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霜千年 第178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

小说:寒霜千年 作者:一片雪饼 更新时间:2025-08-13 19:23:23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飞花令呀。

  经典的文人聚会游戏,既然是琼林宴,那更是不可不尝的重要环节。

  宋时安就知道有这样一个环节,而自己还是状元,肯定要被调侃调侃。

  那就来呗。

  已经喝酒到微醺的他,缓缓起身。

  一旁的西域美人搀扶着他的胳膊,让其缓缓下阶。

  他走到了中间,对着王行礼:“殿下。”

  “一般仕人行飞花令,那是用已有的诗篇,所以要张口便来,还有格式规范,讲求题眼的顺序。”晋王道,“既然是当场创作,而且还是第一位,那就宽裕一些时间,且不拘一格。如何?”

  “全听殿下的。”宋时安道。

  而这就意味着,越往前面的人越吃亏呀。

  于是,吴王主动提议道:“那既然都是不拘于格式,只要藏了‘题眼字’就行,要不出一个题目,一炷香的时间,诸位进士共通思考,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朗诵。”

  “这好啊。”晋王笑着点头,并说道,“诸位以为如何?”

  “殿下英明。”众人都觉得这样不错。

  “那既是行酒令,肯定有罚酒的规矩。”晋王说,“诵诗时,其余诸位来判高下,赢的继续与后续的诗词比拟,输的喝。”

  这个规矩一出来,大家伙很快就理解了。

  三十个人,二十九个都要喝。

  唯有第一的能幸免。

  这哪是行酒令?

  这特么是给所有人灌酒啊!

  “如此打擂台……”高云逸说道,“那岂不是看谁,能最先把状元郎挑落马下?”

  “还是说,时安兄一个人,就胜了我们二十九人。”葛昭笑道。

  “那我们还有孙谦公子呢,不要害怕!”

  “诸位可别指望我哦。”孙谦一点都不急,还能开玩笑的回答。

  “无妨,还有我呢!”

  “不会让他一个人把我们‘屠干净’的。”

  “兄台你这话说的,有些血腥哦。”宋时安打趣道。

  众人顿时就哄笑起来。

  “殿下。”这时,高云逸请求道,“可否把思考的时间缩短一些,要是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又搞出一首《洛神赋》来,那我们还玩什么呢。”

  “这个点子好。”晋王称赞道,“状元以为如何呢?”

  “在下全听殿下的。”宋时安相当豁达道,“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真文豪,还得看诸位啊。”

  这句话,尤其是‘抛砖引玉’这个梗出来,大家伙集体ptsd。

  “这状元,先前还让我们抛砖引玉呢!”高云逸指着他,对其余人抗议道。

  “是啊,那一日,可是把我们衬得很丢人呢。”范无忌也感慨说。

  而刚才被cue还能保持优雅矜持的孙谦,脸色一下子就不太好看了。

  开玩笑可以。

  但不是,什么玩笑都能够开。

  “那时安。”吴王完全没注意到孙谦态度,插科打诨道,“今日飞花令,可不能再故意偏题哦。”

  当即,下面的学子都哈哈哄笑起来。

  参考文献:

  [1]孙司徒。你这诗,和老朽的诞辰有何干?[M].宴会:孙司徒诞辰献贺诗孙司徒府邸,9xx.03。

  如果是别人这样搞心态,孙谦当场就翻脸了,可毕竟是殿下,没办法,哪怕再生气,他也只能喝闷酒,像那日被设在角落小桌的宋时安一样,只是他藏了首《若个书生万户侯》。

  不,为何我就不能‘一鸣惊人’?

  为何,我就一定要输给他?

  没错,他的《洛神赋》的确是让当代的士子们都被压得窒息。可是,在上次乡试之前,他没有任何存世的作品。

  这些文章,都是在考试的时候出现的。

  那首《万户侯》,也的确是大气磅礴,可偏题到哪里去了,那能算赢吗?

  宋时安是强,但自己从未见过,他在完全即兴、且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当面创作出作品来。

  有没有可能?

  皇帝要要推一个他的剑,所以特意的给他做了这一切。

  是作弊,是幕后推手,是有真正的大能。

  不然,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无敌到这种程度!

  孙谦好像要黑化了……

  宋时安有点担心他。

  晋王也感觉到了,孙谦此时的气场,简直可以用潮湿来形容。

  可是吴王一点儿都没有感觉到,完全的喝酒上头了,只为他说的笑语引起了大家的欢笑而自满……

  晋王在想,这莫非是父皇要考验我二人的能力?

  或者说,考察我们的品行?

  他不知道,但有一点他很确定——他爹非常喜欢考人!

  “既然如此,就缩短思考时间,半柱香如何?”晋王转移话题,道。

  半炷香让众人感觉到了强度。

  要让宋时安在半柱香的时间内,写一句美好而富有韵味的诗,好严苛!

  “听殿下的。”

  宋时安还是这句话。

  “怎的,说什么都听我的?”晋王笑了,“状元的意思是,还能更快?”

