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挽天倾 第四十五章 好戏开场

小说:黄巢挽天倾 作者:平生假寐 更新时间:2025-02-24 01:17:28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九月初一。

  澄迈县,小佛塔外。

  符云舒与仆妇走下马车,抬头望向塔门悬挂的“家传善德”匾额,似乎还有烟熏火烧的痕迹,忍不住叹道:

  “可怜陈家数代经营,一朝族灭,积累尽归了贪官与小人之手。”

  “娘子说得是。”

  仆妇是符云舒从娘家带来的老人,在岛上还算有见识,附和道:

  “这块匾额,本是三十年前,韦公为感念陈家大翁兴修水利,亲手题写赠予的。

  “如今却被郑家挂了出来。

  “娘子,您说我符家怎会有这样的恶邻?”

  符云舒叹道:

  “小人固然可憎,但那贪官黄巢,才是幕后……”

  从琼山县跟来的两名护卫,对仆妇口中的“韦公”一无所知;

  一边解开衣袍扇风,一边粗声打断道:

  “等等,老太婆说什么呢?谁是韦公?”

  仆妇对这两人的粗鲁极为不满,正欲训斥,符云舒却轻轻拉住她的手,微微摇头,随后耐心解释道:

  “韦公是指韦执谊,二十多岁便进士及第,顺宗时官至宰相,后被贬为崖州司户。

  “在崖州期间,他兴修水利,创筑岩塘陂,引水灌溉农田。

  “还教化民众,传授中原的农业种植之法,推广养殖黑山羊……”

  两名护卫听了一会儿,显然对这话题不感兴趣,喉咙里咕哝一声,吐出口浓痰到路边:

  “主母,您跟老太婆快去快回,我俩在树林里等着。”

  符云舒转过头,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此行是为夫君祈福,若不尽诚,回去如何交代?”

  两名护卫不耐烦地点点头,也不告退,便叉着腰往林荫处走去。

  待走进塔内。

  见四下无人,仆妇才压低声音,愤愤道:

  “呸!两个狗眼看人低的混账!

  “我就不信在北方,哪家下人敢这么跟主母说话。

  “此番回去,娘子可得在家主面前,好好告他们一状!”

  符云舒心中何尝不觉得?

  可她面上只是摇了摇头,淡淡道:

  “不必告了。

  “狗跟主子有样学样。

  “若王弘业平日里敬我念我,他从北方带来的家奴,又怎会这般轻视于我?”

  仆妇抹了抹泪,哽咽道:

  “娘子的命真苦,幼时丧父,为继母所欺,好不容易以为能借这桩婚事转运,谁曾想家主也是个薄情的。”

  符云舒轻轻拍了拍仆妇的手背,以示安抚:

  “无妨,我早已习惯。

  “他王弘业娶我,本就是为得到符家的援助。

  “高贵如太原王氏,怎会真心对待一个豪绅之女?

  “倒是你,该与我一同信佛,多修心性,看淡这些俗世纷扰。”

  仆妇愤愤不平地摇头:

  “难道身份高贵,就能不顾良心了吗?”

  说完,她重重地将手里的提篮砸在蒲团上,继续抱怨道:

  “娘子以前从不信这些。

  “可家主不分青红皂白,便要娘子从入门第二天,就开始吃素礼佛……

  “他自己却只每年斋戒一个月,还分两次。”

  符云舒面上终现愠色:

  “好了,别说了。”

  她顿了顿,目光微垂,随后缓缓道:

  “佛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我今所受,皆是前世所种之因,今生当受之果。

  “命数如此,我认了便是。”

  仆妇只得低声叹息,默默为符云舒整理供品。

  符云舒缓步走到佛像前,双手合十,闭目凝神。

  她轻轻跪下,点燃三支清香,插入香炉中。

  “愿佛祖保佑,让我腹中的孩儿平安降世,健康长大。”

  符云舒在心中默念。

  自有孕以来,她便日日诵经礼佛,只求能为这孩子积攒些许福缘。

  她知道,唯有这个孩子,才是她将来真正的依靠。

  王弘业的冷漠,北方家奴的轻慢,她都可以忍。

  唯独这个孩子,她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

  礼佛完毕。

  符云舒缓缓起身,轻轻抚了抚小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

  “走吧,该回去了。”

  仆妇连忙上前搀扶,低声问道:

  “娘子,可要再添些香油钱?”

  符云舒摇了摇头:

  “这是给郑家添,不是给佛添。”

  若非王弘业说,黄巢已成他的座下,而郑家又是黄巢的傀儡,她怎么可能愿意来澄迈县上香。

  两人走出小佛塔,外头的阳光洒在符云舒面上。

  远处,两名护卫依旧懒散地靠在树边。

  见她们出来,也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她们赶紧。

  符云舒缓步朝马车走去。

  这时,树林对面,通往郑家宅院的道路口,传来幼儿撕心裂肺的哭喊:

  “阿娘,不要啊阿娘——”

  符云舒驻足望去,只见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娃,正坐在泥潭中,哭得声嘶力竭:

  “阿娘,你真的不要文崽了吗?阿娘?”

