陶寒亭来到了箫玄所在的那处酒桌。当其看到来人只是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时,心中一阵错愕。不过此子年龄虽小,可身上不经意间散发出的灵力波动,却是让人不容小觑。
此子眉清目秀,神采奕奕。清澈的眸子深处,有着一种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成熟。见状,陶寒亭已然猜出来人是谁。
“箫少爷亲来敝地,陶某真是受宠若惊啊。”向着箫玄微微作揖,陶寒亭笑道。
看着眼前一袭白衣,丰神如玉的陶寒亭,箫玄也是眼前一亮。抱了抱拳,赞叹说道:“箫玄一路前来,所遇之人尽皆颂扬公子之名。今日一见,白衣孟尝,果然名不虚传。”
二人寒暄一阵,互吹一波。
随意聊了一阵,箫玄愈发觉得与其投缘。陶寒亭饮酒说话,毫不做作,着实让人痛快。正思索该如何开口夏家药材一事,外面传来一阵骂声。
箫玄心存疑惑,正欲问询,却见陶寒亭的脸上同样涌现一抹疑惑。想来他亦不知,正疑惑间,忽听隔壁桌上一大汉说道:
“我来风雨镇也有些年头了,却是第一次听说有人敢跟镇上霸主宋南天宋老爷作对!
也不知镇里的说书人曹正英发了什么疯,最近一直在说宋家的坏话,被宋家派来的恶奴痛打了一顿,差点死掉。”
大汉拿起大碗,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用袖子擦了擦胡子上沾的一些酒滴之后,继续说道:
“现在那曹正英又拖着残躯,到外面继续痛骂宋家。我是知道内情的,曹正英这人太过刚直,只是看不过去宋家的所作所为方才冒死直言。
哎,这是何苦呢!他区区一介草民,如何能扳倒财雄势大的宋家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三世界之戒主传说,剑三世界之戒主传说最新章节,剑三世界之戒主传说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剑三世界之戒主传说,剑三世界之戒主传说最新章节,剑三世界之戒主传说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