  “可以快,但未必就能多好了。”宋时安道。

  “就是不要太好。”高云逸起哄道,“状元好诗太多了,我们想看看,最差能多差。”

  “对呀对呀。”

  “何不就最快成诗,不论好坏?”

  进士学子们开始盘起了外招。

  “哦哟。”晋王也小小的设出陷阱,道,“状元,最快多久能成诗?”

  “殿下是说,只管成诗,不论好坏?”宋时安问。

  “能成诗就不错了,不论好坏。”晋王道,“状元,你能多快?”

  “那就……”稍作思索后,宋时安道,“七步吧。”

  这话一出来,全场的学子们都怔住。

  包括两位王,更是定格了一帧。

  什么鬼?七步成诗?

  这么狂!

  “七步啊?走七步之内,就能作出诗来?”

  “那就是张口就来,诗仙降世啊!”

  “竟有人能够完成七步成诗……这真得见识见识了!”

  没有一位学子有这种自信可以做到。

  哪怕是孙谦,也认为这么短的时间内,做不出来好诗。

  当然,符合韵律的短短一句还是没问题的。

  “好!”吴王被宋时安的大气所感染,尤其热烈道,“状元,让我等刮目相看吧。”

  “请二位殿下出题。”

  宋时安徐徐行礼,丝毫不怯。

  原本他不想装逼,可是硬把他推在这里,那能怎么办?

  因为想在这个场合不引起皇帝的反感而不去装逼,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就装就装。

  “那吴王,你出题吧。”晋王主动谦让道。

  “我出?我还是稍稍避嫌一下吧。”吴王婉拒,“请晋王出题。”

  确实,谁都知道宋时安是吴王党,自己当裁判自己比赛,岂有这种道理。

  而晋王的话,那就不可能有泄题给宋时安赚声望的可能性。

  他俩,是政敌啊。

  “好吧。”

  晋王缓缓起身,环顾了一周。而后,看着每位案旁,都跪坐着一位美女,于是随即兴起道:“美女如花,让人如痴如醉。那就以‘花’为题眼,做一句诗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题目揭晓后,场下的所有人都在疯狂的头脑风暴。

  他们虽然占了些后出的便宜,但也是要作诗的。

  “是。”

  宋时安对晋王行了一礼。

  接着,缓缓转过身,面向了在案前这位西域美女。

  女孩脸颊微红,将双手搭在大腿上,仿佛一个模特,姿势更加妩媚优雅了,大方的展示着自己……

  宋时安抬起脚,踏出了一步。

  在场的太监,小声的帮忙记数道:“一步。”

  他的步子,走得虽然不快,但并未有太久的停歇。

  每五秒,便抬起脚一次。每一步,要走五秒。

  也就是说,就算这七步走完,也只是一分多钟……

  “七步。”

  伴随着这个声音落下,绝大多数的学子都愕然抬头。

  不可能,这么快不可能做出什么好诗来!

  哪怕不少人在这时间内,勉强成诗了,但真的就是一坨。

  孙谦却嘴角勾起一抹弧,抬起了头。

  写赋,他所擅长。

  美女与花,更是赋文中不可或缺的对象。

  我成了,且不差。

  第七步时,宋时安就面向了二王。而后,缓缓抬起头,看着两王都屏气凝神,伸着头,等待他诵诗,他脸上的思索也化作了一抹温柔微笑:“云想衣裳,花想容。”

  此句问世的刹那,每位学子都瞪大眼睛,瞳孔地震。

  “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两句,美的真是不可方物!

  所有人,全都被那极致的画面所沉醉。

  孙谦脸上的笑容也彻底消失,有的只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一行眼泪,不自觉的从震撼的双瞳中流落,滑过脸颊,他失神的呢喃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春风拂槛露华浓……”

  不可能赢,绝对不可能赢的。

  这七步所成的诗,他用一辈子都赶不上。

  比什么呢?

  我怎么能和他去比呢!

  自取其辱,自取死路!

  “太美了,太绝了,我仿佛看到了盛世万年……”

  “是啊,何等气象才能孕育出此等文风?”

  “虽此句就能算飞花令作诗了,可否把后续作完?”

  面对众进士的请求,宋时安作出沉浸的,陶醉的酝酿,而后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大家此刻终于明白了,不是宋时安爱的女子有多美。

  而是宋时安,比这天下的人都能创造美。

  无愧是,当代美神。

  两位王也是惊叹其才华,久久无言。

  直到晋王意识到要cue流程,便开口道:“榜眼,请开始。”

  “殿下。”

  葛昭直接起身,端着酒樽,完全没有一丝的挫败感,有的只是对宋时安的崇高敬意:“请允许在下,免去这次的丢人现眼。”

  说完,他就直接罚酒。

  一杯干完。

  接着是孙谦,颤颤巍巍起身,抹去了眼眶泪痕后,对宋时安遥敬一樽。

  一言不发就下肚,接着坐在位上,满目生无可恋。

  陆续的,所有人学子起身,没有一个人肯行酒令,集体朝宋时安敬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霜千年,寒霜千年最新章节,寒霜千年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