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号下午。
徐琨原定要和刘海薄一起,去怀柔影视城参加《梅兰芳》的首映式,路上正好讨论一下晚上的青导协聚会。
虽然徐琨从没想过自己能在青导协一手遮天,可也没想到电影局会塞个贾科长进来,为免贾科长生事,肯定要跟老刘商量一下对策。
谁成想都已经打电话约好了,徐琨突然接到了韩三坪的电话,说是有些事情想跟他提前沟通一下。
没奈何,徐琨也只好放了老刘的鸽子。
为了体现对韩三坪的尊重,徐琨提前十分钟就在路口等着,好在是冬天,裹得再怎么严实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等到韩三坪的车开过来,徐琨拉开先把外套脱了抱在怀里,然后才拉开车门钻进去,顺手又把戴围脖的帽子给摘了。
见他这一通忙活,韩三坪不由笑着评价道:“不错,你这一身还挺接地气的,不像有些人一旦荣誉加身就飘在天上下不来。”
这是不是在说陈恺歌?
徐琨心里头犯嘀咕,但也没傻到当着韩三坪的面吐槽陈大导——毕竟韩三坪对陈大导一向很支持,《梅兰芳》他也挂了制作人的头衔。
徐琨笑道:“我能有这么些荣誉都是托冯导的福,而冯导最擅长的就是从接地气的小人物着手,这份优点我肯定得继承啊。”
韩三坪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徐琨说的荣誉,是指他靠《集结号》赢得的影帝奖杯。
除了威尼斯和百花奖之外,徐琨在《鲲鹏行动》上映期间又得了大大小小六个影帝,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金鸡奖。
至此国内三大电影奖他已经拿了两个,最后一个华表奖要到明年才会颁发——比起另外两个奖项,华表奖通常代表官方态度,而以徐琨现在主旋律导演的身份,拿不到这个奖才是咄咄怪事。
虽然影帝确实比票房,更符合荣誉的说法,不过韩三坪所说的荣誉,指的显然是不是影帝,而是十亿票房的新纪录。
但听到徐琨这番自谦的话,韩三坪还是感到分外欣慰。
最近冯晓刚跟徐琨闹别扭的事儿,他也有所耳闻,徐琨在这时候还能把冯晓刚捧的高高的,足见他确实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这对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年轻人而言,显得殊为难得。
伸手在徐琨肩膀上拍了拍,韩三坪笑道:“其实我这次找你,主要是为了明年的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片,想来你也应该听到过风声吧?”
“您是说《建国大业》?”
徐琨上辈子就看过这片子,或者说这类的片子他都看过。
不过他知道《建国大业》即将拍摄,并不是在因为上辈子的记忆,而是在9月份的时候听葛由说的——葛由是第一批被确认下来的参演人员。
到了11月下旬,又听说不少演员收到了筹备组的邀请短信。
“您不找我,我还正奇怪呢。”
徐琨笑道:“怎么说我也是威尼斯影帝,怎么别人都接到邀请短信了,我还没接到呢?”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韩三坪正色道:“这部献礼片原定是我和黄建信一起做导演,不过在我的极力推荐下,经上级领导讨论决定,改由你和黄建信导演搭档,我还做我的老本行,出品人。”
“这……”
徐琨万万没想到韩三坪竟然会‘退位让贤’,毕竟那可是充满政治意义的《建国大业》!
没等徐琨想出词儿来,韩三坪就不容置疑的道:“行了,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决定,而是很多在共同推进的事情。
其实拍《建国大业》你能发挥的余地有限,剧本是上面审核好的,基本不容许进行更改——这更多的是一种荣誉、一份资历,而你现在最缺的就是资历!”