  那老妇人满头银丝,肤色略深,骨架依稀还能看出年轻时的风韵;

  但身上穿的麻衣却满是补丁,显得格外寒酸。

  此时,她揽过孩子,在一个中年男子面前跪下。

  符云舒作为主家女娘,从未亲入槟榔林,自认认不出老妇是谁;

  但读书不成、自诩清高的郑汪轮,她多少打过几次照面。

  虽然她们离对面有几十步距离,但恰好处于下风口,郑汪轮不耐烦的声音随风清晰传来:

  “春秀,你这是何意?”

  春秀低眉顺眼,眼角含泪却未落下,嘴唇上似乎还涂了廉价的胭脂,勉强挤出一丝惨笑:

  “您别怪罪……实在是家中艰难,无力抚养,这才不得已投奔您来。”

  郑汪轮眉头紧锁:

  “荒谬!此子与我有何干系?你莫要在此胡言乱语。”

  春秀抬起头,声音颤抖:

  “怎会无关?他是您的亲弟血脉,郑家的骨肉啊!”

  郑汪轮脸色一沉,冷冷道:

  “荒唐!你不过是我弟,早年在临高县私纳的外室。

  “如今我弟已逝六载,你突携一稚子,口称郑家血脉,岂非儿戏?”

  春秀急忙拉过孩子的手臂,指着上面一块暗红色的胎记,急切道:

  “您看,这胎记与郑郎一模一样,岂能作假?”

  郑汪轮冷哼一声,语气更加刻薄:

  “胎记?分明是文身!

  “你莫要以为凭此便可欺瞒郑家,玷污门楣!”

  春秀声音愈发悲愤:

  “枉你们以‘家传善德’自诩,难道连自家血脉都不肯认吗?”

  郑汪轮脸色铁青,厉声斥道:

  “放肆!

  “你恶意认亲,还敢妄言‘善德’?

  “简直不知廉耻!”

  话音未落,他一脚将春秀踹倒在地。

  春秀却死死拽住他的衣袍,不肯松手。

  郑汪轮气急败坏,一边踢打一边怒斥:

  “松手!你这无知妇人,休要污我衣冠!”

  符云舒远远望着这一幕,眉头微蹙。

  她虽对郑家的做派早有耳闻,却未料到竟如此不堪。

  换做平时,她是怎么也不可能管此类闲事的。

  可她如今腹中怀胎,那叫文崽的孩子又生父早亡,相似的经历让她多了几分恻隐之心。

  于是,符云舒对仆妇使了个眼色。

  仆妇会意,当即大呵:

  “刺史夫人在此,何人胆敢喧哗?”

  郑汪轮神色大变。

  他慌忙停下踢打的动作,抬头望向声音来处。

  符云舒在仆妇的搀扶下缓步走来,虽衣着素雅,却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气质。

  郑汪轮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拱手道:

  “不知夫人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符云舒目光扫过地上的春秀母子,语气平静:

  “郑汪轮,你身为本地乡贡,如此对待妇孺,未免有失身份。”

  郑汪轮脸色一僵,干笑两声,解释道:

  “夫人有所不知,此妇恶意攀附我郑家,妄称此子为我郑家血脉。

  “此等荒唐之事,郑某不得不严加处置,以免玷污门风。”

  符云舒如何不知?

  此三人争执的声音,大到她把前因后果全梳理了一遍。

  “你打算如何处置?”

  “此子虽来历不明,但郑某念其年幼,不忍苛责。已决定将他收下,送往潮州,寻个良善人家收作契弟,也算仁至义尽。”

  契弟?

  让这么小的孩子去当契弟……

  面前可是郑家嫡长子啊,一点人性也没了吗?

  “送往潮州?”

  符云舒语气陡然转冷:

  “此事若传出去,恐怕对郑家的名声不利吧?

  “更何况,我夫君之清贵,举世闻名。

  “若得知郑家如此对待妇孺,恐怕……”

  她话音刚落,郑汪轮便取出手帕擦了擦额角的汗:

  “夫人教训得是,是郑某思虑不周。

  “既然如此,郑某便暂且收留此子,日后再做打算。”

  符云舒却摇了摇头,淡淡道:

  “不必了。

  “我看这母子二人可怜,不如由我带回府中,收为家仆。

  “郑公子意下如何?”

  郑汪轮似乎不敢反驳:

  “夫人仁善,郑某自当遵从。”

  符云舒不再多言,转身对春秀母子温声道:

  “你们可愿随我回府?虽为家仆,但必不会亏待你们。”

  春秀闻言,顿时泪如雨下,拉着文崽连连磕头:

  “多谢主母大恩大德!”

