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北风卷过山脊,吹得磐石堡寨墙上新立的望楼旌旗猎猎作响。
李琰独自站在北墙最高处,俯瞰着他的领地。
脚下,是经历血火锤炼后焕然新生的磐石坞。
原本低矮残破的寨墙,如今被条石和厚木层层加固,如同沉默巨兽虬结的筋骨,在朝阳下投下厚重的阴影。新筑的望楼如同卫士警惕的眼睛,牢牢盯着山下蜿蜒的道路和远处苍茫的原野。
寨内,曾经杂乱拥挤的窝棚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分区明确的茅屋群落:居住区炊烟袅袅,仓储区壁垒森严,医馆单独成院,匠作区紧挨着寨墙。
最醒目的,是那间终日传来叮当声响的石屋,烟囱里冒着滚滚黑烟——孙瘸子的铁匠铺,正日夜不息地锤炼着磐石堡的爪牙。
视线越过寨墙,东面山坡上,新开垦的梯田如同大地的阶梯,倔强地伸展开来。粟苗已抽出青嫩的叶片,在寒风中顽强地挺立着,连成一片片充满生机的淡绿。旁边低洼处,豆苗也拱出了泥土,嫩绿的芽尖点缀着棕褐色的土地。
寨门前方,一片空地被打磨平整,成了简陋的校场。五十名常备战兵排成队列,在老梁嘶哑的号令声中,动作整齐地操练着劈砍格挡。
石头魁梧的身影立于队前,如同定海神针。不远处,五个精壮的汉子正排成一列,在老梁的亲自指点下,费力地拉开沉重的擘张弩,瞄准着远处的草靶。弩弦紧绷的嗡鸣,混杂着操练的呼喝声,敲碎了清晨的寂静,奏响一曲生机勃勃又肃杀凛然的生存乐章。
人口悄然突破了三百关口。
战火的洗礼、痢疾的考验,不仅没有击垮这座坞堡,反而像大浪淘沙,淘去了怯懦与松散,凝聚起更强的向心力。
源源不断吸收的流民和彻底归心的张家沟遗民,让这片曾经荒凉的山坳充满了人声。
在叶七娘井井有条的打理下,粮仓虽未丰盈,但粟米豆菽尚能支撑数月;盐罐虽浅,却也暂时无虞;铁匠炉的火焰未曾熄灭,铁料消耗巨大却也稳步积累。一种在刀锋上求存的、脆弱的平衡,已然建立。
议事堂内,炉火烧得正旺,驱散着初冬的寒意。磐石坞的核心齐聚一堂。
叶七娘摊开她精心记录的账簿,条理清晰地汇报着物资储备与开销,眉宇间带着掌控全局的沉稳:“…粮可支三月,盐铁耗用快,需尽快设法补充。皮毛山货换回之物,杯水车薪。”
老梁拄着拐杖,声音如同砂纸摩擦,却自信满满:“寨墙三丈二尺厚,陷坑箭楼三十六处。弩队五日可成,五十战兵日日操练,虽无铁甲,骨头够硬!”他浑浊的目光扫过石头,石头立刻挺直腰板,眼神凶狠如狼。
白芷安静地坐在角落,药箱放在膝上,清冷的面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也是磐石堡人心深处最安稳的定海神针。
她的存在,便是活命的保障。
萧玉璃依旧抱着手臂,靠在最远的石柱阴影里,仿佛隔绝于这份喧闹的生机之外,深青的衣袂纹丝不动,清亮的眼眸半阖着,如同一柄收入鞘中的古剑,沉寂却无人敢忽视其锋芒。
连赵六也因情报之功,得以缩在门边角落旁听,脸上带着混杂着兴奋与惶恐的潮红,腰杆却挺直了几分。
“禀堡主!”赵六见众人目光扫来,连忙开口,声音带着刻意压制的急促,“北…北面有信!狄人!有小股北狄狼骑,破了咱们北边云岭关的隘口!钻进了青、朔两州交界地!烧杀抢掠,好几个村子…都…都平了!听说…听说后面还有更多难民,正朝南边涌呢!”
“狄骑?!”老梁倒吸一口凉气,枯瘦的手猛地抓紧拐杖,指节发白。北狄凶名,足以令小儿止啼。
叶七娘脸色也变了:“难民南涌…人一多,粮食更紧!而且…”她看向李琰,忧心忡忡,“山下青阳镇的盐铁价格,已经翻了三倍!想要,只能冒险去更远的临川县,路途艰险,耗费巨大,还可能被崔家探子盯上!”