韩三坪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徐琨自然也不好再推辞。
接下来的路上,韩三坪就把前期筹备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其它的电影是发愁找不到大牌演员、或者支付不起大牌演员的片酬。
但《建国大业》的情况正好相反,全国的知名演员基本都愿意零片酬出演——除了李莲杰,他自己倒是不要片酬,但要求电影拿出一定比例捐给壹基金做慈善。
现在的问题是选谁不选谁。
“选角的事情你先和黄建信商量着来,定不准的再来找我——只是有一样,港岛、台湾的知名演员必须占据一部分的名额,你不能凭个人喜好否决他们,这是政治任务!”
“这您尽管放心。”
徐琨拍着胸脯道:“我反对的是给港台明星超国民待遇,既然这回是零片酬当牛马,我还乐得多使唤他们呢。”
“你啊你。”
韩三坪摇头道:“虽然港岛人是比较傲气,但人家经济搞得好也是事实,在商业片方面也有很多做法也值得咱们学习……”
徐琨对此一笑了之。
别说是韩三坪这个50年代出生的人,就算是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很多也对港岛有着特殊滤镜。
大概要等到十几年后,这种滤镜才会逐步破碎。
所以现在说什么也是白费。
所以他选择岔开话题道:“对了韩叔,我这次就只是担任导演,没给安排个角色?怎么说我也是威尼斯影帝啊。”
“哈哈,你要是愿意,倒是可以试试给张国利演儿子。”
给张国利演儿子?
那就是小蒋呗,倒也算是电影里戏份不低的重要角色。
心里这么想的,徐琨面上却是装糊涂:“国利叔这回演谁啊?”
“常凯申!”
“噢……”
“哈哈,为了宣传需要,小蒋也算是正面角色,等看了剧本你就知道了。”
两人出发的早,赶到怀柔的时候还不到六点,距离首映式正式开幕还有一个半小时。
听闻韩三坪到了,陈恺歌带着陈虹和几个主创人员,一起来到大门口迎接。
看到徐琨也在,陈恺歌明显有些排斥,但在韩三坪面前又不好表现的太明显,只能佯装热情的与徐琨握手,并对徐琨荣获威尼斯影帝奉上迟来的恭贺。
至于破了一大堆记录的《鲲鹏行动》,陈大导是以一个字也没提。
潜台词就是:我承认你演戏还不错,但导演水平……呵呵,不说也罢。
韩三坪现在是把徐琨当成了国产电影之光,也就此认定年轻一代才是国产电影崛起的希望,因此与陈大导的期待就小了不少。
此时看到陈大导阴阳怪气的,就顺嘴点了一句:“小徐确实不错,陈导你以后完全可以跟小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
陈恺歌本就发虚的笑容顿时一僵,还好陈虹及时解围,热情的邀请韩三坪去后台聚餐。
徐琨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韩三坪来的这么早,是准备和陈恺歌共进晚餐的,心里头不由暗道一声晦气。
不过韩三坪和陈恺歌打了二十多年交道,彼此知根知底的,如今又能凭地位压他一头,陈大诗人倒也没好意思摆出平日的装逼嘴脸。
于是一顿饭吃的是古井无波。
席间唯一能算是插曲的,大概就是韩三坪对主演成年版梅兰芳的黎明只是略略恭维了几句,却对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演员余少群大加称赞,认为他演活了少年时代的梅兰芳。
等吃完晚饭后,陈恺歌又兴致勃勃带着众人的在影厅里转了一圈,徐琨一开始还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首映式地址定的这么偏。
后来看到随处可见的京剧元素,什么脸谱、戏服、道具随处可见,甚至还专门请了一些唱戏的充当现场NPC,徐琨这才恍然。
这一些布局都涉及到重新装修了,甚至改变建筑结构了,京城里那几家大剧院未必乐意配合。
但不得不说,陈恺歌拍电影的能力或许有争议,这搞建筑装潢的能力确实一绝,跟这布置比起来,徐琨的《鲲鹏行动》首映式不能说寒酸,只能说是土豪气十足。
徐琨原定要和刘海薄一起,去怀柔影视城参加《梅兰芳》的首映式,路上正好讨论一下晚上的青导协聚会。
虽然徐琨从没想过自己能在青导协一手遮天,可也没想到电影局会塞个贾科长进来,为免贾科长生事,肯定要跟老刘商量一下对策。
谁成想都已经打电话约好了,徐琨突然接到了韩三坪的电话,说是有些事情想跟他提前沟通一下。
没奈何,徐琨也只好放了老刘的鸽子。
为了体现对韩三坪的尊重,徐琨提前十分钟就在路口等着,好在是冬天,裹得再怎么严实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等到韩三坪的车开过来,徐琨拉开先把外套脱了抱在怀里,然后才拉开车门钻进去,顺手又把戴围脖的帽子给摘了。
见他这一通忙活,韩三坪不由笑着评价道:“不错,你这一身还挺接地气的,不像有些人一旦荣誉加身就飘在天上下不来。”
这是不是在说陈恺歌?