  文崽虽年幼,却也是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跟着母亲磕头,稚嫩的声音带着哭腔:

  “谢谢主母,文崽会听话的,每天都跟在主母身后,寸步不离……”

  符云舒心中一软,伸手扶起文崽,轻声道:

  “倒也不必寸步不离。你母子二人,日后好好过日子便是。”

  郑汪轮脸色青白交加,不敢多言;

  悻悻退到一旁,看着符云舒带着春秀母子离去。

  待符云舒走远,郑汪轮见从林荫中走出的两名护卫,正张目望来,本已放松的胳膊再次紧绷。

  他狠狠一甩袖子,朝着符云舒的背影低声咒骂:

  “仗势欺人!”

  符云舒不再理会他。

  她扶着仆妇的手,登上马车,心中多了一份释然。

  在她想来——

  今日之举,不仅救了春秀母子,也为她腹中的孩儿积了一份善缘。

  “风吹过。

  “卷起几片落叶。

  “为佛塔下的这场风波,画上一个淡淡的句点……”

  小佛塔,顶层。

  黄成精意味深长地念完;

  随即关上身前的小窗,将手中的话本放下,看向身后的几个弟兄:

  “我宣布,校事组成立以来首次行动,成功!”

  密闭的空间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黄成精颇为不满,抬腿走到黄成魔跟前,叉腰道:

  “怎么回事啊,好哥哥们?

  “义父让我训练春秀,打入刺史府刺探情报。

  “我把任务完成得这么好,怎么连半句夸奖都没有?”

  黄成魔眼皮都懒得抬:

  “呵,你若跟我一起去河北三镇,我便承认你是校事组成员。

  “敢吗,臭弟弟?”

  黄成精顿时语塞,支吾道:

  “我……我先回去向义父汇报!”

  他说完,卷起话本,委屈地走下木梯,喃喃自语:

  “好心帮忙还要被甩脸色……我也不想和哥哥们分开呀……”

  他自问自答着。

  一会儿站在自己的立场,抱怨哥哥们的态度;

  一会儿又扮成黄成魔,好声好气地哄自己开心。

  而郑汪轮已等在小佛塔一楼。

  见黄成精下来,立即上前问道:

  “如何?”

  黄成精当场变脸,神情稳重如泰山,拱手施礼道:

  “郎君的演技,黄县丞必然认可。”

  郑汪轮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自从七天前,他们正式答应结亲后,郑汪轮便与郑翊一道,被拉进了澄迈县衙。

  虽无官身,但李县令、黄县丞准他在新县尉上任前,代为行事。

  他很快便与一大帮少年衙役混熟。

  昨日,黄县丞临时通知,要求郑家配合治安公务,演一出戏。

  郑汪轮自无不可。

  直到方才“好戏开演”,他才知道,自己竟是要当托……

  把暗桩打到琼州刺史身边!

  吓得他险些露出破绽。

  此刻,郑汪轮定了定神,低声问道:

  “江鱼儿,刺史夫人已经走了,能否告诉郑某,黄县丞为何要对王刺史……”

  黄举天为除成亮外的所有义子,取了非黄姓的化名,以便在人前交流。

  “江鱼儿”是黄成精的化名。

  “此事关系重大,您只需知道,黄县丞一切安排,皆是为国为民。”

  郑汪轮虽心中仍有疑惑,却也不想再多问。

  即便问出了答案又如何?

  郑家铲除陈家在前,又与黄家结亲在后;

  如今只能与黄举天风雨同舟,全力支持他的一切行动。

  这时,黄成魔等人紧跟着从塔上下来。

  几人与郑汪轮道别后,绕到塔后的草棚;

  两人一驴,往县城骑去。

  黄成精早就忘了刚才的不愉快,抢着要坐在黄成魔前边。

  年近十八的黄成魔个子高大,双手不耐烦地将这光头小弟圈住,嘴巴微微张合三次,却未发出声音。

  “哥,你说什么?”黄成精仰头问道。

  “没说话。”黄成魔面无表情。

  “你是不是又在偷偷跟我道歉了……”黄成精眯起眼睛,一脸狡黠。

  “做梦。”黄成魔嗤笑一声。

  几人嬉嬉笑笑地回到澄迈。

  还没下驴,便见黄成疯从县衙内冲出,喊道:

  “出大事了!”

  黄成魔等人脸色骤变:

  “义父怎么了?”

  黄成疯摇了摇头,先表示黄举天无碍,而后道:

  “昨日傍晚,黄成果传回消息:

  “数百户疍民,于两日前驶向雷州,企图劫走南下视察的岭南节度使。

  “义父连夜奔赴琼山,找王弘业商议解救卢使君的方案。

  “可王弘业却说——”

  “说什么?”

  黄成疯咬牙道:

  “岭南节度使是在雷州被劫的,与琼州无关……

  “他王弘业,决不发一兵一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黄巢挽天倾,黄巢挽天倾最新章节,黄巢挽天倾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