“堡主,”老梁沉吟片刻,浑浊的眼中爆出精光,“五十战兵守堡尚可,若狄骑流寇同至,或崔家卷土重来,力有未逮!当务之急,一需扩军!二要精兵!若有几十匹好马,练出一哨骑兵…”
他话未说尽,意思却明:固守一隅,绝非长久之计。
磐石堡要活下去,要壮大,要么寻得强大盟友,要么…就必须向外争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一直沉默如冰的萧玉璃,此刻却缓缓抬起了眼帘。
她的目光越过跳动的炉火,落在李琰脸上,清冷的声音如同寒泉滴落,瞬间冻住了议事堂内所有关于盐铁马匹的讨论:
“洛邑消息。”
仅仅四个字,便让所有人的心猛地一沉。洛邑,帝都所在,权力漩涡的中心!
“柳承恩。”萧玉璃吐出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名字,权倾朝野的宰相!“他在清洗朝堂。异己者贬谪流放,门生故旧安插要津。”她的语气平淡无波,却带着洞悉风暴的冰冷,“南方诸州,赋税已预征至三年后。各州刺史、都督,或依附,或被剪除…大乱之象已显。你们这座坞堡,偏安这山坳,能躲几时?”她清冷的目光扫过众人,“迟早,会被卷入更大的漩涡。尸骨无存,或,搅动风云。”
议事堂内死寂一片,只有炉火噼啪作响。
李琰缓缓站起身,没有说话。他走出议事堂,带着一身沉重的思绪,踏上了加固后的北寨墙。
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刮过脸颊,却吹不散他心头翻滚的热浪。他扶着冰冷粗糙的墙砖,极目远眺。
脚下,是初具规模、生机与肃杀并存的磐石坞——他用血与命,从绝境中夺来的立足之地。
身后,是追随他一路拼杀至此的一张张面孔:沉稳的叶七娘,凶悍的老梁,勇猛的石头,清冷的白芷,神秘的萧玉璃,乃至惶恐又带着希望的赵六…他们是基石,也是枷锁。
目光越过层叠的山峦,那条蜿蜒如带的寒江在远处奔腾流淌,更远处,是苍茫无尽、烽烟隐隐的大地。流民哀嚎,狄骑肆虐,豪强割据,朝堂倾轧…这乱世如同一头饥饿的巨兽,贪婪地吞噬着一切。
一股灼热的气息从胸腔深处升腾而起,瞬间驱散了北风的刺骨冰寒。
磐石坞?
这高墙深垒,这三百余口人,这叮当作响的铁匠炉,这青青的粟苗…它们是什么?
是他李琰的囚笼吗?
不!
它们是火种!
是他在这个吃人世道里,亲手点燃的第一簇微弱的火!
光守在这里,像兔子一样缩在岩缝里,躲过一次又一次猎杀…够吗?
不够!
远远不够!
乱世如洪流,席卷万物。独善其身,终为齑粉!这世上,还有千千万万如同昔日“阿弃”一样挣扎求存的流民,还有无数即将被这乱世碾碎的蝼蚁!
他握紧墙砖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冰冷的触感却让他心中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
“这乱世…”
低沉的声音从他喉间滚出,起初只是自语,随即却如同滚雷般在心头炸响,带着一种宣告天地、斩断过往的重量:
“总要有人站出来!”
火光在他眼中熊熊燃烧,锐利如鹰隼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刺破了厚重的阴云,望向那深不可测、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给更多人,挣一条活路出来!”
他的背影在初冬的寒风中挺立如山岳,磐石坞主李琰,彻底告别了只为求存的流民阿弃:
“磐石坞——”
他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如同金铁交鸣,响彻在磐石堡的上空,也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
“只是起点!”
豪言余音未散,山下,望楼值守的汉子突然发出急促的示警呼哨!
呜——呜——
凄厉的哨音撕裂了山间的宁静!
李琰猛地转身,鹰隼般的目光瞬间投向山下。
寨墙上所有值守的汉子都扑向了墙垛,石头和老梁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议事堂。
只见山下蜿蜒的土路上,并无预料中崔家联军的旌旗刀枪。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漫延至视野尽头、缓缓蠕动而来的…灰黄色的浪潮!
尘土飞扬!
那是无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扶老携幼的身影!他们如同被洪水驱赶的蚁群,踉跄着,哭嚎着,绝望地向着磐石坞这座突兀出现在视野中的山堡,蹒跚涌来!
庞大到令人窒息的流民潮!
新的挑战,与那渺茫却无法忽视的机遇,已然如同这铺天盖地的尘烟,滚滚降临!