徐琨心里头犯嘀咕,但也没傻到当着韩三坪的面吐槽陈大导——毕竟韩三坪对陈大导一向很支持,《梅兰芳》他也挂了制作人的头衔。
徐琨笑道:“我能有这么些荣誉都是托冯导的福,而冯导最擅长的就是从接地气的小人物着手,这份优点我肯定得继承啊。”
韩三坪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徐琨说的荣誉,是指他靠《集结号》赢得的影帝奖杯。
除了威尼斯和百花奖之外,徐琨在《鲲鹏行动》上映期间又得了大大小小六个影帝,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金鸡奖。
至此国内三大电影奖他已经拿了两个,最后一个华表奖要到明年才会颁发——比起另外两个奖项,华表奖通常代表官方态度,而以徐琨现在主旋律导演的身份,拿不到这个奖才是咄咄怪事。
虽然影帝确实比票房,更符合荣誉的说法,不过韩三坪所说的荣誉,指的显然是不是影帝,而是十亿票房的新纪录。
但听到徐琨这番自谦的话,韩三坪还是感到分外欣慰。
最近冯晓刚跟徐琨闹别扭的事儿,他也有所耳闻,徐琨在这时候还能把冯晓刚捧的高高的,足见他确实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这对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年轻人而言,显得殊为难得。
伸手在徐琨肩膀上拍了拍,韩三坪笑道:“其实我这次找你,主要是为了明年的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片,想来你也应该听到过风声吧?”
“您是说《建国大业》?”
徐琨上辈子就看过这片子,或者说这类的片子他都看过。
不过他知道《建国大业》即将拍摄,并不是在因为上辈子的记忆,而是在9月份的时候听葛由说的——葛由是第一批被确认下来的参演人员。
到了11月下旬,又听说不少演员收到了筹备组的邀请短信。
“您不找我,我还正奇怪呢。”
徐琨笑道:“怎么说我也是威尼斯影帝,怎么别人都接到邀请短信了,我还没接到呢?”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韩三坪正色道:“这部献礼片原定是我和黄建信一起做导演,不过在我的极力推荐下,经上级领导讨论决定,改由你和黄建信导演搭档,我还做我的老本行,出品人。”
“这……”
徐琨万万没想到韩三坪竟然会‘退位让贤’,毕竟那可是充满政治意义的《建国大业》!
没等徐琨想出词儿来,韩三坪就不容置疑的道:“行了,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决定,而是很多在共同推进的事情。
其实拍《建国大业》你能发挥的余地有限,剧本是上面审核好的,基本不容许进行更改——这更多的是一种荣誉、一份资历,而你现在最缺的就是资历!”
韩三坪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徐琨自然也不好再推辞。
接下来的路上,韩三坪就把前期筹备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其它的电影是发愁找不到大牌演员、或者支付不起大牌演员的片酬。
但《建国大业》的情况正好相反,全国的知名演员基本都愿意零片酬出演——除了李莲杰,他自己倒是不要片酬,但要求电影拿出一定比例捐给壹基金做慈善。
现在的问题是选谁不选谁。
“选角的事情你先和黄建信商量着来,定不准的再来找我——只是有一样,港岛、台湾的知名演员必须占据一部分的名额,你不能凭个人喜好否决他们,这是政治任务!”