李琰独自站在北墙最高处,俯瞰着他的领地。
脚下,是经历血火锤炼后焕然新生的磐石坞。
原本低矮残破的寨墙,如今被条石和厚木层层加固,如同沉默巨兽虬结的筋骨,在朝阳下投下厚重的阴影。新筑的望楼如同卫士警惕的眼睛,牢牢盯着山下蜿蜒的道路和远处苍茫的原野。
寨内,曾经杂乱拥挤的窝棚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分区明确的茅屋群落:居住区炊烟袅袅,仓储区壁垒森严,医馆单独成院,匠作区紧挨着寨墙。
最醒目的,是那间终日传来叮当声响的石屋,烟囱里冒着滚滚黑烟——孙瘸子的铁匠铺,正日夜不息地锤炼着磐石堡的爪牙。
视线越过寨墙,东面山坡上,新开垦的梯田如同大地的阶梯,倔强地伸展开来。粟苗已抽出青嫩的叶片,在寒风中顽强地挺立着,连成一片片充满生机的淡绿。旁边低洼处,豆苗也拱出了泥土,嫩绿的芽尖点缀着棕褐色的土地。
寨门前方,一片空地被打磨平整,成了简陋的校场。五十名常备战兵排成队列,在老梁嘶哑的号令声中,动作整齐地操练着劈砍格挡。
石头魁梧的身影立于队前,如同定海神针。不远处,五个精壮的汉子正排成一列,在老梁的亲自指点下,费力地拉开沉重的擘张弩,瞄准着远处的草靶。弩弦紧绷的嗡鸣,混杂着操练的呼喝声,敲碎了清晨的寂静,奏响一曲生机勃勃又肃杀凛然的生存乐章。
人口悄然突破了三百关口。
战火的洗礼、痢疾的考验,不仅没有击垮这座坞堡,反而像大浪淘沙,淘去了怯懦与松散,凝聚起更强的向心力。
源源不断吸收的流民和彻底归心的张家沟遗民,让这片曾经荒凉的山坳充满了人声。
在叶七娘井井有条的打理下,粮仓虽未丰盈,但粟米豆菽尚能支撑数月;盐罐虽浅,却也暂时无虞;铁匠炉的火焰未曾熄灭,铁料消耗巨大却也稳步积累。一种在刀锋上求存的、脆弱的平衡,已然建立。
议事堂内,炉火烧得正旺,驱散着初冬的寒意。磐石坞的核心齐聚一堂。
叶七娘摊开她精心记录的账簿,条理清晰地汇报着物资储备与开销,眉宇间带着掌控全局的沉稳:“…粮可支三月,盐铁耗用快,需尽快设法补充。皮毛山货换回之物,杯水车薪。”
老梁拄着拐杖,声音如同砂纸摩擦,却自信满满:“寨墙三丈二尺厚,陷坑箭楼三十六处。弩队五日可成,五十战兵日日操练,虽无铁甲,骨头够硬!”他浑浊的目光扫过石头,石头立刻挺直腰板,眼神凶狠如狼。
白芷安静地坐在角落,药箱放在膝上,清冷的面容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也是磐石堡人心深处最安稳的定海神针。
她的存在,便是活命的保障。
萧玉璃依旧抱着手臂,靠在最远的石柱阴影里,仿佛隔绝于这份喧闹的生机之外,深青的衣袂纹丝不动,清亮的眼眸半阖着,如同一柄收入鞘中的古剑,沉寂却无人敢忽视其锋芒。
连赵六也因情报之功,得以缩在门边角落旁听,脸上带着混杂着兴奋与惶恐的潮红,腰杆却挺直了几分。
“禀堡主!”赵六见众人目光扫来,连忙开口,声音带着刻意压制的急促,“北…北面有信!狄人!有小股北狄狼骑,破了咱们北边云岭关的隘口!钻进了青、朔两州交界地!烧杀抢掠,好几个村子…都…都平了!听说…听说后面还有更多难民,正朝南边涌呢!”
“狄骑?!”老梁倒吸一口凉气,枯瘦的手猛地抓紧拐杖,指节发白。北狄凶名,足以令小儿止啼。
叶七娘脸色也变了:“难民南涌…人一多,粮食更紧!而且…”她看向李琰,忧心忡忡,“山下青阳镇的盐铁价格,已经翻了三倍!想要,只能冒险去更远的临川县,路途艰险,耗费巨大,还可能被崔家探子盯上!”
“堡主,”老梁沉吟片刻,浑浊的眼中爆出精光,“五十战兵守堡尚可,若狄骑流寇同至,或崔家卷土重来,力有未逮!当务之急,一需扩军!二要精兵!若有几十匹好马,练出一哨骑兵…”
他话未说尽,意思却明:固守一隅,绝非长久之计。
磐石堡要活下去,要壮大,要么寻得强大盟友,要么…就必须向外争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一直沉默如冰的萧玉璃,此刻却缓缓抬起了眼帘。
她的目光越过跳动的炉火,落在李琰脸上,清冷的声音如同寒泉滴落,瞬间冻住了议事堂内所有关于盐铁马匹的讨论:
“洛邑消息。”
仅仅四个字,便让所有人的心猛地一沉。洛邑,帝都所在,权力漩涡的中心!
“柳承恩。”萧玉璃吐出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名字,权倾朝野的宰相!“他在清洗朝堂。异己者贬谪流放,门生故旧安插要津。”她的语气平淡无波,却带着洞悉风暴的冰冷,“南方诸州,赋税已预征至三年后。各州刺史、都督,或依附,或被剪除…大乱之象已显。你们这座坞堡,偏安这山坳,能躲几时?”她清冷的目光扫过众人,“迟早,会被卷入更大的漩涡。尸骨无存,或,搅动风云。”
议事堂内死寂一片,只有炉火噼啪作响。
李琰缓缓站起身,没有说话。他走出议事堂,带着一身沉重的思绪,踏上了加固后的北寨墙。
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刮过脸颊,却吹不散他心头翻滚的热浪。他扶着冰冷粗糙的墙砖,极目远眺。
脚下,是初具规模、生机与肃杀并存的磐石坞——他用血与命,从绝境中夺来的立足之地。
身后,是追随他一路拼杀至此的一张张面孔:沉稳的叶七娘,凶悍的老梁,勇猛的石头,清冷的白芷,神秘的萧玉璃,乃至惶恐又带着希望的赵六…他们是基石,也是枷锁。
目光越过层叠的山峦,那条蜿蜒如带的寒江在远处奔腾流淌,更远处,是苍茫无尽、烽烟隐隐的大地。流民哀嚎,狄骑肆虐,豪强割据,朝堂倾轧…这乱世如同一头饥饿的巨兽,贪婪地吞噬着一切。
一股灼热的气息从胸腔深处升腾而起,瞬间驱散了北风的刺骨冰寒。
磐石坞?
这高墙深垒,这三百余口人,这叮当作响的铁匠炉,这青青的粟苗…它们是什么?
是他李琰的囚笼吗?
不!
它们是火种!
是他在这个吃人世道里,亲手点燃的第一簇微弱的火!
光守在这里,像兔子一样缩在岩缝里,躲过一次又一次猎杀…够吗?
不够!
远远不够!
乱世如洪流,席卷万物。独善其身,终为齑粉!这世上,还有千千万万如同昔日“阿弃”一样挣扎求存的流民,还有无数即将被这乱世碾碎的蝼蚁!
他握紧墙砖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冰冷的触感却让他心中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
“这乱世…”
低沉的声音从他喉间滚出,起初只是自语,随即却如同滚雷般在心头炸响,带着一种宣告天地、斩断过往的重量:
“总要有人站出来!”
火光在他眼中熊熊燃烧,锐利如鹰隼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刺破了厚重的阴云,望向那深不可测、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给更多人,挣一条活路出来!”
他的背影在初冬的寒风中挺立如山岳,磐石坞主李琰,彻底告别了只为求存的流民阿弃:
“磐石坞——”
他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如同金铁交鸣,响彻在磐石堡的上空,也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
“只是起点!”
豪言余音未散,山下,望楼值守的汉子突然发出急促的示警呼哨!
呜——呜——
凄厉的哨音撕裂了山间的宁静!
李琰猛地转身,鹰隼般的目光瞬间投向山下。
寨墙上所有值守的汉子都扑向了墙垛,石头和老梁如离弦之箭般冲出议事堂。
只见山下蜿蜒的土路上,并无预料中崔家联军的旌旗刀枪。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漫延至视野尽头、缓缓蠕动而来的…灰黄色的浪潮!
尘土飞扬!
那是无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扶老携幼的身影!他们如同被洪水驱赶的蚁群,踉跄着,哭嚎着,绝望地向着磐石坞这座突兀出现在视野中的山堡,蹒跚涌来!
庞大到令人窒息的流民潮!
新的挑战,与那渺茫却无法忽视的机遇,已然如同这铺天盖地的尘烟,滚滚降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江磐石:流民到山河之主,寒江磐石:流民到山河之主最新章节,寒江磐石:流民到山河之主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寒江磐石:流民到山河之主,寒江磐石:流民到山河之主最新章节,寒江磐石:流民到山河之主 平板电子书!