“这您尽管放心。”
徐琨拍着胸脯道:“我反对的是给港台明星超国民待遇,既然这回是零片酬当牛马,我还乐得多使唤他们呢。”
“你啊你。”
韩三坪摇头道:“虽然港岛人是比较傲气,但人家经济搞得好也是事实,在商业片方面也有很多做法也值得咱们学习……”
徐琨对此一笑了之。
别说是韩三坪这个50年代出生的人,就算是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很多也对港岛有着特殊滤镜。
大概要等到十几年后,这种滤镜才会逐步破碎。
所以现在说什么也是白费。
所以他选择岔开话题道:“对了韩叔,我这次就只是担任导演,没给安排个角色?怎么说我也是威尼斯影帝啊。”
“哈哈,你要是愿意,倒是可以试试给张国利演儿子。”
给张国利演儿子?
那就是小蒋呗,倒也算是电影里戏份不低的重要角色。
心里这么想的,徐琨面上却是装糊涂:“国利叔这回演谁啊?”
“常凯申!”
“噢……”
“哈哈,为了宣传需要,小蒋也算是正面角色,等看了剧本你就知道了。”
两人出发的早,赶到怀柔的时候还不到六点,距离首映式正式开幕还有一个半小时。
听闻韩三坪到了,陈恺歌带着陈虹和几个主创人员,一起来到大门口迎接。
看到徐琨也在,陈恺歌明显有些排斥,但在韩三坪面前又不好表现的太明显,只能佯装热情的与徐琨握手,并对徐琨荣获威尼斯影帝奉上迟来的恭贺。
至于破了一大堆记录的《鲲鹏行动》,陈大导是以一个字也没提。
潜台词就是:我承认你演戏还不错,但导演水平……呵呵,不说也罢。
韩三坪现在是把徐琨当成了国产电影之光,也就此认定年轻一代才是国产电影崛起的希望,因此与陈大导的期待就小了不少。
此时看到陈大导阴阳怪气的,就顺嘴点了一句:“小徐确实不错,陈导你以后完全可以跟小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
陈恺歌本就发虚的笑容顿时一僵,还好陈虹及时解围,热情的邀请韩三坪去后台聚餐。
徐琨也是直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韩三坪来的这么早,是准备和陈恺歌共进晚餐的,心里头不由暗道一声晦气。
不过韩三坪和陈恺歌打了二十多年交道,彼此知根知底的,如今又能凭地位压他一头,陈大诗人倒也没好意思摆出平日的装逼嘴脸。
于是一顿饭吃的是古井无波。
席间唯一能算是插曲的,大概就是韩三坪对主演成年版梅兰芳的黎明只是略略恭维了几句,却对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演员余少群大加称赞,认为他演活了少年时代的梅兰芳。
等吃完晚饭后,陈恺歌又兴致勃勃带着众人的在影厅里转了一圈,徐琨一开始还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把首映式地址定的这么偏。
后来看到随处可见的京剧元素,什么脸谱、戏服、道具随处可见,甚至还专门请了一些唱戏的充当现场NPC,徐琨这才恍然。
这一些布局都涉及到重新装修了,甚至改变建筑结构了,京城里那几家大剧院未必乐意配合。
但不得不说,陈恺歌拍电影的能力或许有争议,这搞建筑装潢的能力确实一绝,跟这布置比起来,徐琨的《鲲鹏行动》首映式不能说寒酸,只能说是土豪气十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娱:从死缓到影帝,华娱:从死缓到影帝最新章节,华娱:从死缓到影帝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娱:从死缓到影帝,华娱:从死缓到影帝最新章节,华娱:从死缓到影帝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